跨界指两个不同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跨界借鉴指跨越不同领域的边界,借鉴彼此的设计理念、元素构成等,从而对自身系统进行扩展[1]。通常情况下,纺织品主要指纱线、坯布和面料,不包括服装和家纺成品。在后疫情时代,随着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新营销模式的深入调整,服装和家纺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产品的创新迭代加快,纺织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融合进一步深化,这些新变化传导至纱线和面料的设计层面,并且使得纺织品设计创新需要多领域的技术支持,协同创新是必然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纺织品设计创新的思路也应当作出调整,突破行业边界,推进开放式创新,借鉴各相关领域的设计思路和方式方法,例如产品的概念化设计、产品的平台化设计,以及产品的可识别设计等,更好地促进纺织品设计的创新发展。1 纺织品的概念化设计1.1 借鉴时装秀及汽车设计的概念化表达纺织品设计下游对接着服装成衣设计,与流行时尚密切相关。因此纺织品的设计创新需要关注成衣的流行趋势,注重时尚引领,同时也要将设计创意、技术创新、功能特质等产品卖点进行充分展现,对此可以借助概念化的产品设计和表达。就像汽车行业的设计趋势主要体现在“概念车”上,纺织品的设计也应当体现时尚趋势、先进技术等创新价值,尤其是研发新品的设计,需要把这种创新性或者趋势性表现到极致,因而研发的新产品往往不是用来直接量产的,而是用来向用户或市场表达其创新价值,就像时装发布秀上的设计作品往往不适合大众日常穿着。这类纺织品要真正接单量产时,需要根据市场的价格可接受区间以及能保证正常生产效率的技术路线进行设计方案的再调整。这一点在近几年国内面料设计大赛的获奖产品上体现得比较明显,其中有很多不计成本打造极致效果的纺织面料设计案例,这些纺织品的设计或追求极致品质,或风格激进夸张,一般都是用作概念化表达的设计方式。1.2 纺织品概念化设计的思路和方式探索创新和新产品设计开发有着特殊的背景联系,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及管理取决于正在开发的产品类型,因此纺织品的设计创新需要针对其产品本身的需求特征,纺织品概念化设计需要考虑“概念”的来源和提炼。近几年国内面料设计创意的源头更多地强调“生活方式”的感知与共鸣,在2020年度的《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中可以看到,对于流行趋势主题的表述,先是进行十几个篇章的“灵感与生活方式”的分析,然后再展开趋势主题的正文介绍[2]。概念纺织品的设计源头也可以由生活方式、文化、情感等开始,引导出一个中心概念和多个主题,主题下再分述灵感、色彩、材质、风格及技术特征等,其风格可以表达为视觉方面和触感方面。为提升概念纺织品设计和产品规划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程式化的作业方式开展工作。例如我们公司每年分两季开展主题策划,根据成衣等终端消费品的推出计划,确定纺织品设计开发的前置期,按照三个步骤规划概念纺织品的设计,一是趋势基础信息或线索征集,二是主题创意关键概念的梳理,三是结合主题开展方案设计,共同打造具有特定品牌风格的DNA。此外,概念纺织品的“概念”设计及表达并不限于产品本身,产品陈列设计及文案工作同样重要,概念产品设计要通过各类展板、PPT、展台等方式多元呈现,注重概念表达,提炼卖点,明确诉求,服务用户。2 纺织品的平台化设计2.1 借鉴汽车制造领域的纺织品平台化设计在汽车制造领域,为了降低设计和研发成本,并保持家族式设计风格的延续和统一,往往会采用平台化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方式。在纺织品设计领域同样面临着设计开发成本高、设计资源重复投入、设计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对此也可以借鉴产品平台化设计的思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技术资源模块化、产品设计平台化来低成本地设计打造系列化产品。我们公司开展的技术资源模块化是把相关纺织技术资源或成果分解归并为技术模块,尤其是企业内部所掌握的相关技术资源,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特有的技术成果等,将这些技术模块进行“货架式”储备和管理。而产品设计平台化可以针对顾客群体的需求特征或目标市场定位,确定和建立产品平台,作为一个开发系列化产品的架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市场定位或用户需求的相关要求,在相应的产品设计平台上组合应用各类技术模块,设计系列化产品[3]。2.2 纺织品平台化设计的实践尝试我们公司应用纺织品平台化设计思路,在有针对性地快速打造系列化产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针对一部分用户群体提出的衬衣面料既要触感柔软舒适又要有一定身骨的需求,我们公司打造了“舒适有型的衬衣面料”设计平台,在该产品平台上,应用各类新型细号再生纤维素纤维,如竹浆纤维、细号纱专用的BVF粘胶纤维等,实现柔软触感,同时应用短纤包芯长丝技术模块,在短纤纱纱体内植入一根长丝“加强筋”,提升面料的挺括性和机械强力,通过组合应用这两个技术模块,可以快速而大量地设计开发出系列化的舒适有型的衬衣面料[4]。应用技术模块在开展纺织品平台化设计的实例还包括:应用包芯纱技术、水解聚酯材质来进一步改善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设计开发更加生态环保的舒适针织服装面料[5];应用低捻纱、无捻纱技术与水解聚酯材质,打造超蓬松柔软的触感,设计开发吸湿柔软针织毛巾和浴袍等。这些产品设计都是根据产品平台的需要组合应用了多种新技术或新材料,而对于各产品平台本身来说,都是应需求而生,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创新由技术、用户需求、制造或其他许多包括竞争在内的因素刺激产生,正是制造、研发、营销三个职能部门的知识耦合孕育了创新。在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活动中,跨职能的小组工作方式有助于缩短真正的创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开发效率[6]。借助纺织品平台化设计思路,可以更好地调动和整合企业相关产业的技术资源优势,特别是对于纺织产业链齐全的企业,在产品设计项目中,可以充分梳理和运用上下游各产业的技术资源,促进各产业之间的联合协同创新,促进各产业之间产品设计或研发的相互结合与嫁接,通过平台化设计可以更好地调动企业各产业的资源,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当然,也可以借助此思路充分调动行业内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加强与产业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以及与协会部门、科研机构、专业院校、联盟组织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此外,以模块化、平台化再加智能化的产品设计理念,可以尝试用于解决纺织品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为行业发展贡献思路。3 纺织品的可识别设计3.1 从市场竞争策略角度考量纺织品可识别设计纺织品的可识别设计大体可以看作是具体纺织产品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的结合,将具体的纺织品实物设计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相关设计进行统一和整合,把具体产品设计纳入到企业的整体表达体系,传达给目标受众,尤其是顾客和消费者,使其对企业的产品和企业形象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最终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从整体的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形势看,目前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品结构性同质化问题,同质化的产品设计导致低价竞争,如果没有创新的产品设计策略,面临的就是争夺有限的订单,获取微薄的利润。在红海中,价格是决定采购的关键因素,作为成本领先者,即便企业降价创造更大的市场消费空间,但获取的利润有限,而可识别设计可为现有纺织品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带来契机。英特尔公司在早期虽然技术领先,质量过硬,但由于处理器是作为配件安装在计算机里,消费者不会直接购买,也往往无法看到,公司无法帮助消费者将其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开,导致难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因此他们发起了“内置因特尔”的识别行动,设计产品标签并贴在机箱外的显著位置,通过可识别设计,使产品形象广为人知。国内一些纺织企业在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纺织品并非终端消费品,尤其是纱线和坯布,广大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了解不够全面,企业无法更广泛地突出其特点和优势,很多纺织企业虽然有过硬的质量和领先的技术,但市场份额难以再扩大。对此可以借鉴英特尔的可识别设计思路,通过产品可识别设计,拉近与广大消费者的距离,从而带动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和领先优势。3.2 由内而外的纺织品可识别设计构思纺织品可识别设计的方案非常多,例如可以在面料的布边位置以提花织边设备织制品牌logo或产品特点标识,包括纱线或者面料的特殊技术等,使产品特点在布边上展现出来。因为无梭织机织制的“毛边”布边往往会在制作成品时被裁剪掉,因此这个设计方案更适合光边产品,其设计效果要精致而显现档次,可以直接保留在服装和家纺成品上,作为其独特的装饰,将纱线或面料品牌展现在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上,加强与终端消费者的联系,从幕后走向台前,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实现半成品由内而外的品牌识别。类似布边的设计思路还包括在面料上以提花或印花的设计方式显现纺织品品牌logo或产品特点标识的暗纹,以及在布面局部设计刺绣纹样显示纺织品品牌信息等。其他外在的可识别设计方式还包括采用吊牌或附加商标标识等。吊牌在纤维材料生产企业的识别设计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国际大牌纤维生产企业,应用更加成熟广泛。但在国内纱线、坯布乃至面料产品可识别设计中应用还非常少,纺织品设计也可以借鉴此方式,更好地得到消费者的认知。吊牌的设计可以结合产品特征及市场营销策略确定,在初期消费者对纺织品品牌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先重点突出品牌形象,例如吊牌正面只展现品牌标志,有利于直观识别;吊牌反面介绍产品类型、功能或特点,让消费者快速了解产品卖点,留下印象。附加商标的方式可以考虑应用在终端产品的商标织唛上,将纱线或面料的商标与终端产品的商标放在一起,或者单独在成品上加一个纱线或面料的商标织唛,采用类似联名款的设计思路,提高纺织品在终端消费者中的认知度,特别是与高知名度的服装、家纺品牌合作,可以促进纺织品品牌在消费市场的宣传推广。在相关可识别设计工作开展前,先要调研各项影响因素,充分论证可行性,包括了解消费者对面料标识、吊牌和附加商标的关注程度以及态度,评估设计效果;了解服装、家纺品牌对纺织品吊牌或附加商标的接受程度和合作方式;考虑其他营销及宣传工作的配合开展等,验证设计思路的可行性,避免风险,完善方案。4 结语设计是为达成有意义的秩序而进行的努力,产品设计既可以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又可以解决消费需求层面的社会问题。对企业而言,产品设计本身就是竞争力。纺织品设计关乎纺织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于目前国内的主要纺织企业来说,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设计创新可以为纺织品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带来契机,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意义。纺织品设计创新的跨界借鉴与融合,需要关注多个领域的艺术形态、技术进步、设计思维,借鉴各相关领域的设计创新思路、方法和模式,融合技术创新、时尚创意,打造精彩产品,创造新的价值。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