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提高,高档特细号面料需求逐渐增多。特细号面料具有轻、柔、薄、软、手感好、档次高等优点,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实际生产中却要面对浆纱困难、织造难度大等问题。当前,纺织行业基本实现了经纱细度在JC 5.8 tex左右产品的生产,但如果采取的工艺不合适,织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断头率高、经纬停多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1,2,3,4,5]。1 生产难点分析本文以JC 1.94 tex×2股线为经纱,开发特细号产品,重点研究其浆纱工艺、穿筘工艺、织造工艺,为同行生产相关品种提供参考。在浆纱工艺方面,从浆料配方、浆纱工艺参数方面着手,确保浆纱过程中较低的断头率,并显著提升纱线强力和耐磨等指标;穿筘方面,确保经纱不绞线,选用低摩擦穿筘器材和低摩擦穿轴工艺等;织造方面,从设备配件选用及参数调整、操作方法等方面着手,在保证织机效率情况下确保坯布质量。我们分析认为该产品的织造难点有以下三点。首先,纱号细,强力低,耐磨差,各工序生产过程中断头率较高,易造成织机效率低和疵布多。其次,总经根数多,经密大,穿筘过程中易出现绞线现象,影响织机效率,综丝及停经片密度大,对纱线摩擦较多,易出现积花。再次,织物密度大,布面薄,成把断线后布面疵点明显,且接线一次开台成功率较低。2 生产工艺研究2.1 试验品种经纬纱均为JC 1.94 tex×2股线。坯布经密960根/10 cm,纬密650根/10 cm,幅宽144.8 cm。织物组织为二上二下斜纹组织。总经根数15 988根。JC 1.94 tex×2股线质量指标:条干CV 14.55%,-50%细节29个/km,+50%粗节29个/km,+140%棉结192个/km,+200%棉结53个/km,捻度189捻/10 cm,单纱强力129.5 cN,单纱强力最小值59.3 cN。2.2 浆纱工艺2.2.1 浆料配方针对JC 1.94 tex×2股线强力低、耐磨性差等问题,浆纱过程中采用高浓度PVA配方,提升纱线强力及耐磨性能。我们使用的配方中PVA占比33.71%,同时确保浆膜强度;浆液浓度调至15%,确保上浆率在(20±1)%;加入低黏度的PVA205及M⁃5等浆料,使浆液黏度在15 s左右,保证分纱区分纱顺利,减少分纱区断头。具体配方:30 kg PVA217,30 kg PVA205,25 kg CP⁃L,25 kg AS⁃1,20 kg M⁃5,15 kg CP⁃C,30 kg 918,3 kg蜡片。2.2.2 浆纱参数浆纱采用TTS20型浆纱机,浆纱参数的设定主要遵循“高回潮率,高渗透,高伸长”的原则。由于JC 1.94 tex×2股线强力低,因此要降低各区张力,保持伸长的同时减少各区断头;采用双浆槽浆纱,确保浆纱覆盖系数在40%左右,两浆槽覆盖系数在36.44%;回潮率设定在8%,各区温度偏低掌握,确保浆后纱线回潮率在6%左右,避免纱线出现脆断问题;采用20 kN高压,因纱线较细,采用高压力兼顾浆液渗透。具体工艺参数:车速27 m/min,回潮率8%,卷取张力2 000 N,经轴架张力0.8 MPa;压浆力(高速和低速相同)20 kN,浆纱伸长率0.1%,辅助预烘温度87 ℃,浆槽温度88 ℃,预烘温度70 ℃,主烘温度66 ℃。2.2.3 浆纱操作由于纱线头份过多,密度大,为了防止浆纱过程中经轴纱线波动、纱线张力不一致相互打绞,经轴需提前烘干处理,经轴架胶带纸采用两道,并使用防打绞分绞装置,分绞棒跟随经纱转动,可有效降低对纱线的波动,设备安装效果如图1所示。.F002图1设备安装效果图为防止起机过程中织轴轴面不平,织轴卷绕时,纱线由包轴布引入织轴时需保证平整,且两侧距边部距离不可大于5 cm。为防止纱线错层,造成织布绞线,浆纱落轴前按照1∶1比例分两层引入分绞线后,打双面胶带纸落轴。2.2.4 试验数据实际上浆率19.80%,回潮率6%。浆纱前、后纱线性能指标对比如下。可以看出,浆纱后纱线的耐磨性及强力均有了显著提高。 项目 浆纱前 浆纱后强力/cN 107.6 125.2耐磨次数/次 31.5 121.1浆纱伸长率/% 4.53 3.482.3 穿筘工艺穿筘过程中采用史陶比尔DELT110型自动穿筘机。因超细号纱线经密较大,织造时停经片处花毛不易掉落,从而造成花毛积聚断经。同时,超细号纱线密度小,强力低,综丝、综框、钢筘磨损变形后易将纱线磨断或拉断,因此我们对穿筘器材进行了优选。具体有:采用0.15 mm的新型停经片,避免纱线在停经片处挤压及花毛积聚造成断头;使用OFFIR综眼综丝,减少对纱线摩擦;采用无弯曲变形的ALTOP综框。综框页数过少易导致单页综丝过密而挤压纱线,造成断头;采用8页综框,以降低单页综框综丝密度。在穿筘操作中,由于经密大,在分绞及穿轴过程中普通胶带纸粘贴方法无法将纱线全部黏起,易导致纱线出现绞线现象,织造时绞线断头及造成条影条痕等疵点。针对此问题,我们在分绞时,分绞机横梁后胶带纸采用双道胶带纸进行粘贴,其中一道采用正反双面粘贴(上层牛皮,下层美伦胶带);分绞机横后梁至织轴中间粘贴一道胶带纸,防止纱线游动;轴盘处粘贴一道胶带纸,胶带纸两端需黏至轴盘上,防止织轴在转动过程中松弛绞线;同时将分绞及穿筘过程中的断头全部接入,避免发生绞线现象。分绞工艺按照浆纱所穿分绞线上下层1∶1分绞,使纱线织造时排列均匀。由于纱线过细,强力低,穿筘上轴及落轴时压条必须由两人分两侧安装拆卸,防止压条带断纱线。穿筘落轴过程中加装中央停经条支撑铁棒时,需将两侧纱线分清后加装,防止绞线及积压摩擦断线。穿筘落轴过程中在停经片与综框间加一道分绞棒,防止纱线松弛落入停经片造成绞线,导致挂机断线。2.4 织造工艺2.4.1 织机工艺在OPTMAX型剑杆织机上织造,采用全新的引纬配件,包括剑头、纬纱剪刀、开剑板、剑带、剑轮等。织机参数主要遵循“低摩擦,低张力,小开口”的原则进行设定,降低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的拉扯力,减少纱线断头率。车速260 r/min,上机张力2 500 N,开口时间321°,综框高度145 mm,后梁高度2 cm、深度4格,开口臂长165 mm至115 mm,停经架高度1 cm、深度6格。2.4.2 相关操作要点挂机方面,焊接时改变焊接钢筘前纱线预留长度,由原先15 cm改为50 cm,防止焊接过程中拉断纱线,同时避免挂机过程中纱线脱出钢筘;安装边撑时,调好张力(偏小掌握),以防开车边撑处断线多,安装钢筘重点检查是否压线。因经纱过细,布面较轻薄,常规结头方式在布面较明显,且接头易脱节。我们将接头方式由正接改为反接。反接结头方式结头较小,在布面不易显现且不易脱节。具体打结手法如图2所示。图2手工接头方法.F003(a)正接.F004(b)反接针对产品布面轻薄,集中断线后布面疵点较明显的问题,我们采用错位接头的方式,避免结头集中在一处;同时,采用错位接头的方式还可以降低由于结头位置集中,结头至织口位置受钢筘集中摩擦被拉断的几率。2.4.3 织造效果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后,最终织机效率达84.1%,织物下机一等品率达99.79%,十万纬经停25.45根,十万纬纬停4.91根。3 结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我们公司实现了经纱JC 1.94 tex×2股线织物的顺利织造。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浆纱过程中需采用高PVA含量的配方,采用“高浓度,高压浆力,高回潮,低张力”的控制思路,重点提升纱线耐磨性及强力;其次,在穿筘工序,重点从穿法与器材的使用方面降低对纱线的摩擦,同时需避免绞线问题;再次,在织造过程中,重点降低纱线的摩擦及拉扯,减少断头率,采用反接及错位接头的方式可以减少布面断疵疵点。总之,我们在现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试验不同规格参数间的差异,缩短调整时间,提升效率,降低了疵布率,保证了特细号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构建差异化、特色化、高附加值的产品结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