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外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被单胃动物所分泌的消化酶水解。NSP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是黏性的有害作用,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肠道微生物菌群[1]。不同作物的NSP含量及其多糖构成有明显区别。玉米的NSP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黑麦和小麦的NSP主要成分是阿拉伯木聚糖,大麦和燕麦的NSP主要成分以纤维素、β-(1-3),(1-4)-葡聚糖为主[2]。我国小麦资源丰富,小麦的价格比玉米低,小麦中的蛋白质、赖氨酸、烟酸等含量比玉米高。因此,开发小麦日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小麦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氨基酸、钙、磷等含量均高于玉米[3],能够作为动物的能量饲料,但小麦中含有一定量的阿拉伯木聚糖。单胃动物体内缺乏相应的消化酶,木聚糖在动物消化道中会增加食糜的黏度,阻碍养分的消化吸收,降低肉鸡的生长性能[4]。棕榈粕是一种价格较为低廉的能量饲料,但棕榈粕中β-甘露聚糖含量较高,从而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NSP酶是具有高度专一性的生物催化剂,动物日粮中添加NSP酶可特异性地降解原料中的NSP,提高动物对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节约养殖成本[5-7]。目前,尚未有关于NSP酶在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应用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主要研究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评价其生物学效价,为NSP酶在广西三黄鸡日粮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NSP酶购自桂林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木聚糖酶制剂含木聚糖酶(活性为10 000 U/g)、β-葡聚糖酶(活性为1 000 U/g)、β-甘露聚糖酶(活性为1 000 U/g)。1.2试验动物三黄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试验鸡场提供。1.3试剂与仪器LB培养基、MRS培养基均购自卡迈舒(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振荡器、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均购自上海舍岩仪器有限公司;奥式黏度计购自上海隆拓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购自上海赫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1.4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试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试验鸡场开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360羽9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三黄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木聚糖酶制剂、0.01%木聚糖酶制剂+0.01% β-甘露聚糖酶制剂。每天8:00和16:00加料。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统一饲养管理,自由饮水和采食。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10.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小麦69.46代谢能/(MJ/kg)12.31豆粕5.26粗蛋白/%15.20棕榈粕13.00粗纤维/%5.96鱼粉1.00钙/%0.80玉米蛋白粉3.50有效磷/%0.35小苏打0.15赖氨酸/%0.81胆碱0.10蛋氨酸/%0.32大豆油3.68磷酸氢钙0.87石粉1.09食盐0.25蛋氨酸0.10赖氨酸0.54预混料1.0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15 000 IU、VD3 3 300 IU、VE 62.50 mg、VK3 6.00 mg、VB1 3.00 mg、VB2 9.00 mg、VB6 6.00 mg、VB12 0.03 mg、烟酸60.00 mg、泛酸钙19.00 mg、叶酸1.60 mg、生物素0.35 mg、氯化胆碱600.00 mg、铁80.00 mg、铜12.00 mg、锌75.00 mg、锰100.00 mg、碘0.35 mg、硒0.15 mg。2.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长性能分别于正式试验期第1 d、最后1 d晨饲前称量体重,每天记录饲喂量和剩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试验期总耗料量/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1.5.2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连续3 d收集新鲜、无污染的粪样。采集各组日粮样品。采用内源指示剂法[8]测定能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的表观消化率。1.5.3消化器官相对重量和肠道食糜黏度试验结束,各组每重复随机选取4只鸡,称量活体重,静脉放血处死,取肌胃、肝脏称重。消化器官相对重量以消化器官绝对重量与试鸡活体重百分比表示。取全肠,挤出肠道内食糜,12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采用奥式黏度计(0.55 mm)测定其黏度。黏度计置于(30±1)℃的恒温水浴预热5 min,吸取5 mL上清于黏度计,记录上清液流出所用时间(S1),同样的方法测定5 mL蒸馏水在同一黏度计流出所用时间(S2)。相对黏度=上清液时间/蒸馏水时间(4)1.5.4盲肠内容物微生物菌群试验结束,各组每重复随机选取4只鸡,静脉放血处死,取盲肠,测定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大肠杆菌采用LB培养基进行培养计数,乳酸杆菌采用MRS培养基进行培养计数。超净工作台内,分别从各样品中取0.5 g于无菌10 mL EP管中,加入4.5 mL无菌水,振荡器振荡20 min,充分混匀,制备该样品组10-1浓度梯度,依次稀释至10-6。吸取各样品10-4、10-5、10-6浓度梯度100 μL涂布在LB培养基、MRS培养基上,每个梯度3个重复。大肠杆菌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乳酸杆菌在37 ℃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以每克盲肠内容物的中细菌个数的lgCFU表示。每克盲肠内容物菌落数=lg(菌落数×稀释倍数×每次稀释取样毫升数)/(接种样品毫升数×样品克数)(5)1.6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各组间三黄鸡的初重及末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4.80%、14.85%(P0.05);试验Ⅰ组、Ⅱ组三黄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92%、4.46%,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三黄鸡的料重比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0.97%、9.94%(P0.05),试验Ⅰ组、Ⅱ组三黄鸡的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10.T002表2小麦-棕榈粕型日粮添加NSP酶对三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初重/g末重/g平均日增重/[g/(羽·d)]平均日采食量/[g/(羽·d)]料重比死亡率/%对照组1 217.17±55.431 822.25±66.4521.61±2.50a104.16±3.804.83±0.40a1.50试验Ⅰ组1 235.07±50.491 929.75±55.2924.81±1.40b107.20±3.714.30±0.10b1.67试验Ⅱ组1 201.79±60.721 896.75±87.5224.82±0.80b108.81±6.104.35±0.10b1.50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Ⅰ组三黄鸡的能量、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1%、14.27%、3.72%,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三黄鸡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74%、3.80%;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三黄鸡干物质、钙、磷表观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10.T003表3小麦-棕榈粕型日粮添加NSP酶对三黄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组别能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钙磷对照组77.28±0.42b67.75±0.5743.18±1.17b92.93±0.5434.38±1.6287.29±0.79b26.76±1.1131.18±1.47试验Ⅰ组79.53±1.53a70.25±1.9349.34±0.51a93.34±1.2832.20±1.9490.54±1.90a28.75±1.3833.27±1.25试验Ⅱ组78.66±0.71ab68.01±1.7250.41±1.57a92.99±1.8335.10±1.4490.61±1.84a27.71±0.8731.45±1.14%2.3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全肠食糜相对黏度和消化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全肠食糜相对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0.65%、17.87%;各组间肝脏相对体重、肌胃相对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10.T004表4小麦-棕榈粕型日粮添加NSP酶对三黄鸡全肠食糜相对黏度和消化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组别全肠食糜相对黏度肝脏相对体重/%肌胃相对体重/%对照组4.30±0.14a1.89±0.122.07±0.34试验Ⅰ组3.41±0.21b2.03±0.801.80±0.65试验Ⅱ组3.55±0.05b2.02±0.141.88±0.342.4小麦-棕榈粕型日粮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2.010.T005表5小麦-豆粕棕榈粕型日粮添加NSP酶对三黄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组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对照组8.20±0.07a7.21±0.04b试验Ⅰ组7.56±0.06b7.60±0.04a试验Ⅱ组7.61±0.02b7.67±0.01algCFU/g3讨论3.1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Choct等[9]研究发现,小麦中含有较多的木聚糖,小麦-豆粕型日粮显著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添加木聚糖酶可将木聚糖分解为小分子聚合物,降低食糜黏度,从而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陈程等[10]研究发现,蛋鸡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以减少部分油脂的添加量,且不影响蛋鸡生产性能。李廷福等[6]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NSP酶可显著改善日粮的体外消化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仔鸡的体增重。Jia等[11]研究发现,小麦型日粮中添加NSP酶,使21~40 d肉鸡料重比下降5.1%。本试验中,试验组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80%、14.8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2.92%、4.46%;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降低10.97%、9.94%。在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可以显著提高广西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本研究结果与Choct等[9]、Jia等[11]研究结果一致。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差异不显著,试验Ⅱ组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稍低于试验Ⅰ组,料重比稍高于试验Ⅰ组。因此,在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的基础上,添加β-甘露聚糖酶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棕榈粕中的β-甘露聚糖在广西三黄鸡生长中抗营养作用没有小麦中的木聚糖明显,发挥主效应的是小麦中的木聚糖。3.2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NSP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够阻碍饲料原料细胞内的营养物的释放,对细胞内营养物质具有一定营养屏障作用[1]。刘志云等[12]研究发现,NSP酶可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何鑫[13]研究发现,在断奶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可减轻腹泻,提高养分消化率。刘胜利等[14]研究发现,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果胶酶等6种酶组合可显著提高肉鸡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中的还原糖释放量及干物质消化率。Steenfeld等[15]研究表明,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肉鸡小麦型基础日粮中总NSP、阿拉伯木聚糖的表观消化率,在一定程度上降解细胞壁的NSP。张珍珍等[16]研究发现,通过模拟猪的体外消化试验,在NSP酶中补充β-木糖苷酶可进一步提高小麦干物质消化率及能量消化率。本试验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能量、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在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型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甘露聚糖酶制剂可破坏饲料原料细胞壁结构,促使营养物质的释放,进而提高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本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3.0%棕榈粕,日粮的粗纤维水平为5.96%,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粗纤维的利用率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原因是广西三黄鸡消化系统经过试验期间的适应性发育,对粗纤维的耐受能力增强,使酶制剂对粗纤维的作用减弱。Perez等[17]研究表明,基础日粮添加40.0%的棕榈粕对产蛋鸡饲料利用率和产蛋性能无负面影响。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钙、总磷的利用率无显著提高,与Woyengo等[18]的研究报道一致。3.3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全肠食糜相对黏度及消化器官相对重量的影响Graham[19]研究发现,全肠食糜黏度是影响肉鸡小麦日粮消化率的主要因子,添加适当的酶制剂可降低食糜黏度,进而提高饲料利用率。Fengler等[20]研究发现,即使肠道内容物的黏度提高幅度很小,也可使营养物质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急剧下降,从而使营养物质同化作用受阻,降低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孙皓等[21]结果表明,黄羽肉仔鸡日粮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提高心脏、肌胃重量及指数。本试验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全肠食糜相对黏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能量、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脂肪的消化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这一研究结果与Graham[19]、Fengler等[20]研究报道一致。本试验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三黄鸡肝脏相对体重、肌胃相对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与Gao等[22]等报道一致,说明在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甘露聚糖酶制剂对消化器官无明显影响。3.4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NSP酶对广西三黄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动物消化道中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对机体消化吸收、免疫、阻止病菌入侵等有重要作用,日粮类型与肠道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有重要关系。本试验中,试验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在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制剂、甘露聚糖酶制剂可抑制肠道大肠杆菌生长,促进乳酸杆菌的增殖,进而保障鸡的肠道健康。木聚糖酶制剂、甘露聚糖酶制剂能够改善试鸡肠道健康,原因是家禽自身不能分泌小麦及棕榈粕中的NSP,NSP包裹的营养物质进入后肠并促使有害微生物对其发酵及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家禽日粮中添加NSP酶,促使NSP的分解,减少进入后肠的营养物质的量,进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减少肠道疾病;NSP酶将NSP分解为寡糖,肠道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将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成为家禽可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寡糖可为有益菌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家禽生长。4结论广西三黄鸡小麦-棕榈粕型日粮中添加0.01%木聚糖酶制剂或0.01%木聚糖酶制剂+0.01% β-甘露聚糖酶制剂均能够提高三黄鸡日粮能量、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降低全肠相对食糜黏度;抑制盲肠中大肠杆菌增殖,提高乳酸杆菌数量;改善三黄鸡的生长性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