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分为有机砷和无机砷。无机砷通常有毒,有机砷通常无毒[1]。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有机砷可提高生长速度,抑制肠道内细菌生长,改善动物体颜色,降低发病率;但长期或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能够对动物机体造成危害[2-5]。研究发现,动物体内有机砷制剂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转化为无机砷,污染周围的土壤、地下水等[6-10]。农业农村部第2638号公告公布,我国自2019年5月1日起,停止经营、使用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砷制剂[11]。目前,饲料中总砷含量是国家对饲料检测的重点项目之一。《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对饲料中总砷的限量做了明确的规定,除水产、狐狸等配合饲料外,其他配合饲料总砷的含量小于2 mg/kg[12]。目前,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总砷检测的重要方法,在饲料的检测、食品、水等其他物质中总砷的检测中广泛应用[13-16],与砷斑法、银盐法相比,具有简单、高效、灵敏度高的特点[17]。国标GB/T 13079—2006中规定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总砷含量的硼氢化钠的浓度为1.0%,但还原液中硼氢化钠的浓度对饲料中总砷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进行试验,研究还原液中硼氢化钠的浓度对标准曲线、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和配合饲料中总砷检测结果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仔猪配合饲料,购自北京市饲料生产企业。试验试剂:盐酸溶液(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硝酸镁溶液(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硼氢化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脲(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砷标准溶液(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仪器:ML 203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SLR2电热板(德国SI Analytics公司)、ELF11/148马弗炉(英国Carbolite公司)、ASF-310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海光仪器公司-ASF-3100)。1.2试验方法取9个5 g(精确到0.1 mg)的空白样品(不含砷),分为3个组,每组3个平行,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砷标准溶液,样品中砷含量分别为0.5、1.0和1.5 mg/kg;3个饲料样品每个取3个平行样,每个5 g(精确到0.1 mg),上述样品均置于陶瓷坩埚中,准确加入5 mL硝酸镁溶液(150 g/L),完全炭化,转移至箱式马弗炉,550 ℃干灰化约4 h,冷却,加入10 mL 盐酸(3 mol/L)溶解,煮沸冷却,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2.5 mL硫脲(50 g/L)定容。同时做样品空白,处理与试样一致。配制砷标准溶液:溶度分别为0、2、8、20、80和200 μg/kg。载流液和还原液配制:载流液为5%盐酸。还原液为4个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的硼氢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浓度为0.5%,硼氢化钠浓度为:0.5%、1.0%、1.5%和2.0%。1.3仪器条件设置负高压:240 V;灯电流:43 mA;炉高:8.0 mm;载气和屏蔽气(氩气):载气400 mL/min,屏蔽气800 mL/min;读数时间:14 s;延迟时间:1 s。1.4总砷含量计算试样中总砷的含量X,以质量分数mg/kg表示,按公式(1)计算。X=(A1-A3)×V1×1 000m×V2×1 000 (1)式中:V1为试样消解溶液总体积(mL);V2为分取试样体积(mL);A1为测试液中含砷量(μg);A3为空白液中含砷量(μg);m为试样质量(g)。相对标准偏差(RSD),按公式(2)计算。RSD=∑i=17(Xi-X¯)27-1×1X×100% (2)式中:i为测量序号;Xi为第i次测得的荧光强度值;X¯为7次测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5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标准曲线的荧光强度值、相关线性及精密度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硼氢化钠浓度在0.5%~2.0%时,标准曲线各点的荧光强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硼氢化钠浓度1.5%时,标准曲线各点的荧光强度值最高。硼氢化钠浓度为0.5%时,标准曲线的精密度大于3%,不符合试验要求,未对此组进行试验开展;硼氢化钠浓度为1.0%、1.5%和2.0%时,精密度均小于3%,满足试验要求,且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97 0,满足大于0.995 0的试验要求。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5.T001表1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标准曲线的荧光强度值、相关线性及精密度的影响硼氢化钠浓度/%标液浓度/(μg/kg)相关系数RSD/%02820802000.50.0005.35020.41554.998220.555537.8200.999 95.211.00.00036.275138.283430.2451 618.5933 718.0430.999 31.171.50.00058.063229.168691.7382 501.3475 516.1730.998 50.342.00.67957.571221.931665.1112 478.0215 295.8210.997 60.582.2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还原液中硼氢化钠的浓度对加标回收率具有显著影响。硼氢化钠浓度为1.0%时,3个浓度的加标回收率均高于92%,且显著高于浓度1.5%和2.0%组,而1.5%和2.0%组在3个点的加标回收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5.T002表2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砷添加量/(mg/kg)1.0%硼氢化钠1.5%硼氢化钠2.0%硼氢化钠0.597.5±0.5a88.5±0.5b89.0±1.0b1.095.3±0.3a85.0±0.6b83.3±0.9b1.592.0±0.6a79.3±0.7b80.3±0.3b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2.3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样品中总砷含量测定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饲料中总砷含量的测定均有较大的影响。总砷的测定值在硼氢化钠浓度为1.0%时,测定值显著高于浓度1.5%和2.0%,而在浓度1.5%和2.0%时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此结果与空白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所测的结果一致。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5.T003表3不同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对样品中总砷含量测定的影响项目1.0%硼氢化钠1.5%硼氢化钠2.0%硼氢化钠样品10.725±0.003a0.692±0.002b0.700±0.005b样品20.751±0.002a0.716±0.002b0.718±0.002b样品30.620±0.009a0.579±0.001b0.570±0.002bmg/kg3讨论不同硼氢化钠浓度测得标准曲线荧光强度值不同,原因是还原液中的硼氢化钠将三价砷还原生成砷化氢。砷化氢在氢气和载气的推动下进入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的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砷浓度成正比。李会等[18]研究发现,硼氢化钾浓度低于5.0 g/L时,产生的荧光信号极其微弱;随着硼氢化钾浓度增加,荧光强度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缓。本试验出现相似结果,硼氢化钠浓度为0.5%时荧光强度值低,且相对标准偏差过大。原因为硼氢化钠的浓度过低,三价砷无法完全还原砷化氢,导致荧光强度低。本研究发现与李会等[18]不同的点为:当硼氢化钠浓度升高,荧光强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原因是硼氢化钠浓度过高,生成大量的氢气,稀释砷化氢的浓度,降低荧光强度值,也可能因仪器其他的条件设置引起,此不同点还需深入研究证实。添加回收率和未知样品检测的结果准确度,均出现了硼氢化钠浓度为1.0%时显著高于浓度为1.5%和2.0%。添加回收率方面:硼氢化钠浓度为1.0%时,3个点的添加回收率均高于92%;而浓度为1.5%、2.0%时,3个点的添加回收率均低于90%,1.0%的硼氢化钠在各点的添加回收率明显高于浓度为1.5%和2.0%。针对样品检测方面可知,硼氢化钠浓度为1.0%时,测得样品总砷含量显著高于浓度为1.5%和2.0%,说明硼氢化钠的浓度对试样溶液中砷元素的检测有重要影响;由于硼氢化钠的浓度对荧光强度值产生影响,当硼氢化钠浓度过高,导致溶液中总砷的含量与荧光强度值不成正比,引起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差异,导致加标回收率和未知样品检测的结果出现差异性;随着添加量增加,回收率呈下降趋势。此趋势在不同硼氢化钠浓度的溶液中均有出现,未来可做深入研究。4结论采用原子荧光分光法分析样品时,饲料中总砷浓度的测定、标准曲线的相关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均随还原液中硼氢化钠浓度变化而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液中最适的硼氢化钠浓度值为1.0%,与国标中GB/T 13079—2006推荐的硼氢化钠浓度相吻合。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