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我国工业饲料产量由2016年的20 918.0万t增长至2020年的25 276.1万t。截至2021年9月,总产量已达21 840万t,同比增长16.9%。投融资活动与金额不断增加背景下,饲料公司资产管理难度持续加大[1-2]。饲料公司在此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日渐显露,成为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相关学者就如何评价与测度饲料公司财务绩效展开深入探讨。苏学科等[3]选取盈利、成长、营运以及偿债能力等指标建立饲料行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利用TOPSIS熵权法详细分析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杨磊[4]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致力于分析财务绩效差异及其动因。黄媛[5]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并优化饲料加工型上市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为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提供参考。但研究方法尚不足以支持客观评价饲料上市公司综合财务绩效以及经营实力。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AHP)能够从诸多影响指标中确定核心要素,降低因素交互性,减少扰动项[6];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无须计算复杂函数,能够获得多投入多产出效率值[7]。文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考虑资产管理能力在饲料上市公司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将资产管理能力纳入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构建AHP-DEA模型,从全新角度全面衡量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1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1设计原则为保障评价结果客观性、准确性,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与可行性,切实反映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与绩效情况[8-9];静态性与动态性,指标设计能够综合反映现阶段与未来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情况[10-11];可操作性与可比较性,指标获取较为便捷且易进行对比;单一性与关联性,指标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12-13]。指标选择可兼用具化指标与相对指标,具化指标可以衡量饲料上市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相对指标可以反映公司规模、经营效率与运作能力。1.2指标选取依据指标设计原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14-16]和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巨潮咨询网公布的财务指标,得到预选指标。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预选指标体系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1表1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预选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盈利能力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运能力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周转率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能力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股本扩张能力股票收益每股收益净资产发展能力资本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2基于AHP模型的指标筛选2.1AHP模型AHP模型将复杂指标进行分解,得到各子指标或子目标,对子指标进行收集与排序,通过数学方法计算确定各项子指标权重[17-18]。该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各项子指标以及各层次权重,解决复杂与多属性问题[19]。文章采用AHP模型筛选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指标,具体步骤为:第一,权重计算。建立可量化财务绩效指标,邀请10位饲料行业专家对n个指标进行比较,并给出判断矩阵C=cijn×n。式中cij可以衡量财务指标i相对于j的重要程度。若想判断矩阵顺利进行,各项指标需满足如下条件:cij0,cji=1/cji,cii=1。利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判断矩阵中的最大特征根γmax及其对应特征向量(W1,W2,...,Wn)。第二,准则层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借助一致性检验,明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验证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一致性检验以最大特征根γmax为基础,并检验其是否等于判断矩阵中的阶数n。当γmax=n时,方可求解一致性CI值,具体公式如下:CI=γmax-nn-1 (1)CI取值决定指标所属权重的一致性,CI取值越小,指标所属权重越具有一致性;反之则一致性较弱。此外,引入随机一致性概念RI对CI进行检验,RI取值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2表2RI取值n12345678910RI0.000.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将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出判断矩阵中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 (2)式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若CR0.10,表示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数值以使结果达成一致。2.2指标筛选以1~9分标度法对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打分,得到经过处理后的判断矩阵具体数据,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见表3,以确定一级指标权重。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3表3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一级指标判断矩阵财务绩效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发展能力Wi0盈利能力1234560.38营运能力1/4142230.23偿债能力1/61/411/61/51/60.14资产管理能力1/61/61/46150.11股本扩张能力1/61/261450.05发展能力1/61/241/31/510.09注:λmax=6.2155,CI=0.0431,RI=1.24,CR=0.0350.1。由表3可知,CR=0.0350.1,说明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股本扩张能力与发展能力两项指标得分分别为0.05和0.09,相对较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资产管理能力等指标得分相对较高,盈利能力的权重占比最高达到0.38,营运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分别为0.23、0.14和0.11。为更突出重点指标,简化计算步骤,采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资产管理能力4项指标对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为更加突出相对重要性指标,将权重大于0.1的二级指标进行保留,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为使后续DEA研究更加便捷,将二级指标划分为输入和输出指标,分别用Ln和Out表示。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4表4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编号及性质指标内涵盈利能力利润增长率Out1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总资产收益率Out2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营运能力固定资产周转率Ln1销售总额/平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周转率Ln2销售收入/平均股东权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Ln3负债/资产总额流动比率Ln4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Ln5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管理能力总资产周转率Ln6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周转率Ln7赊销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基于DEA模型的财务绩效评价3.1DEA模型DEA模型衍生出诸多模型,常用模型为CCR模型和BCC模型。CCR模型仅能够处理规模效率不发生改变的决策单元。实际情况下,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各决策单元基本处于规模效率变化状态。借鉴曾卓雅[20]研究方法,利用BCC模型展开实证分析。该模型可计算得出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符合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指管理与技术因素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规模效率是指规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综合效率值可以确定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具体公式如下:minθ-ε(∑i=1msi-+∑r=1nsi+) (3)∑j=1kλjxij+si-=θxi0∑j=1kλjyrj+si-=θyr0∑j=1kλj=1λj,si-,si+≥0j=1,2,3⋯⋯k;i=1.2.3⋯⋯m,r=1.2.3⋯⋯m (4)式中: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中类型输入投入量,xij0,i=1.2.3⋯⋯m;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中类型输入的投入量,yij0,r=1.2.3⋯⋯n;λj为第j种输入或输出的权重系数;θ表示决策单元效率;ε表示阿基米德无穷小;si-、si+表示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假设θ0、λ0、s0+、s0-是第j0个决策单元最优解。因此,便有θ0=1,且s0+、s0-=0时,决策单元为DEA有效;θ0=1,且s0+、s0-0时,DMU0为DEA弱有效;θ01,DMU0为DEA无效。3.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文章以20家饲料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中国饲料市场年度报告》以及饲料行业信息网站。20家饲料公司中,沪市主板3家、深市主板13家、创业板4家。对于部分缺失数据,主要根据公司历年公布数据进行插值补充。考虑指标间存在量纲,选用Z-score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避免因指标单位或属性不同而产生负值的可能。为确保研究准确性,结合DEA方法运行特点,将20家饲料上市公司作为决策单元。3.3评价结果及分析筛选得出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家饲料上市公司相关指标进行整理。利用DEA_Solver9.0软件,将上述财务绩效投入与产出相关数据分别带入BCC模型,以期获得饲料上市公司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3.3.1综合效率分析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能力与使用情况进行评价,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评价结果见表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5表5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评价结果项目总体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最小值0.0810.0880.1140.098最大值1.0001.0001.0000.897均值0.4450.5470.6750.298公司数量203134由表5可知,20家饲料上市公司综合效率均值为0.445,说明整体综合效率仍有待提升。从企业类型来看,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效率均值为0.675,沪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均值为0.547,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效率均值为0.298。另外,创业板饲料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效率最大值为0.897,未达到DEA有效。财务综合效率评价标准见表6。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6表6财务综合效率评价标准项目0~0.20.2~0.40.4~0.80.4~0.81.0合计评价差较差一般较好好样本数量14113120比重/%52055155100由表6可知,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较差,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的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多处于一般水平。3.3.2纯技术效率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纯技术效率评价结果见表7。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7表7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纯技术效率评价结果项目总体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最小值0.1230.1260.2310.199最大值1.0001.0001.0000.954均值0.6670.6410.8540.479样本数量203134由表7可知,20家饲料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667,处于一般偏上水平,说明财务管理与技术因素对财务绩效产生较大影响。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与创业板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纯技术效率均值分别为0.641、0.854、0.479。说明深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纯技术效率最大,沪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次之,创业板饲料上市公司最小。因此,深市主板与沪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饲料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处于一般水平,需要尽快提升技术水平,改善财务绩效。3.3.3规模效率分析规模效率能够反映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之间的差异,专门测度饲料上市公司规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饲料上市公司规模效率分析见表8。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8表8饲料上市公司规模效率分析项目总体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最小值0.3310.3640.2170.219最大值1.0000.9121.0000.957均值0.7990.6510.8210.716样本数量203134由表8可知,20家上市饲料公司规模效率均值为0.799,证明公司规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深市主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规模效率最大,均值为0.821,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取值最低,均值仅为0.651。说明沪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规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需财务精细化管理方式加以控制。3.3.4规模收益分析当规模效率值为1时,随着饲料上市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收益不变;当规模效率值小于1时,规模收益呈现出边际递减趋势,即随饲料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财务绩效逐渐降低。饲料上市公司规模效益分析结果见表9。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4.028.T009表9饲料上市公司规模效益分析项目项目总体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不变样本数量6222占比/%30101010递减样本数量141112占比/%7055510由表9可知,规模效益不变的饲料上市公司共有6家,另14家公司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深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中有11家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原因是该类饲料上市公司投资结构可能尚不合理,内部分工体系也亟待健全。公司可优化现有投融资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借力新型技术开展精细化生产活动,提升财务绩效。3.3.5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由表5可知,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较低,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小于规模效率。对比表7~表8可以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纯技术效率均值是0.479,低于规模效率0.716的取值。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平均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641,低于规模效率0.651。因此,共有7家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可能是造成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处于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4结论本文在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助AHP模型进行指标筛选,采用DEA模型对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与创业板20家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展开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综合效率仍有较大优化空间,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综合效率高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饲料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纯技术与规模效率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财务管理、技术与规模等因素是影响财务绩效的关键因素;规模收益呈递减态势,说明扩大规模难以提升财务绩效;财务管理与技术因素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稍弱于公司规模。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建议:(1)强调精细化生产。公司规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较大,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并不能提升其绩效管理水平。饲料上市公司应强调精细化生产,合理控制经营规模。可借助新兴技术,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以量化目标完成量化生产,强化财务管理水平,利于提升财务绩效。(2)构建科学化资金管理体制。饲料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应提升财务数据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绩效管理水平。饲料上市公司可通过财务收支预算工作强化资金管理,重视资金收支情况,提升财务绩效。(3)增加资金投入量以提高效益。饲料上市公司可积极借力国家政策,拓展公司主营业务,打造新型饲料产业链,实现规模收益。(4)合理规划负债。除提升资产数量与质量外,饲料上市公司应合理规划自身负债,提升偿债能力;根据债务合同、契约等文件,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偿债安排、资金三者之间充分配合,实现合理运营。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