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禁止在畜禽饲粮中使用抗生素添加剂,需要寻找有效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的严格厌氧菌。丁酸梭菌在进入动物机体后会产生多种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等,能够提高机体对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促进动物生长[1],改善肠道形态,调节肠道内微生态平衡[2]。二甲酸钾作为酸化剂,可以调节动物肠道内的pH值,改善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降低有害菌的数量,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动物生产性能[3-4]。目前,丁酸梭菌和二甲酸钾在肉鸡饲粮中组合添加的效应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复合剂,旨在探索其单独与组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以期为肉鸡的无抗养殖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丁酸梭菌制剂购自浙江惠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活菌数为1×109 CFU/kg。二甲酸钾购自德国爱德康集团,纯度大于95.6%。1.2试验设计试验选用1日龄、体重相近的科宝肉仔鸡3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照组为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以及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的复合物。试验期为42 d。1.3试验饲粮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根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2018年第29版)配制,营养水平参考《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8.T001表1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项目1~14日龄15~35日龄36~42日龄原料组成/%玉米53.2055.8058.80豆粕25.9020.1015.30面粉8.0010.0010.00玉米蛋白粉2.902.303.00花生粕2.702.603.10羽毛粉1.001.502.00大豆油1.483.103.50磷酸氢钙1.401.200.90石粉1.201.161.20蛋氨酸0.220.240.20预混料2.002.002.00合计100.00100.00100.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kg)12.2612.8913.18粗蛋白质/%21.2019.2018.50总赖氨酸/%1.431.271.20蛋氨酸+胱氨酸/%0.940.910.88苏氨酸/%0.940.880.85色氨酸/%0.220.910.17钙/%0.900.830.80总磷/%0.520.440.4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 12 000 IU、VB1 3 mg、VB2 9 mg、VB6 4.5 mg、VB12 0.03 mg、VD3 4 500 IU、VE3 6 000 mg、VK3 6 000 mg、生物素0.18 mg、D-泛酸钙13.5 mg、叶酸1.8 mg、烟酸45 mg、Fe 110 mg、Cu 16 mg、Mn 120 mg、Zn 110 mg、Se 0.35 mg、I 1.5 mg。2.营养水平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为实测值,其他均为计算值。1.4饲养管理试验前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试验鸡采用双层重叠式笼养,自由采食、饮水,每日投料量以料槽内略有剩余为准,每日对各重复余料量和死淘情况进行统计。试验期保持鸡舍的环境清洁和通风,参照肉仔鸡养殖的常规程序进行免疫。1.5测定指标及方法1.5.1生长性能分别于试验21 d和42 d以重复为单位对各组肉鸡进行空腹称重,每天记录各重复鸡的采食量、死淘情况,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死亡率。平均日采食量=总耗料量/试验天数(1)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死亡率=死亡鸡只数/总鸡只数×100%(4)1.5.2屠宰性能试验第42 d,每重复选取2只接近平均体重的健康肉鸡,称活重后放血处死,湿法拔毛,参照《黄鸡资料汇编》中《关于商品肉禽屠宰测定和确定一些解剖部位的建议》[5]的方法步骤进行屠宰指标的测定。屠宰率=屠体重/活重×100%(5)半净膛率=半净膛重/活重×100%(6)全净膛率=全净膛重/活重×100%(7)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8)腿肌率=腿肌重/全净膛重×100%(9)1.5.3免疫器官指数摘取上述试验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清除器官表面多余脂肪称重。免疫器官指数=器官鲜重/宰前活重×100%(10)1.5.4欧洲指数欧洲效益指数=(成活率×体重)/(料重比×出栏天数)×10 000(11)1.6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Excel 2019初步整理,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法分析(One-way ANOVA),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1~21日龄,各组间肉鸡的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8.T002表2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二甲酸钾组复合组1~21日龄初重/g44.37±0.4344.64±0.5444.25±0.3844.45±0.75末重/g920.31±30.41955.27±26.49946.83±26.37957.88±34.12平均日采食量/[g/(只·d)]54.20±3.3555.03±3.4154.84±2.6155.18±4.02平均日增重/[g/(只·d)]41.73±0.68b43.36±1.26a43.04±0.89a43.50±1.37a料重比1.30±0.081.27±0.081.28±0.071.27±0.061~42日龄末重/g2 433.34±133.982 542.00±145.362 522.95±154.122 544.08±165.92平均日采食量/[g/(只·d)]94.99±1.9095.82±2.1895.78±2.1595.93±2.73平均日增重/[g/(只·d)]56.88±0.81b59.46±1.09a59.02±1.28a59.52±1.58a料重比1.67±0.03a1.61±0.01b1.62±0.02b1.61±0.02b死亡率/%6.412.563.851.28注:同行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1~42日龄,各组间肉鸡的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二甲酸钾组及其复合组肉鸡死亡率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2.2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组肉鸡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肉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有所提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组肉鸡的胸肌率显著增加(P0.05),丁酸梭菌组和二甲酸钾组肉鸡的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二甲酸钾组和复合组肉鸡的腿肌率显著增加(P0.05),复合组肉鸡的腿肌率显著高于丁酸梭菌组(P0.05),与二甲酸钾组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8.T003表3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二甲酸钾组复合组屠宰率92.17±1.09b93.54±0.92ab93.99±1.32ab94.75±0.87a半净膛率85.77±1.3487.70±1.4687.42±2.0988.46±1.50全净膛率74.65±1.5976.67±1.7776.10±2.0377.44±0.89胸肌率10.82±0.86b11.61±1.14ab11.36±1.05ab12.84±0.89a腿肌率14.26±0.99c14.72±1.22bc16.38±0.74ab16.63±0.70a%2.3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二甲酸钾组和复合组肉鸡的脾脏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复合组肉鸡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丁酸梭菌组(P0.05);丁酸梭菌组和复合组肉鸡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二甲酸钾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8.T004表4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项目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二甲酸钾组复合组胸腺指数2.11±0.042.13±0.052.15±0.032.16±0.02脾脏指数1.19±0.06c1.30±0.03bc1.44±0.10ab1.55±0.10a法氏囊指数0.65±0.02b0.80±0.04a0.67±0.04b0.81±0.07a2.4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5)活鸡收购价格按8元/kg计算。基础饲粮价格按2.5元/kg计算。由表5可知,复合组肉鸡的欧洲效益指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11.78%。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8.T005表5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经济效益的影响项目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二甲酸钾组复合组鸡总数/只78787878鸡死亡数/只5231鸡总重量/kg179.63179.63189.23195.91总耗料量/kg290.75305.86301.71310.24饲料单价/(元/t)2 500.02 513.52 518.02 531.5欧洲效益指数332.31366.28366.28371.443讨论3.1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肉鸡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6-8],与本试验结果相似。原因是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能够改善多种消化酶如纤维素酶、脂肪酶等的活性,提高动物对饲料的转化率,进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9]。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细胞更新的重要能量来源,对维持正常的肠道绒毛形态和消化吸收能力起重要作用[10]。Poeikhampha等[11]研究发现,育肥仔猪饲粮中添加8 000 mg/kg的二甲酸钾能够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林颖等[12]报道,AA肉鸡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的二甲酸钾能够显著提高肉鸡1~42 d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与本试验结果相似,说明二甲酸钾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二甲酸钾作为酸化剂,可以调节胃肠道pH值,减少胃肠道中有害菌数量[13],从而降低二甲酸钾对营养物质的竞争,提高机体的利用率[14];pH值的降低会促进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的增值以及活性增加[15],显著提高饲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16],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但也有研究表明,科宝肉鸡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对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17]。由于添加剂的剂量、来源及饲养环境不同所致。本研究中,丁酸梭菌、二甲酸钾混合添加可以显著增加科宝肉鸡1~21 d和1~42 d两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1~42 d料重比,表明丁酸梭菌和二甲酸钾复合添加使用可提高肉鸡不同阶段生长性能,效果优于单独添加。3.2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丁酸梭菌可以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增殖,促进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18]。二甲酸钾作为有机酸化剂,能够降低饲料和鸡只胃肠道的pH值,促进动物采食和肠道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鸡生长,改善其胴体品质,提高其屠宰性能[19]。黄翠翠等[20]研究表明,AA肉鸡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丁酸梭菌能够显著增加其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对胸肌率无显著影响。但邓文等[21]等报道,Ross 308肉鸡饲粮中添加500 mg/kg的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胸肌率。Ragaa等[22]和Motaki等[23]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显著增加了肉鸡的胸肌重和腿肌重,胸肌率和腿肌率也有所升高。在肉鸡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的二甲酸钾可以显著增加肉鸡的腿肌率[9]。本试验中,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复合添加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且效果比单独添加好,表明丁酸梭菌和二甲酸钾复合添加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肉鸡的屠宰性能。3.3丁酸梭菌、二甲酸钾及其组合添加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动物机体的器官指数是一种生物学特性指标,免疫器官的相对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功能。免疫器官指数高,则免疫功能强,机体抵御外界致病菌的能力越强。袁慧坤等[24]研究发现,在北京鸭饲粮中添加5×108 CFU/kg的丁酸梭菌可以显著提高其胸腺指数。韩亚楠等[25]研究发现,丁酸梭菌可以促进肉鸡淋巴细胞的增殖,提高法氏囊的免疫功能。李可等[26]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其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与本试验研究结果一致。陈焱等[27]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0.6%的二甲酸钾可以显著提高罗斯308肉鸡的胸腺指数。本试验中,在饲粮中添加二甲酸钾显著提高了肉鸡的脾脏指数。饲粮中复合添加丁酸梭菌与二甲酸钾,可以显著提高肉鸡脾脏指数与法氏囊指数,表明二者复合使用可以促进肉鸡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进而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4结论科宝肉鸡基础饲粮中混合添加300 mg/kg丁酸梭菌+2 000 mg/kg二甲酸钾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且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