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草药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1]。中草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增强机体代谢能力和抗病力。一些中草药具有诱食、提高适口性、饵料利用率和改善水产动物肝脏功能的作用[2]。因此,中草药的开发和利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鲟鱼可分为西伯利亚鲟、达氏鲟、杂交鲟、中华鲟和史氏鲟等。目前杂交鲟主要包括黑龙江杂交鲟、由史氏鲟和达氏鳇杂交的俄罗斯杂交鲟、由人工繁育的史氏鲟和野生中华鲟杂交的杂交鲟。杂交鲟具有发育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抵抗疾病能力强和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3],是鲟鱼养殖中的热点品种。本试验在杂交鲟基础饵料中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研究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机体的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肝功能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杂交鲟健康无公害、绿色化养殖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鱼杂交鲟母本为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父本为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平均体长为(12.20±2.00)cm,平均体重为(62.56±4.00)g。1.1.2试验饵料试验采用中草药为黄芪、丹皮、大黄、连翘和白术等,使用粉碎机粉碎,采用钢筛分离,按照等比例混匀,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基础饵料由天津晨辉公司提供。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复方中草药混合均匀,制成试验饵料。1.2饲养管理选取450条试验鱼随机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基础料驯养2 w后,使用添加1%的复方中草药饲料连续投喂30 d,分别于试验第0(对照)、15、30 d检测相关指标。投饲量为杂交鲟体重的2%,每日投喂2次(8:00和16:00),根据水质、鱼体发育生长速度、温差和健康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频率。每日首次投喂前换水1次。养殖期间溶氧6~7 mg/L,pH值7.5~8.2,水温(25±1)℃。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样品采集分别在开始投喂后的第0、15、30 d取样,随机取15尾。取样前24 h禁食,麻醉后使用无菌注射器从杂交鲟尾柄的腹部抽血。将抽取的血液置于离心管内4 ℃ 4 5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于-80 ℃的冰箱保存。取血后进行解剖,将肝脏组织置于离心管中,标记,密封置于塑料袋中,-80 ℃冰箱保存。使用生理盐水按1∶9制备肝脏组织匀浆液,4 ℃ 2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测定各项指标。1.3.2测定方法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蛋白(TP)、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消化酶活性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及SPSS 16.0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第15、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0 d(P0.05),肝脏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高于0 d(P0.05)。第15 d杂交鲟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高于第30 d(P0.05)。试验第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T-AOC均显著高于0 d和第15 d(P0.05)。试验第15、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CAT活性均显著高于0 d(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5.012.T001表1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时间/d血清肝脏T-AOC/(U/mL)MDA/(μmol/L)SOD/(U/mL)CAT/(U/mL)T-AOC/(U/mg prot)MDA/(μmol/g prot)SOD/(U/mg prot)CAT/(U/mg prot)014.77±1.68b29.64±1.29ᵃ204.63±1.45c8.12±0.67b21.35±3.68b25.64±7.29a324.63±23.45b12.65±3.47b1516.15±2.12b14.32±0.81b424.26±0.36b21.65±0.81a18.57±8.52b13.53±3.45b423.32±12.36a25.63±6.32a3029.32±1.22a13.62±0.95b315.56±0.14a25.56±0.69a38.65±6.26a18.65±12.64b442.65±18.46a35.32±14.24a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第15、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AKP和ACP活性均显著高于0 d(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5.012.T002表2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项目时间/d血清/(U/L)肝脏/(U/g prot)AKP04.49±0.80b26.45±2.54b159.66±0.26a39.64±6.53a309.97±0.44a42.52±8.95aACP05.24±0.37b10.57±1.25b1510.32±0.60a17.31±1.25a3015.43±1.69a25.32±6.52a2.3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第15、30 d杂交鲟肝脏ALT、AST活性均显著低于0 d(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5.012.T003表3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肝功能指标的影响项目时间/d血清/(U/L)肝脏/(U/g prot)ALT051.34±0.11a3.63±0.52a1538.40±0.10b0.95±0.12c3023.35±0.09c1.11±0.93bAST011.35±1.81a7.65±1.78a153.49±1.16b3.12±1.28b302.35±1.32b2.63±0.68c2.4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第30 d杂交鲟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0 d和第15 d(P0.05)。试验第15、30 d的杂交鲟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0 d(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5.012.T004表4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时间/d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00.15±0.53b148.78±0.45c87.87±0.56c150.15±0.53b222.82±0.32ᵇ184.87±0.35b300.41±0.11a278.57±0.23a266.32±0.47aU/mg prot3讨论3.1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机体内存在过量的自由基会诱发机体疲劳、衰老以及各种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抗氧化酶类如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将机体内存在的过氧化物分解为毒性较低或无毒的物质。通过检测抗氧化酶类含量的变化能够反映生物体的抗氧化系统运行情况[4-6]。SOD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蛋白酶,在生物体中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够清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修复体内的受损细胞,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SOD含量呈上升趋势,能够使机体代谢平衡,抑制机体内部产生氧自由基,预防眼部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当SOD含量呈下降趋势时,过量自由基的氧化损伤作用无法得到抑制,受损细胞不能得到及时修复[7]。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第15、30 d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时SOD活性显著高于0 d,说明投喂添加中草药提高鱼的抗氧化能力,但发挥药效需要一定时间。李开放[8]研究发现,中草药能够提高肝脏SOD的活性,进而提高鱼体肝脏抗氧化能力。郑善坚等[9]研究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各试验组鱼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孙学亮等[10]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5%的中草药投喂亚东鲑14 d,发现肝脏中的SOD活性显著增强。CAT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氧和水,主要分布于细胞的过氧化物体内。CAT存在于动物机体内的各个组织,尤其在肝脏中的活性比较高。CAT可促进细胞中的过氧化氢分解,避免产生危害机体的氢氧自由基,从而阻止基团损害细胞膜系统[11]。本试验中,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CAT活性在试验第15、30 d时显著高于0 d,说明中草药对催化体内过氧化氢分解具有帮助作用。梁拥军等[12]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宝石鲈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一段时间后试验鱼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与史玮琪等[13]研究结果一致。MDA是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细胞膜过氧化作用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14]。本试验结果显示,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MDA含量在试验第15、30 d时显著低于0 d,说明通过给杂交鲟投喂添加中草药的饵料减缓了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了鱼体的生理功能。朱慧文等[15]研究发现,复方中草药试剂可降低锦鲤肝脏中MDA的含量,但持续饲喂中草药30 d未降低MDA的含量,说明投喂中草药的时间存在最适区间,即在某个时间范围内投喂的效果可随着投喂时间延长而提高,超过此区间将对鱼体有害[16],与吕耀平等[17]研究结果一致。T-AOC是反映机体中抗氧化剂消除细胞和血液中的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的能力的综合指标[18]。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15 d和30 d后杂交鲟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0 d,说明添加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的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刘海芳等[19]研究表明,等比例混合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升高虹鳟的T-AOC,说明复方中草药对虹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李金龙等[20]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黄鳝生长发育和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酶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草药能够提高黄鳝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3.2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也称为先天免疫或者固有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相对,共同构成机体的免疫系统。AKP负责生物体内的代谢调控,保持动物体内钙磷比维持合适的水平。机体内的碱性磷酸酶一半来自肝,一半来自骨。ACP存在于机体内各种组织、体液和细胞中,有20种同工酶,当pH值小于7时能够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生成无机磷酸的水解酶。ACP是溶酶体的标志酶,参与组成吞噬溶酶体,负责磷酸酯的代谢[21]。本研究结果显示,杂交鲟肝脏和血清中AKP和ACP活性均在试验第15、30 d时显著高于0 d,说明中草药能够提高杂交鲟血清中的AKP和ACP活性。刁菁等[22]研究发现,复方中草药能够提升牙鲆机体内ACP和AKP活性。王凡等[23]研究发现,复方中草药能够改善虹鳟ACP和AKP活性,对虹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3.3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肝功能的影响ALT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转氨酶,负责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在鱼体肝脏中ALT活性较高;在血清中ALT活性超过一定范围,说明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AST是一种氨基酸转移酶,主要分布于动物和人的多种组织中,尤其是骨骼肌、肝、心和肾脏等部位,心肌细胞中活性最高。ALT在鱼体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鱼体代谢正常的情况下,ALT活性不高,但当内脏器官发生损伤时,AST被排出进入血液,增加血清内AST活性。AST和ALT比值小于1时,说明肝脏受到了损害[24]。本试验结果显示,投喂含有1%复方中草药的饵料第15、30 d的ALT和AST活性均显著低于0 d,说明通过在饵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能够增强肝功能,对保护鱼体肝脏具有一定作用[25]。陈玉春等[26]在基础饵料中添加3%的复方中草药(枸杞、金银花和大蒜等)投喂鲤鱼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试验鱼血清中的ALT和AST活性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3.4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鱼类肠道消化酶主要包括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等。测定鱼体肠道消化酶活性可有效反映鱼体消化功能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情况[27]。研究发现,在大鳞副泥鳅的饵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其肠道酶活性[28]。在饵料中添加甘草(1%~5%)可提高尖吻鲈的消化酶活性[29]。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对黄鳝的研究中发现,中草药可显著提高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20]。孙学亮等[30]研究发现,摄食含复方中草药的饵料对白点鲑和亚东鲑消化酶活性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4结论饵料中添加1%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鲟的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