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多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级滋补营养品[1],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食用鸽肉[2-4]。鸽子采食对饲料具有选择性[5],会将不喜欢的饲料衔出,直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减少种鸽挑食、降低饲料浪费至关重要。刘国强等[6]研究发现,饲喂颗粒料能够有效防止肉鸽挑食,减少饲料浪费,显著提高乳鸽生长速度。卜柱等[7]发现,饲喂颗粒料对提高肉鸽饲粮的利用效率有利。颗粒料的形状[8]、颜色[9-10]、气味等因素均能够影响颗粒料利用效率。本试验以美国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行为的影响,为种鸽颗粒料的生产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试验鸽为江苏翠谷鸽业有限公司的美国白羽王鸽,每对种鸽采用单笼饲养。每天17:30笼外放挡板,防止种鸽采食原本料槽内的饲粮,第2 d上午7:30饲喂试验,采食前禁食12 h。当天试验结束,种鸽自由采食和饮水。种鸽产蛋及时取走鸽蛋,防止种鸽孵化鸽蛋影响采食量。1.2试验设计1.2.1预试验设计随机选择体重接近、健康且处于非哺育期的种鸽10对进行预试验,以确定后续试验采食时间。种鸽20 min内采食占比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6.011.T001表1种鸽20 min内采食占比采食时间/min0~55~1010~1515~20采食量占比/%62.406.824.221.72由表1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种鸽采食量逐渐减少,种鸽20 min内的采食量占比可达75.16%。为了减轻试验工作量且不影响试验准确性,本试验将采食时间设为20 min。1.2.2正式试验设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2年种鸽为研究对象,进行3个试验。试验1:饲喂原养殖场的饲粮,即颗粒料+原粮,观察种鸽每日食槽中饲粮剩余状况。观察发现部分种鸽食槽中剩余大量单一品种饲料,部分种鸽食槽中剩余的几种饲粮较均等,将两种类型种鸽分为挑食型和非挑食型。参照生产记录本,统计1~4月产蛋数、产蛋重和25日龄乳鸽体重。种鸽产蛋后将种蛋替换成假蛋让种鸽孵化,替换的种蛋使用孵化器孵化。两者同时进行,确保种鸽能够按期分泌鸽乳。孵化至第18 d,使用孵化器中出雏的乳鸽替代假蛋,每对种鸽分别哺育3只乳鸽。待乳鸽25日龄时,称重。试验2:选用10对非哺育期种鸽,玉米胚形、圆球形、卵椭圆形和圆柱形4种形状饲料混合饲喂,观察种鸽的采食行为规律。每种形状饲料分别称取10 g,混匀,供种鸽自由采食20 min,每隔5 min取样1次,筛选各种形状饲料,分别称重,计算不同形状饲料混合后各时间段采食量占比。记录各种形状饲料浪费量。试验为12 d。不同形状饲料混合后各时间段采食量占比=各时间段不同形状饲料采食量/该时间段总采食量×100%(1)试验3:选用32对非哺育期种鸽,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8对,分别饲喂玉米胚形、圆球形、卵椭圆形和圆柱形4种形状饲料。采食20 min。观察每种形状饲料的采食时间、饲料浪费量和采食量。试验期14 d。1.3试验饲粮试验1中饲粮为颗粒料+原粮(玉米、小麦、豌豆)。颗粒料组成为:玉米51%、豌豆35%、高粱6%、小麦8%。颗粒料+原粮总营养水平代谢能12.63 MJ/kg,粗蛋白14.48%。试验2和试验3中对种鸽进行行为学观察时采用试验1中的颗粒料配方。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处理,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试验1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2和试验3采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挑食型种鸽与非挑食型种鸽1月—4月生产性能的比较(见图1)由图1可知,非挑食型种鸽哺育乳鸽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挑食型种鸽(P0.05)。图1挑食型与非挑食型种鸽1月—4月生产性能的比较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6.011.F1a1(a)产蛋量比较(b)蛋重比较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6.011.F1a2(c)哺育乳鸽重比较(d)哺育乳鸽成活率比较2.2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选择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0~5 min,种鸽采食玉米胚形和圆柱形饲料极显著多于卵椭圆形饲料(P0.01);5~10 min,种鸽采食玉米胚形和圆柱形饲料极显著多于圆球形饲料(P0.01);10~15 min,种鸽采食玉米胚形饲料极显著多于圆形饲料(P0.01);0~20 min,圆柱形饲料采食占比逐渐减少,卵椭圆形饲料采食占比逐渐增加。采食前期种鸽多选择玉米胚形和圆柱形饲料,采食后期逐渐倾向卵椭圆形饲料。种鸽采食玉米胚形或圆柱形饲料极显著多于圆球形或卵椭圆形饲料(P0.0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6.011.T002表2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选择的影响项目1~5 min5~10 min10~15 min15~20 min0~20 min玉米胚形29.50±2.80A22.58±3.79A26.64±3.59A22.57±2.7674.74±5.11A圆球形20.61±2.82AB12.73±1.70B15.31±2.41B16.87±1.3650.81±6.27B圆柱形37.09±2.91A23.51±2.69A21.12±3.62AB19.27±3.3381.11±3.57A卵椭圆形11.27±2.32B17.23±3.37AB19.75±3.58AB22.35±3.3162.32±3.68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字母和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3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行为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种鸽对不同形状饲料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胚形饲料的浪费量极显著高于圆球形、圆柱形和卵椭圆形饲料(P0.01);卵椭圆形饲料的采食时间极显著多于其他各形状饲料(P0.0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6.011.T003表3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行为的影响项目采食量/g浪费量/g集中采食时间/s玉米胚形26.41±3.461.04±0.08A200±14B圆球形21.11±2.580.23±0.05B192±13B圆柱形19.23±3.490.10±0.01C191±23B卵椭圆形18.84±1.880.09±0.02C342±45A3讨论3.1挑食对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实际生产中引起种鸽挑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饲养管理、饲料营养水平和疾病等因素影响。本试验中,挑食型种鸽在产蛋量、产蛋重和25日龄乳鸽重方面均低于非挑食型种鸽,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挑食型种鸽的乳鸽成活率显著低于非挑食型种鸽。料槽中的饲料能够满足两种类型种鸽每天采食需求,哺育期间种鸽采食量比平时会大幅度增加,挑食种鸽会出现饥饿现象,不利于鸽乳分泌,不能满足乳鸽生长发育需求,造成乳鸽死亡。3.2不同形状饲料对种鸽采食行为的影响禽类主要通过视觉对饲料进行识别,且比较注重饲料的外形、颜色、质地和硬度等。杨久仙等[11]研究表明,种鸽喜食柱状颗粒料,对球状颗粒料的采食兴趣相对较低。本试验结果显示,当玉米胚形、圆球形、圆柱形和卵椭圆形4种形状混合饲喂后,种鸽采食倾向于玉米胚形和圆柱形,4种饲料分组饲喂时发现各组采食量差异不显著。原因是饲料混合后,因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产生分级现象影响种鸽采食。饲料分级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特别是肉鸽养殖中多以颗粒料+原粮的形式饲喂[12],部分大颗粒原粮,如玉米经过投料后会分布于料槽上方,颗粒小的原粮则会沉积于底部,造成部分饲料浪费。种鸽具有嬉戏玩耍的行为习性,充分采食后喜欢衔料扔掉[13]。种鸽对玉米胚形饲料的浪费多且集于采食后期,种鸽已有饱腹感,便喜欢衔起饲料敲击笼框后丢弃。本试验中,种鸽对圆球形饲料的浪费量较高,由于种鸽采食一般不能直接吞咽,习惯性“倒口”即通过调整饲料方向选择较为合适的一头吞咽,圆球形饲料各个方向均一致,种鸽需多次倒口,该过程常使饲料掉落,造成饲料浪费。4结论种鸽采食圆柱形饲料时采食量高,浪费量也较少。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饲喂圆柱形饲料提高种鸽采食量、降低饲料浪费量以及降低种鸽的挑食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