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机体免疫力随产奶量和产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导致机体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1]。在奶牛养殖业中普遍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治疗相关疾病,但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牛奶中出现抗生素残留等,损害乳品质和奶牛机体,对奶牛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2]。与化学药物和化学类添加剂相比,中草药侧重于机体的调理和改善,几乎无体内残留,并且较少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3]。在动物基础日粮中添加单一或复合中草药能够对动物健康状况起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4]。中草药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改善奶牛机体内分泌[5-6],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产奶量[7],增强机体免疫和抗应激能力[8],抗炎抑菌,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9]。目前,关于泌乳期荷斯坦牛奶牛日粮中添加以黄芪、大青叶、益母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报道较少。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上述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奶牛产奶性能、乳成分、体细胞数、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中药材均购自安国药材市场,配方为:黄芪100 g、大青叶60 g、益母草80 g,其他混合中药成分160 g。粉碎,过60目筛。1.2试验地点试验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鑫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预试期1 w,正式试验期8 w。1.3试验设计试验选取80头体况、预产期、胎次、年龄、体重、泌乳日、产奶量相近、健康状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试验组分为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试验Ⅰ组)、200(试验Ⅱ组)、300 g/d(试验Ⅲ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干草9.88泌乳净能/(MJ/kg)7.05苜蓿干草11.53粗蛋白/%12.21全棉籽11.31钙/%0.495%浓缩料9.79磷/%0.41玉米23.31中性洗涤纤维/%41.69玉米压片6.98粗脂肪/%3.03玉米青贮18.21酒糟6.86小苏打0.69食盐0.41预混料1.03注:1.浓缩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蛋白质290 g、钙15~25 g、磷6.5 g、镁3.5 g、氯化钠10~25 g、赖氨酸8.0 g。2.每千克预混料为日粮提供:Fe 1.4 g、Cu 1.2 g、Mn 2.4 g、Zn 5.5 g、Se 0.04 g、Co 0.03 g、I 0.09 g、VA 900 000 IU、VD 700 000 IU、VE 9 000 IU。3.营养水平中泌乳净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1.4饲养管理养殖场按照统一饲养模式管理,每日饲喂2次,早、晚各1次。每日早晚各挤奶1次,挤奶前后进行药浴。保证充足的饮水,保持牛体清洁卫生。按正常免疫程序免疫。1.5样品采集试验期内,每日记录各组奶牛采食的总残留量和总摄入量,测定干物质采食量,计算各组牛平均干物质摄入量(DMI)。试验期结束,所有试验牛尾静脉采血10 mL,37 ℃静置2 h、4 ℃静置4 h,5 000 r/m离心10 min,吸取血清,-80 ℃保存。1.6测定指标及方法1.6.1产奶量每日每头牛挤奶2次,记录流量计中牛奶量。每日每头牛2次挤奶量之和为该牛的日产奶量。试验结束,以周为单位计算平均日产奶量。平均日产奶量=每周产奶总量/7 d(1)料奶比=每周采食总量/每周总产奶量(2)1.6.2牛奶品质指标采集奶样混匀,4 ℃保存,48 h内测定乳品中常规乳成分及体细胞数。采用意大利CDR FoodLab Touch型多功能乳品品质分析仪和丹麦Nucleo Counte scc-100体细胞测定仪进行测定。1.6.3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束,各组奶牛采集牛尾静脉血液10 mL,分离血清。采用江苏酶免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检测激素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仪器为瑞士帝肯TECAN SPARK多功能酶标分析仪,检测单位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院分子生子生物平台中心。1.7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DMI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0~1 w阶段,各组DMI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5 w阶段,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奶牛的DMI分别显著提高1.74%、2.59%、3.65%(P0.05);6~9 w阶段,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奶牛的DMI分别显著提高5.66%、4.97%、6.35%(P0.05)。2~5 w和6~9 w阶段,随饲喂周期延长、添加剂量增多,各试验组奶牛的DMI均有提高趋势,其中添加剂量为300 g/d时,增高趋势较为明显。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2表2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DMI的影响组别0~1 w(预饲喂)2~5 w6~9 w对照组23.38±0.7123.51±0.3123.31±0.83b试验Ⅰ组23.49±0.5023.92±0.2124.63±0.29a试验Ⅱ组23.52±0.9724.12±0.5124.47±0.97a试验Ⅲ组23.27±1.1324.37±1.1324.79±0.86a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3~表6与此同。kg/(头·d)2.2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产量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0~1 w阶段,各组平均日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2~5 w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显著高出对照组14.51%(P0.05)。6~9 w阶段,试验Ⅱ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显著提升12.45%(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3表3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产量的影响组别0~1 w2~5 w6~9 w对照组37.26±0.7636.11±1.43b37.25±0.93b试验Ⅰ组38.02±0.3938.62±0.55ab38.62±1.39ab试验Ⅱ组39.10±1.1541.35±0.68a41.89±0.53a试验Ⅲ组38.36±0.9739.79±0.54ab39.93±1.03abkg/(头·d)2.3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体重及料奶比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初重、末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奶牛的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4表4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体重及料奶比的影响组别初重/kg末重/kg料奶比对照组623.30±19.27627.80±16.020.64±0.02a试验Ⅰ组631.20±8.25626.30±7.670.62±0.01a试验Ⅱ组625.70±11.10631.10±11.210.59±0.02b试验Ⅲ组620.90±18.21623.80±9.870.61±0.04a2.4中草药添加剂对乳品质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第9 w,试验Ⅰ组、Ⅲ组的乳脂率均显著降低3.77%和7.01%(P0.05);试验组乳蛋白率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6.47%、7.44%、10.36%(P0.05)。试验Ⅲ组牛奶体细胞数为全期最低值14.21×104 cell/mL,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5表5中草药添加剂对乳品质的影响组别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非脂固形物率/%体细胞数/(×104 cell/mL)对照组3.71±0.27a3.09±0.33b5.11±0.419.31±0.4218.98±7.02a试验Ⅰ组3.37±0.21b3.29±0.08a5.12±0.299.29±0.4518.58±7.11a试验Ⅱ组3.65±0.62a3.32±0.45a5.21±0.189.58±0.8715.89±6.21b试验Ⅲ组3.29±0.28b3.41±0.87a5.17±0.329.73±0.6714.21±6.35c2.5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奶牛血清PRL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2.89%、27.46%(P0.05),试验Ⅲ组降低了4.35%(P0.05);各试验组奶牛血清T3含量分别提高了2.59%、5.17%、6.90%,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Ⅱ组奶牛T4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5.03%、21.99%(P0.05);试验Ⅱ组奶牛血清GH显著提升了21.48%(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6表6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组别PRL/(mg/L)T3/(μg/L)T4/(μg/L)GH/(μg/L)对照组41.41±2.10b1.16±0.6144.30±4.37c4.19±0.22b试验Ⅰ组50.89±2.81a1.19±0.2855.39±2.02b4.32±0.23b试验Ⅱ组52.78±1.62a1.22±0.5754.04±1.34b5.09±0.18a试验Ⅲ组39.61±1.83b1.24±0.6460.60±3.82a4.46±0.45b2.6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7)由表7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奶牛血清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Ⅲ组奶牛血清IgG、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奶牛血清中IL-1β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IL-2含量显著升高(P0.05)。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量的不同,各试验组奶牛血清中IL-6、IL-8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05.T007表7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IgG/(g/L)10.02±0.61c11.13±0.58b12.52±0.73b13.11±0.27aIgA/(g/L)3.38±0.29b3.59±0.27ab3.78±0.17a3.90±0.08aIgM/(g/L)1.41±0.191.39±0.131.51±0.311.52±0.27IL-1β/(ng/L)23.42±1.91a23.07±0.85b22.27±1.01b21.83±0.28bIL-2/(ng/L)244.56±7.36c263.97±7.47ab277.03±12.32a289.63±11.28aIL-6/(ng/L)103.46±8.48104.51±7.27102.96±9.79101.74±10.51IL-8/(ng/L)261.98±12.35264.08±22.54260.52±12.77262.38±2.71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讨论3.1中草药添加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的影响本试验中,采用不同剂量的中草药饲料喂养泌乳奶牛,全期日粮的平均摄食量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中草药具有气味小、适口性好、药源充足、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可利用中草药独有的气味等刺激反刍动物摄食,增加饲料采食量,提高日粮干物质消化率[10]。研究表明,在牛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含有陈皮或山楂等成分的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其干物质采食量[11-12],与本试验结果相似。因此,泌乳期荷斯坦牛奶牛日粮中添加含有陈皮、山楂等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可作为一种提高奶牛采食量的新型方法。3.2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产量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以黄芪、益母草、大青叶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泌乳期奶牛的产奶量;在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各试验组的平均产奶量均有所提高。研究发现,动物日常饲料中添加一定加量的由陈皮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对提高反刍动物产奶量起到调控作用,能够提高乳脂率以及受胎率[13],上述结果与本试验结果相似。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复方中草药,随着采食量增加,产奶量也随之上升;可推测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方中草药,能够在提高泌乳期奶牛食欲的基础上提高其采食量,对加快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起到积极作用,提高其产奶量。研究显示,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增强反刍动物乳腺的发育,促进动物机体激素分泌[14];调节反刍动物泌乳功能,对动物机体免疫力起到改善作用[15]。本试验含有黄芪和益母草,对反刍动物机体补血活血、理气通阳、活血通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泌乳期奶牛乳腺的调节起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够促进机体激素分泌,提高产奶量。3.3中草药添加剂对乳品质的影响乳蛋白和乳脂肪产量是衡量牛奶品质的关键指标。本试验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后试验组乳脂率比对照组出现不同比例的降低;试验Ⅰ组、试验Ⅲ组降低趋势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蛋白率指标随中草药添加比例不同显著提高;乳糖率和非脂固形物率无明显变化;说明中草药添加剂在降低乳脂率和提高乳蛋白率方面效果显著。本试验中,试验Ⅲ组乳脂率低于乳蛋白率,可能是因为试验Ⅲ组牛分布在靠南窗一侧,皮肤受阳光照射所分泌的皮脂腺过多所致,或者试验Ⅲ组部分奶牛过肥以及饮水过多所致。研究显示,奶牛围产期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方中草药,对提高泌乳期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提高产奶量的同时,对乳成分也有所改善[16-17]。因此,在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复方中草药,可对提高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改善牛奶的乳品质,提高生产性能。3.4中草药添加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体细胞数是衡量奶牛乳房处于健康状态的指标,是实际养殖中评价牛奶质量的标准之一[18]。本试验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试验组奶牛的体细胞数随试验时间增加以及添加加量的增加不断降低;添加剂量为200、300 g/d时,牛奶中体细胞数降低效果较为明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添加剂量为100 g/d时,试验Ⅰ组的体细胞数无明显变化,说明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微量或少量中草药添加剂,对体细胞数的影响不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300 g/d中草药添加剂时,体细胞数减少,产奶量增加,但乳成分无明显改变。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方中草药可在发挥复方中草药原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19]、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基础之上,作为生物活性添加剂调节泌乳期荷斯坦奶牛机体代谢,加强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并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进行预防和治疗。3.5中草药添加剂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GH和PRL不仅对动物的乳腺发育和分化起重要作用,而且是动物泌乳启动和维持必不可少的激素。催PRL在调节乳腺生长、乳汁生成和分泌以及乳成分合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T4能够促进全身组织代谢,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机体发育。T4和T3是相互转换的,后者是控制甲状腺激素代谢的重要因素[21]。研究发现,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单一或复方中草药可有效提高泌乳期奶牛激素水平含量,改善泌乳功能[2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血清中PRL和T4含量,为提高奶牛乳产量提供参考。3.6中草药添加剂对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免疫球蛋白是一类抗体活性蛋白,在动物机体呼吸道、消化道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可分泌IgA抗体抵抗感染。IgG是动物发生外部感染或主动免疫时机体产生的主要抗体。感染时,IgM的产生比IgG更有优势,但IgM存在时间较短,试验后期很难被检测,细胞因子同样在免疫应答调节和效应中起重要作用[22]。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泌乳期奶牛血清IgG、IgA、IL-2含量,降低奶牛血清中IL-1β含量,说明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期奶牛免疫球蛋白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合成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善泌乳期奶牛的机体免疫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结论泌乳期奶牛日粮添加200~300 g/d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及产奶量,显著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改善泌乳期奶牛机体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改善奶牛机体的健康状况。根据奶牛养殖业实际生产需要,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具有抗炎、催乳、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等功效的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