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蛋白饲料紧缺的问题日益明显[1-2],寻找新型饲料蛋白源是研究重点[3]。杂交构树具有丰富的粗蛋白、适应力强、产量高的优点,尤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4-6]。华金玲等[7]研究表明,在青贮玉米中加入适量构树饲料,可有效促进黄淮白山羊瘤胃氮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改善羊肉品质。Chen等[8]发现,在饲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构树叶提取物可以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构树作为木本饲料,粗蛋白分子结构复杂较难被动物完全吸收利用[9],目前多采用青贮及菌酶发酵方式对构树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李华丽等[10]发现,利用构树发酵饲料饲喂湘沙猪能够提高湘沙猪背最长肌的肌苷酸合成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夏敏等[11]研究表明,使用构树发酵饲料替代牛饲粮中的酒糟,能够明显提高肉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构树作为发酵底物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12],单独发酵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和活动代谢,因此多采用添加辅料方式促进发酵。本试验以全株构树干粉为原料,添加麸皮、玉米粉、糖蜜等辅料发酵处理,对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为杂交构树干粉发酵饲料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杂交构树全株干粉为河南省科学院杂交构树种植科研示范基地两年生杂交构树第三茬材料(河南兰考),株高生长至1.3 m时机械采收并晾干粉碎;麸皮、玉米粉、糖蜜等辅料均购自当地农贸市场;植物乳杆菌(CGMCC 1.185 6,≥1.0×109 CFU/mL)、产朊假丝酵母(CGMCC 2.287 8,≥1.0×108 CFU/mL)均购自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菌种活化培养基分别为MRS培养基、YPD培养基;发酵用复合酶制剂(包含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购自夏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构树粉100%;试验组Ⅰ为构树粉90%+麸皮10%;试验组Ⅱ为构树粉85%+麸皮10%+玉米粉5%;试验组Ⅲ为构树粉80%+麸皮10%+玉米粉5%+糖蜜5%。依比例称取适量全株构树干粉及麸皮、玉米粉、糖蜜等辅料,料液比1 g/mL(糖蜜可提前溶到自来水),接入5%比例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产朊假丝酵母=1∶1)、加入1‰比例复合酶制剂,搅拌均匀制成发酵底料。取800 g发酵底料分装于饲料专用呼吸发酵袋,封口,室温发酵至真空。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发酵品质分析称取10 g发酵完成后的新鲜材料置于250 mL三角瓶,加入90 mL蒸馏水,振荡混匀置于4 ℃冰箱存放过夜,隔天使用8层纱布过滤,留滤液进行pH值、铵态氮、有机酸等检测。利用pH计(雷磁E-201F)直接测定pH值的读数;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法检测铵态氮[1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有机酸[14]。1.3.2营养成分分析取适量发酵后新鲜材料于专用烘干器皿,置于65 ℃烘箱烘干处理,粉碎装入干燥袋封口。粗蛋白含量的测定参考GB/T 6432—19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利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进行检测;取1.000 0 g干燥粉碎后材料于50 mL离心管,加入30 mL 15%三氯乙酸浸泡1 h,4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进行酸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方法同粗蛋白。取2.000 0 g干燥粉碎,材料装入纤维测定专用聚酯网袋进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具体操作按照DB37/T 3372—2018、DB37/T 3371—2018中规定的步骤进行。1.4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Excel 2007整理汇总,SPSS 22软件进行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添加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试验组发酵饲料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酵饲料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Ⅲ发酵饲料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Ⅰ、组Ⅱ(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发酵饲料的铵态氮/总氮均显著降低(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19.T001表1添加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组别pH值乳酸/(mg/g)乙酸/(mg/g)丙酸/(mg/g)铵态氮/总氮/%对照组4.51±0.01a60.1±0.99c16.9±0.577.73±0.45a2.45±0.01a试验组Ⅰ4.26±0.00b68.5±0.71b17.0±0.576.94±0.54ab1.87±0.01b试验组Ⅱ4.20±0.01c70.8±1.98b17.3±0.996.50±0.66ab1.48±0.12c试验组Ⅲ4.09±0.01d82.6±1.56a18.5±1.415.93±0.56b1.19±0.00d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2、表3)由表2、表3可知,各组饲料发酵后的粗蛋白含量均比发酵前有所提高,对照组提高6.80%,试验组Ⅰ提高6.92%,试验组Ⅱ提高8.29%,试验组Ⅲ提高10.85%;各组饲料发酵后的酸溶蛋白含量均比发酵前有所提高,对照组提高11.43%,试验组Ⅰ提高12.24%,试验组Ⅱ提高16.26%,试验组Ⅲ提高20.32%;各组饲料发酵后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比发酵前有所降低,各自降低的程度不同,试验组Ⅲ饲料发酵后降低程度较大。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19.T002表2不同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饲料发酵前营养成分的影响组别粗蛋白酸溶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对照组14.94±0.06a5.86±0.01a47.64±0.42ab23.46±0.28a试验组Ⅰ14.88±0.28a5.80±0.10a49.18±0.25a23.15±0.07a试验组Ⅱ14.35±0.07b5.72±0.04a46.31±0.14b21.65±0.14b试验组Ⅲ14.19±0.13b5.51±0.03b43.72±1.00c20.12±0.03c%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7.019.T003表3不同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饲料发酵后营养成分分析组别粗蛋白酸溶蛋白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对照组16.04±0.13a6.53±0.04b37.21±0.30b44.23±0.33b22.23±0.03a试验组Ⅰ15.91±0.07ab6.51±0.09b37.41±0.47b45.45±0.42a21.75±0.28b试验组Ⅱ15.54±0.03c6.53±0.03b39.80±0.22a41.77±0.24c19.86±0.08c试验组Ⅲ15.73±0.04bc6.63±0.03a40.76±0.31a38.34±0.14d18.22±0.06d%3讨论3.1添加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饲料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以利用底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合成乳酸,乳酸含量的升高可降低饲料中的pH值,乳酸能够螯合金属离子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对饲料中霉菌、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保障饲料的发酵品质[15]。饲喂乳酸菌发酵饲料能够有效改善动物肠道菌群,降低有害气体的产生,对畜牧养殖以及节能减排均具有重要意义[16]。本试验中,在构树粉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麸皮和玉米粉进行混合发酵能够显著降低饲料中的pH值,提高发酵饲料中的乳酸含量,原因可能是构树作为木本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添加适当含量的麸皮和玉米粉后可以有效提高发酵底物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促进乳酸菌的增殖与活动,与张敬中[17]的研究结果一致。在构树粉、玉米粉和麸皮混合发酵的基础上加入糖蜜,可以进一步降低发酵饲料pH值、提高乳酸含量,由于糖蜜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可溶性糖,可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快速提供能量,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18]。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发酵饲料的铵态氮/总氮均显著降低,可能是因为辅料的添加加速乳酸菌等益生菌的活动代谢,对腐败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腐败菌对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的降解与利用。3.2不同辅料对全株构树干粉发酵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显示,构树粉单独进行发酵,粗蛋白含量提高6.80%,在发酵底物中加入其他农副产品,粗蛋白含量可提高10.85%,可能是由于辅料的添加增加发酵底物中的能量来源,促进酵母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以致消耗部分有机物和产生大量菌体蛋白,导致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含量相对增加。本研究显示,发酵产物酸溶蛋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20.32%,可能是麸皮、玉米粉等的添加增加饲料的蓬松度和氧含量,利于发酵前期好氧菌群的繁殖与代谢,以致产生较多的蛋白酶类。添加辅料混合发酵后,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相比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说明辅料的添加对构树粉发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结论本试验中,在杂交构树全株干粉中添加麸皮、玉米粉、糖蜜等农副产品作为辅料进行混合发酵,可以明显改善杂交构树全株干粉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