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俗称面包虫,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可食用型昆虫资源[1]。黄粉虫具有易养殖、抵抗力强、发育速度快,占用土地少等优势,现已在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和食品医用等领域得以开发[2]。黄粉虫食性杂,富有营养成分的物质均可作为饲料,通常以纯麦麸、秸秆、野草等饲养黄粉虫,也可以将黄粉虫应用于粪便、垃圾废弃物等高效处理。复合饲料饲养的黄粉虫虫体的增重速度高于纯麦麸饲养。因此,在黄粉虫饲料添加物及饲料比例方面可进行多种尝试[3]。为将黄粉虫虫体营养价值最大利用开发,对黄粉虫取食的研究必不可少。目前,对黄粉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粉虫体生长发育和增重等方面,但关于不同饲料饲喂情况下虫体营养价值的转化效果的角度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主要综述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取食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变化以及其在猪、鸡、鹅及其他动物中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提升黄粉虫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1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黄粉虫需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期,属完全变态型昆虫[1]。卵,长1~1.5 mm,呈椭圆形,5~8 d可孵化成功;幼虫,体长2~40 mm,平均生长期为120 d,一般10~15龄,初生幼虫为乳白色,体长2~3 mm,高龄幼虫体长25~40 mm,长圆筒形;蛹,长约为12~20 mm,体色呈乳白色,1 d后开始变为黄褐色且体壁变硬。腹部背面每节两边均生长出1个侧刺突,可以依据腹部末节的尾刺区别雌、雄;成虫,体长12~30 mm,平均寿命60 d,刚羽化时为乳白色,1~2 d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最终变为黑色,甲壳变硬[1,4]。黄粉虫多数生于各种农林产品库房,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喜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且群体生存生长较好。因为群居运动互相摩擦,可以促进虫体循环及消化,增强其活性,所以,幼虫和成虫均有残酷竞争习性且幼虫更严重[3-4]。卵阶段聚集成团于饲料中,孵化成功后取食卵壳。幼虫期有蜕皮行为,6~9 d蜕皮1次为1龄[5]。蛹期不能爬行,只能腹部扭动,温度和饲料严重影响羽化率。成虫期产卵多次,且夜间产卵多于白天。饲料和温度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价值均具有明显影响[6]。2黄粉虫的营养成分黄粉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取食不同食物其体内营养成分会有很大差异。正常饲养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在幼虫中占干重的54.25%左右,蛹中占58.7%左右,成虫中占64.8%左右。加工为黄粉虫粉后,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71%,且作为优良的动物蛋白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7-9]。黄粉虫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干重氨基酸总量为51.64%,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53%,苏氨酸、组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含量高于豆粕,缬氨酸含量高于豆粕和鱼粉,赖氨酸、异亮氨酸含量与豆粕相近[10-11]。根据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第30版),黄粉虫干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棉籽粕(43.5%~47.0%)。中国饲料数据库显示黄粉虫蛋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棉籽粕。在黄粉虫脂肪含量的研究中发现,越冬幼虫的脂肪含量最高可达33.6%,黄粉虫虫油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12]。因此,黄粉虫可被视为优质脂肪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13]。黄粉虫幼虫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有较大比例,油酸含量为42.19%,含有亚油酸和亚麻酸无法人为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在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所占比例较高[14]。黄粉虫体内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D含量是牛奶的106倍,幼虫干粉中维生素E含量高达8.98 μg/100 g[15]。黄粉虫体内的各种有机矿物元素含量总磷(TP)高达1.32%,锌(Zn)含量高于鱼粉和豆粕[1]。黄粉虫在食用方面和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在医用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在价值,含有丰富的抗肿瘤、抑菌等功能的活性物质,如多糖-壳聚糖、甲壳素、抗菌肽等[11]。3黄粉虫取食不同类型饲料添加物及转化效果3.1黄粉虫处理不同餐厨垃圾的情况及转化效果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水(80%~90%)和有机质(淀粉类、动植物油脂类、食物纤维类等),是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16]。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将黄粉虫的腐食性行为利用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中,已实现规模化生产[17]。齐乃萍等[18]研究发现,200头黄粉虫9龄幼虫分别每天可处理3.45 g猪肉配方饲料、3.51 g鸡肉饲料配方、3.51 g鱼肉饲料配方,鱼肉组转化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添加30%猪肉配方饲料的黄粉虫体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含量均显著提高,且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因此饲料中添加餐厨垃圾肉类可以有效增加氮、磷、钾的含量[19]。因此,利用黄粉虫处理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高,饲料营养转化率高。3.2黄粉虫处理粪便的情况及转化效果家禽粪便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孙国峰等[20]研究发现,发酵鹌鹑粪便可以饲养黄粉虫,且粪便与10%玉米粉搭配时黄粉虫的饲料转化效果较好,生长速度最快。曾祥伟等[21]利用发酵牛粪饲养黄粉虫,结果表明,添加60%牛粪时黄粉虫单体质量比对照组高28%,粗脂肪含量高17%。研究发现,黄粉虫取食添加猪粪的饲料后,虫体的饲料转化利用率普遍低于对照组,且这种现象会随着猪粪的比例增大而显著降低[22]。取食高比例牛粪和马粪饲料的黄粉虫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低营养价值的饲料配方不能作为黄粉虫饲料的最优选择,因为黄粉虫的营养成分具有特异性[23]。陈建兴等[24]发现,适当的驴粪有助于增加黄粉虫蛹的重量,驴粪添加量为20%时最显著。因此,粪便作为黄粉虫的饲料配方是可行的,但需注意添加比例。3.3黄粉虫取食常规饲料的情况及转化效果常规饲料作为黄粉虫的饲料配方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黄粉虫的转化效果,提升营养成分。麦麸是用来饲养黄粉虫的一种常规饲料,但米糠比麦麸便宜。米糠易获得、不耐储存、常被丢弃,但米糠可作为黄粉虫的一种有价值的饲料基质[25]。研究发现,香菇渣可以作为黄粉虫的饲料配方,添加量30%~40%香菇渣代替纯饲料效果最佳,但发现虫蛹重、化蛹率、蛹历期、成虫羽化率和畸形成虫数均无显著差异[25]。张丽丽等[26]研究发现,饲料中桑叶粉添加量低于25%时,可促进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和缩短幼虫生长周期,桑叶粉添加量超过25%抑制其生长发育,添加7.5%比例桑叶粉可显著提高黄粉虫幼虫体重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体内粗脂肪的含量。草本植物的利用中也有关于黄粉虫的研究。王清春等[27]研究发现,50%浮萍+50%麦麸饲喂的黄粉虫饲料转化率最高,幼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相比纯麦麸增加9.1%,灰分增加5.8%,粗纤维增加6.2%。但不是所有草本植物均适用于黄粉虫。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黄顶菊时,虫体饲料利用率下降,死亡率较高,转化效果不理想[28]。因此,在常规饲料的应用研究上比较成熟,只需实际养殖中考虑生产目的、注意饲养条件等因素影响。黄粉虫取食不同饲料添加物主要体现在餐厨垃圾、粪便、常规饲料上。复合饲料配方饲养黄粉虫更具优势,比纯麦麸饲养的幼虫增重达2.4倍[3]。但实际生活中需要考虑经济效益,综合考量配方的添加比例,从而提高黄粉虫的各项营养指标含量。4黄粉虫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4.1黄粉虫在鸡生产中的应用黄粉虫或者虫粪以不同形式添加于鸡饲料中,不仅提高鸡的增重,而且改善鸡的产蛋率及产蛋质量。马群等[29]研究发现,以黄粉虫成虫、幼虫和虫粪替代丝羽乌骨鸡基础饲料中的鱼粉,可以提高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冷学义等[30]研究发现,在刚出壳的健康艾维茵肉公鸡饲粮中分别添加2%、4%、6%黄粉虫粉副产物替代豆粕可以提高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添加比例为4%时效果最好。谢秋贤[31]研究发现,在肉鸡饲粮中添加3%~6%的黄粉虫可以增加肉鸡的体重。Biasato等[32]研究发现,肉鸡1~12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饲料中黄粉虫粉的添加量呈正相关,且添加比例10%的黄粉虫粉效果最好。贾波等[33]研究发现,在肉仔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的黄粉虫可以提高肉仔鸡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添加比例为2%时效果最好。郭志有等[34]研究发现,在海兰褐蛋鸡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和6%黄粉虫副产物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降低破残次蛋率,添加比例为4%或6%时效果最好,能够降低蛋鸡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添加比例为6%可以降低鸡蛋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李单[35]研究发现,蛋鸡对黄粉虫粪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3.36%、59.52%,在蛋鸡饲粮中添加黄粉虫粪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鸡蛋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破蛋率且添加比例为6%~10%时效果最好。彭晓培等[36]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黄粉虫及虫粪混合物可以提高黑脚麻鸡的产蛋率和蛋壳厚度。张京和等[37]研究发现,在罗曼褐商品代蛋鸡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6%和8%的黄粉虫可以提高鸡的产蛋量和产蛋率,改善蛋黄颜色,降低料蛋比,添加比例为4%或6%时效果最好。因此,用黄粉虫粉或虫粪适量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鱼粉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利于提高饲养经济效益。4.2黄粉虫在鹅生产中的应用黄粉虫对鹅生长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取食黄粉虫虫粪后对采食量及消化率等方面。韦毅等[38]研究发现,在四川白鹅公鹅基础饲料中添加20%~30%的黄粉虫粪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陈耀等[39]研究发现,在四川白鹅公鹅基础饲料中添加黄粉虫粪可以提高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降低肉鹅饲料成本,且20~50日龄鹅饲料中最适添加量为25%。因此,在鹅饲料中添加黄粉虫虫粪有助于提高日进食量,但对营养指标影响还有待研究。4.3黄粉虫在猪生产中的应用黄粉虫或者虫粪以不同形式添加于断奶仔猪、育肥猪饲料中,对猪的生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罗永光等[40]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烘干黄粉虫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体重。陈晓伟[41]研究表明,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与饲粮中黄粉虫粉含量(2.5%、5.0%、7.5%)呈正相关,料重比呈负相关,且仔猪的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呈递增趋势。高妍[42]研究发现,在育肥猪饲粮中分别添加5%、7.5%、10%的黄粉虫粪可以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且添加比例10%时效果最好。徐瑞等[43]研究表明,使用脱脂黄粉虫替代基础饲粮中鱼粉可以使保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9.2%,料重比降低3.14%,且在生长性能上无差别。因此,使用黄粉虫作为猪饲粮中的蛋白质原料具有极高利用价值,且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4.4黄粉虫在其他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黄粉虫除在家畜、家禽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外,也作为某些经济动物的主要蛋白质饲料来源,如蝎子、蜈蚣等[15]。黄粉虫因为特定的饲养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观赏鸟类、鱼类的活体饵料。柏韦军[44]发现,利用黄粉虫养殖甲鱼符合养殖甲鱼的基本要求,属于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方式。黄粉虫具有增强机体抗氧化的能力,提高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率[9]。因此,黄粉虫作为新一代蛋白质饲料来源,有利于缓解动物蛋白质饲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压力。5展望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建议使用不同的黄粉虫饲养方法。如利用黄粉虫幼虫处理餐余垃圾或者粪便等废弃物时,饲料配方更应侧重通过改变其饲养条件提高处理效率;饲养目的为投入畜禽生产中,饲养过程更注重饲料配方对营养指标的影响。文章介绍现阶段黄粉虫在猪、鸡、鹅及其他动物中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发现在猪、鸡、鹅中的基础饲粮中添加适量黄粉虫或将黄粉虫部分替代基础饲粮中的主要成分是可行的,可以提高畜禽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目前,关于黄粉虫的不同饲料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长繁殖效果、蛋白质等营养指标的应用效果,对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对功能性物质如甲壳素、抗菌肽等探究还不够深入。黄粉虫转化有机废弃物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越来越受到关注。昆虫处理废弃物具有快速、处理彻底等优势。昆虫处理后产生的废弃物又可以饲养昆虫,可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还需要关注取食废弃物饲料的黄粉虫安全性及污染性问题。有机废弃物中携带细菌、病毒、农药等,污染物进入虫体如果不能完全降解或排出,会随着虫体进入下一能量级,最终危及人类健康。因此需要加强试验评估。因此,未来探究黄粉虫的利用价值、开发高品质产品,可为养殖业提供实际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