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具有药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1-2],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可靠的治疗效果使之成为极好的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来源[3-4]。目前,传统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和其稳定性确立的标准并不完善,药品的稳定性、贮藏条件等是药品的重要属性,在商品化的药物标签中必须明确标注,以此指导药品的正确贮藏和使用[5-6]。“苋山黄”复方制剂包括中药部分和微生态部分,是1中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在即配即用的原则下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新型中药微生态复方制剂。中药部分由马齿苋、山药和甘草等组成;微生态部分则是由市场购得的多种益生菌粉组成。初步研究表明,该复方制剂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制定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本研究中,稳定性试验的检测指标即参照此标准和《中国兽药典》2015版二部(附录0101)中散剂稳定性的相关规定[7]。同时该复方制剂中由市场获得的商品化微生态部分应严格按照商品说明书进行保存。在即配即用的原则下,本研究仅进行中药部分稳定性的研究。中药部分中马齿苋[8]、山药[9]等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为多糖,甘草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为甘草酸[10-11]。因此,在含量测定时主要对多糖和甘草酸进行检测,以期为该中药复方的存储条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苋山黄”复方制剂是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兽医药理实验室自主研制的新型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马齿苋、山药和甘草组成的中药部分和多种益生菌组成的微生态部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现配现用。微生态部分为市场购得的多种益生菌粉,按照市售包装要求进行保存,仅在使用前与中药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中药部分药材均购自南宁市怀中原生中草药经营部,由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药理实验室打粉混合;益生菌购自山东中科嘉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按照市售包装要求进行保存。1.2主要仪器SHH-100GD药品强光照射试验箱、SHH-250SD药品稳定性试验箱(重庆永生实验仪器厂);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998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公司);UV17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公司)。1.3试验方法1.3.1强光照射试验将药品强光照射试验箱的光照条件设置为(4 500±500)Lx,取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的中药部分作为供试品,置于培养皿中摊成≤5 mm薄层进行试验。于试验的第0、5、10 d分别将供试品取出,进行检测观察。检测指标为性状、鉴别、甘草酸含量、总多糖含量、外观均匀度、水分和粉末细度,通过将每月上述各指标与第0 d对比,确定待试药品的稳定条件,以下各稳定性试验检测指标与此相同。1.3.2高温试验将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的中药部分在培养皿中摊成≤5 mm薄层,60 ℃保存,分别于第0、5和10 d取样,通过与第0 d对比,考察供试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化情况。1.3.3高湿试验将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的中药部分在培养皿中摊成≤5 mm薄层,置于温度为25 ℃、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在第0、5和10 d分别取样,按稳定性所需考察项目进行检测,考察供试品暴露于高湿条件下的变化情况。1.3.4加速试验设置温度(40±2) ℃,相对湿度(75±5)%,将3批市售包装的中药部分放入稳定性试验箱。分别于第0、1、2、3、6个月取样检测,按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将每月各指标与第0月对比确定待试药品的稳定性。1.3.5长期试验取3批市售包装的“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在温度(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环境下存放12个月,分别于第0、3、6、9、12个月取样考察。2结果与分析2.1强光照射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样本放置在强光条件下10 d,其性状未发生肉眼可见的改变;试验期间,多糖和甘草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且在质量标准内;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和粉末细度均符合要求。XX.XXXX/j.issn.1672-9692.2022.04.002.T001表1强光照射试验结果Tab.1Result of strong light irradiation test批号取样时间/d性状鉴别多糖/%甘草酸/(μg/mg)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粉末细度202012010棕黄色符合规定30.31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8.342.8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7.352.7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20棕黄色符合规定30.252.9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38.732.8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6.792.76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30棕黄色符合规定28.782.9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8.732.87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6.112.7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2高温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60 ℃条件下放置10 d,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的中药部分基本性状和有效成分种类未发生改变,且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多糖和甘草酸含量均显著降低,虽仍在规定范围内但变化幅度较大;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和粉末细度无明显改变且均符合规定。XX.XXXX/j.issn.1672-9692.2022.04.002.T002表2高温试验结果Tab.2Result of high temperature test批号取样时间/d性状鉴别多糖/%甘草酸/(μg/mg)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粉末细度202012010棕黄色符合规定30.31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1.992.6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0.122.1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20棕黄色符合规定30.252.9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1.072.8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0.062.4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30棕黄色符合规定28.782.9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0.152.7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0.132.27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3高湿试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0~5 d,3批供试品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但在高湿条件下放置10 d后,3批供试品的水分含量均偏高且高于质量标准规定范围。XX.XXXX/j.issn.1672-9692.2022.04.002.T003表3高湿试验结果Tab.3Result of high humidity test批号取样时间/d性状鉴别多糖/%甘草酸/(μg/mg)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粉末细度202012010棕黄色符合规定30.31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8.992.9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8.572.89符合规定偏高符合规定202012020棕黄色符合规定30.252.9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8.472.92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8.382.87符合规定偏高符合规定202012030棕黄色符合规定28.782.95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5棕黄色符合规定28.472.92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0棕黄色符合规定27.682.87符合规定偏高符合规定2.4加速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的性状未发生改变,为棕黄色粉末;薄层色谱法(TLC)和多糖鉴别试验结果说明,3批供试品均含有多糖和甘草成分,符合规定;多糖和甘草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其余各项检测指标也均符合规定。XX.XXXX/j.issn.1672-9692.2022.04.002.T004表4加速试验结果Tab.4Result of accelerated test批号周期/月性状鉴别多糖/%甘草酸/(μg/mg)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粉末细度202012010棕黄色符合规定28.852.9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棕黄色符合规定27.312.62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棕黄色符合规定25.182.5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3.172.3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20.061.86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20棕黄色符合规定29.58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棕黄色符合规定27.192.73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棕黄色符合规定25.682.63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2.222.3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18.802.0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30棕黄色符合规定29.392.9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棕黄色符合规定28.572.5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棕黄色符合规定24.672.4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2.222.34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19.361.83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5长期试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期间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的各项指标皆符合要求,其中多糖和甘草酸含量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含量符合质量标准规定。XX.XXXX/j.issn.1672-9692.2022.04.002.T005表5长期试验结果Tab.5Result of long term test批号周期/月性状鉴别多糖/%甘草酸/(μg/mg)外观均匀度水分含量粉末细度202012010棕黄色符合规定28.452.9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7.062.58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25.932.27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9棕黄色符合规定22.532.0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2棕黄色符合规定18.891.84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20棕黄色符合规定29.71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7.692.60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26.812.2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9棕黄色符合规定21.152.06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2棕黄色符合规定20.571.92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202012030棕黄色符合规定28.832.99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棕黄色符合规定27.192.6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6棕黄色符合规定26.062.33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9棕黄色符合规定20.772.11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12棕黄色符合规定18.702.06符合规定符合规定符合规定3讨论“苋山黄”复方制剂是一种中药部分由马齿苋、山药和甘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传统的中草药复方组成成分复杂,其主要有效成分或临床效用成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常随着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12-13]。因此,确定其稳定条件、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化生产和贮藏是新药研发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药物稳定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其各项重点待测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此确定的药物稳定性规律可用于科学指导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等,保证临床用药物的安全性。稳定性试验主要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其中,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探讨药物制剂的固有稳定性,分别从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等方面了解药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试验。本研究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检测了10 d内3批“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在强光、高温和高湿情况下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分别处于高温和强光条件下的供试品,其多糖和甘草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强光条件的下降幅度小于高温条件,虽仍处于规定范围内,但与0 d相比含量明显降低,表明温度和光照条件均可影响该复方制剂中药部分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高湿试验结果显示,湿度基本不会影响该复方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但长期暴露于高湿环境会使其含水量增加超过规定范围,可能会导致药物受潮发霉,缩短使用时限。刘香南等[14]在中药饮片的贮存条件研究中指出,影响中药质量变异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光线和湿度。结合本研究中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说明,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均为影响“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贮藏和运输时均需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并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药物加速稳定性试验中,在温度为(40±2) ℃、相对湿度为(75±5)%的超常条件下进行,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观察出影响药物各项检测指标的因素,同时评估不同批次药物的质量,为药物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资料。本研究中,“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按照市售包装放置在加速试验设定的环境下6个月,各项稳定性检测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说明3批供试品满足了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其中有效成分甘草酸和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加速试验中设置的条件导致了供试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中药部分严格按市售包装标准密封保存并且结合含水量情况,说明不存在因湿度条件引起的受潮问题。上述结果均表明,影响药物有效成分降低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条件。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品实际贮存条件下为探究药品稳定性的试验[15]。在温度设置为(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按市售包装密封保存的“苋山黄”复方制剂中药部分,12个月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在此期间,甘草酸和多糖含量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质量标准规定范围内,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试验考察。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中药部分处于长期试验设定条件下12个月内的稳定性保持良好,并且能够满足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4结论“苋山黄”复方制剂的中药部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苋山黄”复方制剂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