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是青藏高原及周边毗邻地区的主要畜种,也是当地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牦牛的存栏量约1 600万头,占世界范围内的95%[1-2]。牦牛可利用价值高,可为人们提供牛奶、肉,毛发可制成织物[3-4]。目前,牦牛产业发展良好,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天然牧草不同物候期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牦牛在传统饲养管理下,出现了“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仍延续靠天养畜的方式,导致牦牛出栏率低[5]。聂召龙等[6]研究发现,冷暖季节变化可使放牧牦牛粪便细菌区系发生明显变化。冷暖季节能够明显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但具体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高海拔高寒的环境特点,冷暖季牧草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因此,本研究选取公牦牛为试验对象,讨论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牧民在放牧条件下牦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青海省贵南县老扎西牧场进行,选取8头体况良好的健康雄性牦牛。牦牛每日8:00出牧,18:00收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期共70 d。牧草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8.018.T001表1牧草营养水平(风干基础)营养水平冷季暖季粗蛋白质4.6711.35粗脂肪3.122.53中性洗涤纤维57.2654.16酸性洗涤纤维38.6426.74钙0.772.15磷0.030.08注: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1.2饲养管理所有试验牦牛均在同一草地上放牧,整个试验期间不进行补饲,所有试验牦牛自由饮水。1.3样品采集观察每日牦牛采食的牧草,晚间归牧收集样品。在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检测样品的常规营养成分。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正式试验期第1 d和第60 d晨饲前,牦牛称重,计算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平均日增重=总增重/试验天数(1)1.4.2血清生化指标试验最后1 d,试验牦牛空腹尾根静脉采血10 mL,静置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分装于1.5 mL AP离心管,液氮罐保存。委托青海省人民医院测定其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初步整理统计,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和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暖季组牦牛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冷季组(P0.0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8.018.T002表2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初重/kg末重/kg总增重/(kg/头)平均日增重/[kg/(头·d)]冷季212.94A202.44A-10.50B-0.18B暖季136.20B149.50B13.30A0.22ASEM10.307.523.170.05P值0.0010.0010.0010.001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养殖效益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随着季节条件的改变,暖季组牦牛的养殖利润更高,比冷季组牦牛多收益666.4元/头。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8.018.T003表3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养殖效益的影响项目冷季暖季增重收益-294.0372.4补饲成本00净收益-294.0372.4注:牦牛活体价格以当年市场价格为28元/kg,精料成本为2.95元/kg。元/头2.3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冷季和暖季两组牦牛血清中的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8.018.T004表4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项目葡萄糖/(mmol/L)胆固醇/(mmol/L)总甘油三酯/(mmol/L)总蛋白/(g/L)白蛋白/(g/L)球蛋白/(g/L)尿素氮/(mmol/L)谷丙转氨酶/(U/L)谷草转氨酶/(U/L)碱性磷酸酶/(U/L)冷季4.292.090.1670.6331.93b38.706.3832.38b82.63193.88暖季4.172.220.1874.2436.73a37.515.8539.75a80.50188.38SEM0.090.050.011.101.140.880.191.631.685.51P值0.5290.1580.3810.1010.0290.5180.1670.0180.5460.634暖季组牦牛的白蛋白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冷季组(P0.05)。表明暖季组牦牛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明显好于冷季组。3讨论3.1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TMR混合日粮中的营养物质对家畜的生长发育起关键性作用[7]。因高寒牧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全年气候只有冷暖之别,且冷季比暖季长约3个月,冷季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水平低于暖季,导致牦牛生长发育缓慢、养殖效益低下[8-9]。日粮中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畜禽生长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10-11]。孙光明等[12]研究发现,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可有效促进动物氮、糖以及脂肪的代谢。本试验中,冷季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约为-0.18 kg/(头·d),暖季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约为0.22 kg/(头·d),显著高于马涛等[13]的研究结果。本试验显示,暖季组牦牛的总增重与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冷季组。说明由于高寒牧区冷季漫长,牧区牧草的营养成分较低,无法满足育肥牦牛的生长需求[14]。本研究中,随着季节条件的改变,暖季组牦牛经济效益更好。说明暖季条件下牦牛的养殖效益能够明显提高3.2不同季节条件下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可以直接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状况[15]。刘莹莹[16]研究发现,高精料组牦牛的血糖含量高于低精料组。本试验中,冷季组与暖季组牦牛的血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牦牛在放牧条件下体内的糖代谢速率基本一致。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可以反映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对氮的利用情况[17]。本试验中,暖季组牦牛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冷季组,表明在暖季放牧条件下可有效地促进牦牛体内蛋白质合成,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更好。肝脏的各项功能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情况均会受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可能是由于动物机体的蛋白质代谢增加或肝脏功能遭到了损坏[18]。李春芳等[19]研究发现,高精饲料会导致谷草转氨酶活性下降。本试验的牦牛是在放牧条件下,因此牦牛血清中谷草转氨酶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但谷丙转氨酶活性有明显差异,表明暖季组牦牛蛋白质代谢显著高于冷季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影响动物机体能量的储存和脂肪的消化吸收[20]。动物机体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受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营养含量过高时,甘油三酯含量增加;当饲料中营养成分过低,牦牛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降低,阻碍机体的新陈代谢,使牦牛生长发育受阻,不利于养殖。4结论本试验的研究条件下,暖季组牦牛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情况更好,牦牛生长状况更好,养殖效益更佳。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