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草场载畜量下降,绒山羊的饲养方式逐渐由放牧转为舍饲[1-2]。与放牧相比,舍饲易导致山羊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下降,降低绒山羊独特的脂肪酸营养价值[3-4]。日粮中添加油脂可以调控舍饲条件下绒山羊的脂肪酸组成,具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的作用[5]。反刍动物体内瘤胃微生物氢化能力有限,日粮中添加过多的PUFA易与瘤胃微生物细胞结合将纤维包裹,进而降低饲料消化率[6]。日粮中添加亚麻油能够提高PUFA含量,但α-ALA会加重反刍动物的氧化应激[7]。棕榈油富含丰富的抗氧化成分(生育三烯醇和生育酚),能够减缓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的形成[8]。研究发现,不同比例的棕榈油与亚麻油混合,可以提高两者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9-10]。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混合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能够提高机体内n-3 PUFA含量,改善肉品质[11],可能与脂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舍饲条件下,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及两者混合物对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合理添加亚麻油和棕榈油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采用3×3有重复的拉丁方试验设计,选12只体重相近、健康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亚麻油组(LO组)、棕榈油组(PO组)及混合油组(MO组,亚麻油∶棕榈油为6∶4),每组4只,日粮参照肉羊饲养标准(2004)配制,具体配比参考文献[12],精粗比为5∶5,总添加油脂含量为全日粮的2%。预试验7 d,正式试验期23 d。每天分别于8:30、15:00饲喂,自由饮水。亚麻油∶棕榈油为6∶4是参考前期研究设定的比例。1.2样品采集试验结束时,于晨饲前静脉采集羊血液15 mL,静止20 min,室温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分装,-20 ℃冰箱保存。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血清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E)使用试剂盒测定脂肪合成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苹果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脂肪水解相关酶(激素敏感酯酶、脂蛋白酯酶)、脂肪酸去饱和相关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5脂肪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参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操作(R&D(美国)公司)。1.3.2血清生化指标采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血钙、血磷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均购自R&D(美国)公司。1.3.3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在试验最后5 d,每天记录采食量、收集全部粪便,记录排粪量。采集各组日粮样本与粪样于65 ℃烘干至恒重。试验日粮以及粪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含量参照《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技术》[13]具体方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利用ANKOM200i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每日采食饲料中某养分量-粪中某养分量)/采食饲料某养分量×100%(1)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整理,SAS 8.2软件进行3×3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血清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MO组绒山羊血清乙酰辅酶A羧化酶、∆-5脂肪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活性显著高于LO组与PO组(P0.05)。LO组绒山羊血清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高于PO组(P0.05),激素敏感酯酶活性显著高于PO组与MO组(P0.05);LO组与MO组绒山羊血清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活性显著高于PO组(P0.05)。各组的脂肪酸合成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1.001.T001表1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清中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项目LO组MO组PO组SEMP值脂肪酸合成酶/(U/mL)453.11482.65411.6426.680.200 0乙酰辅酶A羧化酶/(ng/L)57.83b74.91a55.67b2.530.000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μg/L)173.87184.34172.928.820.626 0苹果酸脱氢酶/(IU/L)447.65438.79430.4625.960.450 0激素敏感酯酶/(U/L)437.39a361.17b356.92b16.010.009 0脂蛋白酯酶/(μg/L)34.68a32.80ab30.12b0.850.003 0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ng/L)270.72278.07258.4219.200.806 0∆-5脂肪酸脱氢酶/(U/L)11.75b13.71a11.24b0.540.000 1超长链脂肪酸延长酶/(U/L)24.64a24.69a21.04b0.810.019 0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μg/L)1.48b1.73a1.44b0.070.000 3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PO组相比,LO组和MO组绒山羊血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LO组与MO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O组绒山羊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PO组与LO组(P0.05);血清尿素含量显著则低于PO组(P0.05),与LO组差异不显著(P0.05)。LO组、MO组、PO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磷以及肌酐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1.001.T002表2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项目LO组MO组PO组SEMP值碱性磷酸酶/(U/L)333.30321.80302.9068.100.958 0总蛋白/(g/L)59.0658.1759.020.840.728 0白蛋白/(g/L)40.7141.0039.310.650.181 0葡萄糖/(mmol/L)3.933.833.860.120.846 0胆固醇/(mmol/L)2.41b2.47b3.07a0.160.046 0甘油三酯/(mmol/L)0.54b0.57b0.71a0.030.019 0低密度脂蛋白/(mmol/L)0.55b0.62b0.77a0.040.018 0高密度脂蛋白/(mmol/L)2.03a2.02a1.79b0.060.037 0游离脂肪酸/(mmol/L)0.090.070.0710.010.197 0β-羟丁酸/(mmol/L)0.260.290.270.020.662 0钙/(mmol/L)2.58b3.14a2.28b0.140.001 0磷/(mmol/L)1.781.851.610.100.338 0肌酐/(μmol/L)83.4990.5088.695.720.707 0尿素/(mmol/L)4.08ab3.51b4.49a0.220.016 02.3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MO组、PO组绒山羊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O组(P0.05),MO组钙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O组(P0.05),与PO组差异不显著。LO组、MO组、PO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磷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1.001.T003表3亚麻油与棕榈油的混合添加对绒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项目LO组MO组PO组SEMP值干物质59.6961.0959.861.910.866 0粗蛋白69.9469.8970.021.740.999 0粗脂肪80.5780.0876.891.580.308 0中性洗涤纤维38.11b47.44a46.06a2.370.045 0酸性洗涤纤维26.55b39.83a37.58a2.750.013 0钙19.50b27.65a24.92ab1.910.034 0磷51.8653.8451.771.990.751 0%3讨论血清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体内代谢及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葡萄糖、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和甘油三酯是反映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指标。本试验结果显示,MO组、LO组PO组绒山羊血清葡萄糖、游离脂肪酸、β-羟丁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但PO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表明棕榈油可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但日粮中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及混合油对绒山羊总体的能量代谢无显著影响。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含量可以反映试验羊的蛋白质代谢情况。本试验结果表明,MO组绒山羊的尿素含量显著低于PO组,且MO组总蛋白含量最高,表明MO组可能增加试验羊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清除胆固醇,进而降低胆固醇含量[14]。本试验表明,PO组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升高,MO组与LO组与之相反。激素敏感脂酶、脂蛋白脂酶均是分解脂质的关键酶,脂蛋白酯酶的增加促进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15]。本试验结果显示,与PO组相比,LO组以及MO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激素敏感酯酶与脂蛋白酯酶活性较高,表明单一的亚麻油或亚麻油和棕榈油的混合油利于脂质代谢,降低血脂沉积。本试验中PO组富含SFA,LO和MO组内富含PUFA,PUFA能够促进生长发育,降低血脂、增强动物免疫力[3-4,16-17],与郭枫[18]和Liu等[19]对黄鳝和羊的研究结果相同。血清中的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可以反映动物骨细胞活性及骨合成代谢情况。研究表明,日粮中混合添加棕榈油与亚麻油可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活性[20]。本试验中,MO组血清中的钙含量显著高于单一添加组,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研究发现,在高脂日粮条件下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的上调,利于脂肪酸成为能量源[21-22]。本试验中,MO组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活性显著高于单一添加组,表明可能脂肪酸代替葡萄糖作为脂肪源,促进脂肪酸合成。∆-5脂肪酸脱氢酶活性的升高可以促进PUFA合成过程中EPA、DHA的进一步转化[23]。本研究得出,MO组羊血清的∆-5脂肪酸脱氢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各组间的其他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添加6∶4混合油可以促进体内的脂肪酸从头合成,减弱血脂沉积,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长链PUFA的生成。研究表明,在羊的日粮中添加6%的亚麻油能够显著抑制半纤维素在瘤胃细胞壁中的降解[24]。刘秋云等[25]在肉牛日粮中添加亚麻油、棕榈油及包被脂肪,发现亚麻油组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低于各组。Czerkawski等[26]报道,饲料总能量的18%为亚麻油的FA时,能够提高瘤胃对纤维和粗脂肪的消化能力。但Doreau等[27]研究发现,75%为粗饲料的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油对干物质、有机物和纤维的消化率无明显抑制作用。Carvalho等[28]研究发现,放牧牛的瘤胃灌注棕榈油可以改变纤维的利用率。本试验结果显示,MO组及PO组羊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高,显著高于LO组,表明亚麻油对日粮的纤维降解率抑制效果最强,MO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瘤胃对纤维降解率的抑制效果。因此,日粮中亚麻油与棕榈油混合添加的促进效果优于单一油脂组,但是否可调节血液与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以及混合添加的比例是否为最佳配比,还有待深入研究。4结论与单独添加亚麻油、棕榈油相比,日粮中混合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能够促进脂肪酸合成,增强与n-3 PUFA生成有关的酶活性以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提高绒山羊对蛋白质的利用效率,降低血脂沉积有关的生化指标。混合添加亚麻油与棕榈油能够缓解单独添加亚麻油所引起的纤维物质消化率下降问题。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