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超超临界机组具有良好的运行灵活性和负荷适应性,发展电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1-2]。随着机组运行负荷的增加,管子服役温度不断提高.管壁温度的上升,加速进管子的材料老化、蒸汽氧化、高温腐蚀。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超温或温度急剧波动会使受热面管道内壁产生氧化皮;机组停运后,降温或温度急剧变化时,氧化皮因与母材的膨胀系数不同而脱落,可造成受热面管道堵塞,最终导致超温过热爆管[3]。Super304H被广泛用于制造金属壁温不超过700 ℃的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短时过热、长时过热都可引起Super304H过热器或再热器管发生爆管失效[4]。某电厂高温再热器管在运行约5万h后,第35屏多根管子发生泄漏,引起机组停机。为了查明高温再热器管的开裂原因,选择编号为35-4、35-6的开裂管以及35-8未开裂管开展了相关失效分析实验。1材料与方法针对3根管样开展失效分析实验,其中2根为爆管样,1根为完好对比样,管样材质为Super304H,规格为Φ50.8 mm×3.5 mm。对各管样分别进行了宏观形貌、布氏硬度、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实验。其中布氏硬度、内壁氧化层厚度、显微组织实验分别在爆口以及远离爆口的母材区域开展,以进行对比分析。每种管样的拉伸试验分别选取迎风面、背风面处试样开展。2实验结果2.1宏观形貌各管样的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由图1(a)可知,35-4管断口较为平整,形貌类似拉伸断口,在断口局部位置有壁厚减薄情况存在(图中方框处);由图1(b)可知,减薄区域呈半椭圆形。由图1(c)、图1(d)可知,爆口撕裂严重,存在很大塑性变形,同时开裂部位存在壁厚减薄(图中方框处)。35-8管表面完好,未发现明显磨损、腐蚀、刮伤、鼓包、变形(含蠕变变形)等情况,管子壁厚未发生明显减薄。10.3969/j.issn.1004-7948.2020.12.008.F001图1管样宏观形貌2.2硬度分布DL/T 438-2016标准要求Super304H钢管硬度范围为150~219 HBW。硬度实验结果显示,35-4管爆口附近的硬度为196~200 HBW,而距爆口50 mm的母材硬度188~196 HBW。35-6管爆口附近的硬度为201~216 HBW,而距爆口50 mm的母材硬度为201~204 HBW。35-8正常管样的硬度为220~223 HBW。由此可见,对于爆管样,爆口附近的硬度高于母材,但仍满足标准要求,而完好管的硬度略高于标准要求。2.3显微组织各管样的微观组织形貌如图2所示。由图2(a)可知,35-4管爆口附近的微观组织为奥氏体,晶粒内存在较多的碳化物,晶界上碳化物增多,老化3.5级。由图2(b)可知,远离爆口的母材处显微组织也为奥氏体,但晶内碳化物含量有所减少,老化程度稍轻,为3级。由图2(c)、图2(d)可知,35-6管爆口附近的显微组织同为奥氏体,老化3级,而远离爆口的母材处显微组织不变,但老化程度稍高,为3.5级。35-8管迎风侧母材和背风侧母材的显微组织均为奥氏体,迎风侧老化3.5级,而背风侧老化3级,迎风侧老化程度更大。由此可见,管样爆口处的组织老化程度并未显著高于远离爆口母材处,同时爆口管样的组织老化程度也并未明显高于正常管样。10.3969/j.issn.1004-7948.2020.12.008.F002图2管样的微观组织形貌2.4拉伸性能ASTM A213/A213M-19a标准规定,Super304H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延伸率应分别不小于235 MPa、590 MPa、35.0%。拉伸实验结果显示,35-4管迎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08 MPa、737 MPa,背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82 MPa、752 MPa,均满足标准要求。35-4管迎风面、背风面试样的断后延伸率均为34.5%,略低于标准要求。35-6管迎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90 MPa、752 MPa,背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91 MPa、750 MPa,均满足标准要求。35-6管迎风面、背风面的断后延伸率分别为30.5%、29.5%,均低于标准要求。35-8管迎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90 MPa、726 MPa,背风面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为481 MPa、721 MPa,均满足标准要求。35-8管迎风面、背风面的断后延伸率分别为27.0%、32.5%,低于标准要求。可见,35-4和35-6管的抗拉强度、断后延伸率整体高于35-8管,爆口管样的拉伸性能并未明显低于正常管样。3讨论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爆口管样,爆口附近的硬度高于母材,两处硬度值均满足标准要求,而正常管样的硬度值却略高于标准要求。管样爆口处的组织老化程度并未显著高于远离爆口母材处,同时爆口管样的组织老化程度也并未明显高于正常管样。爆口管样的拉伸性能并未低于正常管样,并且爆口管样的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还高于正常管样。可见,爆口处的材料性能与远离爆口的母材相比并未明显下降,同时爆口管样的材料性能与正常管样相比也未发生明显下降,因此可以推断,管样发生爆裂并不是因为管样长期服役后的材料性能劣化所致。而通过外观检查可见,35-4管断口较为平整,呈拉伸状,断口局部位置存在减薄,35-6管断口撕裂严重,存在严重扭曲变形,开裂部位存在壁厚减薄。对减薄区域进一步观察发现,减薄区大都呈平面状,边缘平齐,存在棱角,为典型吹损特征形貌。这种吹损可能来源于以往爆管漏检,管壁减薄后承载能力下降,服役后随着材料性能的降低,减薄管子发生爆裂失效。4结语爆口管样的硬度值符合标准要求,爆口附近的组织老化程度并未高于远处母材,爆口管样的组织老化程度与正常管样相近;爆口管样的拉伸性能并未低于正常管样,其抗拉强度和断后延伸率高于正常管样。爆口的形成主要是因以往爆管漏检,管子存在吹损所致。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