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秧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副产品,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高耐旱性等特点。新鲜红薯秧中干物质含量约18%,粗蛋白质含量约2.3%,是一种优质的青绿饲料原料。红薯秧长时间晾晒易产生维生素大量流失、纤维软化等问题,直接饲喂畜禽会降低瘤胃消化率、阻塞肠道,严重可导致畜禽死亡。通过发酵能够适当降解红薯秧中所含粗纤维,利于机体吸收,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形成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的饲草料[1]。杜仲是一种常见优质中草药,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可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改善肉质[2]。段明房等[3]发现,饲粮添加发酵杜仲叶粉后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改善肉品质。Yuan等[4]研究表明,杜仲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降低大肠菌群定植率和腹泻指数。目前,关于添加杜仲制备发酵饲料的研究集中在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中草药复合发酵饲料的研究,但将杜仲作为添加剂用于饲草料的微贮制作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CNCPS分析红薯秧中蛋白与碳水化合物组分含量,探究杜仲粉添加对红薯秧发酵品质的影响,为红薯秧在畜禽养殖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红薯秧由河南洛阳周边农户种植提供,烘干,粉碎至约2 cm。杜仲粉为市场购买,球磨仪粉碎,过40目筛。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由河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实验室提供,分别经活化后扩大培养24 h,达到稳定期,活菌数大于1.0×108 CFU/g,4 °C冷藏,备用。1.2试验方法试验共设4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仅添加菌液发酵)、未发酵组、1%杜仲粉发酵组、3%杜仲粉发酵组。将5%乳酸菌、5%地衣芽孢杆菌、5%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后制成混合菌液,分别添加至对照组、1%杜仲粉发酵组和3%杜仲粉发酵组,添加比例为发酵料干物质的5%。将所有处理好的发酵料分别装入发酵袋密封,标记,室温发酵45 d,取样分析。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感官评定启封发酵袋时,采用看、嗅、摸的方法对微贮饲料进行颜色、霉变、气味以及质地的感官评价。微贮饲料的颜色是评定饲料优劣的重要指标,且微贮饲料的颜色越接近原料本身颜色时品质越优。红薯秧呈浅黄绿色,微贮后红薯秧仍为浅黄绿色最佳;微贮后为墨绿色或褐色则认为品质低劣;若颜色变黑或出现霉斑则判定为霉变饲料,不能饲喂畜禽。品质优良的微贮料具有果香或清香味;微贮后红薯秧出现酸味,表明乙酸含量较多品质较次;若味道刺鼻且具有明显的霉味或腐烂味则为劣等微贮饲料。优质的微贮饲料质地柔软松散、黏度较小,且拿起时略带潮湿不易粘手;中等则含水量较多质地软;劣等饲料质地干燥粗硬黏度大。1.3.2营养成分营养成分分类参照杜雪燕等[5]分类方法,营养成分采用谭世图等[6]方法测定。1.3.3CNCPS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组分计算CNCPS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组分分类和计算参照平伟梦等[7]计算公式。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6进行预处理,R Studio 4.1.1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杜仲粉对红薯秧微贮感官评定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各组间红薯秧均未出现霉变。未发酵组的红薯秧颜色为黄褐色,无特殊气味,质地较硬;对照组的红薯秧色泽呈浅黄绿色,嗅时气味略带弱酸味,拿起时质地湿润不粘手;1%杜仲粉组与3%杜仲粉组的微贮红薯秧色泽均呈浅黄绿色,但3%杜仲粉组的微贮红薯秧颜色更接近发酵前红薯秧本色,手感略微潮湿,且质地柔软不粘手。两个添加杜仲粉的微贮红薯秧均散发出酒香味,3%杜仲粉组比1%杜仲粉组的酒香味更加浓密。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9.024.T001表1杜仲粉对红薯秧微贮感官评定的影响组别色泽霉变气味质地未发酵组黄褐色未霉变无特殊气味较硬对照组浅黄绿色未霉变弱酸味湿润、不粘手1%杜仲粉组浅黄绿色未霉变酒酸味略微潮湿、质地柔软、不粘手3%杜仲粉组浅黄绿色,接近原料色未霉变较浓酒酸味略微潮湿、质地柔软、不粘手因此,添加杜仲粉发酵后的红薯秧感官评定均可达到优良等级,添加杜仲粉可增加发酵红薯秧的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2.2杜仲粉对微贮红薯秧CNCPS蛋白质组分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对照组、1%杜仲粉组和3%杜仲粉组PA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组红薯秧(P0.05)。对照组PA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90%,1%杜仲粉组的PA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100.1%。3%杜仲粉组的PA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124.5%,比对照组增加18.2%。3%杜仲粉组的PA含量最高。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9.024.T002表2杜仲粉对微贮红薯秧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干物质基础)组别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PB1)中速降解蛋白(PB2)慢速降解蛋白(PB3)结合蛋白(PC)未发酵组1.10±0.01c0.96±0.08a1.35±0.14a0.27±0.250.85±0.05a对照组2.09±0.05b0.70±0.05a1.27±0.16b0.23±0.010.61±0.22ab1%杜仲粉组2.28±0.09ab0.61±0.11ab1.30±0.07ab0.23±0.090.61±0.06ab3%杜仲粉组2.47±0.02a0.53±0.04b1.31±0.33ab0.14±0.060.27±0.01b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1%杜仲粉组PB1含量比未发酵组降低36.5%,比对照组降低14.8%。3%杜仲粉组的PB1含量最低,比未发酵组显著降低44.8%,比对照组显著降低24.3%。未发酵组红薯秧的PB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杜仲粉组PB2含量比未发酵组约降低3.7%,3%杜仲粉组PB2含量比未发酵组约降低3.0%。微贮红薯秧的PC含量随杜仲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1%杜仲粉组比未发酵组的PC含量降低约28.2%,3%杜仲粉组比未发酵组的PC含量降低约68.2%因此,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粉可以增加非蛋白氮含量,降低快速降解蛋白和结合蛋白含量,且添加3%杜仲粉的效果较好。2.3杜仲粉对微贮红薯秧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对照组和1%杜仲粉组红薯秧的CB2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组(P0.05),1%杜仲粉组CB2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21%(P0.05),3%杜仲粉组CB2含量比未发酵组增加1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09.024.T003表3杜仲粉对微贮红薯秧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干物质基础)组别总碳水化合物(CHO)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缓慢降解碳水化合物(CB2)不降解碳水化合物(CC)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CNSC)未发酵组6.99±0.921.72±0.532.52±1.493.90±0.03b2.28±0.68a2.49±0.97对照组6.90±3.131.87±1.512.37±1.384.99±0.13a2.14±0.68ab2.60±0.121%杜仲粉组6.73±0.082.13±1.462.81±7.844.72±0.22a2.02±0.34b2.59±1.913%杜仲粉组7.53±9.072.34±7.622.15±0.254.33±0.28ab1.90±0.68b2.29±1.00%1%杜仲粉组和3%杜仲粉组红薯秧的CC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组(P0.05),1%杜仲粉组CC含量比未发酵组降低11.4%,3%杜仲粉组CC含量比未发酵组降低16.7%,比对照组降低11.2%。因此,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粉可降低不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动物营养吸收效率。3讨论3.1杜仲粉对红薯秧发酵感官品质的影响红薯秧添加杜仲粉微贮发酵后,颜色更接近发酵前本色,质地和气味更优于对照组,与申瑞瑞等[8]研究结果类似,可能在发酵过程中,杜仲粉对红薯秧中的腐败菌和有害菌产生抑制作用[9-10]。表明杜仲粉及其饲料中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繁殖发育,减少乙酸和丙酸的产生,降低蛋白质的分解,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发育,提高秸秆饲料发酵品质。3.2杜仲粉对红薯秧发酵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常规营养分析测定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钙、总磷、水分等指标,并不能表明畜禽对微贮后红薯秧中营养物质的实际消化情况,通过CNCPS评价体系,使成分分析更为精确。CNCPS结合反刍动物特殊的生理结构,常规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完整的划分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够更好地预测饲料在瘤胃中动态发酵情况,CNCPS体系能够反映畜禽对饲料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程度[11-12],核心是将饲料成分细化,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分进行精确系统分析。非蛋白氮(PA)是动物消化吸收的重要营养组分,是饲料中非蛋白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作为反刍动物部分含氮物质的主要来源,PA包含的肽、氨基酸、氯化酰胺和谷氨酰胺等对牲畜的营养价值与真实蛋白质一致[13],可以被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快速转化并合成优质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本研究中,添加3%杜仲粉时红薯秧的PA含量最高,在未发酵组最低,说明添加一定量的杜仲粉能够提高发酵红薯秧非蛋白氮含量,为动物提供更多氮源,利于动物吸收利用[14]。红薯秧微贮发酵前PB1、PB2、PB3的含量较多,说明红薯秧本身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真蛋白质营养水平。可溶性真蛋白质是研究植物总代谢的重要指标,添加不同水平杜仲粉后,PB1含量降低可能由于发酵和添加杜仲破坏红薯秧中酶的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杜仲粉后PB2含量增加,说明添加杜仲粉可以增加发酵的红薯秧的蛋白质营养水平。PC在反刍动物及其瘤胃微生物的消化率极低,PC含量越低,说明饲料营养价值越高[15]。添加3%杜仲粉后PC含量显著降低,可能是在微贮过程中,饲料中某些微生物能够利用部分不可利用蛋白,导致劣等蛋白质含量降低,PC含量也显著降低,更有益于提高饲料品质和动物消化吸收能力。3.3杜仲粉对红薯秧发酵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分析中,CNCPS评价体系所计算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更准确反映反刍动物体内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饲料营养价值和特性[16]。CHO作为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能够参与维持动物机体基本生理活动。植物秸秆饲料中含较多的CHO能够为动物提供更多能量,CHO在动物的营养价值方面体现在结构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非结构化碳数[17]。本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杜仲粉提高微贮发酵红薯秧中CHO含量,李永凯[18]也得出类似结论,说明添加微生物发酵剂能够有效保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减少微贮发酵中碳水化合物损失,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不降解碳水化合物不能被畜禽消化利用,含量越低说明饲料品质越好,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越高[19]。本试验中,对照组、1%杜仲粉组和3%杜仲粉组红薯秧的CC含量均显著降低,说明微贮发酵和添加杜仲粉均能降低不可利用纤维含量,间接增加可利用纤维含量,且适量的粗纤维有助于动物肠道蠕动。李凤龙等[20]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杜仲粉可以调节家禽血液脂肪代谢,减少疾病的发生。添加杜仲粉可调节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畜禽产品品质。4结论添加3%杜仲粉对红薯秧微贮能够显著提高非蛋白氮含量,降低快速降解蛋白含量。与未发酵组相比,添加1%和3%杜仲粉组均显著降低不降解碳水化合物含量;添加杜仲粉发酵红薯秧能够有效提高蛋白质组分品质。因此,红薯秧中添加适量的杜仲粉进行微贮发酵能够有效改善红薯秧品质,提高营养价值。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