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在宿主消化系统及机体其他部位定植[1],对维持宿主特定位置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2]。益生菌可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增殖[3],调节机体免疫[4],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4]。在动物生产中使用益生菌,可有效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动物生产性能的改善比单一益生菌的效果更显著[6-8]。因此,本试验研究益生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及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试验动物复合益生菌制剂购自微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复合益生菌制剂产品指标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1表1复合益生菌制剂产品指标项目有效活菌总数/(CFU/g)乳酸菌/(CFU/g)水分/%沙门氏菌杂菌率/%数值≥2×10111×1011≤9.00≤1.0复合益生菌制剂主要组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多糖、乳酸链球菌、维生素等。1.2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试验于湖北天惠养殖奶牛专业合作社进行。选取2~3胎、泌乳期天数(45±5) d、平均产奶量(30.13±1.87) kg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奶牛。设A组(对照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0、200、4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奶牛日粮参考《奶牛饲养标准》(NY/T 34—2004)配制,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2表2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青贮玉米28.69泌乳净能/(MJ/kg)2.82苜蓿干草19.40干物质/%52.78棉籽粕6.38粗蛋白/%18.30玉米22.05粗脂肪/%6.89豆粕6.05中性洗涤纤维/%38.72大豆皮7.30酸性洗涤纤维/%22.64大豆3.08钙/%1.10菜籽粕3.20磷/%0.53酒糟3.80干物质/%52.33预混料0.05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3 500 IU、VD 450 IU、VE 50 IU、Fe 38.1 mg、Cu 6.5 mg、Zn 27 mg、Mn 42.5 mg、I 0.22 mg、Se 0.05 mg。2.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试验以混合日粮形式进行饲喂。奶牛通过颈枷控制单槽饲喂,分别在7:30和16:30进行饲喂,每日7:00统计奶牛日采食量。奶牛日常管理、治疗、免疫等按照养殖场规范进行操作。1.3指标测定及方法1.3.1生产性能正式试验开始后,每日7:00统计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计算奶牛的总产奶量和总采食量,计算奶牛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以及料奶比。平均日采食量=总采食量/试验天数(1)平均日产奶量=总产奶量/试验天数(2)料奶比=采食量/产奶量(3)1.3.2样品采集饲喂试验最后1 d,统计奶牛采食量与产奶量。所有荷斯坦奶牛尾部静脉采血,每头牛收集约10 mL,置于离心管中,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80 ℃冰箱保存。1.3.3血清抗氧化指标使用ELIS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1.3.4血清免疫指标使用ELIS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干扰素-γ(IFN-γ)。1.3.5乳品质检测饲喂试验结束后,收集试验牛所产牛奶,进行品质分析。使用全自动乳品分析仪(Delta Instruments)测定乳糖率、乳脂率、乳蛋白和总体细胞数。1.3.6经济效益通过考察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计算养殖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奶牛采食量×饲料单价(4)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总产奶量×牛奶销售价格)-(饲料成本+复合益生菌使用成本)(5)同比对照组增加=(试验组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对照组奶牛养殖经济效益)/试验组奶牛养殖经济效益(6)混合日粮的成本为3 200元/t,复合益生菌采购价格为25元/kg,鲜奶销售价格3.98元/kg。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C组和D组奶牛的总采食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C组和D组奶牛的总产奶量和平均日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奶牛的料奶比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3表3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组别总采食量/(kg/d)平均日采食量/[kg/(头·d)]总产奶量/(kg/d)平均日产奶量/[kg/(头·d)]料奶比A组1 461.78±30.27B24.36±1.23B1 807.99±69.45c30.13±0.35c0.81±0.09B组1 516.20±45.39B25.27±2.15B1 954.91±59.30b32.58±0.28b0.78±0.14C组1 759.20±58.12A29.32±0.87A2 088.76±87.21a34.81±0.51a0.84±0.11D组1 807.80±61.13A30.13±2.31A2 101.28±73.12a35.02±0.65a0.86±0.14注:1.采食量以干物质计。2.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A组相比,C组、D组奶牛血清T-AOC极显著提高(P0.01),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B组、C组、D组奶牛血清的S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4表4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组别T-AOC/(U/mL)GSH-Px/(U/mL)SOD/(U/mL)CAT/(U/mL)MDA/(μmol/L)A组6.99±1.01Bb71.58±5.38b85.44±6.18B11.35±1.154.56±1.34B组7.47±0.89Bb82.37±7.18ab99.42±7.03A11.69±2.414.32±1.37C组9.32±0.87Ab92.43±6.07a103.58±8.26A11.87±3.343.98±2.13D组10.01±1.21Aa88.59±5.42a103.29±5.88A12.88±2.055.34±2.212.3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与A组相比,各试验组奶牛血清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C组和D组奶牛血清中Ig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各试验组抗炎因子IL-2含量显著提高(P0.05),促炎因子TNF-α显著下降(P0.05)。各试验组间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5表5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组别IgG/(g/L)IgA/(μg/L)IL-1β/(ng/L)IL-2/(ng/L)IL-6/(ng/L)IL-8/(ng/L)TNF-α/(ng/L)INF-γ/(ng/L)A组47.38±1.35d25.86±1.23b23.45±0.85253.82±4.87c105.34±2.85263.42±8.4757.87±0.97a549.32±12.32B组52.25±2.26c27.28±3.08ab23.22±0.67265.30±3.20b103.29±3.44261.32±5.8954.88±0.81b550.31±18.96C组56.38±1.41b34.17±2.73a22.53±0.81278.43±5.81a102.33±3.17264.91±4.0952.31±0.74c543.19±8.47D组57.14±1.46a35.22±2.81a24.32±0.51280.93±3.42a102.49±4.01263.33±5.0149.90±0.63d551.95±12.492.4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牛奶乳品质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C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A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6表6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乳品质的影响组别乳糖率/%乳脂率/%乳蛋白率/%总体细胞数/(×104 CFU/mL)A组3.78±0.284.01±1.823.03±0.08b45.28±8.22B组3.72±0.394.23±0.593.10±0.12ab43.11±4.02C组3.81±0.174.37±0.673.41±0.05a46.35±3.82D组3.89±0.214.18±0.713.45±0.09a44.90±6.172.5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7)由表7可知,复合益生菌制剂提高奶牛采食量,提高试验阶段饲料成本,各组试验阶段复合益生菌的添加成本依次为0、3.79、8.80、18.08元。A组奶牛鲜奶销售额为7 195.81元,B组、C组、D组分别比A组高584.75、1 117.46和1 167.28元,扣除饲料成本和复合益生菌制剂使用成本后,A组、B组、C组、D组的养殖经济效益分别为2 518.11、2 924.93、2 675.04和2 560.05元。使用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但利润随复合益生菌制剂的使用量提高而有所下降。试验期间B组每头奶牛比对照组增加的百分比最高,为16.16%。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0.005.T007表7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组别饲料成本/元复合益生菌成本/元牛奶销售额/元经济效益/元同比对照组增加/%A组4 677.7007 195.812 518.11—B组4 851.843.797 780.562 924.9316.16C组5 629.448.808 313.272 675.046.23D组5 784.9618.088 363.092 560.051.673讨论3.1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奶牛产奶量是影响养殖场产值的主要因素,料奶比可以反映单位产奶量所消耗的饲料成本,评价复合益生菌在奶牛养殖中的使用价值。王志刚[9]在奶牛日粮中添加200 mg/kg益生菌制剂研究其对干乳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可提高干乳期奶牛增重、瘤胃丁酸和异丁酸浓度,提高氮沉积,降低尿氮排泄,有助于增强奶牛机体代谢。夏元军等[10]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108 CFU/(头·d)复合益生菌制剂(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使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提高20%,说明复合益生菌制剂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复合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日粮消化,微生物代谢产物富含多种促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益生菌附着于肠道可以改变肠道组织形态,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11],从而提高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12]。3.2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血液中抗氧化指标可间接反映奶牛体内的健康与代谢情况。血清中T-AOC是所含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能力的总和,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奶牛血清中的总清除自由基能力[13]。GSH-Px可捕获机体内部自由基及其衍生物,避免细胞受到自由基侵害而产生氧化损伤,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重要意义[14]。SOD作为抗氧化金属,可以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氧和过氧化氢[15]。本试验中,复合益生菌制剂达到200 mg/kg,对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的效果。付晓政等[16]每日为奶牛补充由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液,按照0、50、100 mL剂量进行补充,结果发现,高剂量益生菌组奶牛血清CAT活性和T-AOC极显著升高,MDA含量极显著降低,与本研究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微生物构成不同所引起。因此,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而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3.3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血清中免疫指标的影响奶牛体内炎症与免疫反应处于正常范围,除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消耗,会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用于泌乳,奶牛的健康与生产水平直接相关[17]。主动免疫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炎症指标如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能够反映奶牛机体健康的水平。本试验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升高IgG和IgA在血清中的浓度,同时还可升高抗炎因子IL-2并降低促炎因子TNF-α的水平。王璐等[18]在奶牛青贮饲料添加1.7 kg乳酸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菌制剂组血液中的IL-2含量显著高于无添加组,其他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本研究使用复合益生菌制剂,比单一菌种效果更好,在主动免疫功能和降低促炎因子方面更具优势。3.4复合益生菌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乳品质决定牛奶销售价格,复合益生菌的使用对乳品质的改善可以影响奶牛养殖的应激效益。胡蕾等[19]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复合益生菌制剂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 000、2 000 mg/kg复合益生菌制剂观察其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复合益生菌制剂对乳品质中乳糖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含量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乳脂率指标不受复合益生菌制剂的影响。本研究的复合益生菌的使用量不及该研究,但在提升乳蛋白率方面的结论基本一致。隋明等[20]以额外补充的形式为奶牛每日补充0、20、40、60 g/d益生菌,结果显示,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各组产奶量逐渐增多,且40、60 g/d剂量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2.39%、10.82%;且40、60 g/d剂量组牛奶中乳脂率比对照组分别高23.53%和16.31%;40 g/d剂量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比对照组提高17.50%,说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以显著改善乳品质。本试验中,复合益生菌制剂仅提高乳蛋白率,且必须在添加量达到200 mg/kg时才具有显著效果,说明复合益生菌制剂的菌种构成与含量对乳品质改善的效果具有直接影响。3.5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复合益生菌能够改善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奶牛机体健康水平,从而提升奶牛的养殖经济效益。夏天婵等[21]在为期48 d的饲喂试验中分别为奶牛额外补充0、10、20、30 g/d的复合益生菌制剂,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制剂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乳品质,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分别额外获益2.28、4.80和4.09元。张海荣等[22]研究表明,在奶牛日粮中使用复合益生菌可提高每日每头奶牛的奶产量2.9 kg,销售额约11.5元,说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后养殖的经济效益均比对照组高,以添加100 mg/kg创造的经济效益最高,同比对照组增加16.16%。4结论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提高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改善牛奶中乳蛋白率,且奶牛养殖过程中额外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综合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建议100 mg/kg为适宜添加量,可以创造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