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在乳牛之间传播的传染病[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是最常见的2种表现型。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约为8%~35%[2]。患牛乳房有明显的红热肿胀、且触诊时有强烈的痛感、产奶量减少甚至不产奶、乳汁呈絮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反刍困难等症状。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约为46.4%~85.7%[3],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病周期长、产奶量下降、乳汁肉眼观察无明显现象。目前,国内一直采用抗生素对该病进行治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毒副作用明显,该病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大量的抗生素也残留在乳制品中,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本试验通过不同剂量二花消痈汤结合西药环丙沙星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期找到较好的治疗方法和合适的药物剂量。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及仪器大蓟根、紫花地丁、芙蓉根、黄花地丁、夏枯草、鱼腥草购自张家口市察哈尔大街德仁堂大药房。5%的环丙沙星[兽药字(2015)162636071]购自云牧兽药企业。氢氧化钠购自得研实验生物试剂公司。试验仪器:全自动生化仪购自武汉阿里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2试验动物张北县某牛场选取60头胎次、泌乳期、年龄相近的患临床乳房炎的奶牛和10头健康奶牛,试验期间所有奶牛按照牛场日常饲养办法进行管理。1.3复方中药的制备称取紫花地丁100 g、黄花地丁100 g、夏枯草100 g、鱼腥草200 g、大蓟根150 g、芙蓉根100 g置于锅中,加入适量水浸泡0.5 h,武火加热至沸腾,改文火继续加热,收集药渣,按上法继续煎熬2次,收集药液合并制成均匀水煎剂,去渣,然后将中药浓缩成1 g/mL的药液。1.4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从待检测的奶牛中提取新鲜牛奶样品,将5滴牛奶和4%的氢氧化钠滴在玻璃上,用玻璃棒均匀地混合。静置片刻,观察凝乳情况。每个乳样检验3次。根据判定标准对进行诊断,氢氧化钠凝乳检测评定标准见表1。XX.XXXX/j.issn.1672-9692.2021.02.001.T001表1氢氧化钠凝乳检测评定标准Tab.1Standard for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curd评定标准乳汁反应细胞总数/(万个/mL)-无变化、不出现凝乳现象50以下±形成细微凝乳块50~100+出现较大块凝乳、乳汁略显透明100~200++出现大块凝乳、用牙签混合搅拌时成丝状凝结物200以上+++出现乳白色大凝块、有时全部凝聚500~600注 :“-”代表正常;“±”代表可疑;“+”代表弱阳性;“++”代表阳性;“+++”代表强阳性。1.5试验分组及处理对确认患有临床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将患病动物分成6组,每组10头,再选取10头健康奶牛作为环境对照组,分别为A、B、C、D、E、F、G(对照组)组,A组口服低剂量的中药结合西药注射治疗,浓缩药液50 mL,温水灌服,每日1剂。乳房注入5%的环丙沙星50 mL,每日2次;B组采用中剂量中药液复方进行治疗,浓缩药液100 mL,温水灌服,每日1剂,西药部分与A组一致;C组采用高剂量中药复方进行治疗,浓缩药液150 mL,温水灌服,每日1剂,西药部分与A组一致;D组直接用5%的环丙沙星进行治疗;E组仅用100 mL中药复方药液进行治疗,温水灌服,每日1剂;F、G组仅给予正常的饲料和饮用水。1.6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及方法在药物处理之前先对分组动物进行采血2 mL,在治疗的第5 、7和10 d收集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中西医对照组的血样进行检测血清白蛋白。1.7治疗结果判定标准治愈:经氢氧化钠凝乳实验诊断,结果呈“-”;血清白蛋白含量正常。治愈率=(治愈数/患病数)×100% (1)有效:治疗后经氢氧化钠凝乳试验诊断,阳性结果降低一个“+”以上。无效:治疗后经氢氧化钠凝乳实验诊断,其结果与之前比较无变化或者阳性结果上升;血清白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1.8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结果与分析2.1奶牛乳房炎的诊断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A、B、C、D、E、F组的奶牛乳房炎的检出率为100%,且均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G组的奶牛均为健康奶牛。因此可以排除隐形奶牛乳房炎对试验结果的影响。XX.XXXX/j.issn.1672-9692.2021.02.001.T002表2治疗前氢氧化钠凝乳法检验结果Tab.2Results of sodium hydroxide milk coagulation test before treatment判定结果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00000010±0000000+5456650++3312130+++2342320总数101010101010102.2奶牛乳房炎治疗结果2.2.1药物治疗后氢氧化钠凝乳法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治疗后乳房炎阳性结果减少,其中A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呈阴性,说明A组全部治愈。XX.XXXX/j.issn.1672-9692.2021.02.001.T003表3药物治疗后氢氧化钠凝乳法检验结果Tab.3Results of sodium hydroxide milk coagulation test after treatment判定结果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109857010±0124320+0001050++0000030+++0000000总数101010101010102.2.2奶牛乳房炎药物治疗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治愈率为100%,在治疗组A~E组中,D组治愈率最低,F组在不用药的前提下无法治愈。XX.XXXX/j.issn.1672-9692.2021.02.001.T004表4奶牛乳房炎药物治疗结果Tab.4Results of drug treatment of dairy cow mastitis项目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治疗头数101010101010治愈头数1098570治愈时间/d77751314治愈率/%1009080507002.3治疗期内牛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见表5)由表5可知,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A组奶牛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在第7 d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A组奶牛第7 d时已全部治愈。而其他试验组奶牛经过治疗后的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XX.XXXX/j.issn.1672-9692.2021.02.001.T005表5治疗期内牛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Tab.5The content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时间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第5 d22.12±1.31B15.25±2.28A15.05±1.22A20.25±1.52B15.97±1.32A15.06±1.28A28.95±2.35C第7 d28.77±2.21C23.90±2.20B22.85±1.32B25.25±1.53B24.65±1.35B15.06±1.22A28.86±2.30C第10 d28.67±2.21C25.30±2.26B26.05±1.28B25.20±1.32B24.80±1.32B15.20±1.23A28.65±2.19C注 :同行数据肩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隔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g/L3讨论本次试验采用中药疗法,针对乳房炎病因,进行对症治疗。组方主要遵循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降热消肿的原则,二花消痈汤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黄远全等[4]自制复方中药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隐形乳房炎,治愈率达80%。岳春旺等[5]、宁召峰等[6]尝试使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较慢[7-8],不如孙开兰等[9]、王义桂[10]的中西结合治疗效果。各取所长,治疗效果会更显著[11]。合适剂量的二花消痈汤结合环丙沙星治疗乳房炎,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治疗效果佳。本试验采用氢氧化钠凝乳试验对牛乳进行检测,依据的原理是患病奶牛的乳中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生炎症,引起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并融于乳中,白细胞也会增加。因此,可以根据乳汁凝集的状态和乳汁中坏死细胞数目来判断。在试验开始之前,采用氢氧化钠凝乳检验法对试验奶牛进行检验,从而达到排除隐形乳房炎对试验结果影响的目的。在治疗效果上,药物治疗后A组检验结果全部呈阴性,治愈率达到100%;B组治愈率90%,奶牛乳房炎由显性转为隐性;C组治愈率低于A、B组,达80%;D组为西药治疗组,治愈率为50%;E组为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70%,但治疗时间较长;F组为患病不治疗组,治愈率为0;G组为健康对照组。综上所述,A组治疗效果最好,D组治疗效果最差。在治疗时间上,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对奶牛血清白蛋白进行检测,更好的观察试验疗效。开始治疗第5 d时,由于D组为西药治疗组,药效发挥作用快,治疗效果相比其他几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第7 d时,西药组治疗时间短,已经停止治疗,此时西药治疗组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与A组、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几组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为中西药结合治疗低剂量组,治疗第7 d时,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奶牛治愈。在治疗第10 d时,B、C、E组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因此,A组治疗时间比完全中药治疗大大缩短,但效果却比西药好。4结论结果表明,A组的治愈率最高,达到100%,且治疗时间短。通过对患病牛血清白蛋白含量的检测,可以发现A组比其他中西药治疗组治疗效果好,最佳治疗方案为50 mL二花消痈汤口服结合5%环丙沙星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