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属桑科植物的小型乔木或灌木,原产中国,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桑叶营养物质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桑叶还具有较好的适口性,是良好的畜禽饲料的来源。2012年,桑叶、桑葚以及桑枝被列入我国的饲料原料目录,专门作为饲料原料种植的桑树称为饲料桑。2020年9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提出要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广西的桑树种植面积达20万公顷以上,44个县发展种桑养蚕,售茧收入超过70亿元。近年来,广西提出发展“桑产业”“蚕产业”“蚕产业”的新理念。饲料桑作为“桑产业”发展的三大途径之一,成为广西桑树开发利用的重点新领域,为广西传统蚕桑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1-2]。桑树再生力强、采收方便、丰产性能高,桑叶、枝富含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桑叶作为饲料还具有消化率高的优点[3-4]。目前,尚无桑秆、桑叶青贮工艺的相关研究。因此,本试验研究不同尿素浓度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为桑秆、桑叶饲料化加工生产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桑秆、桑叶从蚕农处收购,清洁、无腐烂变质;桑枝和桑叶使用粉碎机揉搓及粉碎,长度为0.1~0.5 cm,直径为0.05~0.10 cm。尿素采购自农资市场,氮含量≥46.0%。1.2试验设计每组称取300 kg,将不同浓度尿素溶液与原料混合均匀,每组分别装入3个袋中,真空包装机密封保存青贮45 d。对照组不添加尿素,试验Ⅰ组添加0.4%的尿素,试验Ⅱ组添加0.5%的尿素,试验Ⅲ组添加0.6%的尿素。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感官评定各处理组青贮45 d后打开并取样,参照郑芥丹等[4]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对色泽、气味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分为优、良、中和下等4个等级。1.3.2常规营养成分各处理组青贮45 d打开并取样,约60 ℃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密封保存。粗蛋白(CP)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5];粗纤维(CF)采用ANKONA200i型半自动纤维分析仪测定[6];粗脂肪(EE)采用过滤法测定[7];粗灰分(Ash)采用550 ℃灼烧法[8];单宁含量测定采用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9]。1.3.3发酵品质每袋取样20 g,按刘晓婧等[6]的方法测定pH值;使用SHI⁃MADZE-10A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1.4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整理,SA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感官评定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将不同浓度尿素溶液与原料混合均匀,密封保存发酵45 d后,各试验组青贮饲料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青贮饲料颜色均为黄绿色,气味均为淡酸香味,结构松软略粘手,叶脉清晰。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青贮饲料颜色为亮黄色,气味均为酸香味浓,结构松软不粘手,叶脉清晰。按照郑芥丹等[4]报道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评定对照组青贮饲料感官品质达良好等级,其他3个试验组青贮饲料感官品质达优等级。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3.023.T001表2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感官评定的影响组别pH值颜色气味结构等级对照组4.76a暗褐色淡酸臭味轻微略粘手,轻微霉变良好试验Ⅰ组4.21b亮黄色酸香味浓松软不粘手,叶脉清晰优等试验Ⅱ组3.74b亮黄色酸香味浓松软不粘手,叶脉清晰优等试验Ⅲ组3.75b亮黄色酸香味浓松软不粘手,叶脉清晰优等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72%、17.19%和22.73%(P0.05),试验Ⅲ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显著提高了11.85%、4.73%(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3.023.T002表3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组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单宁对照组8.84±0.23c2.71±0.05b29.95±0.25a18.10±0.230.21±0.02a试验Ⅰ组9.70±0.26b2.83±0.06b26.96±0.32b17.48±0.370.20±0.01a试验Ⅱ组10.36±0.27b3.03±0.01a26.16±0.19b17.38±0.060.17±0.02b试验Ⅲ组10.85±0.19a2.78±0.02b25.73±0.23b17.15±0.430.18±0.01ab%各试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42%、11.81%和2.58%,其中试验Ⅰ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粗脂肪含量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Ⅲ组显著提高了7.06%、8.99%(P0.05)。各试验粗纤维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98%、12.65%和14.09%(P0.05),试验Ⅲ组粗纤维含量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降低了4.56%、1.64%,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粗灰分含量分别降低了3.43%、3.97%和5.24%,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粗灰分含量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降低了1.88%、1.32%,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单宁含量分别降低了4.39%、17.56%和5.83%,试验Ⅱ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单宁含量比试验Ⅰ组显著降低13.77%(P0.05)。2.3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青贮饲料法人乳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9.91%、107.45%和107.26%(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乳酸含量与试验Ⅰ组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38.38%、38.26%(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乙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3.31%、13.79%、9.01%(P0.05);试验Ⅰ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3.023.T003表4不同浓度尿素对桑秆、桑叶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组别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对照组5.37±0.34c3.77±0.40d0.49±0.04a0.77±0.07a试验Ⅰ组8.05±0.33b5.78±0.27a0.31±0.01b0.54±0.05b试验Ⅱ组11.14±0.39a4.29±0.28b0.11±0.04c0.42±0.03c试验Ⅲ组11.13±0.70a4.11±0.20c0.11±0.06c0.45±0.03c%3讨论青贮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乳酸菌的数量和作用效果,而乳酸是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因此,乳酸生成量是反映青贮质量的重要指标[10]。本试验中,分别添加0.4%、0.5%、0.6%尿素溶液的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与陈育峰等[11]研究结果相似;乳酸含量显著增加,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添加0.5%、0.6%尿素溶液的青贮饲料的pH值分别为3.74和3.75。试验中,各处理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均有所增加,表明尿素有效抑制了乙酸和丁酸生成,并抑制了几乎所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提高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4结论本试验中,综合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营养价值及品质等3项指标分析,表明添加0.5%的尿素溶液有利于提高桑秆、桑叶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品质。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