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是生产糖料的主要作物之一[1]。我国每年甘蔗总产量达千万吨[2]。甘蔗叶作为甘蔗收获后的农副产品,被开发利用的比例不高[3],仅有部分用作动物饲料、肥料[4]和生物乙醇[5],大多被就地焚烧、腐化,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6-8]。因此,实现甘蔗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其使用价值,对甘蔗的种植、深加工具有重大意义。甘蔗叶中含有木质素、有机酸、酚酸及酯类、倍半萜类、多元醇,黄酮、多糖[9]等功能物质。甘蔗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保肝作用[10]。总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功效。甘蔗叶中多糖具有保护神经、抗心肌梗死和降血糖等作用[11-12]。黄酮类化合物安全、无毒,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在医药、食品加工[13]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介质和功能化材料[14],作为绿色溶剂使用时,可显著提高活性成分的溶出率[15],而且可以循环利用[16],减少溶剂消耗量,避免环境污染[17-18]。但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甘蔗叶中总黄酮成分的研究较少。本试验以甘蔗叶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法提取甘蔗叶总黄酮,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甘蔗叶在饲料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芦丁标准品(纯度大于98%,批号1225J021)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D-(+)葡萄糖标准品(批号1926178G)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丁基乙基溴化膦(季鏻类)、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吡啶类)、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咪唑类)购自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95%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甘蔗叶于2020年9月在广西上林县采集。1.2试验仪器试验仪器、型号及厂家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T001表1试验仪器、型号及厂家仪器名称型号厂家高速万能粉碎机FW100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电子天平FA2104B上海越平科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JP-040深圳市结盟清洗设备有限公司自动平衡离心机LDZ4-2金坛区医疗仪器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780日本岛津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50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旋转蒸发仪N-1100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20AB上海力辰邦西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数显干燥箱202A-0上海昕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甘蔗叶的预处理将甘蔗叶剪成小段,鼓风干燥箱50 ℃烘干48 h。将干燥的甘蔗叶粉碎,过80目筛,使用石油醚以1∶10 g/mL于68 ℃恒温回流3 h/次,脱脂2次,抽滤,自然晾干得甘蔗叶粉末。1.3.2标准曲线的绘制参考文献[19]测定总黄酮并进行微调,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10.00 mg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60%乙醇定容,移液器移取芦丁标准溶液0、0.5、1.0、1.5、2.0、2.5、3.0、3.5 mL于25 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3 mL 5%亚硝酸钠溶液,振荡摇匀,静置6 min;每个容量瓶中加入0.3 mL 10%硝酸铝溶液,振荡摇匀,静置6 min;分别向每个容量瓶中加入2.0 mL 4%氢氧化钠,60%乙醇定容,摇匀,避光静置15 min,以相应对照品溶液为空白,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扫描全波长,测其最大吸收波长500 nm并测其吸光度。以浓度c(g/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6.191 6c+0.006 5,R2=0.999 7。芦丁标准曲线见图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1图1芦丁标准曲线1.3.3离子液体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选取三丁基乙基溴化膦(季鏻类)、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吡啶类)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咪唑类)对甘蔗叶总黄酮进行超声辅助提取,以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离子液体的类型对甘蔗叶黄酮得率的影响。离子液体化学式及分子量见表2。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T002表2离子液体化学式及分子量离子液体化学式分子量三丁基乙基溴化膦C14H32BrP311.28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C7H10BF4N194.97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H11BF4N2197.97分别称取三丁基乙基溴化膦0.62 g、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0.40 g、N-乙基吡啶四氟硼酸盐0.40 g于3个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 mL去离子水,摇匀得0.1 mol/L离子液体;分别加入1.00 g甘蔗叶粉末摇匀,于超声功率240 W、提取时间15 min、温度45 ℃条件下进行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0.8 μm微孔滤膜得提取液,测定总黄酮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得率。Y=m2/(m1×10)(1)式中:Y为甘蔗叶总黄酮得率(mg/g);m2为提取液总黄酮的质量(mg);m1为甘蔗叶粉末质量(g)。1.3.4总黄酮的提取准确称取1.00 g甘蔗叶粉末于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离子液体水溶液,振荡摇匀,超声波振荡清洗器中于超声功率240 W,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进行提取,离心取上清液,0.8 μm微孔过滤得提取液。根据1.3.2测得总黄酮吸光度和公式(1),计算总黄酮得率。1.4单因素试验以甘蔗叶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得率和多糖得率为指标,分别对离子液体浓度(0.2、0.4、0.6、0.8、1.0、1.2 mol/L)、超声时间(20、25、30、35、40、45 min)、液料比(10、15、20、25、30、35 mL/g)、温度40、50、60、70和80 ℃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适宜的试验条件。1.5正交试验优化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甘蔗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见表3。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T003表3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水平超声时间/min离子液体浓度/(mol/L)液料比/(mL/g)超声温度/℃1400.420602450.625703500.830801.6甘蔗叶黄酮的纯化将甘蔗叶黄酮提取液进行旋蒸浓缩,加入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3 ℃冰箱保存24 h,沉淀2次,析出多糖和离子液体,过滤,收集滤液,旋蒸浓缩,加入3倍体积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相。将正丁醇相和水相浓缩至一定体积,各取部分浓缩液过0.8 μm微孔滤膜。分别取1.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分别测定正丁醇相和水相总黄酮的吸光度,计算正丁醇有机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分布。2结果与分析2.1单因素试验结果2.1.1离子液体种类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三丁基乙基溴化膦对甘蔗叶总黄酮提取效果最好,可能是由于三丁基乙基溴化膦黏度较低[20],与黄酮分子的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和范德华力更强[21],从而促进甘蔗叶黄酮溶出。因此,选择三丁基乙基溴化膦进行后续试验。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2图2离子液体种类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2.1.2离子液体浓度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总黄酮得率随离子液体浓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离子液体浓度到达0.6 mol/L时,总黄酮得率取得最大值,当离子液体浓度超过0.6 mol/L时,总黄酮的得率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由于离子液体浓度过高,出现了盐析效应,黏度增大[22-23],导致扩散变弱,抑制了甘蔗叶总黄酮溶出。因此,选择0.4、0.6和0.8 mol/L进行正交优化。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3图3离子液体浓度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2.1.3超声时间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见图4)由图4可知,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总黄酮得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0~45 min时的甘蔗叶总黄酮的得率呈上升趋势,在30 min时,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3.06%,当超声时间超过45 min,总黄酮得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随着超声时间的过长,持续产生热量越大,黄酮的一些热敏性结构遭到破坏和分解[24],黄酮得率受到影响。因此,选择40、45和50 min进行正交优化。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4图4超声时间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2.1.4液料比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见图5)由图5可知,液料比10~25 mL/g时甘蔗叶总黄酮得率随液料比增大不断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随着离子液体体积的增多,甘蔗叶粉末与离子液体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促进甘蔗叶中总黄酮溶解。在25 mL/g处,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当液料比超过25 mL/g,甘蔗叶总黄酮得率下降,可能是因为甘蔗叶总黄酮在25 mL/g时能够充分溶出,继续增大溶剂体积,减少物料对微波能量的吸收,加大甘蔗叶中其他组分的溶出,导致甘蔗叶总黄酮得率降低。因此,选用液料比20、25和30 mL/g进行优化。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5图5液料比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2.1.5超声温度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见图6)由图6可知,甘蔗叶总黄酮得率随温度升高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在提取温度为70 ℃ 时,得率最高,此后有所下降。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分子扩散,促进黄酮溶出,但温度过高会导致能耗增加。因此,选取提取温度60、70、80 ℃进行正交试验。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6图6超声温度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2.2正交试验结果及验证试验2.2.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各因素对甘蔗叶黄酮得率的影响因素次序为:离子液体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子液体浓度0.8 mol/L、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 ℃。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T004表4正交试验结果项目离子液体浓度/(mol/L)超声温度/℃液料比/(mL/g)超声时间/min总黄酮得率/%10.46020402.8820.47025453.2330.48030503.0840.66020503.0450.67025402.9660.68030452.7370.86020453.4580.87025503.1090.88030403.31k13.0633.1232.9033.035k22.9103.0973.1933.137k33.2873.0403.1633.073R0.3770.0830.2900.087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离子液体浓度和液料比在提取过程中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T005表5方差分析结果项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显著性离子液体浓度0.21520.107 582.692 3*温度0.01120.005 54.230 8液料比0.15320.076 558.846 2*超声时间0.01220.006 04.615 4误差0.01080.001 3注:F(2,2)=19。2.2.2验证试验结果为验证正交实验设计工艺的可行性,以最优工艺参数离子液体浓度0.8 mol/L、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 ℃进行3次平行试验,得到甘蔗叶黄酮的得率平均值为3.53%,表明工艺稳定可靠。与韦巧艳等[25]甘蔗叶总黄酮提取量为10.628 mg/g的结果相比,本试验提取出的甘蔗叶总黄酮得率大幅提高,表明与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相比,离子液体作为提取溶剂具有优势,能够促进甘蔗叶总黄酮溶出。2.3甘蔗叶总黄酮纯化结果将3次萃取的正丁醇有机相合并,将有机相和水相浓缩至一定体积,各取部分浓缩液经0.8 μm微孔滤膜过滤,分别取1.0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根据测得的正丁醇有机相和水相总黄酮的吸光值,算出正丁醇有机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正丁醇萃取有机相和水相甘蔗叶总黄酮的分布见图7。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7图7正丁醇萃取有机相和水相甘蔗叶总黄酮的含量分布由图7可知,与水相相比(0.38 g/L),甘蔗叶总黄酮分布更偏向正丁醇有机相(0.48 g/L),可能是因为甘蔗叶总黄酮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正丁醇萃取纯化后,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得到正丁醇相的固体粉末,经紫外法显色法测定正丁醇萃取相甘蔗叶总黄酮含量达40.50%,比萃取前高18.65%。2.4甘蔗叶正丁醇相黄酮定性分析2.4.1甘蔗叶正丁醇相黄酮紫外光谱(见图8)由图8可知,甘蔗叶总黄酮出现两个主要特征的吸收峰,峰Ⅰ的波长范围为300~400 nm,主要是因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的黄酮B环和环肉桂酰系统引起;峰Ⅱ的吸收峰在500 nm处存在,与芦丁的在紫外-可见光中最大的吸收波长接近;两处吸收峰与芦丁标准品相似,甘蔗叶总黄酮紫外-可见光谱与芦丁标准品相吻合,表明该纯化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8图8甘蔗叶正丁醇相黄酮紫外光谱2.4.2甘蔗叶正丁醇相黄酮红外谱(见图9)由图9可知,甘蔗叶总黄酮在400~4 000 cm-1波数范围内有多处吸收峰。在3 500~3 200 cm-1波数范围内出现一个强烈并且宽的吸收峰,甘蔗叶总黄酮的吸收峰为3 407 cm-1,这是由于缔合O-H基的伸缩振动,表明存在酚羟基;甘蔗叶总黄酮在波数为2 935 cm-1的吸收峰为—CH2反对称伸缩振动引起;1 606 cm-1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引起;C—O的伸缩振动吸收区域主要为1 300~1 000 cm-1波数范围内,因此1 266 cm-1、1 057 cm-1为C—O的伸缩振动引起,可判断由于C—O键存在;785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苯环间位取代的面外变形振动引起的;820 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对位取代引起[13];1 000~650 cm-1为芳香环的不饱和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γ=C—H。因此,可初步判断该纯化后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4.021.F009图9甘蔗叶正丁醇相黄酮红外谱3结论提取甘蔗叶总黄酮最优提取离子液体为三丁基乙基溴化膦;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子液体浓度0.8 mol/L、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 ℃,该条件下甘蔗叶黄酮的得率平均值为3.53%。采用正丁醇对甘蔗叶总黄酮进行萃取纯化,纯化后甘蔗叶总黄酮含量达40.50%。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