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演进,针对数字城市、互联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已建成的地理空间框架基础上,根据天水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要求,借助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扩充完善天水市空间数据内容,建立涵盖从城市微观要素到宏观状况的动态时空信息数据集,搭建支撑天水智慧城市建设和应用的时空信息数据、功能、软件、硬件的全方位云服务平台,实现从感知信息的实时接入到准确定位、有机整合、深度利用[1];从资源集中存储发展为利用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从单一服务发展为知识引擎、按需服务。文章选择自然资源、社会管理、公众服务等应用领域,以多维形象直观的地图表达方式,按需提供时空信息服务,在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监控、智慧旅游以及公众服务等方面开展智能专题示范建设,促进城市的智能化、科学化、动态化、精细化运行管理。1建设现状1.1标准规范标准规范建设参照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和发布的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规定,制定符合天水市实际情况的系列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资源目录标准、元数据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规定、政务专题数据处理与建库技术规定、地理实体数据技术规定、POI兴趣点数据规定、服务接口规定、应用接入规定、分项物联网节点地址及地理信息接口规定、安全管理规定、时空大数据清洗规定、时空大数据交换与共享基本规定等12类标准规范。通过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协调,明确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天水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将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定位为全市共用性、通用性的基础地理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城市两大中心的建设,时空大数据中心与城市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互为支撑;建立时空信息云平台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营中心在地理信息方面的全面支撑;实现基于地理实体标准的数据管理与融合。还需要积极参与全市公共资源目录编制,将空间地理基础库(地理实体库)数据资源纳入《天水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构建天水市时空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的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城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汇聚、融合、共享交换的应用机制,包括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数据使用保密协议、数据共享协议、开发与维护管理办法、运行与使用管理办法、数据更新管理办法、数据使用申请协议等6类机制。1.2时空大数据体系建设利用已建成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基础,采集天水市两区、五县城区的面积超过300 km2的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和地名地址等基础地理数据以及天水市城区、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街景、360度全景、激光点云、精细三维模型和倾斜实景三维等新型测绘地理数据,利用专题数据成果以及基础支撑环境和软件支撑。在统一的四维时空基准上,完成静态时空数据建设、动态时空数据建设、公共专题数据建设和政务专题数据建设,构建由汇聚、处理和管理三大数据区构成的时空信息大数据体系,统一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汇聚、存储、处理、融合和共享,实现时空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支撑各类政务专题的共享应用。通过提升时空信息大数据体系数据管理和服务分发等水平,实现包括静态、动态、公共专题和政务专题数据的存储管理,为天水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时空数据支撑基础,为城市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提供数据决策支持。1.3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时空大数据平台汇集全市时空信息大数据,实现智能融合,以天水市电子政务云环境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为基础,形成“1+1+3+6+N”成果,即“1套桌面服务平台、1个大数据中心、3个子系统、6大功能引擎、N个智慧应用”。平台以数据服务、功能服务、接口服务和知识服务为核心,提供时空信息资源的云化存储、管理和服务;以直观表达的全覆盖精细地理信息和时相地理信息为基础,实现时空信息资源的集中共享、深度挖掘以及业务应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支撑,为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的业务应用平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时空地理信息空间服务。1.4基础运行环境建设平台整体以天水市电子政务云为支撑,在体系内划分专区,建立面向政务网和面向互联网的平台部署硬件、网络、安全和软件等支持环境。基于自然资源局涉密网,构建测绘档案存储中心、机房升级改造与虚拟化、建立云平台成果展示中心。1.5典型智慧应用建设围绕天水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基础建立和扩展典型示范应用系统,发挥应用效益,探索应用机制,为智慧天水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通过与天水市旅游局、环保局和天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接入第三方业务平台,提供时空数据服务和相关的功能服务,减少其他业务系统在空间信息方面的投入,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典型智慧和第三方应用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07.010.F001图1典型智慧和第三方应用2平台应用现状2.1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共享应用不足“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已建成多时相、多类型、多尺度的全要素时空数据集,为人口、法人、经济、社会、文化等行业信息的无缝整合提供支撑,形成智慧城市“全息图”。目前,相关部门在线调用数据与应用服务不多,部分有数据需求的委办局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软硬件设备,造成信息化能力弱;在强地理信息应用部门,如公安、交通等部门,过去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应用百度、高德或者自建的地图数据,坐标、尺度、开发接口等方面不一致,替换新的数据服务需要较大的人力、时间与经济成本,不能及时接入新的数据服务。2.2CIM城市信息模型尚未建设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与之相关的数字孪生[2]、CIM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CIM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化模型,是智慧城市的三维时空底座,可以还原城市过往,记录城市现状,通过仿真模拟推演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主城区精细化三维模型和实景三维模型,模型只记录城市三维空间的平面与高程信息,未细化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层次特征、功能特征等信息,未完全实现对城市数据的三维一体化场景展示、精细化管理及智能决策支持。2.3城市地理空间应急指挥业务不完善“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应急建成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系统服务较单一,只针对地质灾害应急。2021年11月,天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地理空间相关的数据不能及时和时空信息云平台融合,未及时提供空间可视化与数据分析支撑。2.4智慧运营方案不够完善相关人员制定了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各类标准规范,落实了运营的工作人员,但当前的运营理念和方法重技术轻业务,未优化智慧城市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和改进方案。3提升对策3.1多措并举提升地理空间数据与服务应用(1)提升数据思维。加强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知识普及,通过媒体宣传、论坛展会、赛事活动、体验中心等多种方式,宣传智慧天水典型应用成果,提升各委办局时空大数据认知水平。加大对大数据理论知识的培训,提升全社会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增强利用数据创新各项工作的技能。(2)完善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天水市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发展和应用协调机制,在市场、监管、保障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加强市政府大数据中心与各委办局协同,针对规划落实,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产业测算方法,指导委办局开展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引导委办局结合实际,逐步将已有的和空间信息相关的业务系统迁移至统一的时空大数据基准。(3)加快人才培养。依据天水市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确立信息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新标准。鼓励各委办局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岗位并加强技术人员在岗培训,鼓励通过产学研等方式开展时空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共同探索实施高质量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与应用。3.2构建CIM数字孪生时空基准台根据住建部、工信部和中央网信办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景三维模型、地下管线数据、规划专题数据等各类数据,形成地上、地面、地下、历史、现状、规划的数据资源中心,依托国土地理信息资源平台,利用大数据、GIS和BIM[4]等技术搭建三维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系统,为城市规划设计落地和城市建设审批提供更丰富直观的决策支撑。3.3建设公共事件综合指挥信息化平台依托天水市网络理政中心,建设天水市公共事件综合指挥信息化平台[5],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协同管理,通过全市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建成集应急预案、物资、人员、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的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化平台,实现事故灾难、疫情防控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提升天水市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3.4提升智慧城市运营的理念智慧城市运营内部需要优化已有的示范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根据智慧城市新常态下的要求,加强基层工作人员掌握新状态下的管理工具与服务技能;对外要切换用户思维,将城市居民当成智慧城市互联平台的用户,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功能和体验;需要切入政务业务,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改变传统的政务运作方式,在一些关于民生政策方法上,应采用假设可行、验证可行、确定施行、数据反馈与评估、优化更新的方法,通过闭环管理,破除“信息孤岛”,大力推进时空大数据共享,实施切实可靠“互联网+智慧政务服务[6]”。4结语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天水建设的重要组成与核心,是天水市各类业务的时空基准与骨架。智慧天水时空信息云平台总体实现了建设的目标与定位,围绕时空信息云平台,整合人口数据、法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和其他专题资源数据,为全市各领域、各行业应用建设提供全面无缝集成、自动智能化的公共基础服务,为不同部门资源共享、综合应用与协同服务提供统一支撑,实现大数据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依托时空信息云平台,着重推进智慧天水建设的重点应用。本文分析天水市智慧城市在数据共享、数字孪生、智慧化应用开发、运营保障方面的现状,提出提升方法与建议。智慧天水经过不断地完善、升级与推广应用,能够立足天水区域特点,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部门,提供实时、按需、智能的时空信息服务与时空信息特色应用,全面推动天水市社会与经济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