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属于桑科桑属落叶性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桑叶作为桑树的主要产物,不仅能够作为家蚕的饲料,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材[1]。桑叶中富含黄酮、生物碱、多酚、多糖以及各种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2-3],具有抗炎、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及调节机体糖脂代谢等功效[4-6]。随着研究的深入,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工艺也在不断优化[7]。在畜禽生产中,桑叶及其提取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全面,未来有望成为抗生素的替代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重要利用价值。文章就桑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生物学功能及桑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桑叶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1桑叶有效成分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桑叶干物质中占1%~3%,主要成分包括芦丁、二氢山柰素、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苦素等,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力,具有降血压、降血糖以及抗癌、抗肿瘤的作用[8]。生物碱在桑叶中含量丰富,其中1-脱氧野尻毒素(1-DNJ)是桑叶中特有的生物碱,占生物碱总含量的50%以上,作为一种糖苷酶抑制剂,DNJ主要通过抑制二糖分解酶活性达到降血糖效果[9],同时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桑叶多糖主要由鼠李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等组成[10],约占桑叶干重的1.79%~2.64%,对桑叶的药理功效具有重要作用,桑叶多糖不仅能够抗炎、抗氧化,还可以促进糖代谢,增强机体对糖的吸收利用率,有效降低血糖含量[11]。2桑叶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虽然我国桑树资源十分丰富,但大多数桑叶用途单一,主要用作桑蚕的饲料,有关桑叶药用价值并未得到深度开发与利用,随着对桑叶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成分的利用程度,对桑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纯化,从而实现其最大的利用价值。2.1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关于桑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浸提法[12]、超声波辅助提取[13]、微波辅助提取[14]以及超临界CO2提取[15]等方法。浸提法主要利用有机溶剂与水组成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规模化生产[16]。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加速活性物质的溶出[17],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提取效率,还能够避免高温破坏活性物质[18],具有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提取率及精确度高等优点[13]。微波提取技术比传统提取效率高,比超声波提取更环保,可降低噪声污染等,超声-微波提取法优于单一的超声或微波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以CO2作萃取剂,不仅无毒无害,并且对提取物破坏较小。2.2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桑叶中生物碱的含量丰富,生物碱中的多羟基结构在极性溶剂中溶解性很强,常用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水提法得到的杂质较多,需要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的提取纯化,加入乙醇可除去多糖类物质的干扰,并且可以提高生物碱的提取率。叶甜等[19]利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优化桑叶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发现在50 ℃使用70%乙醇提取20 min,提取2次时,可使生物碱得率最高。王娅等[20]发现,利用加热回流法提取会破坏桑叶中1-DNJ的结构。随着新技术的开发,采用真空气流细胞破壁技术可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从而充分发挥其生物活性[21]。2.3多糖生物提取工艺桑叶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的非淀粉多糖,化学性质稳定,目前最常用的桑叶多糖提取方法为热水浸提法[22],结合酶、超声波、微波等辅助手段,可以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23-24]。采用酶-超声双辅助提取桑叶多糖能够有效提高原料利用率和提取率。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酶解-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皆能缩短提取时间、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萃取率[25]。桑叶多糖的提取条件还与提取环境和桑叶品种密切相关。3桑叶有效成分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随着对桑叶及其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桑叶在药理和临床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生物活性成分不仅能够降血糖血脂、抗氧化衰老,并且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3.1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桑叶中的多糖、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均具有清除或抑制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细胞的氧化衰老[26]。有研究发现,当桑叶多糖的质量浓度在0.2~1.2 g/L范围内,对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羟自由基(OH·)、二铵盐自由基(ABTS+·)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的关系[27]。Zheng等[28]在桑叶中鉴定出13种多酚类化合物,发现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机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信号通路影响转录因子的活性,并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黄酮类成分能够增加抗氧化酶类的活性。杨忠敏等[29]研究发现,桑叶生物碱对肾脏氧化损伤的小鼠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3.2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菌群平衡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桑叶活性成分在调节机体肠道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陈涟昊等[30]在桑叶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中发现,桑叶多糖能够增加小鼠肠道菌群种类,显著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研究表明,针对D-半乳糖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小鼠,桑叶生物碱不仅可以提高小鼠肠道的菌群多样性和数量,还能够有效改善肠道屏障损伤[31]。张金龙等[32]发现,在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桑叶粉,能够显著提高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长度及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改善肠道形态结构,促进营养物质吸收。3.3提高机体免疫力桑叶多糖和桑叶多酚类化合物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活性物质,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存在调节作用,还能够刺激和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33]。Liu等[34]发现,在小鼠巨噬细胞中添加桑叶多糖,能够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含量。侯瑞宏等[35]研究发现,桑叶多糖对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均具有显著影响。宋敏等[36]发现,饲粮中添加桑叶有效成分,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浆中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桑叶提取物对机体免疫调节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抗炎反应间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3.4调节机体糖脂代谢桑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血脂的作用,桑叶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尤其是桑叶中特有的DNJ,可以非竞争性地结合α-糖苷酶,抑制体内多糖的分解及葡萄糖的吸收[37]。桑叶多糖可以促进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从而调节糖代谢[38]。王玲等[39]在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小鼠的同时,进行不同剂量桑叶DNJ的灌胃试验,发现高剂量桑叶DNJ水提液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以及腹腔脂肪系数,与李有贵等[40]研究结果相似,表明桑叶提取物在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方面具有显著作用。4桑叶提取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在动物饲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不同的添加方式和添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4.1桑叶提取物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桑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作为动物饲粮添加剂不仅可以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风味,还可以节约饲养成本,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宋敏等[36]发现,在饲粮中添加1 000 g/t的桑叶提取物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肠道内脂肪酶的活性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李婉涛等[41]研究发现,桑叶提取物具有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和改善肉品质的作用,与杨刚[42]研究结果相似。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桑叶提取物,不仅促进母猪产后发情,还能够提高猪奶的营养水平,提高产仔数量[43]。4.2桑叶提取物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桑叶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能够改善蛋鸡的产蛋量和蛋黄颜色,促进肉鸡生长。宋琼莉等[44]在矮脚黄鸡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有效改善矮脚黄鸡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但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雷春龙等[4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桑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蛋鸡产蛋高峰后期的次蛋率和蛋壳厚度,对鸡蛋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研究发现,在蛋鸡中饲料中添加桑枝叶提取物可提高蛋鸡的总体生产性能,对蛋鸡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均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46]。4.3桑叶提取物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合理添加桑叶提取物,可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肉质,节约成本。杨春涛[47]研究表明,在犊牛饲粮中添加桑叶黄酮后,犊牛采食量呈上升趋势,断奶犊牛的总能代谢率显著提高。桑叶黄酮在泌乳奶牛日粮中添加量为45 g/d时,可以改善乳品质,提高产奶量,缓解奶牛热应激[48]。桑叶提取物可为瘤胃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氮源,使瘤胃pH值和温度保持在瘤胃微生物活动的最佳范围,减少有害气体排放[49]。当羊饲粮中桑叶提取物的添加量为5%~20%时,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均有所改善[50],添加量超过30%会降低肉羊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陈丹丹等[51]发现,在肉羊基础日粮中添加桑叶黄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烷的排放量。4.4桑叶提取物在水产生物生产中的应用黄鑫等[52]发现,在幼鱼基础日粮中桑叶提取物含量在2%~3%时,有益于幼鲫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改善脂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能够调节其脂质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和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但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53]。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促进肠道发育,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54]。有研究发现,大鲵饲粮中桑叶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为8 g/kg时,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55]。5展望桑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桑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成本高、提取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还需不断优化以提高桑叶有效成分得率及各种生物活性。桑叶提取物用于动物生产中有利于提高机体的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但在实际生产中,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其具体的用法用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何降低桑叶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桑叶的利用率,未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桑叶及其提取物作为一种新型饲料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