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绘获取最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有助于各类工作的有序开展。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掌握对应地区的周围环境、相关地质、水文信息等情况。借助无人机强化空间环境的探测,可以减少人工测绘、探测造成的失误,在一定限度上保证恶劣环境中测绘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无人机遥感技术概述地面工作人员通过对无人机进行无线电遥控,可以实现无人飞行器按照预先设计的轨迹完成飞行任务,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远程操控设备[1]。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人机遥感技术无需人为驾驶飞机,可自行完成飞行任务,且无人机构造简单、成本较低;针对复杂恶劣的环境和危险地段,可以借助无人机完成探测,如灾害现场中利用无人机组织救援工作、推进复杂环境探测工程等。遥感技术主要利用雷达、电磁波探测仪和多种类型的相机、成像仪等设备,可以高质量收集并储存、分析信息、图像等数据,具有非常高的灵敏性,设备自重较轻,可以实现远程遥控,与无人机结合形成无人机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时,需要处理好相应的数据,保证图像质量高和数据真实有效。2无人机遥感技术特点分析2.1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优势(1)高清图像数据快速处理。获取空间环境实际影像时,无人机属于固定航道飞行,飞行幅度较小,对应偏角较大,图像数据更具立体感。无人机遥感技术的设备具备较大的储存空间,可以获取更多的图像信息,通过数据图像处理获得高质量的影像[2]。搭载无人机的相机包含多光谱成像仪、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光学相机等,还可以搭载电磁波扫描、红外扫描、激光扫描等仪器,无人机在固定航道飞行过程中,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调整,获得更加清晰的成像。在无人机遥感技术作用下,设备具备较大的存储空间,能够满足多个软件和程序同时运行,更加快捷地进行数据后期处理,实现图像高分辨率处理,也可以指定固定区域进行数据处理,提升数据处理的速度,保证数据精准性。(2)操作简单安全。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于测绘工作时,主要通过控制无人机飞行,对规划的位置开展相关探测工作。整个操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远距离操控,尤其在环境非常复杂、恶劣的区域,无须到现场进行操作,能够保证人员安全[3]。通过操控无人机搜集区域信息,为各类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如峡谷、地震区等人员无法进入的地区,均可以应用无人机开展测绘,整体安全性较高。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践应用情况发现,无人机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操控,更好地分析指令、执行命令,使操作更便捷,有助于提高测绘工作效率。(3)广范围监测且低成本。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监测范围广,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测量。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具体需求调整检测范围,设定无人机实际飞行高度,为工作人员开展分析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需要提高测绘精度时,可以降低无人机飞行高度,进而提高图像精确度。无人机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不高,主要因为无人机多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重量较轻,材料价格贵但能够多次重复利用,从而节省成本。无人机在实际操作中不需要驾驶员,操控相对简单,经过专业化培训便可实现基本操控[4]。(4)较强系统兼容性。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系统存储空间较大,可以与多种技术进行融合使用。实践作业中,面对复杂环境作业时,容易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飞机稳定性。因此,无人机系统会兼容多种遥感程序,更好地维持无人机飞行稳定性,确保航拍、测绘准确性。无人机在不同环境中飞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测绘过程中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方便控制人员实施合理的调整。无人机系统具备快速信息处理程序,能够更好地提升数据准确性。2.2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不足(1)飞行稳定性不足。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性、重量较轻,有助于低空测量工作随时调整,但无人机在高空飞行测量时,容易被风力影响,风力影响程度与航行高度呈正相关,操控无人机高空飞行具有较大难度[5]。受到气流影响而发生的不稳定性,极易造成飞机颠簸,进而影响拍摄影像精细度和图像质量。研究人员应深入探究,提升无人机特殊情况下的飞行稳定性。(2)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无人机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受技术、价格等方面的影响,整体技术水平不够高。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测绘需求,需要实际操作中搭载一些专业的探测设备,会增加无人机重量,直接影响整体控制精准性。现有的传感器系统在获取信息、数据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会影响无人机图像拍摄质量,应提升传感器、控制器的技术水平[6]。3测绘工程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3.1应用于城市规划(1)像控布设。无人机遥感成像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08.008.F001图1无人机遥感成像城市规划中,需要对测绘的区域实施像控布设,设置正方形网格和像控点,无人机航测数据精准度受像控点数量、精度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测绘,设置像控点时应从区域无人机翼型、测量范围等具体情况出发,综合考量、合理设计,保证测量误差在可控范围内,有效提高测绘准确度[7]。(2)航线和区域的规划。为保证城市规划有序顺利开展,应明确测量区域,找出测量重点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无人机飞行特性等情况,设计相应的飞行航线,保证测量数据信息能够满足测绘工程单位需要。无人机在实际飞行时容易被风速、温度影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合理划分各个测绘区域,再调整相应高度,获得合理的测绘结果。(3)处理影像数据。图像拍摄主要借助照相机实现,该设备搭载在无人机系统内。无人机飞行时,照相机会受光的影响,从而影响图像拍摄质量,造成测量数值与图像信息出现一定误差。拍摄过程中,应有效调整拍摄角度、空间,在后续数据处理过程中转化图像格式,校正图像,使图像间关系实现交互式处理,高效识别并进行拼接,进一步提升图像处理质量,保证图像精准度。3.2测绘复杂区域测绘工程中,面对复杂、恶劣的地理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应合理引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使测绘数据更加准确。可以将GPS系统安装在无人机设备上,根据测绘区域地图情况开展有目的性的探测。工程相关工作人员设计无人机飞行航道时,应结合具体区域情况,确保复杂环境中可以实现图像摄取、数据采集。测绘工作人员在实际测绘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图像效果、距离、精确度、角度等内容。针对恶劣、复杂地理条件的测绘工作,很难进行人工实地考察、测绘,无人机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绘制精准度。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全面的信息,对测绘单位的规划、设计工作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3测绘海岸地形(1)合理设置布控点。需要结合不同的航行轨迹,制定科学合理的布控点。从实际测绘情况分析,一般设置为单航带,进行覆盖式测量,以此完成整个海岸的测量工作。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布设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结合航线具体位置确定,保证平高点的合理性,深入区域规划情况以及其他情况,合理设计整体布控点位置。需要保证控制点距离合理,进而保证测量准确性[8]。(2)注重飞行前的准备工作。海岸环境的测绘风力较大,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无人机飞行航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气流、风向、潮汐等不确定因素,避免无人机飞行过程出现严重偏离航线的状况。飞行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综合地了解、调查海岸测绘区域天气,尽量选择风力小、天气好的天气进行测绘,最大限度地保证图像清晰度和无人机拍摄角度的合理性。海岸地形会被引力、潮汐影响,工作人员设计航线时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3.4大比例尺的测绘农业生产区等一些大比例尺区域,可以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完成大范围测绘,获取区域内的信息,掌握测绘重点数据。无人机在实际测绘过程中主要依照制定的飞行航线执行测绘任务,工程师会根据实际测绘情况,在保证飞行稳定度、数据准确性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整,使用专业的软件和信息处理系统,进一步控制航拍过程[9]。4结语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的应用中表现出较大优势,能够获得高清图像,实现数据快速处理,具有低成本、监测范围广的优势。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测绘准确度,扩大测量范围,更好地适应恶劣环境,有助于安全、高效地完成测量工作。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