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株玉米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之一,经发酵后的青贮玉米能够保存原有的营养成分,提高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1]。靳超戈[2]报道,当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乳酸菌不足时,极易影响发酵品质和稳定性。紫花苜蓿蛋白质含量高,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丰富,具有适口性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但因自身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乳酸菌数量少,单独青贮时效果不佳[3]。青贮饲料的品质易受物料、水分、添加剂、发酵时间等因素影响[1]。与单一青贮相比,混合青贮具有原料丰富、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等优点,但添加剂的筛选尤为重要。伏桂华等[4]研究发现,全株玉米中添加0.3%尿素进行青贮,可以提高玉米的营养价值。谢展等[5]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稻秸和麦麸混合青贮中添加乳酸菌和尿素,比单独添加乳酸菌效果更好。张雨书[6]发现,干稻草和王草中添加糖蜜,可以提高青贮饲料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pH值。陇东地区属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适宜种植玉米和紫花苜蓿,粗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以乳酸菌、尿素、糖蜜为添加剂,分析不同添加剂组合对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青贮添加剂,为利用陇东地区粗饲料资源、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玉米和紫花苜蓿由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花所乡农户种植。全株玉米处于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紫花苜蓿处于初花期至盛花时进行刈割,切至1.5~3.0 cm。乳酸菌(活菌数1.0×1011 CFU/g)购自牧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尿素(总氮46.5%)购自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糖蜜(含糖量约49%)购自平凉市崆峒区商贸市场。1.2试验设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未添加添加剂)、试验Ⅰ组(添加0.02 g/kg乳酸菌)、试验Ⅱ组(添加3 g/kg尿素)、试验Ⅲ组(添加50 g/kg糖蜜)、试验Ⅳ组(添加0.02 g/kg乳酸菌+3.00 g/kg糖蜜)和试验Ⅴ组(添加0.02 g/kg乳酸菌+3.00 g/kg糖蜜+50.00 g/kg尿素),各菌种均为鲜重添加,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试验期60 d。1.3青贮制作将铡短的玉米秸秆与紫花苜蓿按鲜重1∶3混合,喷洒不同的添加剂,填实装入聚乙烯袋(规格30 cm×20 cm)抽真空密封,室温避光保存2个月,开封取样分析。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感官品质参照德国农业协会推荐的评分法,在混合青贮开封后对其颜色、气味、质地进行综合鉴定[7-8]。1.4.2发酵品质参照《青贮饲料pH值、有机酸、氨态氮测定方法》(DB15/T 1458—2018)[9]测定混合青贮的pH值、氨态氮和有机酸含量。1.4.3营养成分参照《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T 6435—2014)、《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GB/T 6432—2018)、《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GB/T 6438—2007)、《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GB/T 20806—2006)、《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NY/T 1459—2007)[10-14],分别测定混合青贮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5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方差分析,LSD法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感官品质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5个试验组青贮饲料的综合气味、颜色和质地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Ⅴ组青贮饲料的气味、颜色和质地单项评分最高,综合评分19分。试验Ⅳ组青贮饲料的综合评分为18分,试验Ⅰ组和Ⅲ组青贮饲料的综合评分为17分,试验Ⅱ组青贮饲料的综合评分为16分。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5.024.T001表1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感官品质的影响组别气味及评分颜色及评分质地及评分综合评分等级对照组淡芳香味(11分)淡黄色(1分)较松散、几乎不粘手(2分)14分良试验Ⅰ组较浓芳香味(13分)淡黄色(1分)松散柔软、不粘手(3分)17分优试验Ⅱ组较浓芳香味(13分)淡黄色(1分)较松散、几乎不粘手(2分)16分优试验Ⅲ组较浓芳香味(13分)淡黄色(1分)松散柔软、不粘手(3分)17分优试验Ⅳ组较浓芳香味(13分)黄绿色(2分)松散柔软、不粘手(3分)18分优试验Ⅴ组很浓芳香味(14分)黄绿色(2分)松散柔软、不粘手(3分)19分优注:“优”为16~20分,“良”为10~15分,“中”为5~9分,“劣”为0~4分。2.2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升高(P0.05),且以试验Ⅱ组最高;其他3个试验组青贮饲料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和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个试验组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试验Ⅳ组、Ⅲ组、Ⅴ组、Ⅰ组和Ⅱ组。试验Ⅲ组、Ⅳ组和Ⅴ组青贮饲料的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均未检出丁酸。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5.024.T002表2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组别pH值氨态氮/总氮/%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对照组4.47±0.01c9.64±0.02c5.20±0.22d0.95±0.01d0.03±0.01—试验Ⅰ组4.52±0.04b9.79±0.01b5.45±0.12c1.06±0.02b0.02±0.01—试验Ⅱ组5.02±0.01a10.94±0.02a3.54±0.07e1.01±0.01c0.02±0.01—试验Ⅲ组4.05±0.01d6.77±0.03e6.70±0.05ab1.16±0.01a0.02±0.00—试验Ⅳ组4.03±0.01d6.86±0.02e6.71±0.05a1.14±0.01a0.03±0.01—试验Ⅴ组4.04±0.02d8.47±0.17d6.50±0.05b1.15±0.01a0.03±0.01—注:1.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表示未检出。2.3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5个试验组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以试验Ⅱ组和Ⅴ组较高,分别达到13.19%和13.29%。试验Ⅰ组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最高,对照组最低。试验Ⅱ组青贮饲料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4个试验组(P0.05)。试验Ⅱ组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试验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2.15.024.T003表3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组别粗蛋白干物质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对照组10.37±0.24d25.45±0.749.35±0.44ab41.51±0.40a26.89±0.03a试验Ⅰ组10.69±0.15c25.69±0.628.77±0.02b40.28±0.40b25.54±0.27b试验Ⅱ组13.19±0.07a25.55±0.509.44±0.29a41.39±0.28a26.31±0.22a试验Ⅲ组13.09±0.02b25.50±0.508.60±0.42b40.12±0.50b24.72±0.36c试验Ⅳ组13.11±0.02b25.53±0.638.40±0.49b39.59±0.74c24.54±0.43b试验Ⅴ组13.29±0.07a25.63±0.638.27±0.08b39.11±0.35c23.82±0.67d%3讨论3.1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感官品质的影响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对其营养价值具有直接影响[15]。感官鉴定主要通过颜色、气味和质地对青贮饲料进行综合评价,是评价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16]。本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混合青贮的等级均属优良,但试验组青贮饲料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从综合评分判断,青贮饲料评分以复合添加乳酸菌+糖蜜+尿素最高,复合添加乳酸菌+糖蜜次之,对照组最低,表明在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酸菌、尿素和糖蜜以及复合添加乳酸菌+糖蜜和乳酸菌+糖蜜+尿素,可以改善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但以复合添加乳酸菌+糖蜜+尿素混合青贮效果较好,与靳超戈[2]研究不同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合青贮饲料感官评分的结果相符。3.2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pH值、有机酸和氨态氮/总氮是评价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主要参数[5,16]。pH值较低时,可以降低发酵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活性,抑制乙酸和丁酸等物质产生,使青贮饲料长期保存[16-17]。本研究结果表明,除试验Ⅱ组外,其他4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均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增加,与黄秋连等[18]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加入添加剂后促进了青贮原料乳酸菌增殖,增加了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较快进入乳酸发酵阶段[18-19],引起pH值快速降低和乳酸含量增加。本试验中,试验Ⅲ组和Ⅳ组青贮饲料的pH值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但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与赵庆杰等[20]在青稞秸秆与多年生黑麦草混合青贮上取得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试验Ⅰ组添加乳酸菌后促进了乳酸发酵速度,降低了pH值,试验Ⅲ组添加糖蜜后发酵底物充足,加快乳酸菌增殖和乳酸生产,从而引起pH值下降;试验Ⅳ组添加乳酸菌与糖蜜后,产生了协同作用,引起乳酸含量升高,pH值降低。氨态氮/总氮值可以反映青贮饲料发酵过程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分解程度,氨态氮/总氮值降低表明蛋白质分解较少,青贮发酵品质好[21]。本试验中,试验Ⅱ组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显著高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谢展等[5]、荣辉等[22]、Cao等[23]研究结果类似。可能是由于发酵初期pH值较高,添加的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气,使氨态氮含量提高[24]。本试验中,试验Ⅲ组、Ⅳ组和Ⅴ组青贮饲料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其他3组,可能是由于pH值比较低时,能够抑制梭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氨态氮含量降低。3.3不同添加剂对混合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粗蛋白是评价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21,25]。本研究中,5个试验组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试验Ⅴ组最高。表明在玉米秸秆和紫花苜蓿中添加乳酸菌、糖蜜和尿素,可以提高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含量,且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但孙娟娟等[26]研究发现,在小麦秸秆黄贮饲料中单独或复合添加尿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其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与本研究结果不符,可能与青贮原料、添加剂种类、发酵时间等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研究表明,NDF含量与家畜的干物质采食量呈负相关,ADF含量与家畜的消化利用率呈负相关[22,27]。伏桂华等[4]报道,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玉米青贮时间的延长,NDF含量呈下降趋势。谢展等[5]研究发现,在紫花苜蓿混合青贮中添加乳酸菌和尿素,与未添加组相比,NDF和ADF含量均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青贮饲料的NDF和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以试验Ⅴ组最低。表明在玉米秸秆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中添加乳酸菌、尿素、糖蜜,可以降低NDF和ADF含量,但复合添加乳酸菌+尿素+糖蜜效果更加显著。4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根据混合青贮的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判断,以乳酸菌+糖蜜+尿素复合添加效果较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