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属湘江Ⅰ级阶地,主要包括10栋33层框剪结构高层建筑,地下室一层,塔楼部分地下室层高为5.80 m。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中砂、圆砾层中的潜水,具有承压性。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0.50~2.10 m之间,标高52.68~55.48 m,地下室底板绝对标高51.00 m,远低于潜水水位,电梯井等局部深基坑施工困难,原设计集水明排法无法满足施工要求。2局部深基坑施工难点本工程地下室电梯井绝对标高为49.50 m,井底设计承台基础尺寸为4.2 m×4.2 m×1 m,承台下部位10 cm厚C15混凝土垫层,实际开挖深度至标高48.4 m。持续降水过程中,侧壁粉土与中砂层形成与地下水贯通的过水孔隙,流沙随水流被带走,导致侧壁坍塌或者已施工完成的垫层面层下陷,基坑难以成型。如何实现电梯井等部位的局部降水,以防坑底涌水涌砂,暂缓基坑侧壁坍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3降水设计本工程开挖至基底的地层主要由粉土与中砂层组成,其特性为:①第四系冲洪积(Qal+pl)粉土。黄褐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②第四系冲洪积(Qal+pl)中砂。黄褐色,松散,湿,母岩成分由砂岩组成,级配一般,分散性较好,含少量黏性土。其中,中砂层潜水具备承压性,施工过程中如无有效预防和解决措施,将对底板施工造成较大的破坏。在充分考虑工期紧张以及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多方比选降水方案,确定降水井+局部拉森钢板桩支护的方式,最适宜富水砂层区域的深基坑局部降水[1]。3.1降水井降水因基坑开挖较深,且地下室底板在粉土与中砂层上,明排法降水极易带走流沙,导致底板下部淘空,抽水部位周边位置环境破坏下沉,需要采用降水井进行整体降水。降水井采用网格化布置,间距40~50 m,选择临近电梯井、集水井且位于承台以外的区域设置,井口高程50.5 m(略低于地下室底板高程),井底标高43.5 m,井深7 m。3.2拉森钢板桩为防止砂层在电梯井开挖过程中坍塌,在电梯井等部位仍需设计钢板桩,起到支护和止水帷幕的作用。(1)电梯井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设计桩顶高程51.5 m,桩底高程45.5 m,桩长6.0 m,其中挡土段2.0 m、嵌固段3.0 m,空置1.0 m。(2)拉森钢板桩型号采用Ⅱ型,材质采用Q235,每延米板桩截面积为156 cm,每延米板桩壁惯性矩为8 500 cm,每延米板桩的抗弯模量为850 cm,抗弯力为215 MPa。(3)钢板桩采用50 t振动锤振动插入,两桩之间连接应紧密,当缝隙过大出现渗水现象时,应用沥青麻絮封堵。(4)钢板桩定位应避开桩基础位置,不影响桩基础施工及电梯井施工,沿电梯井承台范围外扩25 cm为宜。拉森钢板桩大样图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70.F001图1拉森钢板桩大样图(单位:mm)4拉森钢板桩拔出时间分析根据设计文件,钢板桩拔出时间应为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电梯井承台与侧壁剪力墙设计混凝土等级为C30 P6,达到设计强度至少需28 d,难以满足施工进度以及钢板桩在不同电梯井之间周转使用的要求。通过分析电梯井钢板拔出过程对电梯井侧壁剪力墙的影响主要为:(1)拔出过程中,振动锤拖拽钢板桩的激振力作用在电梯井侧壁剪力墙上的影响;(2)拔出后,周边土产生的侧向剪力作用在电梯井侧壁剪力墙。4.1振动锤激振力对电梯井剪力墙的影响本工程采用DJZ60振动锤进行钢板桩施工,其产生的激振力为0~477 kN,钢板桩长6 m。钢板桩每块宽度400 mm,由于起拔过程中土层内力作用复杂,不考虑砂土、粉土层在钢板桩振动过程中的“液化”[2]。此处简化起拔过程中,单块钢板桩带动周边土层对电梯井侧壁剪力墙的影响面积为0.4 m×1.5 m=0.6 m2,将受影响部位的电梯井壁视为持续受到477 kN的侧向剪力。原设计为节约混凝土,基础与底板之间缝隙≥1 m,砌筑砖胎膜填土肥槽,为方便计算,此处视为钢板桩拔出时,激振力通过回填土挤压力,直接传递至电梯井侧壁剪力墙。将电梯井侧壁剪力墙等效为连续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模型,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 mm,则井壁受压截面宽度为400 mm,高度为260mm,其斜截面受压满足[3]:V≤0.25fcbh0βC (1)式中:fc——C30混凝土设计标准抗压强度值(N/mm),此处取14.3 N/mm;b——等效受压截面宽度(mm);h0——截面的有效高度(mm);hw——截面的腹板高度(mm),此处取矩形截面;βc——混凝土强度系数,此处取1。计算得到实际斜截面承载力为:V≤371.8 kN,即电梯井剪力墙侧向承载力小于侧向压力477 kN,钢板桩拔出时,易造成电梯井壁的开裂破坏。拉森钢板桩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梯井简化受力模型如图3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70.F002图2拉森钢板桩平面布置示意图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70.F003图3电梯井简化受力模型本工程为解决钢板桩拔出过程中,扰动导致电梯井侧壁开裂破坏,为现钢板桩在各个电梯井之间进行周转使用,提高电梯井侧向抗剪切能力,基础与底板间隙均采用同标号素混凝土填充,在填充一侧增加配筋,井壁受压截面宽度为400 mm,高度为960 mm。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混凝土3 d左右需拔出钢板桩,进行周转使用,C30混凝土基本能到达到50%强度,斜截面受压推导如下:V1≤0.25fcbh0βc/2 (2)计算得V1≤686.4 kN,可见增加素混凝土和配筋之后电梯井斜截面受压得到明显改善,3 d混凝土强度的承载力686.4 kN≥477 kN,满足钢板桩拔出时最坏情况下的承载力要求。基础与底板间隙素混凝土填充如图4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70.F004图4基础与底板间隙素混凝土填充4.2周边土剪力对电梯井剪力墙影响根据地勘报告,钢板桩拔出后,侧向土对电梯井壁最大剪力为50.41 kN≤686.4 kN,可判断钢板桩拔出后,侧向土压力对3 d龄期的电梯井混凝土影响极小。内力位移包络图如图5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70.F005图5内力位移包络图5结语富水砂层区域的局部深基坑降水施工,采用降水井+局部钢板桩围堰的方式进行,为满足施工进度以及钢板桩在不同电梯井之间周转,电梯井壁设计厚度需能够承受钢板桩拔出时振动锤扰动,设计壁厚不足时,在电梯井基础与底板间隙采用素混凝土填充,可提高电梯井壁的承载力,满足混凝土浇筑后尽快拔出钢板桩进行周转使用的施工要求,减小电梯井渗漏风险。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