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郑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为郑州市一条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敷设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线路全长47.8 km,设站31座。全线拟分期建设,一期工程起于西南部荥阳市贾峪镇站,止于北部的小营站,线路全长39.047 km,共设置车站26座,运营长度38.5 km,平均站间距1.54 km,其中,最大站间距2.76 km(洞临湖站-安宁路站),最小站间距0.85 km(秦岭路站-桐淮路站),换乘站9座。二期线路向北延伸5站5区间至花园口东站。根据运量特征选择本工程经济、可靠、高服务质量的系统制式和列车编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2客流特征分析客流预测成果是系统制式与列车编组设计的基础资料。郑州地铁6号线各年限客流参数如表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61.T001表16号线各年限客流预测指标客流指标初期近期远期全日客流量/万人次28.7773.43108.31运营长度/km38.547.647.6客流强度/(万人次/km)0.741.532.26最大断面/(万人次/d)7.1816.5023.24周转量/(万人/km)303.75817.111 164.89平均运距/km10.5611.1310.76早高峰客流量/万人次4.4110.7414.58不均衡系数1.271.221.13最大断面/(万人次/h)1.292.763.79周转量/(万人/km)43.91114.97152.50平均运距/km9.9710.7010.46由表1可知,6号线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最大断面的客流量约为3.79万人次,属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初期日客运量28.77万人次,客流强度0.74 万人次/km;近期日客运量73.43万人次,客流强度1.53 万人次/km;远期日客运量108.31万人次,客流强度2.26 万人次/km。3系统制式及列车编组3.1站立标准及舒适度选择车厢内站席面积标准是影响列车定员、乘客服务水平和系统规模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前应合理确定乘客站立标准和对应的服务水平。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2013)“在确定地铁系统运能时,车厢有效空余地板面积上站立乘客标准宜按每平方米站立5~6名乘客计算”[1]。参考郑州市同步规划的3号线二期、7号线、8号线、10号线和14号线,3号线因与一期工程保持一致采用6 人/m2定员标准,其他线路线均采用5 人/m2定员标准。结合目前车辆定员标准的实际运营现状以及设计车辆定员的趋势[2-4],6号线研究年度的客流平均乘距分别为10.56、11.13、10.76 km,大于一般城区轨道线路平均乘距,为提高旅客乘坐舒适性,郑州6号线采用定员标准为5 人/m2。3.2系统选型与编组根据郑州市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与建设规划,本线属于城市轨道线网一部分。结合客流特征(大运量线路)及城市轨道系统与新型公共交通系统的技术经济特性对比,本线宜采用地铁系统。3.2.1运能适应性分析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JB 104—2008)[5]要求为标准,按远期高峰时段钢轮/钢轨全封闭系统30 对/h,胶轮单轨系统24 对/h计算,得到各种类型系统运能的参考值如表2所示。其中,高运量4.5~7万人,大运量2.5~5万人,中运量1~3万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61.T002表2列车编组、定员与运能参考表车型列车编组/(辆/列)运量级2468A长度/m—92.0137.6183.2高运量定员/人—1 2401 8602 480运能/人次—37 20055 80074 400B长度/m—77.65116.75155.85定员/人—9601 4601 960运能/人次—28 80043 80058 800Lb长度/m34.0467.72101.4135.08大运量定员/人4599431 4271 911运能/人次13 77028 29042 81057 330单轨长度/m28.756.584.3112.1中运量定员/人3166329621 292运能/人次7 58415 16823 08831 008从运营经济性、运行可靠性、服务质量的优劣、车辆种类配置的合理性、乘客乘坐的舒适性等角度综合考虑[6],结合6号线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断面为3.79 万人次/h,可满足6号线远期客运需求并考虑约10%~15%的储备能力的车辆编组分别为:A型车6辆编组、B型车8辆编组和Lb型车8辆编组。3.2.2系统制式对比(1)列车定员。根据运能要求及客流特性,可满足6号线远期客流需求的有:A型车6辆编组、B型车8辆编组和Lb型车8辆编组,采用5 人/m2站席标准,对应列车定员如表3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61.T003表3不同制式列车定员车型A型车B型车Lb型车编组6辆编组8辆编组8辆编组定员/人1 6081 6521 496(2)系统运能对比。不同制式对应系统运能情况如表4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61.T004表46号线不同制式系统运能对比项目A型车B型车Lb型车6辆编组8辆编组8辆编组高峰小时断面/人次37 916定员/人1 6081 6521 496高峰小时列车开行对数/对272730高峰小时发车间隔/s133133120输送能力/人次43 41644 60444 880运能富裕度/%12.6714.9915.52配属车/(列/辆)616168车辆购置费用/亿元2938426号线是郑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架线路,全日客流量较高,客流增长和波动的可能性大,车辆选择应具有集中、转运大客流的优势。由表4可知,采用Lb型车远期已达系统设计规模,相对其他制式应对预测客流波动的适应性相对较差;采用B型车8辆编组,所需配属车规模与采用A型车6辆编组一致,但购车成本最高,且8B编组列车长度较长,导致车辆段、停车场以及站台长度等土建规模增大。因此,从运能适应性、系统能力及购置费用分析,本线远期建议选用6辆编组A型车。(3)初、近期车辆编组。根据《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初期、近期宜采用相同的列车编组”。6号线初期和近期的高峰小时断面分别为1.29 万人次/h和2.76 万人次/h,相对较低,需考虑初、近期采用小编组的可行性。采用A型车4-4-6编组虽能满足预测客流需求,但列车编组过渡时存在长、短编列车混跑,近期至远期需对车辆进行改扩编;且若考虑运能富裕度,近期4编组需开行29 对/h,客流风险较大;6号线为郑州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客流具有很高的风险和波动性,需适当考虑适当的富裕度;采用6辆编组方案,可满足客流需求,并留有一定余量,初期开行12 对/h,服务水平较好;6号线一期工程共有9个换乘站,采用6A编组能更好地缓解换乘客流压力,于车站和全线均有较高的余量水平。6号线初、近期编组比较表如表5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2.061.T005表56号线初、近期编组比较表年限项目A型车4A6A初期列车定员/人1 0721 608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人/h)12 90012 900高峰小时开行列车对数/(对/h)1412配属车/(列/辆)41/24636/216运输能力/(人/h)15 00819 296运能富裕度/%14.0033.20最大站立密度/(人/m2)4.33.4近期列车定员/人1 0721 608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人/h)27 60027 600高峰小时开行列车对数/(对/h)2921配属车/(列/辆)68/39247/282运输能力/(人/h)31 08833 768运能富裕度/%11.2018.30最大站立密度/(人/m2)4.54.14结语综上所述,推荐6号线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A型车。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