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多种家畜家禽传染病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和手段,已有多种疫苗投入临床使用阶段。为应对不同种动物疾病,已开发了多种不同规格、工艺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基因疫苗、载体疫苗等。随着疫苗相关研究快速发展,诸多动物临床疾病得以控制,但仍存在免疫效率低下、免疫不确切等现象。在排除疫苗工艺和动物免疫时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开拓更多、更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势在必行。免疫增强剂主要作用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物质,可大致分为化学合成物质、中药(单一药物或中药复方)、新型免疫增强剂。本文对部分研究较为深入的免疫增强剂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为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转移因子转移因子又名传输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化的小分子多肽,主要作用是标记被感染的细胞,使其受到T细胞的狙击,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2]。有试验探究了鸡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溶液、左旋咪唑和灵芝粉溶液等免疫增强剂对鸡减蛋综合征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鸡转移因子的效果最显著,黄芪和灵芝粉次之,左旋咪唑的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3]。此外,临床应用自制转移因子(由裂解脾脏透析法制备得到)治疗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获得了显著效果。袁艳阳等[4]使用猫干扰素(IFN)、犬α干扰素(IFN-α)、鸡转移因子和四合一IFN等共15种免疫增强剂,针对鸡减蛋综合征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结合多方因素考虑,首选转移因子。还有研究发现,猪源TF可增强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白细胞介素-4(IL-4)介导的体液免疫,提高L系新城疫病毒(NDV)株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综上所述,通过文献和临床实践,转移因子对动物免疫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特别是免疫后疫苗提效尤为确切。2黄芪多糖(APS)黄芪多糖(APS)是中药黄芪发挥药理学作用的主要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促新生与修复等作用[6-7],因而广泛应用于家畜家禽养殖业。APS可提高家禽的产肉性能,改善肉品质及蛋品质,还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用于增强机体抵抗力等。研究显示,疫苗防疫时配合使用APS可加速免疫抗体合成,快速提升各种疫苗的抗体效价,增强疫苗接种后的保护力[8]。研究发现,APS具有益生元功能,调节免疫力[9]。如APS与ND疫苗作用可提高机体体液免疫水平和作用时间,降低免疫原的使用浓度。APS与新城疫L系疫苗作用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10]。APS与禽流感病毒疫苗(AVI)联合作用可促进鸡健康生长,提高肉鸡免疫能力,进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11]。APS与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同时使用能够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力,缓解免疫应激反应[12]。APS与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疫苗作用可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安全性和免疫原性[13]。也有研究发现,APS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作用对雏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4]。3中药复方中药复方在单一药物的基础上,能够通过配伍等基础理论提升治病疗效。中药复方增强剂是指一组能够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免疫细胞生物学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方法。经现代医学研究,中药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苷类、花粉类、有机酸、挥发油、鞣质、黄酮等[15]。梁淑珍等[16]将黄芪、党参、淫羊藿等中药组方按比例添加至雏鸡日粮中,研究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对鸡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添加试验组雏鸡新城疫抗体水平均有效提高,其中,添加1.0%剂量时效果理想,在21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抗体水平,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高桂生等[17]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由茯苓、黄芪、白花蛇、党参、舌草等中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研究其对鸡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草药免疫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动物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以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且以添加1%剂量的试验组效果最佳。赵洪明等[18]采用红花、黄芪、女贞子等复方中药,在体外环境下研究其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中药能够提高健康艾维茵肉鸡体外巨噬细胞活力,增强吞噬能力,还可明显提高血清溶菌酶的活性。牛双针等[19]在免疫ND疫苗的雏鸡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白饮组方”,观察雏鸡的抗ND水平和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黄白饮组雏鸡的抗ND水平均有所提高,试验35 d时,中等剂量组效果最显著,抗体水平达9.2 log2。还有研究发现,使用复方制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药物比例为2∶2∶1∶1情况下可显著提高脾脏指数及免疫细胞的吞噬功能;该复方作用于免疫抑制雏鸡,可使IBD疫苗在7 d后产生相应抗体,14 d后仍能够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20-21]。4左旋咪唑左旋咪唑是通过化学人工合成的一种可溶性物质,通常在实践中作为广谱驱虫药,还曾作为某些肿瘤的治疗药物。研究发现,左旋咪唑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临床中也广泛用作免疫增强剂[22-23]。左旋咪唑能够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增殖,提高淋巴细胞的数量,进而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对于人的肺结核、哮喘、反复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左旋咪唑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4]。左旋咪唑联合羟氯喹具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且联合作用可产生药效累积[25]。贺秀媛[26]在ND灭活苗中加入左旋咪唑制备ND油佐剂灭活苗,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左旋咪唑可以提高ND的免疫效果。解海东等[27]利用壳聚糖+左旋咪唑混合物作为佐剂配合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效果最好,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研究发现,左旋咪唑可以促进IgA的生成,但不会促进免疫球蛋白G(IgG)的生成[28]。5结论疫苗免疫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因受不同因素影响,免疫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故寻求最有效免疫增强剂迫在眉睫。除文中介绍的几种免疫增强剂外,多种植物多糖对免疫也具有积极效果,如茯苓多糖、山药多糖等。文中综述的免疫增强剂均在一定领域有所收获,但大面积推广仍需从经济价值、市场、养殖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随着免疫制剂研究不断深入,免疫增强剂的关注度会进一步提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