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某污水处理厂于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生物处理段采用百乐克工艺,排放标准为国家二级标准;2009年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其排放标准提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处理规模6万m3/d。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城镇人口和企业快速增长,污水量(特别是汛期)已严重超出污水厂处理能力,出水水质也已不满足当前要求,超标污水对下游河道造成重大污染隐患,因此需对其进行扩容和提标升级改造,改造后处理能力12万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1某污水厂运行情况1.1处理工艺污水经粗格栅截留大体积固体杂质,再经污水泵提升后通过细格栅进入旋流沉砂池和初沉池,去除小体积悬浮物和泥沙,进入百乐克池进行生化处理,最后经絮凝反应池和斜管沉淀池处理后尾水排入下游河道。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1图1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2运行情况目前该污水厂已满负荷运行,雨季超负荷运行。因受汇水区域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影响,进水水质波动较大,但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COD、NH3-N基本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因此原有工艺耐冲击能力较强。1.3主要问题(1)原设计风机采用罗茨风机,运行中噪音大、效率低。(2)厂外合流制管网中砂含量高,现有旋流沉砂池除砂效果一般,初沉池污泥中砂含量高,造成脱水机磨损严重。(3)无消毒设施。2扩容与提标改造工程设计2.1总体方案通过分析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情况及出水水质要求,确定设计进/出水水质如表1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T001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项目进水水质出水标准COD50050BOD518010SS40010NH3-N355(8)TN4515TP50.5mg/L根据对现有处理工艺分析,扩容改造工作需特别加强氨氮、总氮、BOD5和总磷的去除效率,以实现出水一级A的要求。因进厂管道中泥沙含量较高,秋季蔬菜加工季节进水中的无机SS也非常高,因此本次设计保留初沉池,但采用较高的表面负荷,注重其短时沉淀效果,使其在满足去除无机质的同时尽量减少有机质的去除,保证反硝化脱氮效果。改造后工艺如图2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2图2扩容提标改造后工艺流程改造部分将原6万m3/d改造为5万m3/d运行,并对百乐克池进行改造,增加缺氧区,将原有风机全部更换为空浮风机;扩容部分选用A/A/O工艺,规模7万m3/d;深度处理包括原絮凝、沉淀和新建高密度沉淀池一座,消毒采用紫外线工艺,处理能力12 万m3/d。2.2提标改造工程设计(1)提升泵房:土建部分利用现有建筑,尺寸为18.55 m×12.00 m,分为粗格栅井和提升泵房共两个部分。本次改造更换新格栅,新设5台污水泵,其中大泵3台,单台Q=1 670 m3/h,H=15 m,N=90 kW。小泵2台,单台Q'=840 m3/h,H=15 m,N=45 kW。冷备1台大泵。(2)曝气沉砂池:保留原有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新建细格栅井及曝气沉砂池1座分2格,采用W型断面,尺寸为33.8 m×7.9 m×(1.7 m~4.5 m),沉砂池内有效水深3.5 m。停留时间4 min,水平流速0.1 m/s。(3)初沉池:保留原有初沉池,并新建初沉池1座,直径35 m,表面负荷3.9 m3/h,池边水深4.5 m。(4)A/A/O池及二沉池:新建2座,单座处理能力3.5 万m3/d,尺寸为147.5 m×51 m×6.6 m,其中厌氧池有效容积2 188 m3,停留时间1.5 h;缺氧池有效容积5 834 m3,停留时间4.0 h;好氧池有效容积20 416 m3,停留时间14 h;污泥龄20 d,污泥负荷0.16 kgBOD5/(kgMLSS· d);混合液回流比300%,污泥回流比100%。二沉池为平流式,表面负荷0.8 m3/(m2·h),水平流速5 mm/s,有效水深4 m。(5)高密度沉淀池:新建1座,分4格,每格分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尺寸4 m×4.375 m×5.175 m,停留时间4.9 min,内设机械搅拌器;絮凝区尺寸为5.2 m×5.2 m,有效水深5.5 m,停留时间8.2 min;沉淀区尺寸为13 m×13 m×7.55 m(含下部污泥浓缩区和装有斜板的澄清区),停留时间31.5 min,表面负荷为10.6 m3/(m2·h)。(6)原百乐克池改造:将单座百乐克池的处理量由3.0 万m3/d调整为2.5 万m3/d,将好氧区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增加内回流泵,改造后缺氧区停留时间4 h,好氧区停留时间14 h。(7)原絮凝、斜管沉淀池改造:将处理水量调整为2.5 万m3/d,改造后絮凝反应池停留时间为35 min;斜管沉淀池停留时间1 h,表面负荷1.95 m3/(m2·h)。(8)紫外消毒池:共1座,平面尺寸为11.8 m×8.8 m,分为4条渠道。(9)污泥系统:新建储泥池、二级储泥池各1座,污泥调理池4座,污泥脱水机房1座。3改造后运行效果本项目建成投运后,出水水质均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3.1COD去除情况投运后,对COD去除情况如图3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3图3COD去除效果由图3可知,运行期间进水COD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每年雨季含量较低,系统平均去除率约90.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3.2BOD5去除情况投运后,对BOD5去除情况如图4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4图4BOD5去除效果由图4可知,进水中BOD5含量随季节变化情况与COD情况基本一致,浓度65 mg/L~154 mg/L,去除率较COD高,约为94%。虽然进水浓度变化较大,出水仍可稳定达标,可以看出系统对有机负荷耐冲击能力较强。3.3SS的去除情况运行后,SS的去除情况如图5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5图5SS去除效果由图5可知,SS进水浓度为241~379 mg/L,出水浓度5.9 mg/L~7.1 mg/L,去除率约98%,系统对SS的去除能力稳定、高效。3.4TP的去除情况系统投运后,TP的去除情况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TP进水浓度为2.72 mg/L~4.28 mg/L,出水浓度0.17 mg/L~0.46 mg/L,去除率约91%,能够保证稳定达标排放。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6图6TP去除效果3.5NH3-N的去除情况系统投运后,NH3-N的去除情况如图7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7图7NH3-N去除效果由图7可知,水厂进水中NH3-N随季节变化幅度大,受厂外排水系统雨季合流情况影响非常明显,浓度为11.73 mg/L~28.9 mg/L,出水浓度0.75 mg/L~2.75 mg/L,去除率约92%,能够保证稳定达标排放。3.6TN的去除情况系统投运后,TN的去除情况如图8所示。10.3969/j.issn.1004-7948.2021.01.016.F008图8TN去除效果由图8可知,水厂进水中TN变化幅度大,浓度为19.68 mg/L~42.26 mg/L,出水浓度8.37 mg/L~12.67 mg/L,去除率约64%,能够保证稳定达标排放。4技术经济成本分析(1)工程建设成本。本次改扩建项目总投资为11 809.3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 311.16万元,其他费用1 552.7万元,基本预备费869.11万元,建设投资合计11 732.9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6.37万元。(2)项目运营成本。本项目建成后处理水量4 380万m3/d,运营成本如下:动力费1 950 万元/a,药剂费3 300万元/a,污泥处置费360万元/a,工资福利100万元/a,固定资产折旧费890万元/a,大修维护费560万元/a,其他费用720万元/a。总成本7 880万元/a,单位运营成本1.8元/m³。5结语(1)通过调整现有系统处理水量,对百乐克池改造增加缺氧处理区,新建系统采用AAO+高效沉淀池工艺,扩容改造后系统耐受能力强,运行稳定,出水能够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2)扩容改造后,系统对COD、BOD5、SS、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5%、94%、98%、92%、64%、91%。(3)出水TN虽满足排放标准,但去除效率偏低,主要是进水碳源相对不足造成的,后期污水厂再提标改造时应充分考虑。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