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PS电源整合的意义运营管理方面:整合电源,使运营管理更便捷、更集中,解决了设备过于分散、运营管理不方便的问题。工程投资方面:集中设置UPS,可减少UPS设备用房面积,还可减少UPS设备重复配置,减少定向投资。人力资源方面:整合后只需要一组维护人员,改变了各专业重复设置维护人员的情况,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运营维护工作效率。备品备件方面:进行电源整合后,车站电源设备统一,减少了运营备品备件的种类。2车站UPS电源整合主要原则所有被整合的电源系统必须满足UPS电源技术要求,确保各机电系统UPS电源的安全、可靠和可行性需求;UPS电源整合方案应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及运营维护的统一性;UPS电源室应在负荷中心附近设置;UPS电源整合方案应根据各系统的容量需求、负载特点和备用时间等进行综合计算[1]。3车站UPS电源整合主要范围3.1各专业整合分析(1)变电所:变电所操作电源为直流电源,若采用UPS电源供电,则需要增加直流输出装置。此外,变电所操作电源大多为冲击性负荷,影响系统电压稳定,所以变电所操作电源应独立设置,不纳入整合。(2)通信系统:商用通信、专用通信、公安通信系统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需要AC 380/220 V电源,适合用UPS电源供电。鉴于商用通信、公安通信的使用和专用通信并不相同,且与专用通信无法同期投入运营,因此商用通信、公安通信不纳入整合。(3)信号系统:可纳入UPS电源整合。鉴于行车安全信号要求的安全性、可靠性等级较高,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此信号系统应采用专用电源,不纳入整合。(4)应急照明:主要为感性负载,分布在整个车站内,范围广、容量大、重要程度高[2]。不宜纳入整合范围。由动力照明专业在照明配电间单独设置EPS电源进行供电。(5)屏蔽门系统:负载主要集中于站台,驱动电机为电感性负载,冲击电流大。屏蔽门系统宜独立设置后备电源,不纳入整合。(6)综合监控系统: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需AC 380/220 V电源,适合用UPS电源供电。(7)自动售检票系统: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以及闸机等AFC终端设备,需AC 380/220 V电源,适合采用UPS电源供电。(8)FAS系统:由于消防设备、线缆有耐火等级要求,消防系统产品技术应受公安部消防认证监督,相关设备需要有FAS系统使用的验证资质,应接受安装现场消防验收。FAS系统应设置专用不间断电源,不纳入UPS整合。(9)门禁系统: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需AC 380/220 V电源,适合用UPS电源供电。(10)旅客信息显示系统: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需AC 380/220 V电源,适合用UPS电源供电。(11)环境与设备监控:主要为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容性负载,需AC 380/220 V电源,适合用UPS电源供电。3.2整合范围汇总整合范围:专用通信、综合监控系统、AFC、门禁、环境与设备监控、旅客信息系统等。不整合范围:商用通信、公安通信、信号、屏蔽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变电所直流辅助电源、车站应急照明系统。4车站UPS电源整合方案比选轨道交通UPS电源整合存在三种方式:单UPS电源整合方式、双UPS电源整合方式、直流电源整合方式。4.1方案一:单UPS电源整合方式地铁车站UPS电源系统设置一套UPS电源装置(包含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馈线智能配电柜、智能控制单元[3]。(1)UPS电源装置运行方式。正常工作时,UPS装置将切换后的交流进线电源整流并逆变,为各个系统提供高质量电源;当两路交流进线电源均失电时,UPS装置将电池储存能量逆变,为各个系统提供高质量电源;当UPS出现故障时,自动无间断切换至静态旁路,由切换后的交流进线电源直接对各系统供电,此时虽然可以持续供电,但进线电源的波动以及上级电源的倒切时,都将造成电源的短时中断,影响各系统正常工作。(2)智能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单元控制UPS电源装置、蓄电池和馈线智能配电柜,实现UPS电源系统监控信息的上传。(3)馈线智能配电柜。各系统均由馈线智能配电柜配置一路AC 380/220 V电源。为了优化蓄电池总容量,应按照各系统所需要的不同后备时间,确定蓄电池容量。馈线智能配电柜对不同后备时间的系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切除负载,并在交流输入电源失电情况下,通过PLC控制单元依次断开后备时间为30 min、1 h、2 h的负载。(4)蓄电池。设置一组蓄电池,其容量由故障后不同的后备时间在各系统负载需求计算后确定。4.2方案二:双UPS电源整合方式地铁车站UPS电源系统设置两套UPS电源装置(包含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等)、智能控制单元、馈线智能配电柜和负载同步控制器组成。(1)UPS电源装置运行方式。正常工作时,UPS装置将切换后的交流进线电源整流并逆变,由两套UPS均流,共同为各系统提供高质量电源;母联隔离开关正常时处于投入状态;当两路交流进线电源均失电时,UPS装置将电池储存能量逆变,为各个系统提供高质量电源;当一套UPS出现故障时,另一套UPS对各系统进行供电;当两台UPS均故障时,则切换后的交流进线电源由静态旁路直接为各系统进行供电。(2)蓄电池。每台UPS电源单独设置一组蓄电池,其容量由故障后不同的后备时间在各系统负载需求计算后确定,考虑到使用效率,每一组蓄电池按系统总容量的50%配置。(3)智能控制单元。负责控制UPS电源装置、馈线智能配电柜、蓄电池,上传UPS电源系统的监控信息。(4)馈线智能配电柜。各系统均由馈线智能配电柜配置两路AC 380/220 V电源。为优化蓄电池总容量,应按照各系统需要的不同后备时间确定蓄电池的容量。馈线智能配电柜对不同后备时间的系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切除负载,并且在交流输入电源失电情况下,可以通过PLC控制单元依次断开后备时间为30 min、1 h、2 h的负载。(5)负载同步控制器。确保两套UPS装置输出相同的电压幅值、波形、频率和相位。4.3方案三:直流电源整合方式直流电源整合方式主要整合直流电源蓄电池组、充电模块,为变电所、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屏蔽门等提供DC220 V不停电电源[4]。方案三中,对于分散设置方式,集中设置蓄电池、高频开关充电模块,方便对蓄电池进行统一管理,设置专业维修部门,可有效减少重复配置硬件,降低蓄电池容量,减少占地面积。但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等弱电系统需要的电源主要为交流AC 220/380 V,此系统还需要独立配置逆变器,考虑到电源可靠性等因素,各系统还设置了不含蓄电池的UPS。所以直流电源整合方式不是UPS电源系统的主要整合方式,不推荐使用。因此,本文将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对比。电源整合方式比较成果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11.017.T001表1电源整合方式比较成果项目方案一:单UPS电源整合方式方案二:双UPS电源整合方式可靠性当UPS故障后,由切换后电源直接供电,失去提供稳定电源作用,且影响面大,所有整合专业都在影响范围内,可靠性较差设备集成程度较高,在节约总投资的前提下实现设备冗余,解决了一套UPS方案的不稳定性,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集中设置UPS和蓄电池,设备数量和类型少,方便维护,可以设置专业维修部门,统一解决维护问题,由于一套设备,维护时不可避免会影响各个整合专业,可维护性不高解决了一套UPS维护对其他专业的影响问题,可维护性高,极大地方便了运营维护技术先进性不仅整合了充电模块和蓄电池,而且整合了逆变模块,实现了电源系统的深度整合,系统集成程度高,节省了设备配置,减少了设备种类和占地面积,技术更先进采用两套UPS并机技术,是现阶段大型交通枢纽工程以及在奥运场馆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方案,代表了电源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主要方向可实施性目前艾默生、先控等国际知名厂家均有大容量UPS的供货经验;国内生产UPS的厂家也很多,可实施性强目前艾默生、先控等国际知名厂家均有大容量UPS的供货经验;国内生产UPS的厂家也很多,可实施性强经济性与传统方式相比能节约30%左右与传统方式相差不大通过比较可知,采用两套UPS的方式优势明显,技术先进,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更高,性价比合理。因此,推荐选用方案二。5UPS容量选择及选型建议5.1目前在建工程中UPS容量选择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投入运行的轨道交通工程UPS系统出现UPS容量偏大的问题,即UPS计算容量远大于实际用电,但实际运行过程中负载率较低,造成了UPS容量浪费,增加了设备、土建投资。主要原因包括:(1)确定容量时,各系统设备尚未招标,容量需求按最大情况考虑;(2)各用电系统容量需求均考虑设备扩展的预留;(3)各用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在累计标注设备容量后,又引入了一定的可靠系数,导致负荷增大;(4)设备的标注容量根据设备最大功率运行时产生的负荷确定。5.2UPS容量选择UPS容量应在各系统用电需求统计基础上,综合考虑功率因数及UPS需要系数等因素来确定。在低压配电设计中一般考虑设备的需要系数。UPS供电设备多为静态设备,即计算机等电子通信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时,所有设备均处于运行或热备用状态,只有AFC专业有部分动力负荷,同时系数考虑较高。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上述分析,需要系数可按0.5~0.8考虑。6结语UPS的集中整合,在确立了合理的UPS集中方案后,要切合实际,综合考虑各专业容量需求,不能简单地将各专业需求容量进行叠加,如此才能将UPS集中设置方案的优点充分发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