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代表城市的形象和品质,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1-4]。针对南迎宾大道沿线违章搭盖多杂、广告设置无序、道路景观缺少层次、道路绿化美感不足、建筑风格杂乱等问题,需进行全面整治,打造富有泉州地域特色、体现城乡人居环境水平和环境品质面貌的城市道路景观。1项目概况1.1区域位置南迎宾大道位于泉州市中心城区的江南池店组团区域,北邻紫帽山风景区,西起泉州南高速的泉州南互通口,东至顺济新桥,中部有一处交通环岛,长度为5 km。沿线涉及泉州鲤城区、泉州开发区清濛园区及晋江市三个行政区。1.2现状综合分析南迎宾大道道路绿化包含路侧绿化、重要节点和其他问题。道路绿化问题主要为中分带和侧分带乔木长势不佳、冠幅不符、植物郁闭度过低,存在去顶的“断头树”,侧分带绿篱部分路段缺失,人行道树池多为杂草地,植物彩化不明显;路侧绿化问题主要为路侧绿地偏少、绿化破坏严重、存在违章搭建、车辆乱停放等现象;重要节点问题主要为绿化覆盖率低、色彩单一、缺少季节变化,无明显指示标识,广场缺少主题文化、入口形象不明;其他问题表现为现状挡墙外露,城市家具欠缺标识系统杂乱。南迎宾大道建筑方面的整治主要针对违章搭盖建筑和影响市容的招牌广告、遮阳雨棚、外凸铁窗、铁皮围墙等内容。南迎宾大道夜景缺乏层次感,灯型及光源类型单一视觉功效差,环保节能光源使用比例小。2目标定位南迎宾大道整治目标是建设以山水为背景、以文化为内涵,集商业商贸、生态居住、人文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泉州南城市门户形象展示带,通过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南迎宾大道两侧的城市双修,提升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3总体整治措施南迎宾大道主要针对道路绿化美化、建筑立面改造和夜景亮化美化三部分进行整治。整治改造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11.009.F001图1整治改造方案平面布置3.1道路绿化美化工作内容包括道路绿化、路侧绿化、重要节点、挡墙及其他四部分,合计总用地面积约42万m2。坚持地域性、易生长性、观赏性和经济性四大原则,利用乔木、灌木和地被组合配置形式,形成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道路景观空间,同时在高速出入口布置花灌木形成迎宾景致[5]。道路断面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11.009.F002图2道路断面(1)道路绿化。道路绿化分为泉州南高速出口-高架桥起点、高架桥起点-高架桥终点、高架桥终点-下穿通道起点、下穿通道起点-顺济桥起点共四段。第一段长约为1.6 km,更换长势不佳的乔木及点缀彩化植物。补植行道树,以常绿乔木为主;侧分带更换为植冠幅饱满的香樟,同时补植缺失扶桑球,并新增红叶小檗等植物,增加侧分带彩化效果;中分带重新设置绿化种植类型,提升绿化层次及彩化深度,在泉州南高速出口段形成迎宾效果,如:凤凰木、香樟、台湾栾树、紫花马樱丹、金叶假连翘、黄金榕等[6]。泉州南高速出口-高架起点规划前后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11.009.F003图3泉州南高速出口-高架起点对比第二段长约为1.6 km,选择喜阴的乔木及冠幅饱满植物。换植高架桥下中间部分的大乔木,增加绿化深度及绿量;修缮高架桥下两侧原有损毁的绿篱,同时点缀部分开花的灌木,如红花鸡蛋花、三角梅等;换植人行道长势不佳的香樟,同时分段增植火焰木,点缀彩化效果。第三段长约为1.1 km,主要增加绿化种类及层次,替换长势不佳的绿化植物。行道树保留长势较好的香樟,换植冠幅饱满的香樟;侧分带补植香樟及彩化绿篱,如海桐球、长春花;中分带主要规整绿化场地,乔木阵列式补植,穿插彩化乔木,增加灌木及地被的种类,丰富中分带绿化层次及彩化效果;如刺桐、黄花槐、香樟、红叶石楠球等。第四段长约为0.7 km,此段道路绿化相对完整,主要更换长势不佳的乔木及点缀彩化植物。行道树保留长势较好的盆架子,换植冠幅饱满的盆架子,同时在商业店面段增设塑胶篦子,整体提升行道树感官;侧分带补植球类植物,如米兰、红花继木球、红叶小檗;中分带保留金叶假连翘、黄金榕球,点缀红花继木球彩化中分带。(2)路侧绿化。清理现状杂草丛生的荒废空闲地,拆除建筑遗留的简易铁皮围墙和临建设施,利用现有空地进行绿化装饰、功能植入、文化渗透,打造沿线街边公园,提升绿化覆盖率和城市休闲空间。(3)重要节点。泉州南高速出入口节点,绿化杂乱、色彩单一、缺少季相变化,道路画线不够明确,且指示标识不完善。建议统一行道树绿化带、加宽加高绿化乔木带、增植大叶紫薇等彩化树种,明确道路标线。高速出入口绿化前后对比如图4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2.11.009.F004图4泉州高速出入口绿化前后对比诺林商城节点,入口形象不突出、水泥砂浆护坡缺少绿化、场地内主要以硬化道路及停车为主,内部绿化单一且稀疏。建议在主入口增加特色景观树或文化雕塑,增加水泥砂浆护坡的绿化,利用现有中心绿化打造内部微景观。展览城广场节点,前广场成为临时展地及停车场,绿化覆盖率比低,且长势不佳,整体被南渠分割成若干零碎的区块。建议增加广场绿化,运用特色广场铺装,打造中心广场景观轴线,在入口处增加标识,场内更换全冠行道树,在中心广场两侧布置集中生态停车场。顺济桥头环岛节点,环岛绿化色彩单一、视觉不够通透、绿化层次不丰富、下穿通道无明显标识且可达性不高。建议环岛保留大乔木,控制整体通透性,增加绿化层次和季相,在下穿通道口增加标识。(4)其他设施。挡土墙建议采用爬藤植物(爬山虎、黄素馨等)加以美化修饰立面,结合人行道乔木换植,形成良好的视觉观赏效果;实体围墙采用拆墙透绿的手法,形成接头口袋公园;铁艺栏杆,采用现代工艺的真/仿石漆对通透式围墙进行立面美化修饰。标识、休闲座椅、花箱、垃圾桶、灯具、公交车站等城市家具,建议提取泉州当地的文化元素,结合新型材料和最新工艺,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3.2建筑立面改造对临南迎宾路可视的第一层面进行立面改造,共涉及239栋建筑,立面改造面积约32万m2。将改造建筑等级分为轻度改造、中度改造、重度改造三级进行整体把控。(1)规范广告招牌:拆除非商业区建筑立面的招牌广告、公共绿地非法设置的广告招牌;规整商业区店招店牌,以简洁大方和整体性为设计原则。(2)规整立面附属物:清理拆除影响市容的遮阳雨棚、外凸铁窗等;隐形化遮掩无法拆除的杂乱必要附属物,例如空调外机等;适当调整合法但形制较为突兀的立面附属物的位置、色彩或材质等;更改替换杂乱的防盗窗、雨披等。(3)拆除两违建筑:对主干道上无法遮挡且需要立面改造的建筑、原有结构破败严重无法进行立面改造的建筑、违章搭盖建筑、顶层遮阳棚、铁皮房、阳台碰窗、大型广告设施、铁皮围墙等进行拆除。(4)提升第五立面:对裙房、形象不佳的多层进行第五立面整治,拆除第五立面上的违章搭建,改变屋顶形式,采用“平改坡”等手法对屋顶进行改造提升,使其与环境更协调。(5)更新建筑墙面:对瓷砖脏污墙面采用专用化学洗剂清洗还原建筑立面;对民房墙面分化严重进行清洁,替换上新的墙面材质软瓷、真石漆、涂料;对裸房建筑墙面进行表面处理、专用底涂、大面喷涂新的立面材质。(6)协调建筑色彩:凸显泉州本地特色,通过对传统建筑、经典案例的解析研究,推荐选用浅色系、低彩度的“白柱、青石、红瓦、红墙”颜色。3.3夜景亮化美化通过对道路照明提升、地标及景观节点亮化美化,提升南迎宾大道沿街夜景形象和城市品位。根据道路两侧不同的建筑性质和业态特色,分为建筑夜景、绿化广场、市政道路。沿街建筑夜景主要分为闽南传统村落、新城风貌和汽车展览销售三段,村落段以低亮度为主,人行道路照明;新城段以中亮度为主,底层商业照明;展销段以最高亮度为主,广告店招照明。绿化广场夜景包括绿化景观照明和广场照明。绿化景观照明重点放在道路中、侧分绿化带;中分带用地灯、射灯等突出节点景观和树木造型,边分带局部可以采用LED树挂灯饰。广场照明应有层次感,标志性建筑要亮一些,绿化、雕塑可采用彩色金卤灯来装饰。市政照明中的地面道路照明以路灯为主,步道灯照明为辅;道路交会区照明照度均匀度应适宜,避免眩光;地下通道内照明亮度适宜[7]。4结语城市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关乎民生的社会工程,不建议执行大拆大建的改造措施。应坚持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统一,坚持保护与整治相协调。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在实施过程中困难较多,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广泛宣传、全民动员。文章从建筑立面整治、道路景观美化、夜景照明亮化等方面入手,为解决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完善功能设施,建设干净整洁的道路环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人文关怀、景观优美的城市道路空间提供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