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城镇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能源损耗,影响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发展。住建部发布《关于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截至2016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 910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67亿m3/d。其中,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约2 210座,污水处理能力为1.37亿m3/d。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亟待解决。为了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价值,应提高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将污水节能降耗处理技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水平,增强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的高效性[1]。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电能损耗量高达整个污水处理厂耗能成本的70%;二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能源消耗中,污水处理能耗占总能耗的10%~20%,污水生物处理能耗达总能耗的50%~70%,污泥处理能耗达总能耗的10%~25%。在加快污水处理技术有效应用的同时,需要深入优化污水处理技术的节能性,依照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水量、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营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污水节能处理技术,在保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利用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降低能源损耗,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污水处理技术的节能作用。1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过程中,依托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生物菌群法等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体系架构进行深入调整、升级,改造污水工艺、设备等因素,从而增强污水处理效果,实现节能降耗的经济发展目标[2-3]。基于生活污水的特点,需要经过深度分解处理才能消除污水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及有机物,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问题。开展污水处理工艺创新工作时,可以运用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在污水处理的净化反应中融入生物膜工艺可以促进微生物的增长,微生物的生长链较长,基于代谢时间长的优势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存活率,有利于形成优势菌种,对污水中的有害成分进行深入分解,达到净水目的[2]。10.3969/j.issn.1004-7948.2022.12.022.F001图1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应用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前,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应对创新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在保证创新技术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强化处理技术的经济性。应提高创新技术的深度处理功效,尽可能在污水处理的初级阶段及二级阶段将污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去除,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充分利用过滤技术、混凝沉淀等方式强化污水处理质量[4]。生物膜技术的适应性较强,可以适应不同水质水量的变化情况。生物膜技术的污泥沉降性较强,便于实现固液分离,可以有效处理低浓度污水,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水泵是污水处理环节能耗量较大的处理设备。改进污水处理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处理设备的调节功能,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前提下保证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应性,切实将污水处理创新技术的积极作用发挥最大效果。2节能降耗理念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1)进水水质需要被改善。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不达标,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含量较高,约35%,主要因为在水处理过程中并未对特殊的含氮有机物进行生化或降解。城镇生活污水中的杂质种类呈多样化发展,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污染负荷的控制难度,影响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2)节能降耗措施不到位。随着社会综合效益的发展,各领域的用水需求均提高,生活用水量的急速增长使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能耗量不断提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需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节能性,但部分处理厂的设备运行水平低,导致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损耗量较高,无法满足节能降耗的污水处理要求。3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质量的有效策略3.1加强现代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为了改善城镇生活污水进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在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时,依照市场标准、结合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及污水杂质选用合适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充分整合现代化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优势,以此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水平。(1)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活性污泥类微生物聚集体主要呈絮状,以好氧细菌和原生动物组成的微生物集团为主,同时包含部分有机物和无机悬浮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吸收,并将溶于水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其逐渐转换为性能稳定的有机物,从而改善污水水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操作简单、工序便捷、处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切实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净化标准[5]。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的成本造价低,处理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能够充分发挥节能降耗的处理优势,强化污水处理创新技术的节能性。(2)化学除藻技术。城镇生活污水营养过剩导致蓝藻水华的发生概率升高,可以利用化学除藻技术处理污水。实际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适量硫酸铜或柠檬酸铜等化学制剂添加至污水处理池,抑制蓝藻的分解、生长[6]。化学除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制剂中的铜离子与蓝藻中的酶相结合,逐渐减弱其活性,深入破坏蓝藻细胞,抑制其继续生产,达到污水处理净化的目标。3.2落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措施为了切实保障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源损耗,应加大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备的节能性,提升其运行质量。污水提升泵作为污水处理厂实施处理工作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影响污水处理的实际效果及电能损耗量。在节能减排绿色理念的渗透作用下,应注意增强污水提升泵的节能性,强化其运行效率,缩短提升泵对污水的处理时间[7]。具体规划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污水提升泵的负荷波动及运行参数,保证各运行环节有效衔接,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要求、污水处理容量选择合适的变频泵代替污水提升泵,并将其视为调速泵,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备运行负荷对变频泵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污水处理效率。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多级动态液位控制方式优化设备。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存在差异性,可以选用多级动态液位控制方式依照污水厂的处理规模以及污水处理量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避免能源浪费现象,降低处理过程的能源消耗量。4加强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节能降耗措施的实施路径4.1改进曝气设备的节能性曝气设备的能耗量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50%,开展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工作时,可以加强曝气设备的节能优化工作。技术人员可以优先处理曝气设备的运行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其进行优化改善,对曝气池的精确曝气控制、SBR低氧微膨胀远程诊断专家以及全流程智能控制等系统及控制技术进行调整,通过精细化调整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污水处理厂的智能化控制,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平。处理城市污水时,需要对即时负荷、溶解氧、水厂流量和水位等因素进行合理把控,采用渐减式曝气布置方案,针对污水处理的初期阶段及中期阶段,分别依照35%、30%、25%的渐减比例布置曝气,强化曝气的精准度,全面提升阶段性的污水处理质量,改进以往的全过程控制模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8]。4.2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方式不同区域的工业发展情况及污水排放情况不同,各污水厂在处理污水时消耗的能源量不一致。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污水排放量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结合当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规模、设施配备情况等选定合适的污水处理方式,实现节能降耗处理的精准性[9]。以宁海县城北污水处理厂为例,主要包含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污泥水生物脱氮共3个工艺单元。其中,污水处理单位的日处理量达12万t,污泥水生物脱氮单元的日处理量为280 t。宁海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在开展污泥水生物脱氮项目时采用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将厌氧脱水滤液收集至集水池内,经斜板沉淀池沉淀,经过调节池、枭龙反应器、中间水池、安奇反应器及沉淀池等设施进行过滤,待沉淀池污泥沉降,将上清液引流至污水处理厂集水井。项目的总氮去除率超过80%、氨氮去除率超过90%,大幅度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依照污水实际属性、处理厂的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方式,保证最终的处理效果,应在明确污水处理技术应用重点的前提下对处理技术流程予以简化调整,去除部分不必要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针对混合液回流环节,技术人员在调整过程中简化流程,利用地理优势降低来水高度,避免能源损耗[10-12]。5结语城镇经济长效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重视,依照城镇发展趋势、各阶段的污水排放量对污水处理创新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工作。结合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求和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处理技术,利用现代化科技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杂质及有害物质,充分发挥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积极作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同时,还应及时落实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增强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的运用质量,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整体效益。积极落实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管理措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