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养猪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1]。尽管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均已得到提升,但高密度的养殖现状也提高了疾病传播感染的风险。面对疾病侵袭,抗生素类化药一直是治疗畜禽疾病、提升畜禽生产性能的首选药物,但过度使用也将导致动物机体内部微生态紊乱,引起细菌耐药性产生,导致肉食品内药物残留威胁食品安全[2-5]。目前,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并施行了严格的监管措施[6]。因此,可替代抗生素的绿色安全无污染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是当下养殖业的迫切需求。中药源于自然,绿色环保,因具有毒副作用小、药效可靠、药残低、使用安全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7]。而发酵中药是中药、酶制剂和益生菌经过发酵协同处理后的产品,更突出了中药自身的优点,在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健康、调节机体免疫力、降低料重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8]。本试验在猪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发酵料,经过长期饲喂试验,探究其对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为发酵中药在猪养殖中的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复方中药发酵料(主要成分: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黄芪、益母草、茯苓等)购自广东海麒技术有限公司。1.2试验设计试验在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冯文计示范户猪场进行。试验选择体质健康、体重相近的7~8 kg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健康仔猪914头,随机均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8头猪。复方中药发酵料饲喂试验为期164 d,试验设计见表1。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1表1试验设计Tab.1Test design组别猪数/头复方中药发酵料用量/(kg/t)使用方式对照组4570-试验组45710拌料1.3饲养管理试验猪饲养于全封闭猪舍的水泥地面,保持良好通风排气,维持舍温至23~25 ℃,采用乳头式、可调式料槽,自由进食和饮水,常规免疫和驱虫,各组圈舍条件和饲养管理均相同。各阶段基础日粮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2表2基础日粮主要营养水平Tab.2Main nutrient levels of basal diets项目30~90日龄阶段91~180日龄阶段原料组成/%玉米55.9152.48豆粕11.5211.80小麦次粉10.0018.00膨化大豆7.009.00发酵豆粕4.000玉米淀粉渣3.000.73乳清粉2.500磷酸氢钙1.201.15豆油2.200.87石粉0.980.73预混料1.691.97合计100.00100.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kg)13.4013.21蛋白质/%17.0014.50钙/%0.570.58总磷/%0.560.52赖氨酸/%1.311.06蛋氨酸+半胱氨酸/%0.730.61苏氨酸/%0.880.67注 :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7 500 IU、VB1 1.5 mg、VB2 6mg、VB3 30 mg、VB5 12 mg、VB6 2.1 mg、VB7 0.1 mg、VB12 10 μg、VD3 1 000 IU、VE 30 IU、VK 5 mg、氯化胆碱1 mg、Cu 100 mg、Fe 150 mg、Zn 160 mg、Mn 50 mg。2.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与腹泻率试验期间每天记录猪的采食量,试验开始及结束时,试验猪空腹称重(分别记为初重、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日均采食量及料重比。每天9:00和16:00观察仔猪肛门处粪便污染情况和粪便形态,记录各组的腹泻头数和腹泻天数,计算腹泻率。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饲喂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总采食量/(试验猪数×饲喂天数)(2)料重比=试验期总耗料量/总增重(3)腹泻率=腹泻猪数/(每组猪数×试验天数)×100(4)1.4.2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7头体重接近平均值的试验猪,空腹前腔静脉采血,4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血清,-20 ℃保存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α干扰素(INF-α)、γ干扰素(INF-γ),测定方法均按照各自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说明书执行。抗氧化指标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丙二醛(MDA),测定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1.4.3屠宰性能试验结束后,两组每个重复随机选8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试验。猪空腹称量宰前活重,测量体高、体长、胸围及平均背膘厚[9],计算屠宰率。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5)胴体重为猪屠宰后去头去尾去蹄保留板油和肾脏的重量,按照文献[10]的方法计算猪瘦肉率。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数据,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分析两个处理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组猪比对照组末重提高了2.63%,平均日增重提高了3.09%,日均采食量降低了2.68%,料重比降低了5.6%,腹泻率降低了30.95%,差异均不显著(P0.05)。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3表3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Tab.3Effect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ermentation material feed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iarrhea rate of pigs组别初重/kg末重/kg平均日采食量/[g/(头·d)]平均日增重/[g/(头·d)]料重比腹泻率/%对照组7.40128.071 836.22735.802.508.4试验组7.05131.441 787.07758.502.365.82.2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见表4、表5)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血清IgG、INF-γ含量分别提高15.26%和7.28%,INF-α含量降低0.08%,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4表4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Tab.4Effect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ermented material on serum immune indexes of pigs组别IgG/(g/L)INF-γ/(ng/L)INF-α/(ng/L)对照组2.11±0.444.97±0.8714.36±1.96试验组2.49±0.675.36±0.8414.25±2.11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血清SOD和GSH-Px的活性分别提高8.19%和0.95%,MDA含量降低5.69%,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5表5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Tab.5Effect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ermented material on serum antioxidant index of pigs组别SOD/(U/mL)GSH-Px/(U/mL)MDA/(μmol/L)对照组55.44±14.29467.75±87.815.98±3.75试验组59.98±12.99472.18±62.095.64±3.112.3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猪宰前活重提高了8.5 kg,体高、体长、胸围分别提高了11、2、11 cm,平均背膘厚降低了5.4 mm。与对照组相比,屠宰后试验组猪胴体重提高了24.75 kg,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提高了14.34%和21.26%。XX.XXXX/j.issn.1672-9692.2023.01.007.T006表6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屠宰性能的影响Tab.6Effect of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fermentation material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pigs项目对照组试验组宰前活重/kg127.0135.5体高/cm6980体长/cm120122胸围/cm103114平均背膘厚/mm29.924.5胴体重/kg75.50100.25屠宰率/%59.4573.99瘦肉率/%30.3951.653讨论3.1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生长性能是养猪生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直接决定饲喂价值和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复方中药发酵料对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具有显著效果[8]。同时发酵中药因含有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腹泻率同样有效。崔帅等[11]利用发酵中药饲喂育肥猪,结果发现,发酵中药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比基础日粮组降低了5.3%。隋明等[12]用益生菌发酵复方中药饲养育肥猪,结果发现,添加1.5%的发酵复方中药试剂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比基础日粮组,降低了7.5%。本研究中,与饲喂基础日粮的对照组相比,全程添加复方中药发酵料的试验组仔猪料料重比降低了5.6%,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杨云乔[13]对比了复方中药和抗生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中药治疗组平均4.42 d治愈,治愈率86.67%;西药治疗组平均4.91 d治愈,治愈率84.61%。结果表明,复方中药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药。本研究发现,饲喂复方中药发酵料的试验组仔猪的腹泻率降低了30.95%。由此可知,复方中药发酵料对提升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2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中药发酵料在养猪业中大多以饲料添加剂的形式出现,除了可以提升猪的生长性能之外,对于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也具有促进作用。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具有抗体活性和抗体相似化学结构的蛋白质,可直接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主要包括IgA、IgG和IgM[14]。其中IgG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抗病毒、激活补体、中和毒素等功能[15]。INF-α是具有干扰病毒复制作用的一组蛋白质,而INF-γ具有免疫干扰素之称,具有抗病毒的活性,与其他免疫细胞因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16]。当机体受到应激时,SOD、GSH-Px可缓解体内自由基产生,避免机体生物大分子受损或细胞凋亡等,从而维持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平衡;而MDA含量则可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受损伤的程度[17]。武洪志等[18]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0.2%以苍术、黄檗和白术为主药的发酵复方中草药,与基础日粮组相比,仔猪血清IgG含量显著提高15.88%。沈怀学等[19]研究发现,使用添加黄芪、黄芩、金银花等10多种中药的发酵料饲喂母猪30 d后可显著提升血清IgG和INF-α的含量。本研究发现,饲喂中药发酵饲料的猪血清IgG和INF-γ的含量升高,INF-α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均并不显著,与前人研究成果有所差异,可能是由于试验所用发酵中药的组分存在差异。骆雪等[20]以杜仲、黄芪、山楂、甘草4种中药材组成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探索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2%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猪血清IgG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和INF-α的含量。方磊涵等[21]研究发现,与基础日粮组相比,发酵中药组猪血清GSH-Px活性显著提高,SOD活性提高了15.7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结果与前人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复方中药添加剂可明显提升猪群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且经过发酵处理的复方中药效果更佳,还需注意复方发酵中药的使用剂量。3.3复方中药发酵料对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屠宰性能是评估猪产肉能力以及肉品质的关键指标,众多研究表明,发酵中药对于改善猪屠宰性能具有一定作用。崔帅等[11]分别以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为基础制备发酵中药开展饲喂试验,结果发现,发酵中药可提升猪的胴体重、屠宰率以及背膘厚度。本研究发现,复方中药发酵料可使猪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提升32.78%和14.54%,平均背膘厚降低18.1%。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中草药组方、生产加工方式以及饲喂周期的不同有关,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曾圣宏[22]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虽未能影响育肥猪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但显著降低了育肥猪的皮厚。隋明等[12]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0%~2.0%益生菌发酵的复方中草药对育肥猪的屠宰率和胴体斜长影响均不显著;当添加量为1.5%~2.0%时,可提高猪的瘦肉率,同时降低平均背膘厚度。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相似,原因可能是由于复方中药发酵料的使用提高了饲料中粗蛋白质与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增强猪对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吸收,进而提高育肥猪的瘦肉率,减少脂肪沉积,降低了平均背膘厚。胡永灵等[23]研究发现,发酵型纳米中草药制剂组猪的胴体长均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本研究发现,采食复方中药发酵料的猪体长、体高以及胸围均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前人结论相似,可能是由于经过发酵后的复方中草药中粗蛋白、植物素、多酚、黄酮等多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有所提高,充分满足了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4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按1%的添加量长期使用复方中药发酵料可促进猪生长,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对于提升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效果;同时长期采食中药发酵料猪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瘦肉率也会得到一定改善。因此,中药发酵料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