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症[1]。根据百度地图2022年1月19日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城市通勤高峰拥堵榜单》,北京市位列我国十大堵城榜首,汽车平均速度为25.84 km/h,严重的交通拥堵为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内容[2]。文章以北京市南四环路西路出入口为例,对其拥堵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以人为本理念,探讨了如何提高车辆在出入环路时的效率,以期实现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的效果。1拥堵成因分析1.1实时交通诱导屏设计单调实时交通诱导屏在车辆分流、缓解拥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单调的“红绿黄”纯色无法显示具体车速,这就可能造成绿色道路即将轻微拥堵时,由于诱导屏引流作用,司机们集中选择这一路段而导致车流量猛增,反而人为造成了拥堵。1.2车辆保有量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657万辆,年增长率为3.2%,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1图1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1.3加塞并线造成拥堵早晚高峰期车流量较大,常有车辆违规占用车道,强行加塞并线,阻断了后方车流,造成交通拥堵。1.4出入口可容纳率低南四环西路周边办公区域、商圈、住宅区众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出入口设计无法满足高峰期车流量,出入口距离较近,车辆冲突区域明显,通行效率低,路况模拟1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2图2路况模拟1在早晚高峰期间,车流量急剧增加,车辆进入主路向内变道会影响后方车速,造成拥堵现象,实况模拟2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3图3路况模拟22改善理念2.1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因素,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以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城市居民能够有效、安全、舒适地进行交通通行。以人为本,着眼提高交通通行效率,防止道路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效率低下及安全隐患,提升舒适感和满足感,改善出行品质。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或出发点。交通不仅要满足经济需要,还要满足居民需求。“以人为本”是改善交通出行效率、满足大众要求的根本原则[3]。2.2经济高效北京市受现实、历史和经济成本多重因素的限制,部分现有道路交通体系规划难以通过重建的方式进行设计。个性化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使交通系统日趋复杂,单纯拓宽道路提升道路交通供给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原有道路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合理进行改善可有效节约经济成本,缓解拥堵问题[4]。3解决方案3.1交通诱导屏改善由于交通诱导屏“红绿黄”三色无法显示详细交通状况,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实时车速并用数字展示,或增加颜色加以细化速度区间,以更加细致、直观的展示道路交通状况[5],交通诱导屏改善方案如图4所示。图4交通诱导屏改善方案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4a1(a)方案展示1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4a2(b)方案展示23.2加塞并线现象改善加塞并线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延长出入口标线,在出入口处增加违章摄像头,强化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借鉴“高速公路占用应急车道举报”的方法,举报人可通过“拍照、小视频”的方式向当地交管部门进行举报,对违规人员及车辆进行处罚。3.3道路出入口改善在无高架出入口中,车辆并入主路或辅路会影响后方来车,一旦车流猛增,冲突区域则会影响车流行进速度,造成拥堵。结合经济效益原则,在原有道路基础上,将主路出口以高架桥的方式引流至辅路右侧,同时在高架桥前方设置主路入口,采用“先出后入、互不影响”的方式分离冲突点,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改善方案如图5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5图5改善方案4Vissim仿真分析排队长度对比及通过流量对比如图6、图7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6图6排队长度对比10.19301/j.cnki.zncs.2023.01.037.F007图7通过流量对比选取北京市南四环西路出入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交通数据采集,并建立仿真模型[6]。试验模拟南四环西路出入口在早、晚高峰期间,进出主路车辆过多导致拥堵。根据北京市四环路早晚高峰期间人工调查及相关经验,设定试验四环路的交通量为10 000 pcu/h。由于处于较为拥堵的状态,因此路段通行车辆速度取40 km/h。在Vissim仿真软件中分别对现状方案及改善方案进行仿真,仿真时间为600 s,并采集数据。对比分析现状方案和改进方案出入口的排队长度和车辆通过流量。由图6可知:在改善方案仿真下,出口及入口排队长度明显减小,对比路况模拟1降幅分别为39%和20%,对比路况模拟2降幅分别为47%和32%。由图7可知:实施改善方案出入口设计,出口及入口的车流量明显增大,对比现状方案1分别增长290%和235%,对比现状方案2分别增长248%和91%,这主要是因为减少了车辆冲突点,增加了出入口交通流的有序性,从而有效缓解了线拥堵。5结语文章结合北京市南四环西路交通区位特点,通过分析南四环西路出入口目前的交通拥堵现状,剖析内在原因,将分离原则和疏导原则作为核心理念,提出改善方案,增加了诱导屏实时车速显示及细化颜色区分、分离出入口冲突点等以期减少出入口交通堵塞情况,从而提高治理成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同时,利用Vissim仿真分析软件结合文章的改善方案,可为解决环路出入口拥堵现象提供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