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作为现代高等院校的特有集聚形式,是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特定区域,应具有良好的居住适宜性[1-2]。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南宁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的首府教育体系,打造“品质教育、学在南宁”的品牌。文章从公共设施、交通、植被覆盖率三个因素出发,分析南宁市现有大学城的现状并对其进行适宜性分析与评价。1研究区概况武鸣大学城又称南宁教育园区,规划总面积约31.26 km2,预计至2030年园区全部建成使用,园区规划容纳16~19所学校入驻,大学城按照“政府统筹、属地负责、学校自建”模式建设,积极推进科研机构进驻园区,以提升园区的科研能力,打造高水平的高校集中区。五合大学城属政府规划建设区,预计容纳10~20所学校入驻,但实际建设效果并不理想,高校搬迁项目供地滞后,公共基础设施配建缓慢,大面积教育用地未投入使用。西乡塘片区高校较为集中,属于自发形成的高等院校集中区,包括多所高校分校入驻的相思湖新区,相思湖新区以发展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大学城和科技产业城,是集科技、商贸、教育、旅游、居住、办公、工业、仓储为一体的新区。西乡塘片区拥有广西最大的教育科技资源,高校覆盖达到饱和状态,发展成熟。但各校区面积普遍较小,规模和质量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自身发展。2适宜性分析2.1试验方法步行性作为空间属性,描述了空间对于步行出行的引导能力,即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空间邻近性及两点间步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3]。步行性由美国学者提出,因步行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之衍生出“步行指数”的概念,并引入距离衰减规律和指数修正方式,以步行指数评价标准衡量公共设施的布局以及种类是否合理。可达性研究内容为两个地点间的交通是否便利,包括出行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两地之间的距离等[4]。大学城的道路交通布局影响师生的出行与通行方便程度,是反映大学城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基于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可以使用像元二分法计算FVC(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即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5]。NDVI公式:NDVI=(NIR-R)(NIR+R) (1)式中:NIR——近红外波段;R——红光波段。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表示为FVC=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 (2)式中:NDVIsoil——纯土壤像元的最小值,理论数值接近0;NDVIveg——纯植被像元的最大值,理论数值接近1[6]。结合南宁市现实环境及遥感影像情况,确定选取置信区间为2%~95%,积累百分数为2%和95%的NDVI指数为NDVIsoil和NDVIveg。2.2数据来源与内容数据来源与内容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T001表1数据来源与内容数据类型数据来源数据内容数据说明服务设施点开放API端口获取高校等九类服务设施点矢量数据,点数据道路网数据OSM地图研究区道路网矢量数据,线数据大学点高德地图API获取大学点矢量数据,点数据遥感图像Landsat 8 OLI_TIRS卫星研究区卫星影像栅格数据2.3试验过程与结果(1)步行指数。可步性计算的设施分类如表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T002表2可步性计算的设施分类一类二类三类权重医疗卫生医院—1药店—1市政公用公共交通站点地铁站、公交车站2公共文娱设施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公园、风景名胜1金融邮电储蓄—2邮局—1商业服务餐饮餐馆、奶茶店、咖啡店3购物便利店、超市3休闲娱乐场所美容美发、KTV、电影院、健身会所、体育馆、书店1确定服务设施种类。试验参考Walkscore对公共设施的分类,进行本土化调整,如咖啡店变更为常见的奶茶店、饮品店。由于我国电商产业的发展,线下快递存放点衍生出收发邮件的功能,邮局包含普通邮局与快递驿站。试验研究对象为大学城内学生群体所需的公共设施,忽略幼儿园与中小学测度点。距离衰减规律如表3所示,各大学城步行指数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T003表3距离衰减规律时间/min距离/m衰减规律5400不发生距离衰减,权重值为1201 600快速衰减,当400 m[Total_Leng]≤1 600 m时,权重值为1×(-153.655 8×([Total_Leng]×0.001)3+419.460 4×([Total_Leng]×0.001)2-395.970 6×[Total_Leng]×0.001+201.108 6)×0.01302 400当1 600 m[Total_Leng]2 400m 时,权重值为1×(-92.8×([Total_Leng]×0.001)3+566.6×([Total_Leng]×0.001)2-1 153.1×[Total_Leng]×0.001+786.6)×0.01302 4002 400 m以外的设施对出发点的步行指数无影响图1各大学城步行指数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1a1(a)西乡塘片区步行指数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1a2(b)武鸣大学城步行指数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1a3(c)五合大学城步行指数考虑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试验采用三次曲线计算,根据不同设施权重确定设施与距离的衰减率,得到基础步行指数[6]。对指数进一步校正,试验仅考虑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步行性的影响,根据衰减规律表进行道路交叉口对步行指数的影响校正,归一化后,得到各大学城内部的步行指数分数。根据步行指数得分从低到高分为依赖汽车、步行性较差、步行性一般、比较适合步行、步行者天堂等五类。得分较高的高校集中于西乡塘大学城,属于“步行者天堂”,相思湖新区总体得分较低,属于“依赖汽车”。五合大学城受道路规划与环境限制,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有限,得分偏低。武鸣大学城分为A、B两块区域,A区为早期规划,大学落户投入较早,步行指数得分较高。B区大部分院校为后期迁入,校区仍在建设中,步行指数得分较低。(2)交通可达性。各大学城交通可达性如图2所示。图2各大学城交通可达性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2a1(a)西乡塘片区交通可达性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2a2(b)武鸣大学城交通可达性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2a3(c)五合大学城交通可达性数据加载到ArcMap,提取南宁市研究区范围内所需的路网数据。检查并修正拓扑错误后,建立网络交通数据集。完成后即可进行交通可达性计算。使用公式计算可达性,使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式,生成可达性空间分布图[7]。基于交通因素分析,将交通可达性分为五类,依次为极高可达、较高可达、一般可达、较低可达和极低可达,颜色越深表示交通可达性越好。西乡塘大学城片区路网密集,交通道路类型完善,交通线路分布较均匀,交通可达性较好。武鸣大学城和五合大学城路网相对稀疏,交通路线分布不均匀,出现可达性高低两级分化的现象,交通可达性较差。(3)植被覆盖度。各大学城植被覆盖度如图3所示。图3各大学城植被覆盖度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3a1(a)西乡塘片区植被覆盖度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3a2(b)武鸣大学城植被覆盖度10.19301/j.cnki.zncs.2023.01.024.F3a3(c)五合大学城植被覆盖度对卫星影像进行裁剪、辐射定标等预处理,再进行植被指数及植被覆盖度的计算。结合实景以及对卫星图的目视解译,FVC值为(0,0.125)时,判断为水体;FVC值为(0.125,0.375)时,判断为建筑、道路等;FVC值为(0.375,1)时,判断为有植被覆盖的地表。图片处理结果表明,西乡塘片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多集中于城市公园,建筑物、道路较为密集,居民区、商业区占比高;武鸣大学城及五合大学城地处郊区,山水环绕,生态环境保存较为良好,植被覆盖度高、面积大,植被覆盖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0%以上。3适宜性优化策略促进旧区设施多样化,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西乡塘片区作为南宁市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高校聚集区,周围服务设施趋于饱和,步行性得分高于相思湖新区,应在整合高校密集区的公共设施时,将已饱和的设施类型向外拓展;对五合大学城和相武鸣大学城,建议合理规划空间,配备综合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已有设施基础上,增设具有多种公共服务功能的综合商超,合理优化大学城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保障大学城师生的生活所需。强化交通道路建设,促进出行方式多样性。交通可达性是出行者选择交通方式的一个重要指标,交通可达性可以反映交通枢纽系统的运行效率。文章基于交通路网,对南宁市各大学城进行交通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五合大学城、武鸣大学城和相思湖新区的交通可达性较差,需要进一步优化路线,提高系统可达性。由于大学城内部环境与规划对交通路网限制较多,建议在完善现有交通路网的基础上,增设便于短距离来往的交通工具,如共享单车等,有效缩短出行时间,丰富出行方式。校区建设与环境保护双线并行。自发形成的相思湖新区与广西大学片区植被覆盖度低,建筑用地占比高。广西大学片区由于投入时间和交通区位的优势,聚集了大量的居民区以及商业点,土地利用集中于商业和居住用地,公共绿地较少。对此,以广西大学为中心的高等学府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如扩大绿地面积等方法,优化环境绿化。相思湖新区周围有相思湖水域及相思湖公园作为环境支持,区内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代表院校,通过校内环境建设,以景观绿地、特色教学建筑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通过空间的相互渗透整合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居民区在空间与景观上的互动统一[8]。政府规划之下的武鸣大学城与五合大学城周围配备自然公园,弥补了开发过程中绿地转化为建筑用地导致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减轻了旧片区“重建设轻环境”的情况。通过对四个大学城以及两种不同环境状况的分析,建议注重大学城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依存关系,关注自然环境在建设下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实现和谐发展。4结语大学城的公共设施完善程度、交通可达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着大学城自身的发展,而城市与大学城的依存关系更表明大学城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对南宁市现有大学城的步行指数、交通可达性、植被覆盖度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建议在南宁市未来的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大学城公共设施和提高交通可达性的同时,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环境资源高效利用,使大学城的建设与环境保护并行,实现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设施完善、便利开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大学城。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