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蛋白粉是重要的玉米副产物,经过脱胚芽,粉碎,水选制取淀粉后,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CP)含量一般达到60%,CP消化率和可利用能值较高。在蛋鸡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可降低蛋氨酸用量,改善蛋黄着色[1-2]。郭芳申等[3]研究表明,玉米蛋白粉的表观代谢能达到12.29 MJ/kg,真代谢能达到10.04 MJ/kg。Bryan等[4]在体外模拟肉鸡消化,发现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3 h标准回肠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95%和82%,豆粕消化性能略优于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的消化率较高,与豆粕消化水平相近,赖氨酸与色氨酸含量不足,蛋氨酸含量较高,可能会影响动物氨基酸吸收和利用效率[5]。玉米蛋白粉是优质的家禽饲料资源,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含量高,是优质的着色剂,可广泛应用于蛋鸡和肉鸡生产中。王芳等[6]研究发现,蛋鸡日粮中用玉米蛋白粉(60%CP)替代20%、40%豆粕可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增强机体抗病力,降低饲料成本和破软蛋率,且鸡皮肤呈黄色,蛋黄呈金黄色。Seyedi等[7]研究发现,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12%的玉米蛋白粉能够有效改善生长性能,饲料报酬最高。玉米蛋白粉在蛋鸡日粮应用中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因为玉米蛋白粉存在颗粒较细、适口性差等问题,相关研究中推荐使用量一般不超过5%[8],还需要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试验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蛋白粉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蛋品质的影响,旨在明确蛋鸡日粮玉米蛋白粉的合理添加剂量,为玉米蛋白粉在蛋鸡生产的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玉米蛋白粉购自新疆某氨基酸生产企业,其CP含量为60%。1.2试验设计选择1 500只75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9%玉米蛋白粉。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5 d。试验日粮参照NRC(1998)蛋鸡营养需要配制,按照等能等氮原则,根据添加玉米蛋白粉比例的不同,配制4种试验日粮。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07.T001表1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原料组成/%玉米60.459.358.357.2麸皮1.04.08.011.0大麦2.02.02.02.0豆粕16.011.05.00棉粕9.09.09.09.0玉米蛋白粉03.06.09.0磷酸氢钙0.60.70.70.8粗石粉9.09.09.09.0大豆油1.01.01.01.0预混料1.01.01.01.0合计100.0100.0100.0100.0营养水平代谢能/(MJ/kg)11.3011.3011.3011.30粗蛋白质/%16.5016.5016.4016.40粗纤维/%3.063.012.982.92赖氨酸/%1.020.930.820.72蛋氨酸/%0.390.420.440.46钙/%3.603.603.603.60总磷/%0.500.500.500.5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7 000 IU、VD3 2 500 IU、VE 36 mg、VK3 2 mg、VB1 2 mg、VB2 6 mg、VB6 6 mg、烟酸50 mg、Cu 11 mg、Fe 75 mg、Mn 90 mg、Zn 60 mg、I 0.42 mg。2.营养水平中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1.3饲养管理试验地点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绿沙农场晓明蛋鸡场。饲养管理参照《海兰褐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手册(2021版)》及饲养场规章制度。试验期间蛋鸡自由采食和饮水,采取双层笼养模式。每天9:30、18:00饲喂,定期进行消毒、打扫鸡舍。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产性能每天记录蛋鸡的产蛋数、总蛋重、平均日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及料蛋比。产蛋率=产蛋总数/总蛋鸡数×100%(1)平均日采食量=总采食量/(试验鸡数×试验天数)(2)料蛋比=总耗料量/总产蛋重(3)1.4.2血清生化指标参照杨远廷等[9]的方法,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LB/GLB)、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1.4.3养分表观消化率参照初晖等[10]的方法测定CP、粗纤维(CF)、粗灰分(Ash)、钙和磷等养分表观消化率。养分表观消化率=(饲粮采食量×饲粮中该营养物质含量-粪便排泄量×粪便中该营养物质含量)/(饲粮采食量×饲粮中该营养物质含量)×100%(4)1.4.4蛋品质在试验第33、34、35 d,每天从每组每个重复随机取9枚鸡蛋,置于4 ℃冰箱中保存,用于分析蛋品质。蛋品质采用日产DET6000蛋品质测定仪检测,主要指标有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壳强度等,计算哈夫单位[11]。蛋黄中胆固醇的检测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测定。鸡蛋水分、蛋黄和蛋清比重采用常规饲料分析方法进行,蛋黄含脂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哈夫单位=100×lg(H-1.7W 0.37+7.57)式中:H为浓蛋白高度(mm);W为蛋重(g)(5)1.5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玉米蛋白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Ⅱ组蛋鸡的产蛋率最高(P0.05),达到84.64%,对照组蛋鸡的产蛋率最低,为81.46%。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蛋鸡料蛋比最低,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07.T002表2玉米蛋白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组别产蛋率/%蛋重/(g/枚)平均日采食量/[g/(只·d)]料蛋比对照组81.46±0.33c66.01±0.72a128.37±4.28ab2.44±0.12ab试验Ⅰ组83.13±0.37b65.64±0.68a133.63±5.29a2.44±0.14ab试验Ⅱ组84.64±0.35a64.81±0.35b127.49±5.33b2.34±0.15b试验Ⅲ组82.09±0.29c64.84±0.29b132.59±4.05a2.55±0.11a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4与此同。2.2玉米蛋白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Ⅲ组蛋鸡血清TP、ALB、BU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血清AST和AL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07.T003表3玉米蛋白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TP/(g/L)47.25±2.36a46.25±4.31a46.15±4.48a42.15±3.36bALB/(g/L)19.18±0.58a18.18±1.28a17.18±1.30a15.18±1.45bALB/GLB0.73±0.050.73±0.070.72±0.010.71±0.02BUN/(mmol/L)0.68±0.21b0.72±0.28b0.74±0.18b0.93±0.09aTC/(mmol/L)2.62±0.052.86±0.182.96±0.342.69±0.29TG/(mmol/L)14.35±3.2514.10±2.8613.96±3.1213.56±3.01HDL/(mmol/L)0.82±0.250.76±0.250.84±0.250.89±0.25LDL/(mmol/L)1.15±0.151.05±0.070.98±0.180.98±0.28AST/(U/L)355.10±25.38321.25±33.34338.44±39.20312.67±38.40ALT/(U/L)6.96±0.896.77±0.586.29±1.256.44±1.33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5与此同。2.3玉米蛋白粉对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各组蛋鸡的粗灰分、粗纤维、钙及磷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蛋鸡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07.T004表4玉米蛋白粉对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组别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钙磷对照组58.59±2.34a38.33±3.6928.36±4.2946.36±2.5242.36±3.46试验Ⅰ组56.48±3.56a39.53±2.2829.22±3.3348.58±4.4143.66±4.32试验Ⅱ组58.25±4.36a41.62±4.3326.58±4.4144.63±5.6345.26±3.55试验Ⅲ组52.52±1.43b40.28±2.3627.63±2.5045.36±2.4344.23±4.43%2.4玉米蛋白粉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高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07.T005表5玉米蛋白粉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蛋壳强度/N41.94±3.2842.92±3.2542.63±2.1943.12±4.30蛋壳厚度/mm0.351±0.0350.361±0.0390.355±0.0280.358±0.024蛋黄颜色6.23±0.62b6.25±0.45b6.48±0.53a6.52±0.51a蛋白高度/mm5.73±0.51a5.69±0.50a5.46±0.46b5.42±0.43c哈夫单位70.45±2.6570.25±2.8270.02±1.8869.85±3.69蛋清水分含量/%85.68±0.9285.80±0.8285.88±0.7785.75±0.93蛋黄水分含量/%54.02±0.6154.28±0.7454.36±0.5953.89±0.91蛋黄相对重/%29.32±0.8629.28±1.5129.14±0.8528.82±0.49蛋清相对重/%56.72±1.6356.65±0.8656.41±1.1556.33±0.73蛋黄含脂率/%65.36±0.8266.23±0.9665.56±1.6365.28±0.66蛋黄胆固醇含量/(mg/kg)15.36±0.2515.29±0.3815.96±0.1715.86±0.433讨论3.1玉米蛋白粉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玉米蛋白粉是重要的玉米副产物,蛋白质消化率和可利用能值高,是优质的畜禽蛋白饲料。任志友等[11]研究发现,以玉米蛋白粉、棉籽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复合蛋白饲料完全替代蛋鸡日粮中的豆粕,产蛋率、蛋重等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中,在海兰褐蛋鸡日粮中添加6%玉米蛋白粉,蛋鸡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表明使用玉米蛋白粉替代日粮部分豆粕可提高海兰褐蛋鸡的产蛋率,但替代比例过高会降低产蛋率。蛋重是蛋鸡的重要经济指标,与日粮氨基酸模式密切相关,日粮氨基酸模式越接近理想氨基酸模式,蛋重的改善效果越佳[12]。王晓翠[13]比较了不同蛋白来源饲粮对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棉粕、菜粕相比,豆粕使用量越高,蛋重上升趋势越明显。王芳等[6]研究发现,在蛋鸡日粮中使用玉米蛋白粉替代超过60%的豆粕,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经济效益显著下降。本试验中,试验组鸡蛋的蛋重显著降低,可能与玉米蛋白粉氨基酸模式不均衡有关。研究表明,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不佳,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等含量高,而赖氨酸和色氨酸严重不足,在日粮中添加量超过5%可能影响采食量。Giannenas等[14]研究发现,在日粮中使用20%的玉米蛋白粉和10%的麦麸完全替代大豆,肉鸡采食量显著降低,可能与玉米蛋白粉的物理性状有关。Bryan等[15]研究发现,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要氮源的肉鸡采食量显著低于以大豆为主要氮源的肉鸡,氨基酸整体的消化性也较差。Cruz等[16]研究发现,使用玉米蛋白粉替代肉鸡日粮中部分豆粕,肉鸡采食量显著下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降低。玉米蛋白粉适口性较差,但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和、含硫氨基酸、亮氨酸高于豆粕和鱼粉,配合使用可能达到更好的生产性能[17]。有关学者还利用发酵、酶解等工艺对玉米蛋白粉进行处理以提高玉米蛋白粉的可利用价值,提高其在畜禽日粮中的使用比例[18]。本试验中,6%玉米蛋白粉添加组海兰褐蛋鸡全期平均料蛋比最低,可能与蛋白原料之间的组合效应提高蛋白消化利用率有关。3.2玉米蛋白粉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清中TP和ALB是肝脏功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合成和代谢[19]。本试验中,对照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蛋鸡血清TP和ALB差异不显著,表明适量添加玉米蛋白粉对蛋白质消化没有影响,肠道吸收功能正常。BUN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最终生成物,血清中BUN含量可体现畜禽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基本状态[20]。本试验中,试验Ⅲ组蛋鸡血清BUN显著升高,过量的玉米蛋白粉可能导致蛋白代谢异常升高,蛋白沉积率降低。因此,过量添加玉米蛋白粉对日粮粗蛋白的吸收和代谢存在负面影响,可能与氨基酸模式相关。3.3玉米蛋白粉对蛋鸡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蛋品质的影响玉米蛋白粉是优质的蛋白饲料资源,可消化蛋白含量高,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可以促进家禽脚胫和蛋黄着色,广泛应用于家禽饲料中。王照群[21]研究发现,玉米蛋白粉的能量表观代谢率可达到88.14%,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可达到80%以上,明显优于喷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等其他玉米副产物。Cruz等[16]研究表明,玉米蛋白粉和米糠配合使用可提高日粮CP的表观消化率,不同来源蛋白原料之间的配合使用对改善玉米蛋白粉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Abhijeet等[22]研究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10%玉米蛋白粉,料重比降低,这可能与养分消化率提升有关。本试验中,在日粮中添加9%玉米蛋白粉替代豆粕,蛋白的消化率显著降低,表明玉米蛋白粉CP可消化性弱于豆粕,过量使用会影响日粮整体的消化性。黎鸿彬[23]研究发现,玉米-豆粕-玉米蛋白粉组肉鸡脚胫的着色效果明显优于天然色素添加组,玉米蛋白粉中的核黄素沉积效果显著。本试验中,在海兰褐蛋鸡日粮中添加6%玉米蛋白粉可显著提高蛋黄指数,表明色素在蛋黄中沉积增多。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关注蛋黄着色,也需要关注其他蛋品质指标。本试验中,除蛋白高度显著降低外,其余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表明当玉米蛋白粉添加量控制在9%以内时,蛋品质不会受到较大影响。4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海兰褐蛋鸡日粮中添加6%的玉米蛋白粉可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改善蛋黄着色效果。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