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钙、磷等重要矿物质元素含量高,脂肪、胆固醇、钠含量偏低,极易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且兔肉皮薄肉嫩、味道鲜美,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B族维生素[1]。兔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达总脂肪酸含量的23%[2]。研究表明,与其他肉类相比,兔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在预防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3]。养殖生产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提高细菌的耐药性[4],造成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丁酸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能够分泌丁酸,抗逆性强,能够在高温、高湿的酸性环境中生存[5]。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能够促进畜禽肠道发育,改善畜禽肠道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力[6]。关于丁酸梭菌对育肥家兔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杨明月[7]研究了丁酸梭菌CBM01对獭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梭菌对育肥家兔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丁酸梭菌代替抗生素在家兔养殖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家兔由江苏徐州橙子萌宠店提供。丁酸梭菌浓缩粉(1×109 CFU/g)由河南郑州南华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设计选取50只90日龄的健康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单笼饲养。试验Ⅰ组(对照组)家兔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家兔饲喂基础日粮+金霉素100 mg/kg,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50、400 mg/kg丁酸梭菌。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14.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0草粉30.00消化能/(MJ/kg)8.18玉米22.00粗蛋白质/%12.00大豆粕23.00粗脂肪/%1.50小麦麸12.00粗纤维/%19.00米糠10.00粗灰分/%12.00骨粉2.00钙/%1.20石粉0.50总磷/%0.85食盐0.30蛋氨酸/%0.15预混料0.10DL-蛋氨酸0.1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Fe 70 mg、Cu 20 mg、Zn 70 mg、Mn 10 mg、Co 0.15 mg、I 0.2 mg、Se 0.20 mg、VA 10 000 IU、VD 900 IU、VE 50 mg、VK 2 mg、VB1 2 mg、VB2 6 mg、VB6 2 mg、VB12 0.02 mg、泛酸50 mg、烟酸50 mg、胆碱1 000 mg、生物素0.2 mg。2.营养水平中消化能为计算值,其余均为实测值。1.3饲养管理每组家兔每天喂500 g,分两次饲喂,分别于每日的8:00和19:00投料一次,10:00和21:00结料,自由饮水。每天于7:00和18:00分别对兔舍进行打扫消毒。1.4测定指标及方法1.4.1生长性能正式试验期第1 d,测定每只兔子的空腹体重,于试验开始后第1、2、3、4周末,统计各组试验兔每天的投料量和结料量,测定兔子空腹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投喂饲料量-剩余饲料量)/试验天数(2)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3)1.4.2血清生化指标试验最后1 d,每只家兔耳缘静脉采血5 mL。将采取的血液置于试管中,在室温下倾斜45度放置,1.5 h后取出上层上清液即为血清,将血清样品分装至3个1.5 mL EP管中,于-20 ℃冰箱中保存。血清样品一部分在实验室采用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康TEK-VET5)测定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脱氢酶(CK)、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血清样品另一部分在实验室采用酶标仪(汇松MB-580)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血清样品剩余部分在实验室采用酶标分析仪(德铁HBS-1096C)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1.5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方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极显著。2结果与分析2.1丁酸梭菌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末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Ⅴ组家兔末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Ⅱ组(P0.01),其中以试验Ⅴ组效果最明显,比对照组高41.68%;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试验Ⅴ组效果最明显,比对照组高8.91%;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效果最明显,比对照组低23.2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14.T002表2丁酸梭菌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初重/kg末重/kg平均日增重/[g/(只·d)]平均日采食量/[g/(只·d)]料重比P值0.050.010.010.010.05试验Ⅰ组(对照组)1.61±0.122.25±0.01D21.33±0.77C163.13±1.16C7.67±0.33a试验Ⅱ组(抗生素组)1.62±0.122.30±0.05CD22.67±2.03C165.33±2.65BC7.41±0.61ab试验Ⅲ组1.62±0.062.37±0.03BC24.89±1.18BC172.65±2.09AB6.96±0.25abc试验Ⅳ组1.61±0.062.44±0.04AB27.56±1.18AB176.91±2.34A6.43±0.20bc试验Ⅴ组1.62±0.062.53±0.03A30.22±0.89A177.67±3.84A5.89±0.16c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血清GLU、LDL-C含量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Ⅴ组家兔血清TC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14.T003表3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项目GLU/(mmol/L)TC/(mmol/L)LDL-C/(mmol/L)LDH/(U/L)AST/(U/L)ALT/(U/L)ALP/(U/L)TP/(g/L)ALB/(g/L)GLB/(g/L)P值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试验Ⅰ组(对照组)7.83±0.13B1.30±0.09C1.00±0.09A165.67±13.30C42.33±1.45B62.00±1.71B142.67±2.64D58.00±0.56C35.00±0.42D20.67±0.47D试验Ⅱ组(抗生素组)9.30±0.13A1.63±0.09B1.13±0.09A481.00±13.30A52.00±1.45A84.33±1.71A219.00±2.64B60.67±0.56B37.33±0.42B24.67±0.47B试验Ⅲ组7.60±0.13B1.30±0.09C0.80±0.09B351.00±13.30B37.67±1.45C59.00±1.71B175.33±2.64C59.67±0.56B36.00±0.42C22.67±0.47C试验Ⅳ组6.97±0.13C1.43±0.09C0.70±0.09B147.67±13.30C23.00±1.45D53.33±1.71C222.33±2.64B62.33±0.56A38.00±0.42B23.33±0.47C试验Ⅴ组6.27±0.13D1.90±0.09A0.73±0.09B79.33±13.30D15.00±1.45E31.67±1.71D228.33±2.64A63.33±0.56A39.00±0.42A27.33±0.47A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血清的LDH、AST、ALT活性均极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血清的AST活性均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的家兔血清ALP活性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且试验Ⅴ组家兔血清的ALP活性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家兔血清的TP、ALB、GLB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且试验Ⅴ组家兔血清TP、ALB、GLB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1)。2.3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各组家兔血清IgM、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和试验Ⅴ组家兔血清IgM、IgG含量具有提高的趋势(P0.10)。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4.014.T004表4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项目CD4+/(U/mL)CD8+/(ng/L)NK/(nmol/L)IgM/(mg/L)IgG/(mg/L)P值0.050.050.050.100.10试验Ⅰ组(对照组)22.85±2.6721.55±3.3390.77±10.1445.70±4.70406.70±103.10试验Ⅱ组(抗生素组)23.56±1.1620.94±2.7689.43±9.4638.30±12.40374.00±81.50试验Ⅲ组21.83±2.5621.11±2.9191.77±12.4546.60±9.10410.60±96.40试验Ⅳ组22.39±1.8822.13±2.8191.88±10.6659.60±7.40428.80±84.10试验Ⅴ组23.13±2.7722.22±3.1592.35±11.6457.30±10.40433.30±95.503讨论3.1丁酸梭菌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发现,各组家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存在明显差异,表明饲喂不同的日粮对家兔生长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试验Ⅲ组、试验Ⅳ和试验Ⅴ组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Ⅰ组和Ⅱ组,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兔的生长性能,而且提高的效果优于抗生素。Meng等[8]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能够提升仔猪的能量表观消化速度,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马洪庆等[9]研究表明,饲喂添加100 mg/kg丁酸梭菌三联制剂的日粮,麻羽肉鸡的增重率、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料重比、肠道中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数量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每天饲喂添加2.0×108 CFU/kg丁酸梭菌的日粮,与间隔2 d饲喂相比,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明显提高,表明丁酸梭菌的作用效果与菌剂用量及饲喂情况有关[10]。赵文文等[11]研究表明,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的饲料喂养的蛋雏鸭料重比明显低于普通饲料喂养,蛋鸭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明显高于普通喂养。本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400 mg/kg丁酸梭菌,家兔的平均日采食量明显优于抗生素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3.2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兔子正常GLU范围为5.50~8.20 mmol/L。本试验中,抗生素对照组的家兔GLU值高于正常范围,而其他组均在正常范围内。郑舟琴等[12]研究表明,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GLU水平。本试验中抗生素组家兔GLU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兔子采血时受到惊吓,出现应激反应,血管收缩,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增多导致。本试验发现,在日粮中添加100、250、400 mg/kg丁酸梭菌时家兔血清LDL-C、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TP和ALB含量能够反映机体蛋白质的代谢水平。血清中TP和ALB含量高,表明肝脏能够更好地合成和代谢蛋白质,高效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使机体在很低的耗料量下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郑有秀等[13]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断奶仔猪血清TP、ALB水平分别提高10.45%、0.78%;日粮中添加500 mg/kg丁酸梭菌,断奶仔猪血清TP、ALB水平分别提高17.64%、3.80%;日粮中添加1 000 mg/kg丁酸梭菌,断奶仔猪血清TP、ALB水平分别提高15.24%、3.50%;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丁酸梭菌,断奶仔猪血清TP、ALB水平分别提高17.54%、5.52%。本试验表明,添加丁酸梭菌100、250、400 mg/kg能够明显提高家兔血清TP、ALB、GLB水平,添加250、400 mg/kg丁酸梭菌的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对照组,而添加丁酸梭菌100、400 mg/kg提高家兔血清ALB含量和ALP活性的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表明,丁酸梭菌能够使家兔更好地吸收、转化、利用蛋白质和氨基酸,且添加丁酸梭菌400 mg/kg效果最好。3.3丁酸梭菌对家兔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机体免疫应答的发生主要依赖血清免疫细胞。CD4+具有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的作用,是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调节其他T细胞免疫应答促进B细胞分泌抗体,从而达到增强体液免疫应答的目的[14]。CD8+主要针对细胞毒效应发挥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通过识别和传递抗原完成特异性免疫反应。NK细胞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合成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强化、造血以及直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是机体的重要免疫细胞,也是天然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细胞[15]。IgM、IgG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球蛋白。机体首次发生免疫应答时会产生IgM,IgG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16]。本研究结果表明,各组CD4+、CD8+、NK细胞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丁酸梭菌添加量为250、400 mg/kg时,家兔血清IgM、IgG含量均具有提高趋势,表明家兔日粮中添加250、400 mg/kg丁酸梭菌可提高家兔血清抗体水平。4结论本试验发现,400 mg/kg丁酸梭菌可促进家兔体内脂类沉积,提高家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