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地处成都市中心,是成都市标志性商圈。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时段来往人流约40万人次,其机动车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场地周边较大规模的停车场包括王府井、IFS地下停车场、太古里地下停车场等十多家,但节假日仍有车位难寻的状况。文章以停车生成率为研究原理,结合POI数据收集,进行量化研究,给出调整意见。1相关理论1.1停车生成率不同业态停车生成率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T001表1不同业态停车生成率业 态停车生成率居住区0.30购物娱乐场所0.38金融1.58餐饮4.86酒店0.95办公楼1.42车位/100 m2停车生成率主要表现不同功能的建筑每100 m2的车位需求、计算高峰时段停车位需求量。停车生成率为:P=∑j=1kaj×Lj (1)式中,P——预测公共场所某一时间段的停车高峰值;aj——预测公共场所第j种用地的停车生成率,j=1,2,⋯,k;Lj——第j类用地建筑面积指标;k——用地分类数。选取已有停车生成率研究中能够基本概括研究范围内建筑功能的六类业态,得到不同业态停车生成率[1]。1.2POIPOI是“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译为“兴趣点”。每个POI包含名称、类别、经度、纬度四方面信息。依照表中六类业态获取POI点,统计各类业态数量,结合现场实地调研统计POI点对应的平均建筑面积,估算停车高峰期车位需求量。1.3停车场规模规范1995—2008年国内相继颁布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道路交通规范。其中,全国范围内商业中心机动车配建指标为0.3 个/m2;成都二环以内和二环以外分别为0.5 个/m2和0.8 个/m2、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不应大于200 m。中心商业区停车场规模小而精的设计模式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国规范要求停车位设置要遵循总量控制,逐步减少的原则;亚洲范围内,中心商业区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多集中在0.25~0.40 个/m2[2]。亚洲部分地区中心商业区停车场规模要求如表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T002表2亚洲部分地区中心商业区停车场规模要求地 区中心商业区停车场规模要求日本用地较为紧张300 台韩国约0.32 个/100 m2新加坡约0.25 个/100 m2中国0.3 个/100 m21.4停车场形式停车场层高和容积率关系方面。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底层车库层高不小于2.2 m的按“全面积”计入容积率,不足2.2 m的按1/2面积计入容积率;复式机动车车库(或者机械式停车)一般取值3.5~3.65 m。我国常见的停车方式包括路边停车、露天停车、(半)地下停车、停车楼、机械立体停车库(地上)等。其单位停车位占地面积:机械立体式停车库3~5 m2、停车楼5~9 m2、路边停车20 m2、露天停车25~30 m2;占建筑面积机械立体式停车库为15 m2、停车楼25~35 m2、地下停车库相对于这两种停车方式,造价和施工费用高,但不占用地面积[3]。在停车位扩建方面,广州明确地下车库不算入容积率。哈尔滨针对个人为城市配备室内停车泊位并将使用权转让给城市管理部门的行为,奖励建筑面积100 m2[4]。2现状基本情况根据成都交警在互联网公布的信息可知,第一城、王府井、IFS停车场在节假日期间车位不足明显;中环、晶融汇停车场在节假日期间空置率较高。将成都与南京新街口进行对比发现,新街口节假日车位不足情况较轻,车位空置率稳定。春熙路和南京新街口某节假日下午各时段停车场空余车位数量统计如图1、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1图1春熙路某节假日下午各时段停车场空余车位数量统计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2图2南京新街口某节假日下午各时段停车场空余车位数量统计春熙路商圈停车场规模分布与使用需求匹配度较差,不符配件指标。3总体设计思路沿用王红等[5]对“主要交通影响范围”的成果,确定研究范围为25.7 万m2。场地四角分别取一点为“抽象”停车场中心,服务半径为200 m。规模为服务半径内停车位数量之和餐饮业作为兴趣点的数量分析及停车服务范围如图3、图4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3图3餐饮业作为兴趣点的数量分析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4图4停车服务范围4设计策略4.1数据采集根据百度平台POI数据显示,点1停车位数383个,点2定车位数250个,点3定车位数478个,点4定车位数826个,各类业态值占比如图5所示。服务范围停车位数共计1 937个。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5图5各位置点6类物业POI数量统计图统计POI位置点对应建筑面积,面积均值分别为居住区42 m2、购物娱乐6 m2、金融0.9 m2、餐饮1.5 m2、酒店9.1 m2、办公楼1.2 m2。4.2数据分析根据停车生成率公式,基于周边建筑类型预测各点范围内停车需求,在假定建筑业态匀均分布的前提下,采用几何法减删除服务范围重合部分。两个中心点服务范围重合部分示意如图6所示,场地内中心点服务范围重合部分示意如图7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6图6两个中心点服务范围重合部分示意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7图7场地内中心点服务范围重合部分示意S辐射=S圆-(S1+S2+S3+S4)(2)S1=2Sn2=2×(S扇-Sn1)(3)Sn2=R2(12α-SinαCosα)(4)n=N×S辐射/4πR2 (5)式中:S辐射——停车场的实际服务范围;S1~4——重合部分;R——服务半径,200 m。运用S辐射与四个圆的面积之比,求出误差值n。并将误差值从计算结果中减掉,得到最终预测结果。4.3数据研究结论结果显示,点1处预测停车规模需求值大于实际停车规模,其余3三个点所预测停车需求均小于实际规模,场地内综合停车需求预测值比实际停车规模少429个车位。停车规模预测与实际对比如图8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2.026.F008图8停车规模预测与实际对比按照调研数据,6大业态建筑面积为228 480 m2,预测配建停车场规模需求0.59 个/100 m2,实际预测配建0.85 个/100 m2。预测值比规范要求的0.5 个/100 m2多0.09 个/100 m2,而实际值比规范多0.35 个/100 m2。5结语春熙路主要交通影响范围内的机动车停车规模总量不断增加,远超规划配建指标,根据停车生成率计算所得需求值略高于配建指标。点1预测需求量大于实际,场地内停车位缩减和扩充的需求同时存在。在缩减停车位方面,可将已建但长期闲置的停车位进行部分预留做停车规模扩建远景规划。预留部分也可变更功能。点1需要扩建停车位。根据理论研究,建议扩建方式采用政策奖励形式,如个体出资将地面室内用作公共停车场,政府奖励容积率或对购置进行费用减免;采用层高角度奖励容积率,对地下停车位扩建,将2.2 m记为容积率1/2的指标为每2.2 m算作层高容积率的单层的1/2或可修改为每3.0~3.5 m计入容积率的1/2。或采用选择占用面积小的停车方式,机械立体式停车库、停车楼作为首选。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