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部分施工企业均在探索全新的成本管理办法,可在满足项目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控制项目的各项成本费用。研究实践证明,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的拓展区,地处细柳街道办和兴隆街道办,北起西部大道,南至兴隆路,东起西沣路,西至经四十二路,本标段包含兴隆一路、经三十六路、经三十八路、三星大道北延伸段、经四十路、经四十一路、经四十二路、纬十七路、纬十九路、纬二十四路、经十四路、纬二十六路、丈八五路等道路的设计、建设、管网、绿化、交通、附属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道路总长14 261 m,雨水管网长度约28 789 m,污水管网长度约22 515 m,电力管沟长度约13 675 m,建设内容包含西部大道雨污水泵站和三星二期电力管沟改造工程。2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目前国内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理念落后。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大多施工企业的管理者管理观念过于落后,限制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2)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缺乏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部分施工企业建立了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但内容不够健全、责权划分不够清晰、环节划分不够规范、成本目标未细化,未充分发挥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的作用。(3)未做好决策过程的成本控制。任何一个项目,其决策阶段是较为重要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可以盈利。决策阶段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阶段,当前国内的施工企业在决策阶段大多未做好项目的综合性研究,没有综合考量工艺、标准、布局等内容。决策阶段成本目标不够细化,限制了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4)未做好设计阶段的监督控制。在施工设计阶段,工作人员未做好图纸设计的审查,对各类设计指标的监管不够严格,限额设计不够合理,会给成本控制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5)未做好投标环节的监管控制。具体体现在施工企业未综合全面研究招标文件,没有发现招标文件中的存在的潜在风险,后期风险问题一旦发生可能会带来高额索赔,给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打击。(6)未做好竣工阶段的控制管理。竣工阶段是项目工程的最后环节,很多工作需要在竣工阶段进行,如签证索赔等,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这些工作,会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3实现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方法3.1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观念缺乏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企业成本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更加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积极将这类理念引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上下建立联动机制,激发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积极性,促使全体员工均参与到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成本管控,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为基础,降低成本投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时效性[1]。3.2健全完善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1)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明确项目涉及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制定标准的成本控制制度,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应注意做好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成本信息监控。成本管理目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10.3969/j.issn.2096-1936.2021.04.039.F001图1成本管理目标体系(2)执行项目目标成本,须保证项目目标成本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3)规范各个环节的成本管理工作,细化成本管理总目标。在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中应明确约定各部门的权利和职责,严格按照目标做好责任划分,应将成本责任考核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激发项目公司、团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3.3项目决策过程的成本管理(1)项目开始建设前须做好项目的综合性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标准,围绕质量控制全面做好项目规划和统筹,对于项目生产工艺、建设规模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可以为项目的进一步施工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依据。(2)细化项目成本目标,分析项目成本总目标,做好细分和细化,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计划,为后续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指导。3.4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监督控制(1)审查图纸设计。施工图纸完成设计后,设计人员和成本管理人员应加强交流和沟通,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为基础,严格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邀请技术人员参与设计,确保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意见。(2)针对设计阶段,加强指标管理。目前,经过不断的科研和实践,国内针对工程施工已形成一套规范和标准,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有助于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因此,在设计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3)重视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控制成本较为有效的方法,做好统计和计算,将相似工程的平均水平作为该项目的成本控制限额目标[3]。将限额设计要求体现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奖惩措施,保证设计阶段成本管理效果。3.5加强对投标环节的监督和控制投标中,施工企业需要组织专家团队、技术人员等做好中标文件的深入分析,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投标价格。首先,在招标前期施工企业须做好招标文件的精密分析,仔细审核招标文件中的条款内容,总结对项目成本控制影响较大的因素,分析成本控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其次,投标报价时,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相似企业的经验数据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工程量清单,以此为基础编制适宜的施工方案。对于相对复杂、不定量的施工部分需要制定多个施工计划,综合考虑材料报价、现场情况、技术要求等,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达到降低项目标价的目的,为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效果、保证该项目经济收益奠定基础。3.6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管理(1)承包商的管理:首先,明确项目承包形式,制定成本合同;其次,完善招标流程,严格规范各个招标环节;最后,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资质优良、能力较强的承包商,提高成本控制效果。(2)工程进度款的管理:项目施工期间严格审核节点款、进度款等工作,工程款项只有审核部门审核通过方可进行拨款。(3)现场施工管理:完善项目施工流程,明确项目施工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加强责任人权限管理,须严格审核项目施工中各类费用的支出,加强监督,避免出现漏洞。3.7竣工验收阶段的控制管理竣工验收阶段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阶段,也是保证项目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环节[4]。在竣工验收阶段,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效果,需做好以下工作:(1)应确保工程顺利交付。严格按照竣工验收时间进行验收,确保项目顺利收尾、交付。(2)建立签证索赔制度。大部分施工企业坚持低价中标、签证盈利的理念执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但在竣工验收阶段,施工企业须做好签证索赔工作,签证索赔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签证索赔工作的开展。4结语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系统性。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必须加强学习,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再将成本管理贯穿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确保形成更加系统化的成本控制流程,同时仔细追踪每一项成本支出,做好成本核实,以保证项目质量和工期为基础,降低项目成本支出,保证项目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的管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持续推动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