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饲料资源丰富,但优质蛋白原料缺乏,大量依赖进口满足饲料生产需求。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蛋白原料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10 032.7万t,同比增长13.3%;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约1 960万t,同比增长8.3%,仅为进口总量的1/5左右[1-2]。目前,进口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对我国饲料企业及养殖业造成了很大影响。从动物营养学研究角度看,饲料粗蛋白水平过高,在小肠中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进入大肠被微生物发酵,不仅会造成腹泻率升高,而且多余的氮通过粪尿排出体外会加重环境污染。研究表明,饲料粗蛋白每降低1%,氮排放可减少8%~10%,并且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3]。只要满足氨基酸平衡和能量的需求,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不会对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反而可以提高饲料消化率[4-7],减少氮排放[8-10]。基于上述原因,低蛋白日粮成为国内外饲料行业关注的焦点。我国2018年批准发布了《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团体标准(现已升级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5915—2020),该标准聚焦降低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倡导高效低蛋白体系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优质蛋白饲料紧张、成本过高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辽宁省是饲料工业大省,2020年饲料总产量达1 775.5万t,同比增长41.0%,位于全国前列。本调查旨在通过对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粗蛋白水平的调查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现阶段辽宁省内商品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情况,为低蛋白日粮的研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收集调查收集辽宁省内58个饲料生产企业(分布于沈阳、大连、鞍山、辽阳、锦州、铁岭等地)生产的不同阶段猪用商品饲料样品468份,其中配合饲料250份,浓缩饲料218份。1.2样品处理方法样品收集完成后进行分类和编号,使用GB/T 6432—2018凯氏定氮法进行粗蛋白含量测定。浓缩饲料的校正粗蛋白水平通过将实测粗蛋白按照样品标签的推荐配方进行换算得到。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和麸皮,其粗蛋白含量分别按照8.0%和15.5%计算[11]。校正粗蛋白水平=推荐配方浓缩饲料添加比例×浓缩饲料实测粗蛋白含量+能量饲料添加比例×能量饲料粗蛋白含量(1)1.3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Excel 2019软件对粗蛋白水平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Excel 2019软件的Frequency函数,计算不同使用阶段的饲料中每1%粗蛋白水平范围内样品数量占该类型饲料总量的百分比。2结果与分析2.1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种类分布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按照饲料类别来看,配合饲料与浓缩饲料的样品数量相当;按照阶段来看,仔猪饲料样品最多(共149份),其次为保育饲料(91份)和哺乳母猪饲料(82份),育肥猪饲料的样品数量最少(15份)。XX.XXXX/j.issn.1672-9692.2023.03.013.T001表1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种类分布情况Tab.1Distribution of commercial pig feed species in Liaoning Province饲料类型使用阶段饲料类别合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合计250218468教槽饲料断奶后前两周31132保育饲料断奶后前两周603191仔猪饲料15~25 kg6782149生长猪饲料25~60 kg151631育肥猪饲料60 kg~出栏11415妊娠母猪饲料妊娠期母猪313768哺乳母猪饲料哺乳期母猪354782份2.2辽宁省不同阶段商品猪配合饲料粗蛋白水平(见表2)由表2可知,教槽、保育和仔猪饲料的平均粗蛋白水平分别是18.86%、18.06%和16.08%。生长猪和育肥猪配合饲料的平均粗蛋白水平分别是15.75%和15.10%,妊娠和哺乳母猪配合饲料平均粗蛋白水分别是14.08%和17.12%。从整体上看,除妊娠和哺乳母猪之外,饲料粗蛋白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XX.XXXX/j.issn.1672-9692.2023.03.013.T002表2辽宁省不同阶段商品猪配合饲料粗蛋白水平Tab.2Crude protein levels of commercial pig compound feed at different stages in Liaoning Province饲料类型最低值最高值平均值教槽饲料16.7522.2618.86±1.34保育饲料15.8720.0718.06±1.07仔猪饲料13.4519.0216.08±0.96生长猪饲料14.0817.6515.75±0.96育肥猪饲料13.5416.1615.10±0.95妊娠母猪饲料12.1315.8414.08±0.85哺乳母猪饲料15.6419.1017.12±0.83%2.3辽宁省不同阶段商品猪浓缩饲料校正粗蛋白水平(见表3)由表3可知,教槽饲料仅有一个样品,校正粗蛋白水平为19.45%。保育和仔猪饲料的平均校正粗蛋白水平分别是18.47%和16.39%,稍高于相同使用阶段的配合饲料。生长猪和育肥猪饲料的平均校正粗蛋白水平分别是15.54%和15.06%,与配合饲料相当。妊娠和哺乳母猪饲料平均校正粗蛋白水平分别是14.25%和16.37%,哺乳母猪的校正粗蛋白水平稍低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的平均校正粗蛋白水平随体重的增长亦呈下降趋势,与配合饲料相类似。XX.XXXX/j.issn.1672-9692.2023.03.013.T003表3辽宁省不同阶段商品猪浓缩饲料校正粗蛋白水平Tab.3Correction of crude protein level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oncentrated feed for commercial pigs in Liaoning Province饲料类型最低值最高值平均值教槽饲料19.4519.4519.45保育饲料15.8219.5818.47±0.95仔猪饲料14.5118.0616.39±0.61生长猪饲料14.7217.7415.54±0.83育肥猪饲料14.7115.6015.06±0.42妊娠母猪饲料10.2316.1614.25±1.29哺乳母猪饲料13.5217.7416.37±0.91%2.4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粗蛋白水平分布情况(见表4)由表4可知,教槽饲料样品粗蛋白水平主要分布于17.5%~18.5%,占比40.6%。保育饲料的粗蛋白范围主要集中于17.5%~19.5%,占比70.3%,其中17.5%~18.5%水平的占36.3%,18.5%~19.5%占34.0%。仔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范围分布在15.5%~16.5%,占比53.0%。生长猪和育肥猪饲料的粗蛋白主要分布范围在14.5%~15.5%,占比分别为51.6%和53.4%。妊娠母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主要分布在13.5%~14.5%,占比41.2%。哺乳母猪的粗蛋白水平主要分布在16.5%~17.5%,占比41.5%。XX.XXXX/j.issn.1672-9692.2023.03.013.T004表4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粗蛋白水平分布情况Tab.4Distribution of crude protein level in commercial pig feed in Liaoning Province饲料类型猪饲料粗蛋白水平≤13.5%13.5%~14.5%14.5%~15.5%15.5%~16.5%16.5%~17.5%17.5%~18.5%18.5%~19.5%19.5%~20.5%≥20.5%教槽饲料00009.440.621.918.89.3保育饲料00011.011.036.334.07.70仔猪饲料00.714.153.026.84.01.300生长猪饲料06.551.625.89.66.5000育肥猪饲料013.353.433.300000妊娠母猪饲料19.141.233.85.900000哺乳母猪饲料02.47.330.541.514.63.700%3讨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保育猪和仔猪饲料样品数量最多,其次是妊娠和哺乳母猪饲料,生长育肥猪饲料样品数量最少。在现有的猪价行情下,饲料企业为追求更好的利润,养殖户为追求更好的使用效果,保育猪和仔猪饲料的使用时间延长,用量增加,因而企业均将保育和仔猪饲料作为重点。而生长育肥猪饲料配方相对简单,并且利润偏低,市场需求偏少,所以样品数量更少。妊娠和哺乳母猪由于其特殊的需求及更高的专业性,在相应的阶段若不使用专业的妊娠和哺乳母猪饲料,会对母猪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妊娠和哺乳母猪的样品数量也较多。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匮乏以及动物粪尿中的含氮化合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低蛋白日粮技术成为行业的关注热点,特别是在仔猪和生长育肥猪阶段。Opapeju等[5]研究表明,使用粗蛋白水平为17.6%的日粮饲喂断奶仔猪不会影响其生长性能,还可以降低其肠道中的蛋白水解发酵,减少肠道食糜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数量。Gloaguen等[12]研究认为,仔猪日粮中粗蛋白降低至15.3%对仔猪生长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但继续降低至13.9%会对生长性能及健康产生影响。但也有研究认为,使用粗蛋白水平为15.4%的仔猪日粮虽然可以缓解腹泻,但也会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13]。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可知,辽宁省仔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还有0.5%~1.0%的下降空间。有试验结果显示,在补充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生长育肥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低至11%~12%时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负面影响[7,14-16]。白晓鹭[17]研究表明,在低蛋白(11%)水平下,维持必需氨基酸平衡、饲喂豆粕-棉籽粕-玉米胚芽粕型日粮可以保证肥育猪正常的生长性能,降低氮排放,提高氮的表观消化率和沉积率。该研究中的蛋白水平比本调查结果更低,表明生长育肥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关于低蛋白日粮的研究多集中在断奶和生长育肥阶段,妊娠和哺乳母猪的研究较少。俞清霞等[18]研究结果显示,在满足必需氨基酸需求的前提下,妊娠后期母猪的适宜粗蛋白水平为13%,低于本调查结果,可以认为妊娠母猪的粗蛋白水平存在下降的空间。研究普遍认为,母猪日粮中高蛋白水平主要保证其妊娠后期的蛋白沉积和提高哺乳期产奶量的需要,影响初生仔猪的生长性能、母猪的繁殖性能与利用年限。Strathe等[16]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猪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6.6%的日粮可提高产奶量和平均窝日增重,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据Camilla等[19]报道,高产奶量母猪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在14.3%~18.3%范围内时对母猪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Huber等[20]研究表明,在补充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当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从16.0%降至14.3%时,可以增加母猪泌乳高峰期氮的沉积,提高氮的利用率。也有研究表明,初产母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低至12.7%时不会降低母猪产奶量和仔猪生长率[21]。上述研究结果中的粗蛋白水平均低于本调查结果,哺乳母猪饲料粗蛋白水平下调的空间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由此可知,使用低蛋白日粮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蛋白原料,降低环境污染,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养猪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因各项研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低蛋白日粮技术在猪饲料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4结论综上所述,现阶段辽宁省商品猪饲料粗蛋白水平略高于国家推荐性标准,商品猪饲料的粗蛋白水平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与潜力。进一步研究不同阶段商品猪低蛋白水平日粮是辽宁省各饲料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