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街区空间更新理念城市更新理念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4.026.F001图1城市更新理念针对城市建设更新行动的开展,我国近两年做出了整体规划蓝图,如十九届五中全会出台的城市街区空间规划战略部署中,将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国家规划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城市更新行动中伴随着各类问题,如城市更新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妥善处理问题,在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需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低碳环保原则。街区空间更新理念,是从城市功能、空间、职能等多角度化整为零,从而形成均匀、复合、丰富、开敞的城市空间。以路径为骨架和边界限定,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建筑区域所构成的街区,如城市特色建筑、城市功能建筑等,围绕服务、医疗、交通、教育、文化、消费等功能构建一体化单元街区;在每一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工,各城市功能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不同的功能点。城市街区空间更新需要遵循3个原则:设置合理的更新底线,避免城市在更新过程中发生变形;尽可能保留城市记忆;保证更新活动的稳定,逐渐提升城市功能。2城市街区空间人文理念更新策略和路径2.1自由漫步街区“自由漫步街区”是兼顾交通功能和休憩娱乐功能的公共空间,具有安全保障的漫步街区,能够保留原有的交通路段,满足现代消费者心理需求及空间体验兴趣的特色文化建筑。结合国内外的总体规划,找到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类型进行创造;对街区空间引入便民点、安全性服务设施以及急救设施;聘请国内知名的运营维护公司对街区进行运营维护,打造方便、快捷、健康、自由的街区空间。2.2崇尚文化街区(1)聘请国际知名公司的艺术家参与街区的艺术创作,用艺术的形式呈现文化。(2)邀请本地艺术学者参与城区艺术创造,修复文化景观,促进城市发展。(3)定期举办便民活动,从而提高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并由此增加宣传广度。2.3回忆街区(1)对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建筑,不得随意拆除和迁移,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得出现闲置、修而不用的问题。针对即将开展更新行动的城市空间,要作好调查和评估,全面梳理和评测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明确现有建筑清单,对于未开展调查的文化街区和区域,禁止实施城市更新行为。(2)坚定不移地保持城市老城的格局和尺度。在城市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城市传统格局以及已有的街巷机理,要禁止随意拉直和拓宽道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格局和机理,鼓励应用联合式建筑理念,加强对旧居住区、旧商业区以及旧厂区的修补和更新,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3)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在升级和改造城市空间过程中,不得随意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针对某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不得随意改建和扩建。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老城区的山水环境,特别是古树和古桥,城市建筑物的改建和升级,都要尽可能保留当杜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升级改造城市过程中,要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以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性生态和文化基因[1]。3城市街区空间开放理念更新策略和路径3.1加强创意理念从城市空间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城市空间更新工作的核心是深度挖掘和整合现有的项目资源,转变以往的粗放式的开发模式,赋予城市空间更新工作新的意义;从城市文化方面进行分析,城市空间更新工作的核心是保留城市记忆和既往历史,城市记忆和历史的保留和城市社会心态机制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加强创新,以具有创意的途径更新城市,才能兼顾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继承。为了避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倒退的现象,提高城市整体机能,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必须加强创新,在升级和更新城市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促使城市的发展可以满足和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规划城市边界过程中,也要积极总结创意城市建设经验,注重创意设计策略的实施及建设类型的创新。需要在城市街区空间更新过程中,加强创意理念,提高城市街区空间发展的开放性。3.2城市夜景(1)聘请国内外知名专业的人员结合周边绿植设施和服务范围进行夜景打造。(2)进一步规范与管理广告牌的摆放、形状、色彩,以实现城市夜景的规整性。(3)城市夜景的管理与维护中,需要居民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基础设施。3.3未来城市开放空间更新的发展追求未来城市空间更新是在追求空间载体的品质,也是追求一种生态链、产业链,包含新兴产业(功能)集聚、有创新资源引领、有顶级IP的运营,更要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4城市街区空间生态理念更新策略和路径4.1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在改造和升级城市空间的过程中,除了被鉴定的危房以及违法建筑外,严禁集中、成片拆除现有建筑。在任何城市内,老城区更新项目的拆除建设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对于违法建筑和经过鉴定的危房,如果没有保留的价值,可以进行拆除,其他应以修缮加固为主,拆改为辅,以此为基础,改善既有设备的性能水平,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计划拆除的建筑,在升级和改造的过程中,注意加强评估和论证,公开征求意见,遵守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升级、改造等流程[2]。4.2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坚持低影响的城市更新建设模式,尽可能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山水环境,不破坏地形地貌。为了保留城市文化特色,还要重视城市街区、公园地名的保护,延续属于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在改造和升级城市的过程中,鼓励应用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式,同时加强生态修复,重视留白增绿,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4.3点线景观“点线景观”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将节点景观和道路景观展现给居民,突出景观特点,形成城市景观整体印象。据此,提出以下行动路径:(1)聘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设计公司,进行点线景观的整体布局和位置分布;(2)运用本土的草本植物或者当地特色植物进行设计;(3)景观的栽种与维护直接责任到人。4.4微公园微公园既满足市民对环境绿化的需求,同时开发的边角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艺术、文化、体育拓展了绿色的活动空间。微公园建设方案包括:确定城市未开发及边角的位置;确定建设目标,制定详尽的建设计划,根据计划实施微公园建设。4.5立体绿化立体绿化是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也是平面绿化的延伸和扩展,充分利用街区垂直空间,打造别具一格的生活环境,为市民生活提供乐趣。立体绿化的具体措施包括:统筹规划和确定重点绿化区域;根据植物的种类和需求进行种植,合理分配种植位置;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加强维护和管理。4.6潮汐交通潮汐交通是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做出的决策之一,在原有的交通基础上,优化组织结构以及交通控制模式,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关于潮汐交通设计的具体建议:优化出行时段和出行方式,提升交通水平;在重点区域开展潮汐试点,区域评估,逐步普及;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共享停车资源,同时注重后期的维护工作;做好公路车道划分,可以提高城市通行效率[3],改善城市外观形象。4.7智慧社区智慧社区是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使其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同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绽放光彩,人们享受到安全舒适的环境的同时,也拥有了现代化、智慧化的生活模式。智慧社区重点保障内容包括: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规划,从试点到普及;搭建“智慧社区”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状况;广泛推广,使人人都能运用平台。4.8数字城管数字城管是大数据在社会基础应用层面的具体表现,为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完善网络数字平台,提升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效能,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数字城管的具体行动路径:数字化城市管理从技术角度分析,是一种技术创新,从管理理念角度分析,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在开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作好整体性规划;制定网络分享平台,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统一进行信息的调度和维护,以高度配合为基础,提高城市管理效能。4.9提高城市安全韧性在改造和升级城市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城市安全性的管理,各项工作开始前,应做好基础设施摸底调查,排查一切可能发生的隐患,同时在营造城市绿化环境的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易维护的生态建设模式,优化竖向城市空间。5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旧城更新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相关人员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街区,吸取各大城市的理论优点,对旧城更新的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探索。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