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于2020年7月全面禁止使用具有促生长作用抗生素,因此需要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迫在眉睫[1-2]。中药经微生物发酵后,其有效成分含量得到提高,药效增强,对动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外源酶类能够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节约投入成本,具有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3-5]。因此,本试验选取发酵中药组方和外源酶组合,探究其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中药组方:薤白、稻芽、酸枣仁、常山、甘草、枳实,均购自北京同仁堂大药房,粉碎,制备超微粉(200目),按照2∶8∶3∶2∶3∶2配比而成。发酵中药:取上述制好的中药组方粉末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配比1∶1)混合,菌液添加量均为1.0×108 CFU/g,接种量为10%,发酵罐发酵72 h,温度为30~37 ℃,湿度为70%~80%,发酵产物烘干备用。蛋白酶(酶活性≥2 500 IU/g)、脂肪酶(酶活性≥2 500 IU/g),由格特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选取60头120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发酵中药及酶制剂添加量参考王立斌等[6]试验结果,并综合养殖场饲喂数据及酶制剂公司推荐确定。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1%中药组方、1%发酵中药组方、1%发酵中药组方+0.5 g/kg蛋白酶+0.5 g/kg脂肪酶。试验期65 d,其中预试期5 d,正式试验期60 d。预试期内所有试验猪均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各组分开养殖,采食、饮水等条件均相同。参照《猪饲养标准》(NY/T 65—2004)配制基础日粮。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7.008.T001表1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玉米66.0消化能/(MJ/kg)13.35豆粕17.8粗蛋白/%16.50小麦麸10.4赖氨酸/%1.00磷酸氢钙1.0蛋氨酸/%0.40食盐0.3钙/%0.80石粉1.2总磷/%0.50大豆油1.3预混料2.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VA 2 000 IU、VD 1 500 IU、VB1 2 mg、VB2 3 mg、VB12 0.06 mg、VD3 0.2 mg、VE 50 mg、VK3 3 mg、生物素0.05 mg、泛酸钙20 mg、Cu 20 mg、Fe 70 mg、Mn 60 mg、Zn 100 mg。2.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生长性能试验开始和结束对每组试验猪空腹称重,记录初重和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每天记录各组的喂料重量、余料重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ADG=(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ADFI=(喂料重量-余料重量)/(饲喂头数×试验天数)(2)F/G=ADFI/ADG(3)1.3.2屠宰性能试验第65 d时,各组随机选择2头育肥猪屠宰,参照《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DB13/T 980—2008)测定计算胴体重、屠宰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胴体重:去头、内脏、蹄,保留板油和肾脏重量。背膘厚度:测定第6、7胸椎结合部、胸腰椎结合部和腰间椎结合部脂肪厚度,求平均值。屠宰率=胴体重/活体重×100%(4)眼肌面积=眼肌宽度×眼肌厚度×0.7(5)1.3.3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在试验育肥猪称重屠宰前,前腔静脉采血2 mL,使用免疫球蛋白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使用抗氧化能力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含量。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记录数据,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育肥猪的ADG分别提高4.10%、11.45%和12.92%(P0.05);各试验组育肥猪F/G分别下降了3.50%、8.01%和8.33%(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7.008.T002表2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初重/(kg/头)末重/(kg/头)ADG/[g/(头·d)]ADFI/[kg/(头·d)]F/G对照组65.36±1.22111.47±2.39c768.52±11.19c2.40±0.163.12±0.11a试验1组65.52±1.31113.54±2.43b800.33±10.85b2.41±0.143.01±0.13b试验2组65.40±1.27116.79±2.49a856.51±11.11a2.46±0.172.87±0.11c试验3组65.45±1.26117.52±2.42a867.83±11.21a2.49±0.162.86±0.12c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下表同。2.2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的胴体重分别增加2.30%、5.62%和6.26%(P0.05),背膘厚度分别下降7.17%、11.16%和11.55%(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7.008.T003表3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组别胴体重/kg屠宰率/%背膘厚度/cm眼肌面积/cm2对照组85.32±1.46c76.54±1.222.51±0.21a56.82±2.48试验1组87.29±1.39b76.88±1.182.33±0.19b57.21±2.35试验2组90.12±1.42a77.16±1.212.23±0.17c57.32±2.26试验3组90.66±1.45a77.14±1.152.22±0.18c57.43±2.582.3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IgA、IgG、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育肥猪血清IgA含量分别比试验1组提高了18.25%和19.77%(P0.05);试验3组育肥猪血清IgG含量分别试验1组和试验2组提高11.99%和7.03%(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育肥猪血清IgM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7.008.T004表4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免疫指标的影响组别IgAIgGIgM对照组2.51±0.13c14.17±2.53c3.14±0.29c试验1组2.63±0.19b15.76±3.11b3.82±0.35b试验2组3.11±0.21a16.49±2.86b4.79±0.33a试验3组3.15±0.17a17.65±2.77a4.94±0.31ag/L2.4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CAT、GSH-Px、SOD活性以及T-AOC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育肥猪血清的MDA含量分别下降了5.86%、12.89%和15.04%(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07.008.T005表5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组别CAT/(U/mL)GSH-Px/(U/mL)MDA/(μmol/L)SOD/(U/mL)T-AOC/(U/mL)对照组32.76±2.95c673.55±22.53c5.12±0.39a91.39±2.19c9.85±0.82c试验1组39.82±3.51b691.32±23.91b4.82±0.35b114.21±2.96b10.73±0.91b试验2组44.58±3.19a718.39±22.86a4.46±0.33c124.73±2.97a12.41±0.96a试验3组46.27±3.33a726.61±23.27a4.35±0.31c126.72±2.25a12.57±0.93a3讨论中药组方中的有机酸、黄酮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协同作用,可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动物机体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活性,具有改善肉质作用[7]。外源酶类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8]。中药和外源酶类均具有绿色、无耐药性、副作用小等优点。3.1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猪的生长性能是评价养猪业产能的重要指标。ADG、ADFI和F/G是衡量生长性能的重要参数。中药通过改变动物肠道形态(如肠内绒毛密度、回肠形态等),增加肠道内益生菌群数量,改善动物的消化功能,从而提高动物的ADG、ADFI[9]。王立斌等[6]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含有甘草的中药复方,育肥猪的ADG显著增加9.06%,F/G显著下降5.52%。崔帅等[10]将含有甘草的微生物发酵中药组方饲喂育肥猪,中药组较对照组ADG显著升高7.50%,F/G显著降低5.31%。发酵中药对生长性能的增效作用可能是由于细胞壁被微生物降解,更多活性成分得以释放;有效成分中大分子被分解为小分子而更易被动物机体利用;微生物与活性成分反应产生了新的有效成分[11-12],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方的发酵产物育肥猪的ADG提高了11.45%,F/G下降8.01%;发酵中药组方和外源蛋白酶、脂肪酶联合使用后育肥猪ADG提高12.92%,F/G下降8.33%。外源酶可在胃肠道内发生酶学反应,促进体内的蛋白质和脂类物质代谢,因此,添加外源酶能够促进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饲料投入成本[13]。本试验结果表明,外源酶对促进动物生长性能提升起叠加作用。3.2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屠宰性能是影响猪肉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14]。郭建凤等[15]研究发现,眼肌面积与瘦肉率呈正相关,屠宰率和背膘厚与瘦肉率呈负相关。中药对动物瘦肉率的可能影响机制为其有效成分降低血清中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代谢途径,减少脂肪的形成;促进体内蛋白质形成,而蛋白质的形成是肌肉含量增加的必备条件[16]。张依灵等[17]发现,含有甘草和薤白中药组方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胴体重,降低背膘厚度。矫松君等[18]研究发酵中药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时发现,育肥猪眼肌面积提高17.22%,背膘厚降低24.42%。本研究中药组方中薤白、稻芽、酸枣仁可治疗腹泻、食积不消,能安神助眠、生津止渴,通过调节育肥猪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瘦肉率。本试验中,试验2组育肥猪的屠宰率比对照组提高了5.62%,背膘厚度比对照组下降11.16%;试验3组比试验2组胴体重提高了0.64%,背膘厚下降0.39%。发酵中药组方和蛋白酶、脂肪酶联合使用对于提高育肥猪的屠宰性能效果最佳,外源酶对育肥猪屠宰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这可能与脂肪酶参与脂肪代谢途径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3.3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免疫功能的影响IgA主要保护呼吸道、肠道黏膜免受病原体入侵;IgG分布范围广,能够中和抗原;IgM是高效抗体[19-20]。在免疫防护中三者含量增加表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球蛋白由脾脏中的浆细胞产生。王立斌等[6]发现中药复方增加了育肥猪的脾脏指数,表明中药通过对免疫器官的作用促进了免疫因子释放。中药还可以协调各器官运行,从整体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王艳丰等[21]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发现育肥猪血清中的IgA、IgG、IgM含量显著提高了6.28%、14.89%、4.00%。方磊涵等[22]对比未发酵中药和发酵中药对育肥猪血清中的IgA、IgG、IgM含量影响发现,发酵中药对育肥猪IgA、IgG含量影响更加显著,分别增加了54.33%、50.38%。发酵中药中的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数量,肠道益生菌群增加促进肠道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加能量代谢,从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23]。本研究结论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可能为激发免疫细胞内免疫因子的表达。3.4发酵中药和外源酶对育肥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现代集约化养殖背景下,由饲养条件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会影响动物的肠道健康,导致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下降。动物产生应激反应表现为体内氧自由基增加,MDA含量上升。薤白、酸枣仁、甘草、枳实中均含有黄酮、皂苷、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从两个途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一是清除动物体内富集的DPPH自由基等成分;二是增加氧化酶含量,降低MDA含量[24-25]。耿凯等[26]研制中药复方制剂随日粮饲喂育肥猪后,血清中的T-AOC、GSH-Px、SOD活性分别增加73.88%、74.98%、32.70%,MDA含量降低35.66%。杨濛等[27]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中药,育肥猪血清中GSH-Px、SOD活性极显著增加,T-AOC、CAT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育肥猪血清CAT、GSH-Px、SOD活性、T-AOC均显著提高,表明中药组合外源酶对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作用效果更好,外源酶能够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4结论本研究表明,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药组方、发酵中药组方和发酵中药组方+蛋白酶+脂肪酶均能够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增强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且发酵中药组方和外源酶联用效果较好。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