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M技术概述BIM技术可以通过数字三维表现建筑物主体的物理、功能等各项特征,BIM技术的主要特点信息的完整性,能够通过数字形式实现对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存并统一存储在数据库中,这对于建筑工程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更新非常有利[1]。借助BIM技术及其他辅助技术能够实现各数据场景的实时联系,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设计领域中能够有效管控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对BIM技术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时,仅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而不需要对实际的工程进行调整。应用BIM技术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优化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模式的革新,通过BIM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BIM技术能够直观提供建筑工程的各项信息,帮助施工人员全面了解建筑工程,充分掌握建筑工程中的节点空间位置,有效提升施工人员工作效率[2]。2实例分析2.1工程概况文章以嘉辉豪庭住宅楼项目作为实例对BIM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嘉辉豪庭住宅楼属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以剪力墙作为主结构,装配部分为预制内隔墙。文章以嘉辉豪庭项目11号楼及其地下室作为研究样本,11号楼层数为16层,层高2.9 m,楼体设计高度为51.75 m,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2级,抗震烈度为6级,建筑消防高度为50.25 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项目设计(1)场地分析。场地分析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场地分析会对建筑物定位、方位以及外观等方面信息进行确定。在规划设计阶段,场地分析主要对施工场地地貌、植被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项目建成后交通流量以及配套设施等因素均能够得到良好规划。传统的二维设计中场地的分析方式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分析方法的主观因素占比过大,无法保障数据信息结果的可读性。通过BIM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在三维搭建的场地模型中拟建建筑群,进而得到最佳的场地规划[3]。(2)建筑最佳朝向选择。规划设计阶段,建筑朝向是重要的考量项目之一,建筑朝向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建筑物建成后所获光照时间以及太阳辐射量,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冬夏季节室内采光量作为建筑物采光的主要衡量指标,以此确定建筑物朝向。应用BIM技术,能够借助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软件中的Weather Tool工具对光照进行模拟并分析建筑群最佳朝向。样本项目位于东莞,设计师可将东莞当地的历史气象数据导入软件中,通过Best Orientation功能实现对建筑群的最佳朝向确定[4]。(3)日照与遮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建筑群的最佳朝向外,建筑群获取的日照时长以及日照强度也需要设计师进行分析考量并加以确定。通常情况下,建筑对日照的需求是由建筑工程自身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决定,设计师需要考虑太阳位移后的光照角度以及不同时段内的光照强度,结合自然环境和地区属性,参考各类影响因素对日照情况进行合理判定,使建筑群能够获得合理的日照时间。此外设计师还需作好对建筑群的日照与遮挡的合理设计与分析。在应用BIM技术对建筑群的日照与遮挡的分析活动中,设计师主要应用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软件。软件分析能力优势明显,能够实现对太阳辐射、日照、遮挡等方面的模拟分析,能够很好地兼容Sketch Up、3D Max、CAD、Revit等软件,可同时兼容多种文件格式。另外,此软件具备自带的建模功能,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建筑群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在开展对建筑群光照与遮挡的模拟工作中,应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能够通过其强大的日照分析功能,对建筑群的日照时间、建筑群阴影变化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良好的分析能够有效为建筑工程的场地功能分区、建筑区位等方面的分析提供辅助,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建成后能够让居民具备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日照与遮挡分析需要依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标准日进行,而不同地区的标准日可能存在不同,所以设计师需要根据《住宅建筑规范》等相关规定进行对标准日的确定,在标准日的范围内,来实现对建筑外墙受到的最低日照时间进行分析,确保建筑群受到的最低日照时间能够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标准也不同,需要设计师充分对相关规定进行考量,具体可以参照表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上的相关规定。10.19301/j.cnki.zncs.2023.04.013.T001表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项目一、二、三、七气候区四气候区五、六气候区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段/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点底层窗台面(4)建立BIM模型。BIM模型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4.013.F001图1BIM模型构建流程基于上述内容的模拟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建筑结构的BIM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Revit 2015软件实现对建筑、结构BIM模型的构建,Revit 2015软件中包含了建筑、结构与机电等模块功能,从而能够让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通过Revit 2015软件进行对建筑、结构以及机电三个模块的BIM模型创建,能够非常直观地将建筑与结构的内外部细节进行展现,更利于设计人员依照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升设计人员针对建筑模型的设计效率。案例对嘉辉豪庭住宅楼项目的11号楼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就针对11号楼的建筑与结构进行BIM模型构建。BIM技术能够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配套的结构计算软件在规划设计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的BIM技术应用需要聚焦建模、布置荷载、楼层组装、参数设置、运行计算、结果分析等环节,通过对结构剪重比、刚重比等参数的分析,即可实现更高水平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5)在施工阶段的应用。BIM技术也可以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这一阶段应聚焦设计与施工基于BIM模型的协同,应重点关注场布管理、施工设备选择、吊装施工模拟、碰撞检查、施工仿真模拟等环节。以案例工程的碰撞检查为例,对地下室碰撞检查过程中,考虑地下室存在较为复杂的结构且拥有大量设备管线排布,为了确定结构与管线、管线与管线的碰撞部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需要应用BIM软件进行碰撞检查,如需要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多专业碰撞检查流程如图2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4.013.F002图2多专业碰撞检查流程施工仿真模拟流程如图3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4.013.F003图3施工仿真模拟流程在施工仿真模拟方面,案例工程引入BIM4D技术,BIM技术具有的仿真模拟、可视化等功能得到充分应用,能够为施工管控提供便利,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也能够依托BIM模型实现更充分的互动。3结语BIM技术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优化,对于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在简化建筑设计流程的同时还对资源浪费问题进行减轻,所以建筑企业应当注重对BIM技术的充分优化与应用,不断探索更加先进的技术以完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