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质量轻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高端制造等领域[1],是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2],对推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高分子材料产业保持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任务,亦是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本质要求与战略重点[3]。高分子材料产业作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先进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重要分支,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民生产业[4]。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制造强国与质量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本研究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背景,深度剖析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基础优势,并提出探讨其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以期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1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1.1保障高分子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5]。这一重要论述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上升至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战略高度,并指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全球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外部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抓手[6]。高分子材料产业为新材料产业和化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材料[7],是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发展关乎国家产业链的安全稳定,在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我国在《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塑料加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等系列政策文件中均指出要支持各类高分子材料及其化学助剂相关产业优先发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产业上、下游精准对接和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增强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韧性、提升新材料与化工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现实价值。1.2攻克行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高分子材料是我国中高端与尖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与化工新材料的构成要素之一[8]。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点之一是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攻克行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主动权。我国现阶段部分行业的关键元器件、设备、原材料等依赖进口[9],容易在遇到核心技术封锁时陷入被动局面。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链发展自主可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1.3核心目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高分子材料结构复杂、应用行业广泛,涉及医疗、生物科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0]。这决定了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需要与不同产业形成衔接[11]。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为核心目标。一方面,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通过化学与合成生物学相结合方式开发和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交叉领域新产品,优化新材料产业链。这能够最大程度实现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应用,以产品融合推动战略性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完善与高分子材料相关产业链布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助益。另一方面,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品结构创新为核心,能够为下游半导体、5G等尖端产业需求放量抢占先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2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势2.1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渐优近几年,中央与地方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与创新,并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政策基础。中央层面,2021年国务院颁发“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2021年11月工信部、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发展。2022年9月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要求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与关键基础材料提升行动,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规划与广阔市场前景,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2021年7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强调,要重点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光电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基地。2022年,河南省先后印发《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建设全国重要的材料创新高地和“454”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培育40个先进材料重点产业链。相关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迈入高速发展轨道,成为实现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2.2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还需兼顾量的合理增长。伴随消费领域需求强劲增长,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先进高分子材料作为化工新材料的重要分支,其需求上扬,获得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与市场环境,为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奠定了基础。从发展实况看,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提出,到“十四五”末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75%,高分子添加剂领域存在明显的进口替代需求。未来国内高分子材料市场空间较为广阔,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2.3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空间布局初现雏形集群化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12],也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乃至构筑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支柱性力量[13]。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基础。整体分析,我国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产业空间布局初现雏形。当前我国四大区域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呈现出“东部沿海集聚,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特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14]。针对东部地区,珠三角地区外向型出口经济较为发达,高分子材料产业集中度较高,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培育出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长三角是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群最多的地区和重要的“研-产-销”一体化市场,已在高性能纤维、先进高分子材料领域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京津冀地区拥有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以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端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其他地区也已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积累的技术与人才优势,在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中部与西部地区也逐步培育出各具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高分子材料产业特色集群已初步形成,空间布局初现雏形,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4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细分领域已具国际竞争力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技术创新为基底,具有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与要素使用效率,呈现产业内部与产业整体绿色化、效益化、规模化的动态演进形势[15]。高分子材料产业具有高技术性、高关联性、高环保性等特征[16],需以技术创新为抓手实现高效率发展。现阶段,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部分细分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环氧塑封料进行持续核心技术攻关,其主导产品在国内中高端集成电路封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7%以上,现已打破国内环氧塑封料完全依赖进口的格局。可以发现,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已有大幅提升,能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提供重要基础支撑。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3.1强化主体培育,建设高分子材料品牌产业集群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需进一步强化高分子材料产业主体培育,以品牌化、专业化、集群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精耕细作,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各地区应重点关注和扶持本区域内高分子材料龙头企业,引导区域内龙头企业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针对头部企业,地方政府可制定出台“一企一策”培育方案,将骨干龙头企业潜力挖足、增量做大。其次,加快落实“壮腰工程”,壮大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可设立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搭建高分子材料产业服务平台,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与服务,加快“腰部”企业成长,壮大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最后,整合优质资源,加快孵化高分子材料领域雏雁企业。政府部门可建立雏雁企业培育库,科学制定不同类型高分子材料企业入库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指标择优培育企业。政府可实行动态建库、滚动录入,形成高分子材料领域雏雁企业培育梯次,推动形成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助益。3.2落实创新驱动,实现高分子材料产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1)政府可纵深推进“揭榜挂帅”制度,鼓励和引导区域内高分子材料领域相关主体增大创新投入力度,建立产学研深度结合的高分子材料技术转移体系,推动形成全链条创新服务生态体系。重点支持核心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前沿性高分子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高分子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政府可依托域内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等优质资源,引导域内高校、企业组建高分子材料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此同时,政府可引导头部企业同中小企业共享生产要素、开放创新资源,带动中小高分子材料企业研发创新,增强产业内部活力。此外,各地区可逐步深化域外科创“飞地”合作,借力中心区域创新资源或北美等域外创新中心,加强资本、科技与人才交流,逐步推动本土高分子材料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3坚持数字赋能,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智能化转型伴随数字化时代到来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推进,以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主战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应强化数字赋能,以智能化转型驱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可搭建融通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数字化平台,打造高分子材料产业“数字化大脑”。地方政府可依托域内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优势,构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等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强化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协同、供应链管理、产能共享等产业生态应用,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链高质量运行。同时,高分子材料企业可成立数字引擎联盟,深度挖掘高分子材料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与转型需求。联盟成员可梳理高分子材料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成功案例,积极培育高分子材料产业数字化服务新业态,以数字技术赋能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3.4完善要素保障,夯实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完善要素保障是高分子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1)强化制度支撑。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高分子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力度,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法律保障。同时,提升高分子材料专利申报门槛,以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增强核心专利经济效益与国际竞争力。(2)强化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金融服务,健全银行、保险、担保三方合作的投资风险分担机制,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同时,各地区可设立高分子材料企业培育专项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资金活水。(3)强化人才支撑。各地区可充分发挥域内高分子材料专家工作站的资源与技术优势,积极培育高分子材料领域卓越工程师和“数字工匠”,加强高端人才培育与引进,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此外,各地区加快推进高分子材料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重点项目落实,有效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先进重大项目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结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高分子材料产业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分支,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价值旨归,以攻克行业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为发展逻辑,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核心目标,是新发展阶段赋予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在实践过程中,顶层设计逐步完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特色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以主体培育、创新驱动、数字赋能、要素保障为发力点,着力推动高分子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优势。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