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P)纤维具有质轻保暖、价格低廉、力学性能优异、电绝缘性好和耐化学腐蚀性等优点,主要应用在服装、建筑、室内装饰、包装、医疗卫生等领域。通常合成的PP材料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熔体流动速率相对较低、分子量分布宽等缺陷[1-2]。PP的熔融黏度高,流动性差,在纺丝生产时所受阻力大,容易出现僵丝、断丝或粗丝团等问题,严重时会在产品上出现硬丝疵点,降低产品的品质[3-4]。直接聚合法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高流动性PP难度较大,要选择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催化剂,在反应器内采用氢调方法进行加工。此方法对催化剂和反应体系的要求较高,在氢调生产工艺中,氢气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均影响生产的波动,从而导致产品出现瑕疵,所得的产品成本较高。因此,对PP进行可控降解,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其熔体流动速率,制备出高流动性的PP十分重要[5]。过氧化物作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于制备高熔体流动速率PP的生产工艺简单[2],产生的中间产物少,反应较易控制,使PP熔体的流动性大幅度提高,不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6-8]。使用的过氧化物需具备一定的热稳定性,在PP熔融前分子保持相对稳定,熔融时释放出大量活性自由基,PP树脂高分子链上β键碳原子断裂,降低产品相对分子质量,提高熔体流动速率,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9-11]。3,6,9-三乙基-3,6,9-三甲基-1,4,7-三过氧壬烷(301)具有较弱刺激性气味、优异的降解效果以及较高的安全系数,成为PP降解剂的优选材料。采用301制备的高流动性PP刺激性气味较低,相比其他有机过氧化物,301产生的具有刺激性气味、挥发性的分解产物较少,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高附加价值,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PP制成超细纤维,通常PP熔体需要具备超高熔体流动性[11]。PP原料通过可控流变法制备高流动PP以满足超细纤维的要求[12-14]。本实验采用过氧化物降解法,向PP中添加301,研究301不同含量以及共混时间对PP的流变性能、热稳定性、结晶行为的影响,为研究过氧化物对PP的改性效果提供研究基础,也为优化改性PP的纺丝成形工艺提供参考。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聚丙烯(PP)切片,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33 g/10 min,绍兴三圆石化有限公司;3,6,9-三乙基-3,6,9-三甲基-1,4,7-三过氧壬烷(301),熔点-20 ℃,闪点为58 ℃,兰州助剂厂有限责任公司。1.2仪器与设备微量混合流变仪,HAAK Minilab、转矩流变仪,HAAK PolyLab QC,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熔体流动速率仪(MFR),RL-Z1B1,上海思尔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TG),TG/DTA6300,日本精工仪器有限公司;差示扫描量热仪(DSC),METTLER DSC1,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1.3样品制备1.3.1不同301添加比例的高流动性PP的制备控制PP中301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2%、0.3%。将301加入PP切片中在高速搅拌器中充分混合均匀,将其放入微量混合流变仪的投料口,设置实验温度235 ℃、螺杆转速70 r/min,进行直接熔融挤出,得到的样品按301添加质量分数分别命名为PP、PP/0.1%301、PP/0.2%301、PP/0.3%301。1.3.2不同301共混时间的高流动性PP的制备选择降解后的PP流动性适中且最易纺丝的最佳质量分数0.1%,按照该质量分数加入PP切片中经高速搅拌器中充分混合均匀,将其放入微量混合流变仪的投料口,设置实验温度235 ℃、螺杆转速70 r/min,分别设置0、20、40、60 s的共混时间熔融挤出,得到的样品按共混时间分别命名为PP/0.1%301-0、PP/0.1%301-20 s、PP/0.1%301-40 s、PP/0.1%301-60 s。1.4性能测试与表征流变性能测试:按GB/T 3682.1—2018进行测试,设定砝码为2.16 kg,温度为235 ℃,保温时间为1 min,测量行程为25.4 mm。TG测试:N2气氛,气流速率为100 mL/min,温度30~550 ℃,升温速率为10 ℃/min。DSC测试:N2气氛,气流速率为25 mL/min,以10 ℃/min升温速率从25 ℃升至350 ℃,以10 ℃/min的降温速率降至25 ℃,记录升温和降温曲线。样品的结晶度(Xc)的计算公式为:Xc=△Hm△Hm0×100% (1)式(1)中:ΔHm为试样的熔融焓,J/g;ΔHm0为完全结晶时试样的熔融焓,J/g。2结果与分析2.1流变性能分析2.1.1MFR和301添加量的关系图1为样品MFR和301添加量的关系曲线。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001图1样品的MFR和301添加量的关系Fig.1Relationship between MFR and 301 content of sample从图1看出,PP的MFR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不断增加,从3.33 g/10 min提升至102 g/10 min,MFR的增幅达到31倍,PP的流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由于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高温下分解产生更多的活性含氧自由基,进攻位于叔碳上氢原子的可能性增加,并且每个叔碳上氢原子被自由基进攻的机会均等,导致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14],分子间的摩擦阻力减小,PP熔体的流动性明显提升[15-17]。由此可以确定过氧化物301可以有效降解PP,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提高了PP的流动性能,改善了PP的加工性能,提高了树脂的可纺性。2.1.2MFR和共混时间的关系图2为样品MFR和共混时间的关系曲线。从图2可以看出,根据熔体出丝情况选择301的添加量为0.1%,PP的MFR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当共混时间小于40 s时,样品MFR增加趋势平缓;当共混时间大于40 s时,MFR迅速增加;共混时间为60 s 时,MFR升至42.9 g/10 min。因为随着过氧化物和PP共混时间的增加,两者反应更充分,降解效果更明显,同一聚合物的MFR越高,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链段越短。由此可以确定过氧化物和PP的共混时间越长,相对分子质量降解越有效,PP的流动性能越好。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002图2样品MFR和共混时间的关系Fig.2Relationship between MFR and blending time of sample2.2可纺性分析图3为不同301添加量下制备的PP样条。从图3可以看出,当301添加量为0.1%,PP可从微量混合流变仪连续挤出,样条粗细相对最均匀。当301添加量增至0.2%,PP的流动性能偏高,不利于样条成型,得到一些块状试样。当301添加量增至0.3%,得到的基本是块状试样。因此,301的添加量为0.1%时,利于PP熔体的挤出和成型。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003图3不同301添加量下制备的PP样条Fig.3PP specimens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301 content2.3热稳定性分析2.3.1热分解温度和301添加量的关系图4为不同301添加量下PP的TG曲线。表1为不同301添加量下PP的热降解参数。从图4和表1可以看出,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PP的热分解30%温度(T30)、热分解50%温度(T50)、最大热分解降解温度(Tdm)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P热分解5%温度(Td)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添加量为0.2%时达到最低值。由于在改性过程中过氧化物自由基作用PP分子链,使其分子链发生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减小,使得热分解温度下降[18]。继续添加301至0.3%时,样品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由于在此范围内PP分子链出现一定程度的交联,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使得热分解温度提高[6]。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004图4不同301添加量下PP的TG曲线Fig.4TG curves of PP with different 301 content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T001表1不同301添加量的PP的热降解参数Tab.1Thermal degradation parameters of PP with different 301 content试样TdT30T50TdmPP403.47439.20448.58454.54PP/0.1%301403.17439.71448.98450.81PP/0.2%301387.75436.26446.36453.70PP/0.3%301390.25435.87445.42452.31℃℃2.3.2热分解温度和共混时间的关系图5为不同共混时间下PP的TG曲线。表2为不同共混时间下PP的热降解参数。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005图 5不同共混时间下PP的TG曲线Fig.5TG curves of PP with different blending time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T002表2不同共混时间下PP的热降解参数Tab.2Thermal degradation parameters of PP with different blending time试样TdT30T50TdmPP/0.1%301-0403.17439.71448.98450.81PP/0.1%301-20 s394.83438.28447.99450.21PP/0.1%301-40 s378.92432.24444.59445.91PP/0.1%301-60 s371.95425.97439.66445.43℃℃从图5和表2可以看出,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PP的热分解温度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其中Td下降趋势最明显。当共混时间为0时,样品的Td为403.17 ℃;当共混时间为20 s时,样品的Td降低至394.83 ℃;当共混时间为40 s时,样品的Td降低至378.92 ℃;当共混时间为60 s时,样品的Td降低至371.95 ℃。由此可见,PP的热稳定性随着共混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原因是在改性过程中过氧化物301高温热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攻击PP分子链,导致PP分子链发生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因此热分解温度下降[7];而共混时间的增加可以使过氧化物301更充分地降解PP,使得热分解温度进一步下降。2.4结晶行为分析2.4.1结晶性能和301添加量的关系图6为不同301添加量下PP的DSC曲线。表3为不同301添加量的PP的热学性能参数。图6不同301添加量下PP的DSC曲线Fig.6DSC curves of PP with different 301 content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6a1(a)熔融曲线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6a2(b)结晶曲线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T003表3不同301添加量的PP的热学性能参数Tab.3Therm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PP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301 addition试样Tm/℃Tc/℃ΔHm/(J·g-1)ΔHc/(J·g-1)Xc/%PP166.33111.1985.5699.0940.93PP/0.1%301165.81117.3582.9797.9039.70PP/0.2%301164.28117.0777.8692.2337.25PP/0.3%301163.90117.3069.84111.6533.41从图6和表3可以看出,PP熔融峰温度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添加301的PP结晶峰温度高于未添加301的PP。Tm降低可归因于过氧化物301高温热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对PP分子链进行了化学降解,导致其分子链段变短,相对分子质量降低。Tc升高是因为PP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使得PP分子链发生折叠进入晶区的阻力减小,提高了PP的结晶速率,使PP在高温下能产生结晶现象[19-20]。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PP的结晶度(Xc)呈现下降趋势。当301添加量从0增至0.3%时,Xc从40.93%降至33.41%。因为随着过氧化物301添加量的增加,过氧化物对PP的分子链作用更充分,PP能够被充分降解,分子链长度不断变短,相对分子质量不断降低,在熔融纺丝过程中熔体的流动性增加。2.4.2结晶性能和共混时间的关系图7为不同301共混时间下PP的DSC曲线。表4不同301共混时间下PP的热学性能参数。图7不同301共混时间的PP的DSC曲线Fig.7DSC curves of PP with different 301 blending time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7a1(a)熔融曲线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F7a2(b)结晶曲线10.15925/j.cnki.issn1005-3360.2023.05.002.T004表4不同301共混时间下PP的热学性能参数Tab.4Thermal property parameters of PP with different blending time试样Tm/℃Tc/℃ΔHm/(J·g-1)ΔHc/(J·g-1)Xc/%PP/0.1%301-0165.81117.3582.9798.9039.70PP/0.1%301-20 s163.80118.5378.2798.1937.45PP/0.1%301-40 s163.62118.5677.6491.5737.15PP/0.1%301-60 s164.99118.9275.2886.2736.02从图7和表4可以看出,添加301后PP的Tm降低,添加301的PP的Tc逐渐升高。当共混时间为60 s时,样品的Tm由165.81 ℃降低至164.99 ℃,Tc由117.35 ℃增加至118.92 ℃。Tm降低是由于共混时间越长,过氧化物301高温热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对PP分子链的降解越充分,使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分子量分布变窄。Tc升高是由于共混时间越长,经过氧化物301降解后的PP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结晶速率越快[9]。当301共混时间为60 s时,Tm略有上升,由于过氧化物的自由基除了对PP产生化学降解作用以外,使分子链产生支化或歧化,减弱降解效果,导致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所以PP的Tm升高[21]。当共混时间延长,Xc呈现下降趋势。当共混时间为60 s,PP的Xc由39.7%降至36.02%。由于共混时间延长,过氧化物和PP反应更充分,分子链长度变短,相对分子质量降低,PP降解效果更好。3结论(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301添加量的增加,PP的MFR不断增加,提高了PP熔体的流动性;PP的热稳定性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仍低于未改性PP。301添加量为0.2%时,复合材料的Td降到最低;PP的Tm降低、Tc升高,Xc下降。(2)根据熔体的出丝情况和降解效果,得到301最佳添加量为0.1%。当301添加量为0.1%时,随着共混时间的增加,降解更完全,PP复合材料的MFR不断增加,流动性提高;PP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不断降低,热稳定性变差;PP复合材料的Tm先下降后升高,Tc升高,Xc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