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养殖中,仔猪会出现早期断奶综合征,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系统紊乱、下痢、水肿等症状[1-2]。研究发现,酸化剂可以治疗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有效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3-4]。此外,酸化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等优点[5],在畜牧养殖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酸化剂的分类、功能及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为深入研究酸化剂在猪生产中的作用、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酸化剂分类酸化剂是一种可以调节饲料酸度,动物机体不产生抗药性的一种环保型饲料添加剂。酸化剂与益生素、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均是畜牧养殖生产中重要的饲料添加剂[6-7]。酸化剂常见的种类有无机酸化剂、有机酸化剂、复合酸化剂、包被酸化剂。1.1无机酸化剂无机酸化剂包括硫酸、盐酸、磷酸等[8-9]。磷酸腐蚀性较其他类无机酸低,对仔猪和人类刺激较小[10-12],在畜牧养殖中使用较为广泛[13-14]。1.2有机酸化剂1.2.1单一型有机酸化剂单一型有机酸化剂指只包含一种有机酸[15-16],主要有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丙酸、富马酸(延胡索酸)、山梨酸、戊酮酸、甲酸、乙酸等及其盐类[17-19]。目前,在动物生产中使用效果较明显的有柠檬酸、甲酸钙和延胡索酸[11];效果不明显的有丙酸、丁酸、盐酸、硫酸和苹果酸等[20-21]。1.2.2复合型有机酸化剂复合型有机酸化剂指包含由2种及以上的有机酸组成的酸化剂[22]。如柠檬酸、富马酸、乳酸、甲酸、丙酸的复合型有机酸化剂。1.3复合酸化剂复合酸化剂是将无机酸、有机酸及盐类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的酸化剂。复合酸化剂中常见的是全酸型复合酸化剂、盐酸型复合型酸化剂。全酸型复合酸化剂中常见的是乳酸型和磷酸型。磷酸型是以磷酸作为主要成分,再与其他无机酸和有机酸共同配制而成;乳酸型是以乳酸为主,再与其他无机酸和有机酸共同配制而成。酸盐型复合型酸化剂是以有机酸、有机酸盐形成的复合酸化剂[23-25]。1.4包被酸化剂包被型酸化剂作为一种新型酸化剂,使用微胶囊缓释技术将微量物质包裹在聚合物薄膜中,通过缓释制剂减缓药物的释放速度,降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率,起到治疗效果。包被技术有喷雾包被、浸蘸包被、干压包被等,喷雾包被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26-27]。目前,包被酸化剂有欧酸肥和肠乐酸。欧酸肥是由磷酸、苹果酸、柠檬酸等组成的颗粒酸化剂[28];肠乐酸是由甲酸、富马酸和苹果酸组成的包被型酸化剂。1.5不同类型酸化剂的比较张保平[29]研究表明,在仔猪饲粮中分别添加柠檬酸、乳香酸、地卡肥3种添加剂均可提高仔猪的生长产性能,其中添加乳香酸、得卡肥的效果较明显。包被型酸化剂可以使酸化剂作用部位延伸到仔猪的胃肠道部分,效果较普通酸化剂更明显。有研究表明,包被酸化剂可以提高胃肠道酸度、仔猪采食量和饲料报酬[26]。无机酸化剂主要作用在消化道前段。有机酸化剂可以提高饲粮的适口性,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作用部位为胃[30-31]。复合酸化剂的效果较单一酸的效果明显,但全酸型复合酸化剂的缓冲力较低;盐酸复合型酸化剂可以维持胃肠道和消化道的酸性环境,更能够满足畜牧养殖生产的实际需求[20]。2酸化剂在猪生产的应用在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提高猪胃肠道中消化酶的活性,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猪的腹泻率。在猪消化道内,酶类不同,生存所需要的pH值不同。在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使维生素被机体吸收更充分[32-34]。肠道的食糜酸度影响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糜蛋白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的分泌和活性[35-36],从而影响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37]。李运虎等[23]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1%的柠檬酸,可使仔猪胃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分别提高66.6%、16.53%和12.75%。周治平等[36]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磷酸会提高猪小肠内胰蛋白酶的活性;在饲粮同时添加柠檬酸和磷酸,猪小肠内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2.1酸化剂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改善饲粮的适口性,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料重比,进而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蛋白酶会因胃肠道内达不到所需的酸环境,引起仔猪腹泻。在饲粮中添加酸化剂,蛋白质会被完全消化,进而降低仔猪的腹泻率[37-38]。有研究表明,将0.2%的复合酸化剂添加入断奶仔猪的饲粮中,可以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39-40]。李兰海等[41]研究表明,将0.15%的酸化剂添加到仔猪饲粮中,可以有效降低仔猪的腹泻率。姚继明等[42]在仔猪饲料中分别添加1%、2%、3%和4%柠檬酸,发现5~9周龄仔猪的采食量依次提高5.5%、5.9%、6.8%和7.0%;体增重依次提高7.2%、11.8%、11.1%和10.2%。邓灶福[43]研究发现,仔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15%、0.20%、0.25%的复合酸化剂(由磷酸、乳酸、柠檬酸及富马酸组成),仔猪的日增重分别提高6.8%、9.7%、8.0%,腹泻率分别降低42.4%、45.7%、41.5%。张婧婧等[44]研究表明,将富马酸、乳酸、苹果酸、苯甲酸、丙酸等酸化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后加入母猪饲粮中,可以提高母猪的食欲,使母猪的生产性能和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的结构。酸化剂还可以与果寡糖、中草药、铜和无机碱等联合使用,提高猪的生产性能[45]。王治华等[46]研究表明,乳酸可以与果寡糖、中草药发生协同效应,对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比单一酸化剂明显,仔猪日增重比单一酸化剂组提高2.9%,饲料转化率比添加单一酸化剂组提高4.2%。钟正泽等[47]研究表明,在250 mg/kg高铜饲粮中添加2%的醋酸可以增加仔猪的体重。2.2酸化剂对猪肠道菌群的影响酸化剂可降低仔猪胃肠道的pH值,调节仔猪胃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生长[48]。仔猪胃肠道中菌群可分为病原菌和有益菌。病原菌的生长环境偏碱性,如大肠杆菌生存的pH值为6.0~8.0;有益菌生存环境偏酸性,有害菌在pH值为4时基本失活。因此,酸性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为有益菌的生存繁殖创造有利条件[21-22]。有益菌如乳酸菌,其代谢产物乳酸和过氧化氢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49-51]。山梨酸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苯甲酸、柠檬酸、苹果酸和富马酸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50-51]。延胡索酸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29]。李鹏等[51]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磷酸型和乳酸型酸化剂可以使仔猪盲肠内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明显降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因此,酸化剂可以优化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和细菌毒素感染,为动物创造一个健康的肠道环境[49-50]。2.3酸化剂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些酸化剂可以作为动物的抗应激剂[9]。安征[52]研究表明,仔猪在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酸化剂可缓解仔猪的机体应激。乳酸作为抗应激剂,可为机体提供10 MJ/kg的能量[47]。汪晶晶等[53]研究表明,在母猪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以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提高,初乳和常乳中乳脂和乳糖的含量显著增加。林峰[54]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酸化剂,仔猪免疫力提高。陈海军等[55]研究表明,在仔猪饮水中添加0.2%的酸化剂可提高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表明酸化剂能够提高仔猪的免疫力。2.4酸化剂对猪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酸化剂具有抗氧化的作用[56]。李洁蕾等[57]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可显著提高保育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阳巧梅等[58]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2%的复合有机酸,可以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李建平等[59]研究表明,柠檬酸能够增强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2.5酸化剂对猪营养物质吸收能力的影响酸化剂在猪胃中吸收或释放过快或过慢均会使胃酸分泌减少,从而降低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11]。包被型酸化剂在胃内的释放速度较未被包被的酸化剂速度慢,能够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60]。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易形成不溶性盐,不易被动物机体吸收,酸化剂可以与部分矿物质元素结合,促进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26]。延胡索酸和柠檬酸能够与钙、铜、锌、铁、镁、磷等形成配位化合物,可以提高仔猪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61]。将延胡索酸加入饲粮中,可增强维生素A的稳定性[62]。3展望酸化剂作为替抗的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单一酸化剂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局限性,复合酸化剂的应用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但复合酸化剂在猪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及肠道菌群方面研究结果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复合酸化剂在猪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为复合酸化剂在猪养殖生产中的进一步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