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的优势及工作流程1.1应用优势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准确地得到工作所需的数据信息。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其他现代化技术,完善了自身的功能和精准度,如应用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中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通过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对生态环境、国土资源等目标的属性和位置进行采集和处理,从而得到完善的数据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目前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1.2技术流程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应用简图如图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6.023.F001图1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应用简图就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应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的整体情况来看,技术应用流程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操控相应的设备开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随后要完成相片控制测量及空中三角测量,同时完成DOM制作。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开展立体采集和外业测绘调查,最终对勘界成果编辑整理。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对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各系统组成非常精密,要想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工作人员只有明确技术应用流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误差问题[1]。2应用的意义国土空间规划是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以及规划,要以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成果、自然环境为基础开展的工作。这是各地区综合发展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环境综合治理开发以及利用的关键。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地区环境和整体情况进行综合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不仅包括社会及市场调查,还要进行整个地区地貌地质等勘测工作,借助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成本以及时间成本的投入,并完整取得所需的数据信息。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使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使结果更加准确,且时效性好,有效保障数据更新[2]。3技术要点3.1无人机航空摄影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是初始阶段的工作。在无人机航空摄影开始前,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及仪器,并对无人机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检查,排除自身的故障隐患,使其以稳定的状态投入使用[3]。为了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航空摄影的整体水平,需要在现场设置多个无人机的起降场地,从而满足无人机的操控需求。在航空摄影完成后,现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也就是确认航空摄影图像是否清晰,能否进行使用,如果存在缺陷问题应重新拍摄,直至满足工作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3.2相片控制测量相片控制测量是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在这个环节中,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对模糊信息进行纠正。这就需要工作开始前,掌握项目成图精度要求,根据技术指标确定比例尺。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航线来进行布点工作,以满足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应用要求。从技术应用角度出发,相片控制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这一环节的精度受相控点的直接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应对相控点进行严格管控。在相控点设置时,应保证点位醒目位置,且不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方便设备勘测[4]。3.3空中三角测量工作人员要在空中三角测量工作中明确控制要点,对设备、方案、航线、数据等进行严格管控,设计重点数据还需要进行反复核对,提升航测水平。空中三角测量的本质就是以控制点为基础对其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点有关的数据信息,如高程信息和平面位置等。在准备阶段,工作人员要核对无人机性能,确定航测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对于模糊影像数据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保证图像清晰度,通过这项工作可以矫正偏差数据。在工作中如果发现通过技术手段也无法处理的模糊影像时,应对连接点采取删除处理,或者增加连接点,以此提升图像清晰度,在刺点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区域平差进行科学的计算,准确评价各精度指标,完成高精度、高水平的空三加密成果。(1)DOM制作。对于DOM制作注意的内容包括:收集并整理符合使用要求的DEM数据、空三加密成果等内容,结合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审核,在确定无误之后可以进行使用,从而完成单模型DOM;使用无缝镶嵌技术来处理单模型DOM。在工作开始前,需要对向镶嵌线进行详细的检查,严禁存在镶嵌线穿越人工建筑物的情况。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需要重新进行编制。在进行嵌缝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单模型影像的中心区域进行充分的利用,避免不同模型的影像重叠部分存在虚化或者变形等差异问题;镶嵌完成后,需要结合工作要求处理DOM,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数据偏差问题,掌握色调等情况,如果存在重色则需要重新进行处理[5]。(2)立体采集。在开展立体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中间位置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保证数据信息的准度和精度符合要求,降低模型误差。在对地物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采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类信息、地名信息、管线信息、建筑用地信息、道路信息、水信息以及农用耕地信息等。在地貌信息中要注意高程点等高线等信息的准确性。在完成立体采集工作之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复核检查,确保符合使用要求。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图斑封闭、无搭接、无压盖且逻辑准确。(3)外业调绘调查。外业测绘调查需要工作人员开展实际勘测,结合内业情况以及相关数据的采集要求,完成核实和校对,以此补充室内无法掌握的数据信息,提升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精准性;工作人员要对目标区域进行综合调查和分析,掌握目标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利用情况,如土地权限调查和地类调查等,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掌握目标区域的整体情况,并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来进行调查和测绘,分析上一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来进行调整,在后续工作中勘测定界图要清楚地标注地类界限。在进行土地权属调查的过程中综合以往的调查资料,利用无人机数字正射影像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主体以及界限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土地确权资料也可以完成实测和调绘。地形图精度统计如表1所示。10.19301/j.cnki.zncs.2023.06.023.T001表1地形图精度统计地形图比例尺点数/个等高距/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m允许限差/m1∶2 000801.000.19±0.33(4)勘界成果编辑整理。工作人员需要将土地使用调查和外业地形勘测的数据信息转入到内业,完成编辑和整理工作。在过程中要做好土地面积的分类汇总以及信息统计,保证符合工作流程,保护数据安全,严禁盲目处理而使其失去精度。还要充分分析目标区域的整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工作方法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提升勘界成果编制整理的效率和质量。4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应用4.1扩大国土空间规划档案库信息量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一些地区并没有建立详细且完整的资料档案库,这种问题会导致工作开展面临较大阻碍,在数据分析中也会出现较大误差。通过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为影像快速追寻提供便利,辨识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这也使全景图像技术成了收集归档历史资料的有效技术手段。使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使地区发展所使用的数据信息可信度和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如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需要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线路进行整体规划,可以借助档案库信息中的有关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据此掌握城市各阶段空间发展以及变化规律,使公共交通运输线路设计更加科学[6]。4.2推动空间规划城市绿化调查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各地区发展的主要内容。生态绿化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符合城市整体文化,还要达到其应有的功能。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对于城市生态绿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应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准确地得到目前标准绿地面积,借助相关图像技术手段抓拍高质量图像,可以准确分辨植物形态、种类以及绿地面积类型等,帮助城市绿化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4.3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对地区内的空气、绿化、水等环境质量情况进行监测,完成城市热岛效应的数据调查。在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监测的各环节使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划定城市各污染源,获得高分辨率的空气图像监测信息,结合城市大型烟囱高度和常绿植物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掌握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和大气污染严重程度,为污染治理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也为全球热量资源和热量分布动态变化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4.4国土空间规划结构体系使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三维空间模型数据信息的采集,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专项技术去采集所需的地表纹理信息,只有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才能准确地模拟实际地形地貌。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显示地形的三维模型,成果的表达形式和交互体验非常生动,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保证每个层次的独立性。4.5补充数据库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三维建模,若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也可以采用自动建模的方式完成工作,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工作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在应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数据库中缺失的数据信息。5结语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已经表现出来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且成为这项工作的核心技术,在未来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其技术应用注意事项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内容科学、灵活地使用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进而提升整体效率和质量。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