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确保食物供应稳定和质量安全的关键基础[1],也是打造现代化畜牧强国、农业强国的重要一环[2]。从畜牧强国视角审视,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加强饲草料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建设”“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研发推广新型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充分彰显出饲料产业革新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3]。从农业强国视角审视,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4],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为我国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因此,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探索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要点所在与实现路径,对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远景目标具有现实意义。1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1.1国家政策扶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指导和规范饲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产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为我国饲料产业原料供给提供有效支撑[6]。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升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利用能力。适当扩大优势区玉米种植面积,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7]。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广饲料精准配制技术、高效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和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元化,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进一步促使我国饲料生产提质增效,供应稳定性提升[8]。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广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粮食作物与优质饲草轮作等种植模式,推进农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9]。这是我国首次针对全国饲草产业制定专项规划,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式提上日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指导和规范饲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已较为全面,可为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保障。1.2科技创新驱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饲料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迅猛,在推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10]。我国饲料行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常年维持高位。据上市企业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13家上市饲料企业研发资金合计39.1亿元,同比增长31.2%;大北农、海大集团、溢多利集团等饲料企业投入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6%;同时,随着科技研发投入提升,饲料产业领域相关高素质人才投入不断增强[11-12]。报告显示,2021年饲料企业博士、硕士以上从业人员达1.93万人,比2015年增长81.4%。在科技成果应用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饲料产业多已配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实现了饲料生产动态监控[11-12]。借力科技创新驱动,饲料产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已初步形成“软件定义、数据驱动、装备支撑、产业融合”的智慧生产体系[13],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1.3市场需求增长面向中国式现代,我国饲料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具体表现在猪饲料需求、宠物饲料需求增长两方面。一方面,随着猪肉消费不断升级,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14-15],拉动猪饲料产品市场需求上涨。据农业农村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及出栏量分别为4.53亿头和7.0亿头,同比分别增长0.70%和4.30%(见图1)。其中,2022年末,我国能繁育母猪存栏0.439亿头,较上年增加62万头,同比增长1.4%[16]。这意味着生猪养殖进入新一轮周期,生猪产能将恢复上涨,有望带动猪饲料需求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宠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宠物饲料需求升级。宠物饲料贯穿宠物整个生命周期,是宠物的刚性需求[17]。可以预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增长的饲料需求将给饲料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促使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3.039.F001图12014—2022年我国生猪存栏量及出栏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点所在2.1加强饲料产业生产与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2021年10月,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质量安全工作委员会和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与会专家指出,“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产业发展、社会民生,饲料领域标准化工作将对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平提升起到保障和引领作用”[18]。因此,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加强生产和销售环节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是实现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一方面,加强饲料生产环节的监管和质量控制可确保饲料生产质量安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饲料企业可在原料采购环节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确保原料来源安全[19-20];在生产加工环节加强生产工艺和设备管理,确保饲料生产质量安全;在质量检测环节建立完善的检测标准和体系,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21]。另一方面,加强饲料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能够减少低质饲料流通,保障饲料消费者健康权益。饲料销售环节是饲料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政府应完善饲料市场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大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销售渠道和销售人员的管理,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诚信度。总体而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加强监管力度可以维护饲料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秩序,提高饲料产业质量和安全水平,推动我国饲料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2.2提高饲料产业国际市场开拓水平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应提高饲料产业国际市场开拓水平,以构建稳定的粮食多元化进口格局,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增强饲料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饲料产业已进入国际竞争舞台[22]。我国饲料产业可通过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趋势,掌握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23-24],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拓宽饲料原料采购渠道。原材料供应渠道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材料生产成本。通过提高饲料产业国际市场开拓水平,我国饲料产业可积极参与国际饲料产业交流、合作和协商,推动国际饲料信息共享,并联合其他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体化饲料市场体系,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25]。此外,我国饲料产业可在国外建设饲料原材料种植基地,确保饲料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实现对原材料采购的自给自足[26]。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饲料产业应提高饲料产业国际市场开拓水平,激活饲料产业发展潜力,加速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2.3推进饲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22年8月,在2022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礼表示,我国饲料行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27]。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饲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利于提高饲料生产效益与质量、优化饲料配方和营养价值,能够有效驱动我国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提高饲料生产效益与质量而言,饲料产业可采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提前预判市场需求并指导饲料生产,通过应用饲料科技成果实现智慧管理,避免生产过剩或不足,提高生产效益。同时,饲料产业可实现饲料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降低人为误差,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就优化饲料配方和营养价值而言,饲料产业将科学技术应用于饲料配方设计和营养价值分析,可对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进行精准预测,从而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除此之外,推进饲料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可加速饲料产业数字化平台搭建,助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饲料产业通过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为底层支撑的饲料产业数字化平台,可推动饲料生产、销售、配送、管理等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饲料产业协同效率,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3面向中国式现代化: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3.1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为确保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饲料原料的监管。就饲料生产企业监管而言,政府应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针对饲料企业建立严格监督与管理制度,保障饲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针对生产企业中的资质认证问题,应建立饲料生产企业资质认证制度,确保企业具备必要的资质,规范其生产行为,提高饲料产业整体素质。就饲料原料监管而言,政府可建立饲料原料检测机构,对饲料原料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饲料原料质量安全。同时,政府应健全饲料原料信息追溯制度,追溯饲料原料生产和流通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此外,政府应依据国内外标准和科学研究成果,建立起高效、准确、可靠的饲料质量检测标准体系,保证检测结果真实性且准确,为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3.2建立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有必要与全球各国联合建立包括饲料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内的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各成员可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论坛等形式,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和发展理念,共同探讨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协同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选择联盟成员。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需选择具有较高饲料产业技术实力、发展潜力、发展诉求和合作意愿的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其次,搭建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管理框架。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需设立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盟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组织;需设立联盟理事会,负责联盟的决策和管理;需设立联盟常设机构,负责联盟的专业工作和技术支持。最后,制定联盟活动开展方案。第一,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可通过开展饲料产业技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学术合作。第二,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可通过开展饲料产业信息共享和市场调研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市场合作。第三,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可通过开展饲料产业展览和推广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产品推广和品牌建设。3.3加强饲料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政府和企业需共同发力,通过加强饲料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就饲料科技研发而言,一方面,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饲料企业可建立包括动物营养、畜牧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人才的跨学科饲料科技研究团队,共同开发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的饲料原料,研发高效、低毒的饲料添加剂。另一方面,推进科技合作。饲料企业可建立饲料科技联合实验室、技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交流,提高饲料科技研发效率。就饲料科技成果转化而言,一是促进科技成果推广。政府和企业应通过专业展会、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积极推广饲料科技成果,提高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让。政府和企业应建立科技成果转让平台,提高饲料科技成果经济效益。三是加速产业链整合。政府和企业应加速整合饲料科技研发成果与饲料产业链中间环节,提高饲料科技成果应用效果。3.4打造生态循环饲料产业链条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打造生态循环饲料产业链条逐渐成为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采用生态化手段种植饲料原料。饲料企业应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等生态种植手段,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种植饲料原料,强化饲料原料品质。二是推广生态饲料使用。可通过宣传、推广等方式,让养殖户了解生态饲料的优势和价值,提高养殖户对生态饲料的认识和使用意识,减少化学饲料使用量,强化饲料产品安全性。三是建立饲料回收再利用系统。生态饲料企业应加强对饲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将不符合动物营养需求的饲料废弃物通过饲料再利用,系统转化成高效、环保的生物饲料,以降低饲料生产和养殖成本。针对饲料回收网点建立,生态饲料产业可以在养殖集中区域建立饲料回收网点,方便养殖户将废弃的饲料送到回收网点进行回收。针对饲料回收规范制定,在回收过程中,饲料企业需要明确回收的饲料种类、数量、回收时间等具体内容。综上所述,饲料产业通过打造生态循环饲料产业链条,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高质量发展。4结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饲料产业开始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政策扶持、科技创新驱动和市场需求增长是推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饲料产业可通过加强生产与销售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国际市场开拓水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全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饲料产业发展国际联盟、加强饲料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生态循环饲料产业链条,是我国饲料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的实践进路。本研究结果对推动饲料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重要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