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生长环境较差会导致羔羊腹泻。据统计,初生羔羊死亡率可高达20%[1]。羔羊腹泻率、死亡率过高是我国目前繁殖羊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发酵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养殖模式,成功应用于猪场[2]和牛场[3]。发酵床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4-5]。李儆一[6]研究发现,发酵床模式下保育猪腹泻率比常规饲养降低了21.25%,可减少疾病的发病率,改善动物的健康。目前关于羊舍发酵床的研究较少,发酵床对哺乳期羔羊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探究羔羊初生后7日龄内采用发酵床养殖对哺乳羔羊腹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发酵床在分娩羊舍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场地试验于2021年1—3月于河北省衡水市某规模化羊场进行,选择两栋建筑结构完全相同的有窗密闭式分娩舍。1.2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连续进行3批试验。每个批次随机选择30只刚分娩且产双羔的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湖羊),随机分到两栋分娩舍中。其中一栋舍改造为发酵床(试验组),发酵床由锯末和稻壳以7∶3的比例混合而成,厚度40 cm;另一栋舍为未做改造的素土地面(对照组)。每组包括15只分娩母羊及30只羔羊,羔羊随母哺乳,单栏饲养,单栏尺寸为2.0 m×1.5 m。母带羔在分娩舍饲养7 d。7 d后,母带羔从分娩舍转入半开放舍,每组随机分为3栏。羔羊出生后15 d补饲开口料直至断奶(60 d)。试验3批共包括90只分娩母羊和180只哺乳羔羊。分娩母羊日饲喂2次(7:30、18:00),自由饮水。羔羊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T001表1羔羊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原料组成含量/%营养水平合计100.0玉米10.0消化能/(MJ/kg)14.25豆粕8.9干物质/%97.60花生秧13.4粗蛋白质/%17.34压片玉米15.5钙/%0.68膨化玉米12.0磷/%0.30膨化大豆17.7中性洗涤纤维/%15.53乳清粉20.0酸性洗涤纤维/%8.95盐0.3石粉0.2预混料2.0注:1.预混料为每千克日粮提供:I 1.0 mg、Fe 25 mg、Cu 10 mg、Mn 20 mg、Zn 35 mg、Se 0.25 mg、Co 0.2 mg、VA 3 000 IU、VD 1 000 IU、VE 20 mg。2.营养水平均为实测值。1.3测定指标及方法1.3.1腹泻率和死亡率试验期间,每天记录各组羔羊的腹泻数量和死亡数量,计算各阶段(1~7、8~15、16~30、31~45、46~60 d)羔羊的腹泻率和死亡率。1.3.2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哺乳羔羊分别于试验初期(1 d)和试验末期(7 d)空腹称重。羔羊出生后30 d和断奶日(60 d)对各组中每栏羔羊进行空腹称重,并于羔羊出生后13~15、28~30、58~60 d对各阶段每栏的羔羊进行连续3 d的饲喂量和剩料量称重,计算试验前期(1~30 d)、后期(31~60 d)和全期(1~60 d)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平均日采食量=每栏总采食量/(试验天数×羊数)(2)体高:从肩胛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体长:由肩段到坐骨结节后端的直线距离。胸围:由肩胛后端绕胸一周的长度。1.3.3血液理化指标每批试验于分娩舍的最后1 d(7 d),每组中随机选择羔羊4~5只,空腹前腔静脉采血7~8 mL。其中2 mL装入EDTA管,测定血常规生理指标(迈瑞BC-5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剩余血液3 000 r/min离心15 min,吸取上清液,-20 ℃保存,生化指标由北京莱博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测定。血常规生理指标包括: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生化指标包括: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尿素氮(BUN)。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 19.0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2结果与分析2.1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a)可知,1~7 d和8~15 d试验组羔羊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7 d试验组羔羊腹泻率为9.25%。试验全期(1~60 d),试验组羔羊腹泻率较对照组降低2.49%(P0.05)。由图1(b)可知,1~7 d、8~15 d和16~31 d试验组羔羊死亡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0.34%、0.61%和1.09%(P0.05);而31~60 d两组死亡数量很少,对照组死亡1只。试验全期(1~60 d),试验组羔羊的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2.95%(P0.05)。图1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注:不同字母表示两组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F1a1(a)腹泻率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F1a2(b)死亡率2.2发酵床对哺乳羔羊体尺指标、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表3)由表2可知,试验7 d时,试验组羔羊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较对照组增加1.71、0.56和0.66 cm(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T002表2发酵床对哺乳羔羊体尺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体高1 d34.83±0.3736.38±0.537 d36.18±0.42a37.89±0.60b1~7 d增长量1.40±0.37a1.63±0.43b体长1 d31.79±0.5831.90±0.567 d33.27±0.45a33.83±0.80b1~7 d增长量1.50±0.27a1.91±0.54b胸围1 d38.24±0.6337.83±0.417 d39.61±0.51a40.27±0.54b1~7 d增长量1.70±0.38a2.10±0.42b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3、表4与此同。cm由表3可知,试验8~30 d,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22.59%(P0.05);整个试验期(1~60 d)内,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较对照组提高13.42%(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T003表3发酵床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体重/(kg/只)1 d3.15±0.113.04±0.127 d4.78±0.154.85±0.4430 d6.95±0.23a7.26±0 .31b60 d10.36±0.60a11.75±0.56b平均日增重/[g/(只·d)]1~7 d144.76±5.79159.05±12.028~30 d123.19±2.53a151.02±12.03b31~60 d156.44±4.46156.78±9.611~30 d148.89±4.59154.67±17.241~60 d149.83±11.44a154.97±2.90b平均日采食量/[g/(只·d)]1~7 d——8~30 d43.83±1.9351.29±1.5031~60 d495.79±13.34510.09±8.061~30 d35.06±1.5541.03±1.201~60 d216.19±5.72222.33±3.462.3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血常规生理指标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组羔羊全血中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T004表4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血常规生理指标的影响项目对照组试验组白细胞数目/(×109/L)6.14±0.936.72±1.2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8±3.886.10±1.04淋巴细胞百分比/%60.00±8.72a70.37±10.52b单核细胞百分比/%2.25±0.342.07±1.0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4.93±4.9120.57±8.47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15±0.310.90±0.00红细胞数目/(×1012/L)8.00±0.218.70±1.03血红蛋白浓度/(g/L)100.75±5.72109.33±11.142.4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知,试验组羔羊血清GLU、TP和GLB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5%、3.34%、10.49%(P0.05)。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4.001.T005表5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组别GLU/(mmol/L)TP/(g/L)ALB/(g/L)GLB/(g/L)BUN/(mmol/L)对照组5.68±0.18a59.87±3.68a22.12±0.7537.75±3.31a4.60±0.97试验组6.16±0.10b61.87±1.19b21.34±0.6240.53±1.11b4.27±0.70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字母或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讨论3.1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腹泻率的影响羔羊出生后由于需要适应外界环境且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能力主要来自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7]。因此,初生羔羊抵抗力较弱,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严格。陈永生等[8]研究表明,发酵床养殖能够提高奶牛泌乳量,延长泌乳高峰期,从而提高幼畜的免疫能力,减少腹泻发生。刘金林等[9]和杨前平等[10]研究表明,发酵床发酵后温度达40~60 ℃,可有效缓解因羊床温度过低造成的羔羊应激,减少羔羊的死亡率和腹泻率[11]。本研究中,舍内铺设发酵床显著降低了各阶段羔羊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尤其羔羊初生7 d内腹泻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2.43%、0.34%。随着羔羊日龄增加,腹泻率和死亡率均随之降低[12],原因是随着羔羊生长,羔羊肠道结构逐渐完善,消化功能逐渐提高;随着开口料的摄入会刺激肠道功能尽快完善[13],提高日粮的消化利用率,从而增强羔羊体质,降低羔羊病死率。侯福银等[14]研究表明,发酵床能够提高肉鸡的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2发酵床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发酵床对家畜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对家畜的生长性能起重要作用[15-16]。本研究中,7日龄内的哺乳羔羊提供发酵床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而车大璐等[17]研究表明,发酵床可提高育肥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是试验羊日龄或畜舍结构的差异所造成。本试验未测哺乳羔羊的哺乳量,两组羔羊哺乳量不同可能会影响采食量。本研究中,羔羊7日龄内采用发酵床养殖显著提高断奶前(1~60 d)的平均日增重,与刘爱瑜等[18]和李健等[19]研究基本一致。发酵床能够改善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环境[20],提高牛的生长性能[21],降低料重比[22]。也有研究发现,发酵床能够改善肉鸡肌肉中粗蛋白含量[23]。3.3发酵床对哺乳羔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中,发酵床组7日龄羔羊血液中白细胞数目、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均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因此,7日龄内采用发酵床可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改善羔羊的健康[24]。本研究中,羔羊血清中GLU、TP和GLB含量也显著提高。血清TP和GLU含量是评价家畜营养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而GLB则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5]。因此,发酵床不仅能够改善羔羊的躺卧环境,提高动物福利,也利于提高羔羊的免疫性能和营养代谢水平。白洁[26]提出,发酵床能够提高育肥猪的蛋白质合成。本研究中,试验组羔羊血清BUN含量较对照组低。郭彤等[27]研究显示,血清中BUN含量越低,动物对日粮中的蛋白质利用率越高,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发酵床能够有助于改善7日龄羔羊对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羔羊的消化率和抗病能力。4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初生羔羊7 d内采用发酵床饲养显著降低了哺乳羔羊断奶前的腹泻率和死亡率,可以促进断奶前羔羊的增重,改善羔羊血液理化指标。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