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水产动物养殖普遍采用高密度和集约化养殖模式,导致寄生虫性、细菌性、病毒性病害发生频繁,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带来高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明确提出,我国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中退出除中药以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添加剂的使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较多,并对动物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李明博等[1]研究发现,在延边黄牛饲粮中添加0.2%的由女贞子、桑叶、白术、金银花、茯苓组成的复方中草药便可改善牛肉的嫩度、肉色,提高了风味物质含量。车小蛟等[2]研究发现,在湖羊饲粮中添加400 mg/kg岩藻多糖可促进羔羊的生长,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并降低了断奶仔猪腹泻率[3-4]。在麻鸡基础饲粮中添加1%的由制首乌、黄芪、党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能够显著地提高麻鸡的蛋品质、生产性能、肌肉品质,显著改善机体脂质代谢[5]。有关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也正逐渐增多。本文论述了常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的饲用价值,为我国中草药资源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开发利用以及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1中草药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我国的中草药种类繁多,分布十分广泛,多数种类以野生为主。天然中草药既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及多肽等营养成分,也含有生物碱、黄酮类、鞣质、香豆素、萜类、醌类等功能性成分,具有无毒副作用或低毒副作用、不易残留、无抗药性、安全性高等特点[6]。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对动物机体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保肝、降血、降脂、修复受损细胞和抗肠道溃疡等生物学功能,可改善动物的健康情况,促进动物生长。如马齿苋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7],车前草籽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8],熟大黄对肠道菌群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9],杜仲和大蒜制剂对鱼类常见的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10]。中草药的产地、种植方式、采收阶段、干燥和加工方式等对其活性成分含量影响较大。孟杰等[11]对鱼腥草功能成分的保留程度进行试验,发现鱼腥草的质量以鲜品最好,其次是阴干品,冻干品和烘干品的质量则相对较差。因此,了解常见中草药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中草药在动物饲料配方设计中的精准性。2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饲用价值2.1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的诱食作用水产动物的诱食剂主要包括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钠、牛磺酸等氨基酸及其混合物,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甜菜碱等甲基类化合物,鱼溶浆、鱿鱼膏、虾膏、蚯蚓粉等动物产品;复合发酵菌液、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等。黄连、黄芩、苦参、连翘等中草药具有苦味。季延滨等[12]研究发现,将苦味的连翘、黄芩、苦参、黄连以单方添加到牙鲆幼鱼饲料中均可显著提高幼鱼的诱食效果;连翘、黄芩、黄连单方添加量为0.5%,苦参添加量为0.8%时,几种中草药对牙鲆幼鱼的诱食效果最佳。在鲫鱼饲料中添加160 g/kg由甘草、板蓝根、金银花、陈皮、肉桂、杜仲叶粉复合而成的中草药复方能够显著提高鲫鱼的诱食性[13]。一些挥发性气味物质含量丰富的植物,如香芹、洋葱、薄荷、小豆蔻、大蒜等对鲍鱼等水产动物具有较强的诱食作用,且诱食效果往往与添加量呈正相关[14-15]。陈皮、生姜、大蒜、洋葱、丁香的粗提物则均对河鲫具有诱食作用,强弱顺序依次为陈皮大蒜丁香生姜洋葱[16]。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不同水产动物诱食作用方面的添加量见表1。但有些中草药对水产动物的摄食具有负面影响,如罗庆华等[10]研究发现,乌鳢饲料中单独添加香草,或添加甘草、陈皮和大蒜素的复合物,均对乌鳢的摄食产生抑制作用。10.13557/j.cnki.issn1002-2813.2023.17.030.T001表1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不同水产动物诱食作用方面的添加量水产动物种类中草药或其活性成分适宜添加量文献来源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甜菜碱1.00%~5.00%王晓倩等[17]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大蒜粉0.05%房婷婷[18]甜菜碱0.36%陈皮粉0.2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山萘0.50%高彤[19]甘草中国圆田螺(Cipan gopaludina chinensis)甜菜碱0.40%黄杰等[20]大蒜素0.20%鲫鱼(Carassius auratus)香草、陈皮、大蒜素复合物0.65%陈启亮等[21]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丁香、大蒜素、甘草复合物1.65%黄颡鱼(Pelteobargrus fulridraco)百里香酚568.8 mg/kg刘稳等[22]管角螺(Hemifusus tuba)大蒜素0.15%周爽男等[23]甜菜碱0.60%有关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诱食效果的研究,目前大多将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直接添加到试验水体中。张琳琳等[24]研究发现,在鲈鱼养殖水体中添加阿魏水提物浓缩液对鲈鱼具有显著的诱食作用,添加陈皮的诱食作用次之,单方的诱食效果较复合制剂诱食效果好;在水体中添加肉桂、白芷、山楂和大茴香则不利于诱食。养殖水体中添加0.01~0.05 g/L的甘草提取液或陈皮提取液,均对蛇鮈具有诱食作用[25]。刘稳等[22]研究发现,养殖水体中百里香酚、香芹酚和肉桂醛的浓度分别达到25~50、25、7 g/L时,对黄颡鱼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由刺五加、党参、五味子、金银花、甘草和玉竹复配而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在水体中的浓度为0.1~1.0 g/mL时,对锦鲤具有显著的诱食作用[26]。由此可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效果随种类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水产动物的味觉和嗅觉而影响其摄食。2.2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引发水产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原体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晋鹏飞等[27]研究发现,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对五倍子和大黄的甲醇提取物分别极度和高度敏感,故五倍子和大黄的甲醇提取物对该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鲤鱼饲料中添加0.05%~0.50%的银杏叶提取物,对鱼体的抗应激与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8]。锦鲤饲料中添加0.6%鱼腥草和0.002 4%鱼腥草素,均可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缓解肝功能损伤,进而提高鱼体的免疫力[29]。车前草中含有秦皮素和芹菜素,二者均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秦皮素可通过上调抗氧化相关基因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芹菜素则主要通过改善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保护细胞免受过氧化氢的影响[30]。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1.0 g/L的白头翁复方、板蓝根复方、大黄复方、百里酚复方均可显著提高花鳗鲡外周血白细胞的吞噬率[31]。在饲料中添加4%由黄芪粉、金盏花、杜仲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可有效提高团头鲂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等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活性,提高存活率[32]。大菱鲆饲料中添加1%由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甘草、山楂、五倍子、栀子和生姜组成的复方合煎制剂,可显著提高鱼体血浆补体C3和溶菌酶活性[33]。在虹鳟基础饲料中添加0.3%~1.2%由红枣、山药、黄芪等复配而成的复方中草药,可提高虹鳟抗氧化能力和补体C3水平[34]。石和荣等[35]研究发现,在虎龙杂交石斑鱼饲料中添加0.2%由黄芪、板蓝根、白芷、黄芩、忍冬藤和甘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可提高鱼体肾脏和脾脏中白细胞介素-β、干扰素-γ和热休克蛋白70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在珍珠龙胆石斑鱼饲料中添加0.8%、1.2%由金银花、黄芪、党参、杜仲、麦冬、板蓝根、大黄、艾叶、仙鹤草、神曲、天门冬和枳壳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仅投喂28 d便可以提高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36]。蔡岩[37]将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3种中草药的单方煎剂添加到棕点石斑鱼饲料中,结果发现,3者均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抗病力,但对鱼体抗病力增强效果随试验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与鱼类相比,中草药对虾、蟹、贝类等水产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傅纯洁等[38]研究发现,在克氏原螯虾饲料中添加由甘草、金银花和黄芪等比例复配而成的复方中草药,随着添加量增加,血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逐渐上升;当添加量为1%时,虾的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5%。饲料中添加甘草、板蓝根、黄芪多糖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免疫功能,改善其肝胰腺的组织结构,同时添加0.21%甘草、0.06%板蓝根和0.03%黄芪多糖对虾体免疫功能提升效果最好[39]。有研究显示,在饲料中添加1.0%大黄、0.5%大黄+0.5%淫羊藿、0.3%大黄+0.3%淫羊藿+0.2%黄芪+0.2%板蓝根,不仅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血清白蛋白含量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还能够显著提高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虾的成活率[40]。周永昌等[41]研究发现,由绞股蓝、甘草、银杏叶和人参须按1∶1∶2∶6质量比配制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将芦笋提取物、淫羊藿、黄芪、山楂、薄荷叶以3∶1.5∶1.5∶2∶2质量比配制的复方中草药,按0.5%~2.0%添加到饲料中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免疫保护率,显著降低死亡率[42]。在鲍鱼饲料中添加3%和5%的陈皮、山楂、黄芪、党参、板蓝根、蒲公英和霍地角复配而成的中草药复方,能够显著提高鲍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43]。由此可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抗细菌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病毒感染存活率。2.3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在中草药对养殖动物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中,对单方中草药和水产动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在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添加0.5%由大黄、柴胡、白茅根、槐花、贯众、苦参等13种中草药构成的复方,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添加量为1%时可使腹脂率下降35.7%[44]。在细鳞鱼饲料中添加0.1%大蒜素和杜仲的复方,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饵料系数[45]。在团头鲂饲料中添加2%或4%的由杜仲粉、金盏花、黄芪粉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均能有效地加快鱼体的生长[32]。在青鱼饲料中添加2.5%~7.5%的杜仲叶粉可明显提高青鱼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46]。在尼罗罗非鱼的饲料中添加1%的苋蒿籽粉可显著提高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47]。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5%~10%的板蓝根制剂[48]或0.1%~0.2%由茵陈、大黄、郁金香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均可有效提高鱼体的生长性能,降低饵料系数[49]。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添加0.2%的藿香、刺五加、车前草、厚朴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够显著促进鱼的生长、提高消化酶活性[50]。在大菱鲆幼鱼饲料中添加2%由白术、甘草、当归、山楂、陈皮、防风、五味子、茯苓等16种中草药组成的浓缩汤药,可提高鱼体的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51]。孟愔等[39]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甘草、板蓝根、黄芪多糖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0.13%甘草、0.14%板蓝根和0.03%黄芪多糖对虾的促生长效果最好。在克氏原螯虾饲料中添加0.3%大黄、0.3%淫羊藿、0.2%黄芪和0.2%板蓝根,可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40]。周永昌等[41]研究发现,人参须、银杏叶、绞股蓝、甘草按6∶2∶1∶1的质量比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将芦笋提取物、淫羊藿、黄芪、山楂、薄荷叶以3∶1.5∶1.5∶2∶2质量比配制的复方中草药,按0.5%~2.0%的添加量添加到中华绒螯蟹饲料中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度[42]。常见中草药含有水产动物嗅觉敏感成分,可通过刺激食欲而促进生长。陈思航等[13]研究发现,陈皮和肉桂富含肉桂醛、柠檬烯、月桂烯等挥发油,能够刺激鱼类的嗅觉和味觉,提高水产动物的进食量,促进水产动物生长。但嗅觉敏感成分含量过高,可能降低水产动物的摄食。月桂醛和癸酰乙醛分别是鱼腥草独特臭气和鱼腥气的主要来源,在饲料中过量添加鱼腥草可能降低水产动物的摄食量和生长速度[52]。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应适当控制挥发性成分含量丰富的中草药或其提取物的添加量。中草药能够提高水产动物肠道消化酶活性[44]、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53]、提高饲消化率和利用率以及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力[54-55]。2.4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脂肪沉积的影响中草药对水产品脂肪沉积量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现已发现多种中草药或其提取物对鱼类具有降脂作用。靳雅琦[56]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0.1%的黄连素可降低草鱼幼鱼腹腔和肝胰脏脂肪蓄积量,其降脂机制可能与黄连素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促进脂质分解代谢关键基因表达等有关。在饲料中添加0.03%以下的水飞蓟素可起到抑制高脂日粮诱导的草鱼肝胰脏和腹腔脂肪组织蓄积作用[57]。水飞蓟素对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和斑马鱼脂质积累也均具有抑制作用[58]。在史氏鲟饲料中添加0.5%由绞股蓝和水飞蓟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或由郁金、茵陈、连翘、大黄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或由当归、黄芪、泽泻、党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均可显著降低史氏鲟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以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59]。有研究显示,鲟鱼饲料中添加40 mg/kg大蒜素可提高鲟鱼肌肉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鱼体脂肪含量,改善鲟鱼产品品质[60]。3展望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使用方式主要包括水体添加和饲料添加。中草药在饲料中的添加包括水煎液体浓缩物和粉末。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具有明显的诱食、提高免疫力和促进生长的作用。部分中草药及提取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水产品中脂肪沉积量,具有改善水产品品质作用。未来应对复方中草药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及含量对水产动物免疫刺激、促生长和降脂作用机制不断深入研究。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复制地址链接在其他浏览器打开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