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油作为抗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高效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相关领域。将牛至油应用于家兔生产中可以提高肉兔免疫力、抗氧化能力,调节肉兔肠道微生物菌群,不会产生耐药性和造成体内残留,进而提高生产效益。文章综述牛至油的营养价值、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为其在兔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牛至油的成分牛至油是牛至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2]。牛至油活性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香芹酚、萜品烯、百里香酚和伞花烃等;另一类为D-大根香叶烯、4-萜烯醇及桧烯水合物等。牛至油中香芹酚含量达86.9%,抗菌活性较强的百里香酚含量占牛至油含量的8%,霰花烃含量占香芹酚含量的5%[1]。α-丁香烯、麝香草酚、辣薄荷醇等含量约占牛至油含量的23%[1]。不同地域的牛至油的成分存在差异,生长在北部的牛至油富含百里香酚,生长在南部的牛至则富含香芹酚,不同收获季节的牛至油成分及含量也存在差异[2]。Stefanakis等[3]对3种牛至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含有酚类化合物、1-萜品烯、伞花烃和p-石竹烯。夏季收获的牛至油成分富含香芹酚,秋季收获的牛至油成分富含百里香酚[2-4]。昝俊峰[5]通过气质联用仪对11种来自云南和四川等不同产地的牛至油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53种组分,不同产地的牛至油均含有月桂烯、对聚伞花素、石竹烯、百里香酚、香荆芥酚等。赵海伊等[6]通过气质联用仪分离鉴定,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成分差异较小。Bayramoglu等[7]研究发现,水蒸气蒸馏法和无溶剂微波法提取的牛至油中均检测出精油中含百里香酚、香芹酚、萜品烯类等成分。2牛至油的提取方法2.1水蒸气蒸馏提取法Figiel等[8]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牛至油进行提取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为香芹酚、萜品烯和麝香草酚等。但该提取法在高温下易造成有效成分降解。张玉玉[9]利用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C-O)的方法从牛至油中分离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为D-柠檬烯、香芹酚、丁香酚甲醚等[4-6]。赵海伊等[6]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牛至油中提取出挥发物质共有85种,主要的挥发物质为醇、烷、烯、酮和酸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2.28%、5.73%、30.93%、0.87%、2.02%。Beste等[10]发现,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牛至油中从提取的百里酚和香芹酚含量占牛至油的78%~82%。张治远[11]利用索氏提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萃取牛至油,利用GC-MS技术分离出36种物质,发现含量较高的是麝香草酚,占挥发油含量的27.28%。2.2溶剂回流提取法利用沸点较低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石油醚等进行持续回流提取,经蒸馏后除去溶剂得到牛至油。孙丽娟[12]以乙腈作为有机溶剂,用超声波辅助萃取不同地域的牛至油,并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麝香草酚和香芹酚的含量,结果发现,牛至中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含量较高。伍睿等[13]用工业乙醇将牛至室温浸提3次,减压回收醇后进行萃取,再用硅胶柱层析后得到终产物,发现用溶剂法和层析法获得的产物并不是牛至的全部成分。此方法需要大量高纯度溶剂,得到的挥发油杂质较多,需要进一步精制提纯。2.3超临界萃取法与常规蒸汽萃取相比,采用超临界萃取法可以获取更多的牛至油[14]。Caspar[15]利用实密CO2作为溶剂提取牛至油,研究温度及压力对萃取牛至油的影响,发现当溶剂的密度在0.3~0.5 kg/m3时出油率较高;随着萃取的温度和压力升高,萃取速度也会相应加快。Kabat等[16]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研究在装有牛至油填料的精馏柱中脱除单萜烯的机理,发现留在萃取釜中的组分含有单萜烯,填充柱馏出物中含有单萜类。顾仁勇[17]在压力30 MPa、温度40 ℃的条件下,利用超临界CO2法萃取牛至油,萃取后得油率为2.2%。冯远[18]研究发现,超临界CO2萃取牛至油工艺的最优参数为萃取时间3 h、温度50 ℃、压力35 MPa、CO2流率3.5 L/min,得油率为5.6%。2.4微波辅助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牛至油,具有出油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赵海伊等[6]采用微波辅助法从牛至油中提取出的挥发性物质共有40种,包括相对含量分别为35.41%、9.4%、48.73%和2.13%的烯、烷、醇和酸类。2.5同时蒸馏萃取法将有机溶剂和含有提取物的蒸馏水同时加热蒸馏,萃取过程中挥发性成分蒸发后被CH2Cl2萃取,可以减少挥发成分的损失。赵海伊等[6]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牛至油,同时蒸馏6 h后,经无水Na2SO4脱水、浓缩至无CH2Cl2气味,得油率为2.064%,提取出的挥发性物质共有77种,其中醇、烷、烯、酮和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5.16%、4.61%、33.1%、0.81%和0.15%[6]。3牛至油的生物学功能3.1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牛至油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主要是酚酸类和萜类化合物[19]。Mechergui等[20]研究发现,牛至油抗氧化能力与采收时节有关,不同采收季节的牛至油抗氧化能力不同。Wei[21]研究发现,牛至油能够显著降低注射敌草快大鼠模型肠道黏膜活性氧(ROS)的积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空肠黏膜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对鼠的肠道氧化损伤起到保护作用。Zou等[22]和Ding等[23]研究发现,从牛至油中分离出的迷迭香酸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缓解细胞氧化损伤。Sakkas等[24]研究发现,将牛至油添加至食用香油后可以防止油脂氧化。冯远[18]研究发现,牛至油可提高猪油的抗氧化性。3.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王秋梅[25]研究发现,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后,可以增强肉仔鸡细胞免疫能力。牛至油可以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延长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停留时间,促进动物免疫器官的发育,进而通过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机体的免疫力[26]。唐玲[27]研究发现,在饲料中添加0.5%牛至油可以提高镜鲤的血清蛋白浓度以及脾脏、肝脏、血清非特异免疫力。郝丹丹[28]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牛至油能够提高蛋鸡的免疫功能,且适宜的添加量为50 mg/kg。韩飞[29]采用ConA诱导法研究牛至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牛至油对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说明牛至油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Hashemipour[30]研究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增强肉鸡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从而提高肉鸡的免疫力。3.3促进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牛至油中的香芹酚、百里香酚等可以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31]。王晓佳[32]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有效防治仔猪腹泻,保持肠道健康,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张凯祥等[33]研究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奶牛的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升高。曾子悠等[34]研究发现,牛至油和酸化剂可以提高麻黄肉鸡绒隐比,维持肠道菌群平衡。3.4抑菌牛至油中的抑菌成分主要是酚类、萜烯类和醛酮类,其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抗菌活性最强[35-36]。冯志华等[37]研究发现,在断奶獭兔饲料中添加l0% 100 mg/kg牛至油与35 mg/kg喹乙醇具有同等的抗菌效果。Souza等[38]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当日粮中牛至油浓度达到0.12或0.60 mL/L时,可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当浓度达到0.15或0.30 mL/L时,可以抑制细菌繁殖,说明牛至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郭俊贤[39]研究了11种精油对水产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发现牛至油的抑菌效果较好。李娜等[40]研究发现,牛至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有研究发现,在动物生产中长期使用牛至油不会产生药物残留[41]。牛彪等[42]研究发现,9.5%的牛至油可以全部杀灭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杨昭[43]研究发现,在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有效抑制TMR中的霉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成。4牛至油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4.1牛至油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孙海涛等[44]研究发现,含有5%的牛至油的日粮能够提高肉兔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料重比,对肉兔肠道pH值、氨态氮和盲肠内容物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但大肠杆菌含量会降低。王栋得等[45]研究发现,在新西兰肉兔日粮中分别添加100、150 mg的牛至油,肉兔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9.8%和9.4%,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了10.9%和12.6%。冯志华等[46]在断奶獭兔饲粮中分别添加喹乙醇、牛至油对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牛至油组獭兔日增重比喹乙醇组提高2.26%,比对照组提高19.52%;牛至油组獭兔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7.63%;牛至油组獭兔料重比比对照组低9.88%。牛金玲[47]研究发现,在肉兔日粮中添加0.15%抗菌肽与0.08%牛至精油对平均日采食量无影响,日增重较对照组增加了9.64%。牛至油可以增强肠道免疫力,促进有益菌繁殖,保持肠道菌群平衡。黄崇波等[48]研究发现,在饲粮中添加百里香酚可以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提高肉兔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肉兔肠道发育。刘福鑫等[49]研究发现,在35日龄的新西兰肉兔中的饲粮中添加香芹酚,可以降低肉兔的腹泻率和料重比,提高肉兔对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4.2牛至油对肉兔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牛至油中酚类化合物及萜类具有抗氧化作用[50]。王栋得等[45]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提高肉兔的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且肉兔日粮中牛至油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mg/kg。孙海涛等[44]研究发现,牛至油对肉兔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影响明显,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不明显。孔繁云[51]研究发现,在肉兔日粮中添加200 mg/kg牛至油能够减缓脂肪氧化速度。田梅等[52]研究发现,百里香酚可以降低肉兔肾及肩胛周围脂肪含量,提高肉兔的抗氧化性能。4.3牛至油对肉兔免疫力的影响李万利等[53]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发挥抑菌作用,提高肉兔免疫力。冯志华等[46]研究发现,在獭兔日粮中添加喹乙醇和牛至油,其胸腺指数、脾脏重和胸腺重均呈增长趋势,且牛至油组分别较喹乙醇组和对照组提高5.88%和22.03%。免疫指数可以反映动物的免疫功能,牛至油可以刺激肉兔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53]。郭明[54]和牛金玲[47]研究均发现,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和牛至油可以提高兔回肠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增强兔的抗菌能力和免疫力。周艳艳[55]和郑建婷等[56]研究发现,牛至油能够有效松弛肠道平滑肌,缓解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与黄崇波等[48]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肉兔饲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以提高抗病力,降低腹泻率[57-59]。牛金玲[47]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0.08%牛至油肉兔的腹泻率显著下降。冯志华等[46]在日粮中添加喹乙醇和牛至油,发现喹乙醇组和牛至油组獭兔腹泻发病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0.67%和33.33%,说明牛至油能够缓解腹泻。4.4牛至油对肉兔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孙海涛等[44]研究发现,牛至油可以促进肉兔消化酶分泌,降低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提高血清中IgG的含量。王栋得等[45]研究发现,在60日龄肉兔日粮中分别添加100、150 mg的牛至油,肉兔肝脏及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冯志华等[46]在断奶獭兔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发现断奶獭兔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糖(GLU)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8.96%、2.66%和5.63%,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比对照组降低了8.17%。5展望牛至油作为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新型饲料添加剂,能够促进肉兔的生长。牛至油与其他制剂组成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可以解决药物残留问题。目前,牛至油在肉兔生产中的研究较少。在实际运用中,应进一步研究牛至油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长阶段的添加量,以期为牛至油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